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题(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题(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31.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2-14 19:10: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鄂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用电安全,下列( )做法是不安全的。
A.不用湿手按开关 B.在电线附近放风筝
C.不用电火盆烘干衣物 D.不爬变压器塔
2.下面的物体中,属于导体的是( )。
A.橡皮 B.塑料尺 C.铜丝 D.玻璃片
3.人体中小肠的功能是__________。
A.运输食物 B.吸收营养 C.储存残渣 D.磨碎食物
4.下列错误行为是( )。
A.湿手按开关 B.在树下躲雨 C.电线附近放风筝 D.以上都是
5.下面有各种形状的立柱,其中( )形状的立柱承受力最大。
A.三棱柱 B.四棱柱 C.五棱柱 D.圆柱
6.( )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A.肺 B.心脏 C.血管 D.胃
7.牛肉、羊肉等食物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 )。
A.蛋白质 B.脂肪 C.糖类 D.矿物质
8.呼吸器官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下列做法能保护呼吸器官的是( )。
A.随地吐痰 B.紧闭窗户 C.戴口罩 D.抽烟
9.下面的物体中,属于导体的是( )。
A.橡皮 B.塑料尺 C.铜丝 D.木块
10.下面常见的建筑材料中,( )是人造材料。
A.石头 B.砖头 C.砂 D.木材
二、填空题
11.我们研究有关电的问题,只能用 来做实验。用家里插座上的电做实验 ,千万不要去尝试!
12.来源于动物的食物称为 ,来源于植物的食物称为 。
13.我们通常把导线、小灯泡、开关、 这四种元件连接在一起,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形成电流的闭合回路,这种闭合的回路就是我们电学上说的 。
14.往蒸发皿倒入少量浓盐水,用酒精灯加热时,要戴 做好防护。
15.在古代,人们主要利用 、 、 等天然材料来建造建筑。
16.加热蒸发皿里浓盐水时,要戴 ,以防伤害眼睛,等看到有白色的 析出时,要用玻璃棒慢的搅拌,搅拌时,身体不要凑得太近,以防止蒸发皿中的 溅出来烫伤皮肤。
17.物质溶解静止后不会出现 现象。
18.人每时每刻都在 、 算呼吸一次。
19.食盐的来源多种多样,具体可以分为 、 、 三大类。
20.用量筒量取水时,水面的弯圆面的最低点要与所量取的刻度线 ,观看时眼睛与 相平。
三、判断题
21.食盐分为海盐、池盐、岩盐三大类。( )
22.合理的营养才能保证我们的正常生活和成长。( )
23.榫卯结构的特点是物件上不使用钉子,利用榫卯加固物件,体现出中国传统的文化和智慧。( )
24.肺活量越大,人体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也就越少。( )
25.市面上的营养品很多,我们只需要多吃营养品就可以保证营养均衡了。( )
26.手电筒不亮的原因可能是电池没电了。( )
27.鸡蛋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黄瓜中含有大量的脂肪。( )
28.人体口腔中的唾液能消化食物。( )
29.肺活量越大的人,呼吸的次数就越多。( )
30.平面的承受力比拱形更大。( )
四、连线题
31.下面的食物对应的来源分别是什么,请用线段连起来。
米饭、面条 含有丰富脂肪
肥猪肉 含有丰富糖类
海带、紫菜等 大量膳食纤维
鱼肉蛋奶等 人体重要的营养素
粗粮蔬菜豆类食物 含有丰富蛋白质
五、简答题
32.新冠疫情期间,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三条措施)
33.怎样使一块方糖在水中尽快溶解?
34.我们呼吸空气进入身体时,依次经过了哪些器官?
35.人类需要哪些营养物质?只吃一种食物,能满足人们对这些营养物质的需要吗?我们应该怎么做?
六、综合题
36.探究食物的消化过程。
我们吃的食物都到身体内的什么地方去了?
