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作文主题训练:我思故我在(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高考作文主题训练:我思故我在(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4 11:37: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作文主题训练------我思故我在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青年人相信许多假东西,老年人怀疑许多真东西。(德国谚语)
怀疑中我常常处于迷失的状态,幸亏思考最终让我发现“我是真实的”,我思故我在。(笛卡尔)
根据上述两段话的含义, 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与含义的范围。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在这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里,人们获得了大量的信息,却迷失了自我,失去了独立思考和重新思考的能力。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
根据以上两段话,结合你个人的经历和体会,谈谈你的感受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双减”意见》,其中提出,线上培训机构不得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的不良学习方法。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笛卡尔曾说过“我思故我在”。当今世界,信息过载、思想纷繁,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理性与智慧之所在。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触动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庄周梦蝶”是一个美丽的故事。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翩翩飞舞的蝴蝶,遨游各处,优游自在。醒来后,却不知道是庄周做梦化为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化为庄周。人类的思想也同样能够消除物我的界限,使万物融为一体,使得“我”冲破观念与时空的束缚,在精神的天地间自由飞翔。请以“我思故我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
1.例文:
我思故我在
一到六月,陶渊明就归隐了,苏轼就被贬了,李白就喝醉了,文天祥就就义了。而我又在反思,在犹豫,在矛盾中思考着:千篇一律的文章中我想不落窠臼,可我真的和别人不一样吗?
每个人都像少了一部分的石子翻滚在路中央,寻找着失掉的那一角,企图用它来完整自己可以显得与众不同,但一路上可能有喧嚣的汽车辗过,有咆哮的暴风雨袭击,有狂吠不止的恶犬追赶,石头们变得平滑,失去棱角而如出一辙。只有我像块顽石,带着突兀的棱角在人群中格格不入地孤独着。
我在思考,可如果我再这样特立独行下去,会不会被看作疯子,因为我看过张悦然的《领衔的疯子》,所以我懦弱地忧虑着。后来我遇到了一个男人,从照片上看很帅,很庸俗地形容他的英俊:浓眉大眼。他叫弗朗茨,可人们都郑重严肃地称呼他“卡夫卡”。他把孤独赐予给一个叫高尔·萨姆沙的甲虫,将它千刀万剐,剖析着人们庸俗愚蠢的灵魂。也许是他的思考太前卫了,他活着时他的作品总是惨兮兮地在角落里蒙着灰,死后人们才知道了他的存在并叹为观止。没人知道他究竟多高多瘦,但每个人都认识他并且尊敬他,是他的思想,他对现实铁面无私的批评揭露让他在人们的心头涂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所以我想我思考着但我还不太孤独,至少在黑暗的角落里有一只痛苦挣扎垂死的甲虫陪着我,它和我一样思索着自我的价值,不满于社会的冷漠自私。
不过后来我还是不够坚定,我想停止思考并收起犀利批判的目光,我总能听到一个声音说:“不行,要坚持到底,像我一样。”声音的主人是个穿着深色长衫、怒发冲冠的男子,他很勇敢,他敢在封建愚昧的年代疾呼“救救孩子”,他还勇敢地说“人吃人”。他叫周树人,可人们都带有几分敬畏地称呼他“鲁迅”。他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坚定地用自己的方式战斗着,思考着人性的善恶,批判着社会的封建闭塞,他也试图带领大家一起反抗,但他先进深刻的思考总让他格格不入,甚至遭来非议迫害。所以我想我也没什么好怕的,坚定专注地思考才对得起这个号称言论自由但一点也不可爱的时代。
其实人和水滴一样,都毫无特色地相似着然后汇集在一起,但人和水滴终归不同,总有些勇敢睿智的人,他们不厌其烦地思考着,并记录下来,有些疯狂,看似愚蠢,但时间会证明他们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不会随波逐流被洪流冲走,消失在人流中。试想如果卡夫卡的笔下从未出现过一只甲虫,鲁迅从来没有用笔描绘一个人血馒头,那这个世界将多么空虚乏味,无可救药啊!
我问:“我和别人一样吗?”
