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9.1《念奴娇 赤壁怀古》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9.1《念奴娇 赤壁怀古》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7.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4 13:1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课堂导入
如果中国的文化史里少了苏东坡,那么这片灿烂的星河一定会黯淡许多。每一个中国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都能从苏东坡的文字中得到启示。他带着俗世的烟火气息,又兼具禅心神性。他的粉丝上至皇帝,下至平民,作品文集一经问世便得到大家追捧。然而,在仕途上他却十分坎坷:三次在朝,十二次外任,八方太守,三次贬居。如果苏轼也有朋友圈,他会在朋友圈里分享一些什么内容呢?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学习目标
学习并掌握诗词中运用的表现手法,把握词中周瑜形象特点。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品的开阔意境,体会苏轼的思想情感。
感受并学习苏轼的旷达洒脱、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的态度。
02
03
01

因声求气:把准节奏,读出情感
自由诵读,初步感知,并思考词人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引发了怎么样的感慨?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
因声求气:把准节奏,读出情感
上片:所见
所想
下片:所忆
所慨
上片:所见赤壁美景
所想 赤壁豪杰
下片:所忆三国周郎
所慨 人生如梦

古迹美景:感慨时光流逝,物是人非。
任务一:公元1082年,苏轼夜游赤壁并发了一条朋友圈,通过赏读词的上片,看看苏轼当时看到了哪些美景?
意象 所选词语 所用修辞 景物特点 写景手法 画面
特点
意象 所选词语 所用修辞 景物特点 写景手法 画面特点



浪花
大、去
乱、穿
惊、拍
卷、雪
/
夸张
比拟
比喻
气势磅礴、
奔流不息
高耸、险怪
激荡澎湃
水势汹涌、
浪色洁白
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形、声、色多角度勾勒。
雄奇壮阔、气势恢宏、豪迈奔放
景物描写的作用:
这几句运用拟人、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描绘赤壁的奇景和长江的气势,令人想到当年赤壁鏖战的壮阔场面,也暗写下阕赤壁之战惊心动魄的场面和英雄人物的英姿,为下片追怀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气氛,为英雄的出场创设了一个广阔的背景。

英雄风采:缅怀仰慕古代风流人物。
任务二:苏轼在游览赤壁时,心头涌现了很多英雄人物,如果让他和这些英雄人物梦幻联动一下,你觉得他会特意@谁?(小组合作:赏读下片,找出下片中能展现周瑜形象的词句,并思考下片塑造了周瑜怎样的形象?)
角度 诗句 形象特点 总结
年龄
姿态 装束 气魄 角度 诗句 形象特点 总结
年龄
姿态 装束 气魄 小乔初嫁了
年少潇洒、
风流倜傥
雄姿英发
威武英俊、
气宇不凡
羽扇纶巾
风度翩翩、
温文儒雅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指挥若定、
战功卓著
目的是抒发对英雄业绩的仰慕之情,引发自己未能建功立业的感伤(壮志未酬)。

词人情怀:感叹年岁将老,壮志难酬。
任务三:一时间,无数个英雄人物涌现心头,苏轼为何只@周瑜,而不是其他人?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请你完成下表,在对比中体会情感。
对比角度 周瑜 苏轼
年龄
生活
外貌
官职
际遇
对比角度 周瑜 苏轼
年龄
生活
外貌
官职
际遇
34岁
47岁
幸福美满
屡遭不幸
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
东吴大都督
团练副使
功成名就
功业未成
作者的用意:
作者揽胜怀古,凭吊周郎,通过周瑜少年得志与自己壮志未酬的对比,一种生命短促、人生无常,自己无法施展抱负的伤感扑面而来。
落寞失意
周瑜:情场官场战场,场场得意!
苏轼:黄州惠州儋州,州州失魂!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思考探究
1.也许是为了缩小差距,苏轼在词作中用了同一个词来写他和周瑜,请找出来并思考其背后的深意。

周瑜: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周瑜: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苏轼: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突出周瑜成竹在胸,傲然取胜的神态。表达了词人对前代英雄能取得君王信任,建立不朽功业的羡慕。
没有君王的信任,就等于折断了实现人生理想的翅膀。这一“笑”是词人遥想之后清醒的自我安慰,更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我解嘲。
2.在与周瑜的对比中,词人有壮志难酬的苦闷,也有苍茫消极的思绪,但终究掩盖不了其豪放旷达的风格,从哪些语句中可以读出来?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人生如梦”这是苏轼对人生的无限感慨。他既执着人生,又超然物外。既深切的感受到未能充分施展政治才干的痛苦,又力求自我超脱,消解痛苦。
“一尊还酹江月”,江月见证了英雄人物的功绩,祭奠江月也可以看成词人对古人功绩的仰慕。词人依然渴望积极进取、建功立业,表达其乐观旷达的情怀。
放得下,才能拿得起;看得开,才能出得来!
3.探究本词的艺术特色。
衬托
以景衬景
以景衬人
以人衬人
豪放
描绘壮丽之景
刻画豪迈之人
纾解壮志难酬
作业:作为苏轼的微信好友,你看到他发的这条朋友圈产生了怎样的感悟呢?请在评论区给苏轼留言。
把失意活成诗意,让苦难变成乐途,把一切不美好的东西,变成赏心悦目的样子。
失意的时候多读书,写诗词,广交友,品好茶,享美食,赏风景……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世界吻我以痛,我却报之以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