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中综合训练(1-2单元)
一、选择题
1.在做模拟火山形成的实验中,用酒精灯加热模拟的是( )。
A.地球内部的作用 B.地球外部的作用 C.人类的活动
2.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的某个部位时,会部分或全部遮挡住太阳光,我们从地球上就能观测到( )。
A.日食 B.月食 C.日食和月食
3.下列选项中,( )和地震属于内力作用,能引起地形、地貌发生变化。
A.火山爆发 B.风力 C.流水
4.1800年,英国科学家赫歇耳发现了( )。
A.红外线 B.紫外线 C.X射线
5.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都是( )。
A.山地 B.高原 C.平原
6.以下图示中,光的反射路线正确的是( )。
A. B. C.
7.黄河第一湾—乾坤湾是由于( )的作用形成的。
A.流水 B.沉积 C.风吹
8.当光照射入半透明物体时,会( )物体。
A.穿过 B.部分穿过 C.不穿过
9.地震发生时给地表带来的变化是( )的。
A.缓慢 B.剧烈 C.既不缓慢也不剧烈
10.我们站在岸边看水中的鱼,要比实际位置( )。
A.偏高 B.偏低 C.不变
11.在研究植被覆盖对减缓地表侵蚀作用的实验中,应保持相同的条件是( )。
A.土地坡度、降雨高度、降雨量
B.土地坡度降雨量、植被覆盖情况
C.土地坡度、降雨高度、植被覆盖情况
12.用放大镜观察电视机的屏幕,会发现屏幕上的图像由( )组成。
A.红、黑 、蓝三色 B.红、绿、蓝三色 C.青、蓝、紫三色
二、填空题
13.我们看到倾斜在水里的筷子发生了弯折,这是光的 现象。
14.中国地势特点是 ,所以我国大多数河流的流向是 。
15.潜水艇上的水兵常常利用 观察海面上的情况。
16.在水槽中放入点燃的线香,让线香的烟气充满水槽。用激光笔照射可以看到 。
17.长白山天池是由 形成的,唐家山堰塞湖形成的原因是 。
18.流水对土地的 作用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发生了改变。
19.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 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 ;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 。
20.从我国地形图可以知道,我国的地势特点是 。
21.地震发生会给地表带来改变,如地面出现 、 ,使山体滑坡,阻塞河道形成 。
22.光是以 传播的,在传播中会遇到阻碍。光在传播中遇到透明物体或半透明物体时,能穿过物体或部分穿过物体继续进行传播。
23.日食、月食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三、判断题
24.水中筷子的“折断”现象主要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
25.在验证光的传播路线的实验中,我们可以用眼睛直接对着发光的手电筒看。( )
26.火山地热是一种清洁能源,加热后的水能作为热源被人们利用。( )
27.地球从外到里分为地壳、地核和地幔。( )
28.参加文艺晚会时,舞台的灯光效果五彩斑斓,我们发现只有彩色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
29.如果把鸡蛋比作地球的模型,那么蛋壳相当于地球内部的地慢。( )
30.组成地壳的岩石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
31.中午12点,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最短。( )
32.不同的地形地貌的形成原因是相同的。( )
33.教室内墙壁被刷成白色主要是为了讲究卫生。( )
四、连线题
34.将光的现象与原理用线连接起来。
凿壁偷光 光的直线传播 立竿见影
海市蜃楼 坐井观天
一叶障目 光的折射 水中折筷
五、简答题
35.举例说明浮力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36.请在图中用箭头画出改变后的光的传播路线。
37.影响彩虹形成的两个条件是什么?
38.说一说你知道的光源有哪些(最少说出两个)?
