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人教版5.0中国的地理差异(第一课时)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人教版5.0中国的地理差异(第一课时)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9.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14 19:14: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2023年12月11日,北京故宫建筑群被白雪覆盖,深圳湾公园挤满了看海鸥的人群,不少人还穿着半袖,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课标要求
1.运用地图、图像等资料,说明秦岭—淮河等重要自然地理界线在地理分区中的意义。
2.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习目标
1.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地理差异。(区域认知)
2.用实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综合思维)
3.运用地图等资料,说明秦岭—淮河等重要自然界线在地理分区中的意义。(地理实践力)
4.结合所学,说出自己对自然环境的认识。(人地协调观)
01/自然差异
(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哈尔滨
武 汉
广 州
气温差异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远,降水越少)
托克逊
兰 州
广 州
降水差异
(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第一阶梯
第二阶梯
第三阶梯
地势差异
02/人文差异
自然环境的差异显著
自然差异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农业差异
自然差异
南稻北麦
南水田北旱地
农业差异
自然差异
东耕西牧
人口差异(东密集西稀疏)
自然差异
西北部人口稀疏
东南部人口稠密
交通差异(东稠密西稀疏)
自然差异
西部交通网稀疏
东部交通网稠密
饮食差异:苏州、无锡、上海人喜欢吃甜的
饮食差异:湘、鄂、赣、贵、川、渝居民多喜辣
饮食差异:山东、河北以及东北三省口味偏咸
饮食差异:山西人口味偏酸,以能吃醋而闻名
03/秦岭—淮河
观察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景观图,分析我国秦岭淮河南北的主要差异。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
秦岭-淮河以北 秦岭-淮河以南
农田类型
主要农作物
作物熟制
传统运输方式
民居
旱地为主
水田为主
小麦、大豆
水稻、油菜
陆路运输
水路运输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
坡小墙厚
坡大墙高
观察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景观图,分析我国秦岭淮河南北的主要差异。
思考:你还能说出南北方人有哪些生活和文化的不同?
南方
P
K
北方
自 然 差 异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月平均气温 (高于或低于0 ℃)
年降水量
主要地形
河流冬季结冰(有、无)
河流流量(大、小)
河流汛期(长、短)
人 文 差 异 农田类型
主要农作物
作物熟制
交通运输工具
民居特点
总结 导致秦岭-淮河南北自然要素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低于0℃
高于0℃
<800mm
>800mmm
高原、平原
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旱地
水田
玉米、小麦、大豆、棉花、甜菜
水稻、甘蔗、油菜
陆路运输,汽车、马车
水运,船
屋顶坡度小,墙体厚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二熟或三熟
气候
【探究合作】
分析导致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植被类型
北方:
南方:
主要原因:
共同的影响因素:
河流流量
北方:
南方:
主要原因: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气温
降水


气 候
【课堂小结】
地理区域差异
地理差异
秦岭-淮河
自然差异
人文差异
气温
降水
地势
农业:西牧东耕;南稻北麦
经济:西部经济落后;东部经济水平较高
1月0℃等温线
800mm等降水量线
南方和北方分界线
亚热带和暖温带分界线
湿润区、半湿润区分界线
……
【当堂检测】
读右侧的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山脉大致与我国1月份的哪条等温线一致( )
A.20℃等温线
B.8℃等温线
C.0℃等温线
D.-8℃等温线
2.图中山脉南北两侧的温度带分别是( )
A.中温带和暖温带 B.亚热带和暖温带
C.亚热带和热带 D.寒温带和中温带
C
B
传统民居是反映地方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下图为我国两地传统民居的简笔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两地民居中( )
A.甲—屋顶坡度较小 B.甲—临河流而建
C.乙—建材多用竹木 D.乙—窗户均朝南
4.两地中( )
A.甲—传统交通工具为马车 B.甲—地方传统戏曲为秦腔
C.乙—端午赛龙舟的起源地 D.乙—饮食习俗以面食为主
5.据图可推断乙地( )
A.位于秦岭淮河以北 B.终年高温湿润
C.位于东南沿海地区 D.河流湖泊众多
B
D
A
《绿水青山看中国》节目中有一句谚语“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依据谚语中展现的农耕景象推断,这里的“山”是指( )
A.天山山脉 B.昆仑山脉 C.秦岭 D.南岭
7.“山北”黄牛下地耕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水稻 B.青稞 C.花生 D.小麦
8.属于“山南”地区农业特征的是( )
A.以水田为主 B.作物一年一熟
C.以畜牧业为主 D.盛产苹果、甜菜
C
D
A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自然条件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①、②、③为四大地理区域间的界线,界线②确定的主导因素是( )
A.降水量 B.经济发展水平
C.地形地势 D.民风民俗
10.下列描述,与丙地区不相符的是( )
A.温带水果的故乡,盛产苹果、梨、桃等
B.民居墙体厚,窗户小
C.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甘蔗、油菜等
D.1月均温在0℃以下
A
C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