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高锰酸钾放入水中,水的颜色会变成( )。
A.蓝色 B.绿色 C.紫色
2.下列事件中,属于增大摩擦力的是( )。
A.拉链不灵活了,涂点蜡
B.拉杆箱安装有滚轮
C.足球鞋的底部有很多钉
3.当我们听到好听的音乐时,可以用( )来描述。
A.刺耳 B.悦耳 C.嘈杂
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拉开一根弹性绳子就会有声音
B.拨动塑料尺会发出声音
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5.下面食物中,富含淀粉的是( )。
A.辣椒 B.羊排 C.馒头
6.舌头在口腔中的作用是( )。
A.分泌唾液 B.搅拌食物 C.品尝美味
7.如图,要想让小车行驶的距离更远,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改变橡皮筋缠绕方向 B.将橡皮筋少绕几圈 C.将橡皮筋多绕几圈
8.《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面上能提前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士兵们感知声音的途径是( )。
A.空气——鼓膜——听觉神经 B.大地——鼓膜——听觉神经 C.大地——头骨——听觉神经
9.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下列关于牙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每天刷一次牙即可 B.牙刷一年换一次 C.漱口可以用淡茶水、盐水
10.利用钢尺探究声音强弱的实验中,以下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
A.用不同的力量拨动钢尺
B.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保持不变
C.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11.如图,将两本书相对,一页一页错开叠加,然后尝试从书脊处拉开两本书,发现怎么也拉不开,这是因为( )。
A.重力增大 B.摩擦力减小 C.摩擦力增大
12.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拿起弹簧测力计直接使用
B.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相平
C.可用弹簧测力计测任意大小的物体重力
13.工厂里机器的轰鸣声属于( )。
A.自然界的声音 B.动物的声音 C.人类生产生活的声音
14.如果演奏之前用每秒震动440次的音叉发出的音高作为调音标准,那么,轻轻敲击和用力敲击,两次听到的声音( )。
A.音高不同 B.音色不同 C.音量不同
二、填空题
15.制作小乐器之前,先要设计一个初步的 ,再寻找合适的 。
16.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 。1牛相当于 克力。
17.犬齿可以 食物。
18.学校组织体检,根据小明的体检情况,有蛀牙,小明应注意 。
19.营养搭配原则: 、 、多种搭配,每日吃适量的新鲜水果和蔬菜等。
20.根据声音的产生可分为: 、 和 三大类。
21.声音的高低可以用 来描述。物体振动得越 ,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 ,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22.声音通过外耳道到达 ,引起它的振动, 将振动传给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 接收到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23.橡皮筋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形状会发生改变,产生一个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 。
24.在呼吸过程中,人体呼出来的气体中主要增加了 ,减少了 。
三、判断题
25.敲击音叉,音叉振动发声,所以声音也是一种能量。( )
26.我们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来给食物分类。( )
27.拔河比赛时应尽可能派体重大的同学参加,并穿上底部有较深纹路的鞋子。( )
28.广播里传来的钢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 )
29.拔河比赛时应尽可能派体重大并且穿花纹胶鞋的同学参加。( )
30.“挥挥手”只有骨骼参与了运动。( )
31.把碘酒滴在白菜上,白菜会呈现蓝色。( )
32.我们每天的饮食搭配必须要注意食物的种类和数量。( )
33.运动的物体失去运动后自己会停止下来,是因为受到了反冲力的作用。( )
34.静止的物体,不管给多大的力,都能运动起来。( )
四、连线题
35.把下面器官和主要的功能用线连起来。
口腔 通过蠕动搅磨食物,并且产生胃酸,进一步消化食物
食道 嚼碎食物,唾液初步消化食物
胃 吸收大肠内食物残渣中的水分
小肠 能蠕动,帮助运输食物进入胃部
大肠 产生肠液,帮助消化、吸收食物里的营养物质
五、简答题
36.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借助了什么物质?
37.停止敲锣后,在一段时间内还能听到锣声,这是为什么?
38.请说说口腔在消化过程的作用(分牙齿,舌头,唾液分别讨论)?我们应如何爱护牙齿?