六、综合题
39.材料:地面的震动,称为地震。地震是岩石圈内能量积累到一定时候释放的一种形式,是自然界发生的一种地质作用。岩石由于地壳的运动会长期受到力的作用而发生形变。一旦这种作用力强度超过了岩石强度,岩石就要破裂或错动,同时将积累的能量现地释放出来,从而发生地震。
(1)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下会发生 ,褶皱突然撕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 ,造成严重的破坏,这就是 。
(2)地震会引起地面震动,产生裂缝带,山崩地裂等自然物破坏,还会引发 等。(合理即可)
(3)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当选择安全场所、 到空旷处等。(合理即可)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A
【详解】在做模拟火山形成的实验中,番茄酱代表岩浆,土豆泥做地壳,酒精灯加热表示地球内部热能的力量。自然界的火山喷发是释放地球内部能量的一种活动。
2.A
【详解】月球围绕着地球旋转,同时,地球又带着月球绕太阳旋转。日食和月食就是由于这两种运动所产生的结果。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
3.A
【详解】地震和火山是由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引起的,包括岩浆活动和板块运动等,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火山爆发和地震属于内力作用,能引起地形、地貌发生变化。
4.A
【详解】1800年,英国科学家赫歇耳发现了红外线;1801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发现了紫外线;X射线是德国物理学家威廉 康拉德 伦琴在做一项试验的时候偶然发现的。
5.C
【详解】大江大河的入海口和下游河道比较宽阔,使其流速减慢,导致其携带的泥沙沉淀下来,经过长时间的堆积逐渐形成平原。所以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常常是平原。
6.B
【详解】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都是直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此,图中只有B图中光的反射示意图是正确的。
7.A
【详解】河流在地势平坦地区水流速度减慢,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增强,河道不断发生弯曲,形成凸岸和凹岸。在凹岸河水流速快,以侵蚀作用为主,河岸后退,岸坡陡直,坡度大,河水深;凸岸河水流速慢,以沉积作用为主,河岸坡度和缓,河水浅。黄河第一湾—乾坤湾就是一个河曲地貌,是由于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故A选项正确。
8.B
【详解】光是以直线传播的,在传播中会遇到阻碍。光在传播中遇到透明物体或半透明物体时,能穿过物体或部分穿过物体继续进行传播。当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它会把光挡住,光无法继续传播。
9.B
【详解】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缘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地震对地表的改变是剧烈的。
10.A
【详解】光从水斜射向空气,在界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我们站在岸边看水中的鱼,要比实际位置要高一些。故A选项符合题意。
11.A
【详解】在研究土地上有无植被覆盖对侵蚀的影响实验时,要达到实验目的,实验组土上覆盖草,对照组的土上没有草,两组土地坡度、降雨量、降雨高度相同。
12.B
【详解】红、绿、蓝是最基本的三种颜色,称为光的三原色。各种颜色的光都是由这三种色光组成的,彩色电视机正是运用了这个原理。
13.折射
【详解】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途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当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我们看到倾斜在水里的筷子发生了弯折,这是光从空气进入水中会发生折射现象。
14. 西高东低 自西向东
【详解】我国的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所以我国大多数河流的流向是自西向东,但是也有不同的情况,如伊犁河、汾河是自东向西流的。
15.潜望镜
【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的光线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潜望镜是光的反射原理的应用,用两块平面镜和三节纸筒可以做潜望镜。潜水艇上的水兵常常利用潜望镜观察海面上的情况。
16.一道笔直的光束
【详解】光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在水槽中放入点燃的线香,让线香的烟气充满水槽。用激光笔照射可以看到一道笔直的光束,因为光在烟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17. 火山喷发 地震
【详解】地震和火山是地震和火山是由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引起的,包括岩浆活动和板块运动等,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湖泊的成因有很多种,长白山天池属于古代火山口被堵塞后积水形成的火山口湖。唐家山堰塞湖形成的原因是地震。
18.侵蚀
【详解】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相互作用下不断地发展变化的结果,形式多种多样。地球表面的形态不断发生着变化,有的表现得很猛烈,如火山、地震、海啸等;有的表现的很缓慢,比如风力、水力对地表的侵蚀。流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使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发生了改变。
19. 变化; 短; 长
【详解】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20.西高东低