(1)食物首先在( )里消化。
(2)完成消化和吸收的主要消化器官是( )。
(3)( )弯弯曲曲,有 5-7 米长。
(4)( )通过蠕动搅磨食物,使食物进一步消化。
(5)( )是停留食物残渣的地方,并能吸收大部分的水分。
(6)按食物在人体内“旅行”的过程,排列正确顺序:
A、食道 B、口腔 C、肝
D、小肠 E、胃 F、大肠
正确顺序: 。
(7)为了保护消化器官,我们可以怎么做?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B
【详解】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源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我们使用不当就会有触电的危险,对人身造成伤害,甚至致人死亡,所以我们要提高安全用电的意识。比如不用湿手按开关、不用电火盆烘干衣物、不爬变压器塔等,在电线附近放风筝容易触电。
2.C
【详解】我们通常将那些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为导体,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导体。金属、水、人体、大地都是导体。下面的物体中,属于导体的是铜丝。橡皮、塑料尺、玻璃片属于绝缘体,所以C符合题意。
3.B
【详解】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等,小肠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它有着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4.D
【详解】接线板上插了许多插头、在电加热设备上烘干衣服、移动正在播放的电视机、在家庭电路中接入多个大功率用电器、直接使用插座里的电做实验、在雷雨天躲在大树下、在电线上晒衣服、在高压电附近放风筝、靠近而不接触高压电线等。我们要远离高压电线,高压电线下是绝对禁止放风筝的。故ABC都是错误行为。
5.D
【详解】桥墩和一些承重的柱子大多作成圆柱形的,正是运用了圆柱形的结构特点,受力均匀,承重力强,坚固不易损坏等。所以给出的立柱中,圆柱承受力最大。
6.A
【详解】人体的呼吸器官由鼻腔、喉、气管、支气管、肺组成,需要氧气;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7.A
【详解】一般来说,食物所包含的营养物质可分为六大类:糖类、蛋白质、油脂、无机盐、维生素及水,食物的营养成分有利于维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牛肉、羊肉等食物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
8.C
【详解】呼吸器官是我们人体的重要器官。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扫地前洒水,呼吸富含氧气的空气,洒水降尘、空气质量不好时戴口罩,经常开窗通气,不抽烟、多运动,不随地吐痰等等。C做法正确。
9.C
【详解】我们通常将那些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为导体,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导体。金属、水、人体、大地都是导体。以上物体中,属于导体的是铜丝。橡皮、塑料尺、木块属于绝缘体,所以C符合题意。
10.B
【详解】直接来自大自然的材料属于天然材料,由加工处理天然材料制造的材料属于人工材料;砖头是加工处理天然材料制成的,属于人工材料;石头、砂、木材直接来自大自然,属于天然材料
11. 电池 非常危险
【详解】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 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所以我们研究有关电的问题,只能用电池来做实验。用家里插座上的电做实验非常危险,千万不要去尝试,以免发生触电危险。
12. 荤食 素食
【详解】食物的来源可以是植物、动物或者其他界的生物。人们通常把来源于动物的食物叫荤食,如肉、蛋、水产、奶等,来源于植物的食物叫素食,如水果、蔬菜、粮食等。
13. 电池 电路
【详解】能使小灯泡亮起来的连接,形成了电流的闭合回路,人们称这种闭合回路为电路。我们通常把导线、小灯泡、开关、电池这四种元件连接在一起,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形成电流的闭合回路,这种闭合的回路就是我们电学上说的电路。
14.护目镜
【详解】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蒸发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给食盐水加热,可以分离食盐和水。在烧杯中倒入少量的浓盐水,用酒精灯加热时,要戴护目镜做好防护。放在酒精灯上加热,随着水的蒸发,烧杯中白色粉末状物质出现,这就是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被分离出来。
15. 草 土 木材
【详解】生活中的材料按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分成两类,像木材、沙、石等自然存在的材料叫天然材料,像砖、瓦、水泥等人工制造的材料叫人造材料。在古代,人们主要利用草、土、木材、石头等天然材料来建造建筑。
16. 护目镜 晶体 固体
【详解】实验加热蒸发浓盐水,用的材料有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火槳水、烧杯、食盐、玻璃棒和蒸发皿。蒸发皿在加热浓盐水时要注意:加热时,要带护目镜,以防伤害眼睛。在加热过程中,等到有白色的晶体析出时,用玻璃棒慢慢搅拌;搅拌时,身体不要凑得太近,以防止蒸发皿中的固体溅出来烫伤皮肤。直到水分全部蒸发,剩下白色的食盐为止。
17.沉淀
【解析】略
18. 呼吸 一呼一吸
【详解】一呼一吸算呼吸一次。人类时刻在进行呼吸作用,本质就是气体交换,从外界获取氧气,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气体。
19. 海盐 池盐 岩盐
【详解】食物含有的六种主要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不同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不同,我们每天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食物,营养均衡才能健康成长。食盐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食盐的来源多种多样,可分为海盐、池盐、岩盐三大类。
20. 相平 刻度线