39.在人类的活动中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声音,请分别说说让你感到舒服和厌烦的声音。(各举两例)
感到舒服的声音:
感到厌烦的声音:
六、实验题
40.如图是小科研究耳的结构和功能的一个模拟实验,请完成下题。
(1)实验中气球皮模拟的是耳的结构中的( ),它接收声音后会产生( )。
(2)实验中我们在气球皮上撒些碎纸屑,音叉与气球皮的距离固定不变,用力敲击音叉,音叉发出的声音( ),碎纸屑跳动明显,说明气球皮振动幅度( )。
(3)在这个实验中,敲击音叉发出的声音是通过( )传到气球皮上的(填“音叉”、“杯子”或“空气”)。
(4)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一次距离气球皮较远,一次距离气球皮较近,碎纸屑跳动更明显的是音叉距离气球皮( )时。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C
【详解】高锰酸钾进入水中时的状态:极少数溶解,沉入水底。轻轻摇晃杯子以后:水底的高锰酸钾减少了,杯中的液体变成紫色。充分搅拌高锰酸钾后:全部溶解、变成了均匀分布、紫色透明的高锰酸钾溶液。
2.C
【详解】在生活中的运动与设计:锁不灵活了,往锁孔里加点油;鞋子穿旧了,容易打滑;拉链不灵活了,涂点蜡;足球鞋的底部有很多钉。以上的事例中摩擦力减小了的有往锁孔里加点油、拉杆箱安装有滚轮、拉链涂点蜡;摩擦力增大了的有足球鞋的底部有很多钉。
3.B
【详解】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有规则的、有准确高度的声音叫乐音,振动无规则、无固定音高或音高听起来不明显的声音称为噪音。当我们听到好听的音乐时,可以用悦耳来描述。
4.A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拉开一根弹性绳子就不会有声音,因为绳子只是形变,没有振动;拨动塑料尺会发出声音。
5.C
【详解】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水,这也是人体所需的六种营养。糖类是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主要来源:淀粉、米饭、面条等。含有淀粉的食物有玉米、马铃薯、红薯和馒头等,所以C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考查含有淀粉的食物,要求学生掌握含有淀粉的食物。
6.B
【详解】口腔是人体的消化器官之一。咀嚼后的馒头会变碎、变软、变潮湿。舌的作用:传送和搅拌食物。唾液的作用:润滑食物,消化食物中的淀粉。牙齿的作用:咬碎食物。
7.C
【详解】用橡皮筋作为动力的小车利用橡皮筋缠绕产生的弹力驱动,橡皮筋产生的弹力大小以及作用时间的长短影响小车运动的距离。橡皮筋绕的圈数多,小车行驶速度快、距离远;绕的圈数少,小车行驶速度慢、距离近,如图,要想让小车行驶的距离更远,将橡皮筋多绕几圈。
8.C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马蹄声通过地面传给箭筒,箭筒的振动引起头骨的振动,头骨的振动传给听觉神经,士兵利用声音在固体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快的特点,可以提前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做好准备,故士兵们感知声音的途径是大地--头骨--听觉神经,故C正确。
9.C
【详解】刷牙的主要目的是清除牙齿表面的牙菌斑,清洁牙齿,从而减少龋洞的发生。漱口可以用淡茶水、盐水;更好地防止蛀牙要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饭后用温开水漱口,早晚各刷牙一次;牙刷一般建议三个月左右更换一次。
10.C
【详解】A、声音的强弱主要与物体振幅有关,利用钢尺探究声音强弱的实验中,用不同的力量拨动钢尺会产生强弱不同的声音,该做法是正确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利用钢尺探究声音强弱的实验中,只能改变钢尺的振动幅度,其他条件都不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保持不变是正确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利用钢尺探究声音强弱的实验中,只能改变钢尺的振动幅度,其他条件都不变,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是错误的,故C符合题意。
11.C
【详解】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如图,将两本书相对,一页一页错开叠加,然后尝试从书脊处拉开两本书,发现怎么也拉不开,这是因为书页之间接触面比较粗糙,加之书页重叠得很多,粗糙程度和压力导致摩擦力很大。
12.B
【详解】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先将指针调到“0”位置,A错误;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相平,B正确;测量的力的大小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C错误。答案:B。
13.C
【详解】声音与我们的生活有着的关系,它给我们传来很多,帮助我们认识周围的世界,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在我们的生活中,风声、雨声、读书声,处处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声音。自然界、动物、人类生产生活都可以发出声音,以此分析题目可知,工厂里机器的轰鸣声是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
14.C
【详解】音高指各种不同高低的声音,物体振动的越快声音越高。在敲打音叉时,用力的大小不同,音叉发出的音量不同,用力越大,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15. 制作方案 材料
【详解】乐器通过振动都会发出声音。通过制作简单的小乐器的过程,获得有关乐器发声方式以及音调变化等知识。制作小乐器之前,先要设计一个初步的制作方案,再寻找合适的材料。自制小乐器分为四个步骤,依次是设计、制作、演奏和改进。
【点睛】本题考查制作小乐器,要求学生掌握制作小乐器之前,先要设计一个初步的制作方案,再寻找合适的材料。
16. 力的大小 100
【详解】用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测量力的大小。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1牛约等于100克的力。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
17.撕碎
【详解】一般身体健康的成年人有32颗牙齿,分为门齿、犬齿、臼齿,门齿主要负责切断食物,犬齿主要用于撕裂食物,臼齿主要是磨碎食物。
18.少吃糖
【详解】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保护好牙齿对我们一生的健康都很有意义。保护牙齿措施:按时刷牙。饭后漱口,少吃甜食、定期做口腔检查等。学校组织体检,根据小明的体检情况,有蛀牙,小明应注意少吃糖。
19. 荤素搭配 粗细粮搭配
【详解】膳食营养搭配原则: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多种搭配;每日吃适当的新鲜水果和蔬菜;运动量比较大,需要多吃糖类食物;手指间有一些脱皮,需要多吃含有维生素的食物等。
20. 动物的叫声 自然界的声音 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详解】我们周围的声音有三类。风声、雨声、雷声等是自然界的声音。歌声、读书声、机器的轰鸣声等是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狗叫声、猫叫声、马的嘶鸣声等是动物的叫声。