【详解】从我国地形图可以知道,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地势特点是地势西高东低,成阶梯状分布,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21. 裂缝 塌陷 偃塞湖
【详解】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多数的地震是由地下的岩层断裂造成的。当断裂的岩石沿着断裂形成的裂缝移动时,大地就会晃动,这就是地震。地震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表震动。地震时,地面震动的幅度有时可达数米,能在短时间内改变地貌。地震会让人感到大地上下颠簸、猛烈摇动等地动现象。地震发生后给地表带来的改变有地面产生裂缝和塌陷、山体滑坡、堰塞湖等。
22.直线
【详解】光是以直线传播的,在传播中会遇到阻碍。光在传播中遇到透明物体或半透明物体时,能穿过物体或部分穿过物体继续进行传播。当光照射到一个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它会把光挡住,光无法继续传播。
23.光沿直线传播
【详解】日食和月食产生的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日食产生的原因是月球转到了太阳和地球间,地球恰处月球的影内。
24.×
【详解】光的折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的现象。水中筷子的“折断“现象主要是光的折射形成的。题干错误。
25.×
【详解】能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为了验证光的传播路线,我们不能用眼睛直接对着手电筒观察,会伤害眼睛。
26.√
【详解】火山和地震都是地球内部大规模的能量释放的过程。火山喷发后形成的地热是一种清洁而有发展前途的能源,加热后的水能作为热源被人们利用。故题目说法正确。
27.×
【详解】科学家把地球内部分成了不同的圈层,把地球表面薄薄的一层叫做地壳,它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把地球的中心部分叫做地核;把地壳和地核之间的部分叫做地幔。地球从外到里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28.×
【详解】所有的光都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9.×
【详解】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地球内部从外到内可以划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地球的内部结构就好像是一只煮熟的鸡蛋,蛋壳相当于地球的地壳,蛋白相当于地幔,蛋黄相当于地核。
30.√
【详解】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有些岩石裸露在空气中,更多的岩石被水或泥沙、土壤覆盖。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形成方式,将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
31.√
【详解】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正午时分太阳高度最高,物体的影子最短。中午12时,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最短。
32.×
【详解】我国地形西高东低,中国地形复杂多样,西部地形以山地、盆地高原为主,东部以山区、平原为主。在这些大的地形区中,西部盆地多风蚀地形;山区多冰蚀地形,青藏高原多冻土地貌。不同的地形地貌的形成原因是不同的。
33.×
【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教室内墙壁被刷成白色主要是为了讲究卫生。这种说法错误,教室内墙壁被刷成白色主要是为了反光。白色反光能力最强。
34.
【详解】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里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沿直线传播的例子有一叶障目、立竿见影、小孔成像、坐井观天、皮影戏、凿壁偷光等。光从一种透明物质以一定的角度进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比如:河水变浅、筷子变“折”、鱼缸里的鱼变“大”了、海市蜃楼等。
35.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有轮船、潜水艇、救生圈、浮标等。
【详解】水对浸在水中的物体,都有一个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叫水的浮力。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有轮船、潜水艇、救生圈、浮标等。
36.
【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反射的光线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37.太阳光、空气中足够的水分。
【详解】彩虹是下雨时天空中悬浮着很多小水滴,它们会像三棱镜一样,将阳光分散成七种色光而形成的。影响彩虹形成的两个基本因素是太阳光、空气中足够的水分。
38.点燃的蜡烛,太阳,灯光,萤火虫等。
【详解】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种。即自然光源有:太阳、水母、萤火虫等;人造光源有:灯光、点燃的蜡烛、篝火等等。
39. 褶皱 能量 地震 海啸 保护好头部、走安全通道
【分析】当地壳深处的岩层因受到过度挤压而突然破裂或错动时,会引起大地剧烈的震动,释放出长期积累的巨大的能量,从而形成地震,地震是地球上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之一。
【详解】(1)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下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撕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的破坏,这就是地震。
(2)地震会引起地面震动,产生裂缝带,山崩地裂等自然物破坏,还会引发等海啸。
(3)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当选择安全场所、保护好头部、走安全通道到空旷处等。
答案第6页,共7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