世俗说:“是的。”
思考说:“不,你就是唯一、独特的存在。”
【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广泛上来说就是有意义,向人们揭示一定的道理的话,名人所说的谚语、格言等都可以叫名言警句。
这类新材料作文,命题者往往提供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生活的某一方面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几句几段)作为作文题,审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给予的名言或话语的深刻含意。名言警句富含深邃的哲理,其含义往往是含而不露,具有很强的隐喻性或象征性。如果就事论事,就只能触及皮毛,得到一个肤浅的认识,想要渗透其中深层的哲理,就要善于由表及里,深入挖掘内在含义,从中悟出与生活相关的道理,构思时可就人生的某一个侧面写出自己的哲理思考,行文时可巧借意象作为载体以形象说理,以此作为立论的切入点。
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的审题,一般要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捕捉关键语句。新材料作文一般由材料和要求组成,关键语或出现在材料中,或设置在要求里,抓住
这些关键语就可以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及命题意图。新材料作文中的关键语往往是命题者在陈述对象、突出中心时特别强调或反复出现的词句,是命题者或材料中有关评议性语言,它往往透露出命题者的情感倾向,考生只要留心揣摩不难窥出其中端倪。
2.注意由表及里。抓名言警句的关键词句,结合社会时代背景解读名言警句,由表及里把握名言警句中所蕴含的哲理,及其隐含义,挖掘出喻意。
3.善于由此及彼。在名言警句隐含义的范围内,由此及彼,结合社会现实多角度立意。
总之,首先要弄懂名言的含义。其次要展开联想,确定立意。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2.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中的两段话形成相互阐释的关系。第一段文字是说,在当今这个信息碎片化时代,人们获取信息方便快捷,渠道繁多,生活处在信息满溢状态。这带来的结果是,大量的冗余信息挤占了我们的思考空间,人们被信息的浪潮裹挟着,不由自主地前行,容易失去对信息的辨别能力,失去思想的独立性。第二段文字是引用的笛卡尔的一句话:我思故我在。这句话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我通过思考而意识到了我的存在。这是由“思”而知“在”,强调了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
如果把这两句话合在一起看,那么,本则作文命题实际上是引导考生思考: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如何避免被碎片化的信息浪潮淹没,如何排除冗余信息,如何去分辨信息,如何保持自己的思想独立性、保持批判精神和反思能力。
本道作文题适合写成议论文。写作时,可以采用层进式结构,先由第一段材料引入,指出人们失去独立思考能力的严重性,为后面提出观点做铺垫。接下来,可以理论论证和事例论证相结合,论证保持独立思考能力的必要性。理论论据如: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孟子的“心之官则思,思则得知,不思则不得也”,周韬奋的“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事实论据如:伽利略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思考,爱因斯坦关于相对论的思考。然后,可以从“怎么做”的角度分析,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怎样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保持批判反思的精神。
立意:
1.莫被信息之潮裹挟,保持独立思考能力。
2.我思考永不已,我人生有活力。
3.既要善于占有信息,又应具备批判精神。
3.例文:
学会思考,生活美好
多彩的世界带给了我们无限的思考,每次思考都是一次进步,每次思考使我们渐渐走向成熟。法国人在思考的过程中,让思维变得更加严密,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真理是千差万别的,它上到天文地理,下到生活百态,但获得真理的方法始终唯一,那就是思考。学习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知识的繁多,要求我们要善于思考来代替死记硬背。人们之间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是思维的差别,思考方式的差别。思维决定了人们的生活习惯,生活态度,思考的质量又决定了人格的高低,成就的大小。
思考是人类最具价值的东西。因此在复杂的社会群体中,我们要冷静思考,用理性去观察社会,去思考人生。渐渐的我们就能征服世界。法国科学家、哲学家笛卡尔在朦胧的睡梦中醒来后,仿佛在梦中得到什么启示般,在纸上写下几个字——“我思故我在”。笛卡尔怀疑一切事物的存在,甚至于自己的存在,却在这一天如梦初醒地道破天机:思考着的人才是活着的。
生活不是不需要思考,而是说思考是生活的前提条件。
人从呱呱落地就学会思考,但他们不会表达出来。他们会思考,他们从何而来,这个世界从何而来?随年龄渐渐地增长,他们需要思考的问题理应越来越多,但有一部分物质生活的思考被父母包办解答了,一部分精神生活的思考被父母和别的长辈阻止了。由于思考的问题越来越少,他们渐渐“长大”,或相对于婴幼儿时期来说,他们渐渐衰老,因为他们的思想已不再像孩童时期那般活跃。
物质生活上的思考,大多数人还是有的,思考每天的茶米油盐,思考和上下级的关系,思考与父母小孩的相处,思考如何赚多点钱,思考……这些“身外之物”的思考是生存之本,但这是生存,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动物也会“思考”,但它们不会“生活”。
精神生活上的思考,大多数人没有,有的也只是寄托于某种宗教或某一哲学派系,于是那些哲学家的思想活下来了,那些哲学家活下来了,但这些人却在历史中转眼即逝,他们没有去思考,他们不知道来到这世间的意义是生活,是来感知自己生命的意义,就象去看一场电影后回家写观后感一样。来到这世间就像来到一个电影片场,自己既是演员,又是旁观者。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生存是来到世间的任务,思考可以提升生活的质量。没有思考,生活怎会完整?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双减”意见》给出的指导意见及笛卡尔的名言引出,应该让学生学会思考,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就是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对任何事情都要问一个为什么,想一想它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真有道理,绝对不应盲从。”这里的“独立”,说的是自己独自完成而不是盲从。可以尝试给“独立思考”下定义:用自己的眼光观察事物,用自己的头脑想问题,还原事情真相,辨别美丑善恶,提出独特见解,有效解决问题,这就是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的意义:一是契合国家育人需要,中学生核心素养要求的批判思维能力、创新发展能力无不与独立思考能力有关。二是纷繁芜杂的信息化社会如何具有媒介素养,如何用自己的头脑想问题,还原事情真相,辨别美丑善恶,提出独特见解,都需要独立思考。三是个人职业发展与规划、企业自我定位与发展、国家科技创新、民族文化自我传承与发展、经济发展模式选取、国家外交策略制定等方面都需要独立思考能力。
具体写作时可以先由当代教育中存在的“机械教育”和“填鸭教育”现状引出应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接下来分析什么是独立思考及独立思考的意义;最后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那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立意:
1.我思故我在。
2.学会独立思考,不做盲从者。
3.思考铸就伟大的灵魂。
4.