21. 音高 快 慢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物体振动的频率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频率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22. 鼓膜 听小骨 大脑
【详解】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上课时我们之所以能听到老师讲课,是因为老师的声音通过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引起鼓膜振动。我们耳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23.弹力
【详解】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橡皮筋在受到外力的作用下,形状会发生改变,产生一个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24. 二氧化碳 氧气
【详解】人体内细胞代谢需要氧气的参与,同时排出二氧化碳,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的外界氧气进入血液,同时人体内二氧化碳排出。因此,与呼入的气体相比,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
25.√
【详解】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敲击音叉,音叉振动发声,所以声音也是一种能量。
26.√
【详解】分类是认识事物的方法之一,根据分类标准的不同,可以把物品分为不同的类别。我们可以按照食物来源、食用时间、加工方式等来对食物进行分类,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27.√
【详解】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越重,摩擦力就越大。当物体重量相同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物体间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拔河比赛时应尽可能派体重大的同学参加,并穿上底部有较深纹路的鞋子,这样物体的重量大,而且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
28.×
【详解】不同的发声物体发声方法不同,广播里传来的钢琴声不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而是喇叭振动发出的。故题目说法错误。
29.√
【详解】拔河比赛时采取措施增大摩擦力,让对方不容易拉过去。尽可能派重的同学参加,并穿上底部有花纹的胶鞋都是增大摩擦力的应用。
30.×
【详解】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骼和关节运动而实现的。“挥挥手”有手臂的肌肉、关节和骨骼参与了协调活动。
31.×
【详解】我们可以用滴碘酒的方法检验食物中是否有淀粉。在食物上滴一滴碘酒,如果滴碘酒的地方变为蓝色,就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淀粉。白菜中不含有淀粉,所以滴碘酒不会变蓝色。
32.√
【详解】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饭前洗手,饭后漱口等,要做到合理搭配每天的食物,必须考虑食物的种类和数量,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
33.×
【详解】运动的物体失去运动后自己会停止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点睛】本题考查阻力,要求学生掌握运动的物体失去运动后自己会停止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
34.×
【详解】力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也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但是只有给静止的物体施加一个足够大的力,大于它与接触面的摩擦力,物体才会改变运动状态。所以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35.
【详解】人体的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口腔:嚼碎食物,唾液初步消化食物。食道:能蠕动,帮助运输食物进入胃部。胃:通过蠕动搅磨食物,并且产生胃酸,进一步消化食物。小肠:产生肠液,帮助消化、吸收食物里的营养物质。大肠:吸收大肠内食物残渣中的水分。
36.固体、液体、气体。
【详解】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7.敲击停止,锣面的振动还没有停止,发出的声音还在传播。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敲一下锣面,在一段时间里我们还能听到锣声,这是因为敲击停止,锣面的振动还没有停止,发出的声音还在传播。
38.门齿主要用来切割食物;犬齿用来撕碎食物;臼齿用来咀嚼食物。舌头起到传送和搅拌的作用。唾液的作用是滋润口腔和食物、抗菌等作用。保护牙齿措施:按时刷牙、饭后漱口,少吃甜食、定期做口腔检查等。
【详解】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保护好牙齿对我们一生的健康都很有意义。牙齿分为:门齿、犬齿、臼齿。门齿主要用来切割食物;犬齿用来撕碎食物;臼齿用来咀嚼食物。舌头起到传送和搅拌的作用。唾液的作用是滋润口腔和食物、抗菌等作用。保护牙齿措施:按时刷牙、饭后漱口,少吃甜食、定期做口腔检查等。
39.感到舒服的声音:歌声、乐器演奏发出的声音、鸟的叫声等等
感到厌烦的声音:汽车喇叭声,工厂里机器的响声,市场喧哗的声音等等
【详解】声音可以用高低、强弱、悦耳和刺耳等词语来进行描述。在人类的活动中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声音,感到舒服的声音:歌声、乐器演奏发出的声音、鸟的叫声等等。感到厌烦的声音:汽车喇叭声,工厂里机器的响声,市场喧哗的声音等等。
40. 鼓膜 振动 强 大 空气 较近
【详解】耳能使我们听到声音,感受到声音的过程需要大脑的参与。耳郭有收集声波,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再由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将声音信号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信号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才能产生了听觉。
(1)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实验中气球皮模拟的是耳的结构中的鼓膜,它接收声音后会产生振动。
(2)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的大小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实验中我们在气球皮上撒些纸屑,音叉与气球皮的距离固定不变,用力敲击音叉,音叉发出的声音强,纸屑跳动明显,说明气球皮振动幅度大。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充当声音传播的介质。在这个实验中,敲击音叉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气球皮上的。
(4)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声音也能够传递能量。用相同大小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一次距离气球皮远,一次距离气球皮近,纸屑跳动更明显的是音叉距离气球皮较近时。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