例文:
我思故我在
“不要以为死去的人死了/只要活人还活着/死去的人总还是活着。”这是梵高为他的作品《盛开的桃花》题写的诗句。梵高相信一个人的行为、容貌会永存在那些爱过他的人的心中,他的精神将永存。是的,他曾在一张画上描写了一个最粗糙的木椅,在破烂的藤椅上放着他的烟斗和一些纸包的烟草,他似乎向我们唱出一首凄凉的身世之歌。他一生始终以一种坚持不懈的行为——不停地挥动画笔,向庸俗的艺术观提出挑战。今天,当他的《向日葵》在卖出天价时,正是他的思考造就;当时无人问津的作品受到现在无数人的追捧与赞扬,正是他坚持不懈地对美术的思考,使得他的艺术观超出了当时,在现在成为了佳作。这就是梵高的价值,他的人生意义。
拂去岁月积下的尘埃,在历史动人的容颜里,我们总能依稀辨出那些依然鲜活的形象:孔子与老子,一个一心入仕——“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是孔仲尼急切要建功立业的生动写照;一个寄情于自然——“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老聃感悟自然的体问。孔子一心向仕,周游列国而不得任用,然而他的学说却最终一统天下。老子寄情山水,默默无闻,后世门生面对令尹之职也不动心,终南捷径的典故至今暧昧的出现在典籍之间。司马迁与班固,一个少年立志然而时运不济,忍辱负重写下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巨著;一个文采飞扬,震惊朝野,一只妙笔著下煜煜《汉书》亦让人惊叹。
是的,他们都是“我思考,所以我存在”的很直接的表现。通过自己对自然、人生的思考,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让自己的思想与文化没有被历史磨灭,,流传至今。而对于我们来说,有何尚不应该这样呢?
人生就像一场短暂的散步。迈步走过春的清风暖阳;快步跑过夏的雨帘荷香;小步漫游秋的落叶归雁;轻轻踩过冬的皑皑白雪,人生便已结束。所以,我们90后绝不应该只是给别人讲我们是多么的特别,而应该用自己的思考留下自己思考的足迹,留下独属于自己的空间,实现自己的价值,为社会有贡献。在历史长河中不被磨灭,留下自己思考后的脚印。
的确,我思考,所以我存在。不同的思考,不同的选择,但却都是我们存在的价值,我们绚烂的人生。
【详解】试题分分析:本次作文是给材料的命题作文。“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的话,理解有难度,因此要结合材料庄周梦蝶的故事来解读。学生要想想成一篇出色的文章,难度相当大。但是任何深奥的抽象道理,一旦回到日常生活场景中,就变得通俗容易多了。这句话实际上是要我们反思自己,比如,反思我们的学习行为,每天的学习是不是体现了真正的思考。如果不是,那么我们该以什么样的形态去学习,这样想说的话就多了,顺着这个思路继续理解,我们平常的学习行为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我们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学习观念 当然以可以写反思生活,反思工作等。可以从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差别来写,庄周梦蝶的事例本身就是一个唯心主义的表现,你可以反驳庄周的物我契合的思想。
点睛:命题作文审题方法:1、抓关键词,找准题眼法。题目的关键词语,就是作文题目的“题眼”,往往表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揭示了题目的意义。扣住了“题眼”也就是抓住了作文的写作重点。
2、挖掘题蕴法。词语一般有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命题作文题目的含义一般也是多方位的,深层次的,隐含的,所以我们对文题的理解有时不能仅停留在表层上,还应该深刻理解题目的丰富内涵,挖掘其深层的隐含信息。
3、填补标题法,添加语素法。有些命题作文,例如词语或者短语式的命题,我们可以用“添加语素,构成语境”的方法来审题。
4、虚题实做法,化大为小法。有些作文题,由于概念抽象,难以把握。对这类题目,可以化大为小、化虚为实。
总之,在写中考命题作文时要同学们结合题目本身特点多角度去审题,审题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一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