【详解】量筒是一个带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也就是测量液体的体积。用量筒量取水时,水面的弯圆面最低点要与所要量取的刻度线相平,观看时眼睛与刻度线相平。
21.√
【详解】食盐的来源多种多样,可分为海盐、岩盐三大类,池盐是内陆的咸水湖湖水蒸发而成。
22.√
【详解】食物含有的六种主要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不同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不同,我们每天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食物,营养均衡才能健康成长。
23.√
【详解】榫卯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其中凸出部分叫榫(或,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叫榫眼、榫槽),其特点是在物件上不使用钉子,利用卯榫加固物件,体现出中国古老的文化和智慧。
24.√
【详解】肺活量是指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是最大呼气量,每个人的呼吸次数与每个人的肺活量有关,肺活量大的人,身体供氧能力强,人体每分钟呼吸的次数也就越少。
25.×
【详解】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无机盐以及水,不同的食物营养成分对人体各有不同的作用。多吃营养品不一定能补充足够的营养成分,题目观点错误。
26.√
【详解】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手电筒不亮的原因可能是电池没电了。
27.×
【详解】食物含有的六种主要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不同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不同,鸡蛋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黄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
28.√
【详解】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唾液用来润滑食物,消化部分淀粉。
29.×
【详解】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肺活量是人体呼吸功能的重要指标,代表了一个人潜在的呼吸功能和健康状况。肺活量的大小因人而异,肺活量越大的人,呼吸的次数就越少。
30.×
【详解】拱形受力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受到压力时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如果能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受巨大的压力。拱形比平面的承受力更大,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31.
【详解】食物含有的六种主要营养成分是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分析题可知,米饭、面条含有丰富糖类,肥猪肉 含有丰富脂肪,海带、紫菜等是人体最重要的营养素,鱼肉蛋奶等含有丰富蛋白质,粗粮蔬菜豆类食物含有大量膳食纤维。
32.①不去人多的地方,
②出门带口罩,
③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详解】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加强体育锻炼,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扫地前洒水,呼吸富含氧气的空气等,其中加强体育锻炼是保护呼吸器官的最佳方式。
33.首先,将烧杯中的水用酒精灯加热;其次,将方糖尽可能地压碎,而且越碎越好;最后,将方糖加入烧杯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详解】根据加快物质溶解的认识,加热、研碎和搅拌都能加快溶解。所以加快方糖在水中溶解的方法是:首先,将烧杯中的水用酒精灯加热;其次,将方糖尽可能地压碎,而且越碎越好;最后,将方糖加入烧杯中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34.吸气时,参与呼吸的器官有鼻腔(或口腔)、气管、支气管、肺。
【详解】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此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吸气:鼻腔或口腔→气管→支气管一肺。呼气,是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过程。此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呼气:肺→支气管一气管鼻腔或口腔。
35.人体需要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只吃一种食物无法满足人体对这些物质的需求。所以我们应该合理搭配饮食,做到营养平衡。
【详解】人体需要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我们要做到科学合理的搭配食物,食物要多样化,不偏食不挑食,不然会因为缺少某种营养而得病。进食要适量,吃得不够会营养不良,吃得过多,会得肥胖病,同时还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消化器官。我们只有合理搭配,各种营养的摄入要全面、适量才能保证我们正常的生活和成长,这就是营养均衡。
36. 口腔 小肠 小肠 胃 大肠 BAEDF 吃饭时要细嚼慢咽 饭后不立即做剧烈运动
【分析】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食物被食管运输到胃里,在胃里被进一步磨碎和分解的,在小肠里被吸收。保护消化器官健康,要做到不吃过冷或过热的食物,不暴饮暴食,吃饭时要细嚼慢咽,合理膳食,饭后不立即做剧烈运动等,这些饮食生活习惯有利于消化器官的健康。
【详解】(1)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食物首先在口腔里消化。
(2)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完成消化和吸收的主要消化器官是小肠;
(3)根据对消化器官的认识,长5-7米,内壁上长有密密麻麻的绒毛的消化器官是小肠。小肠内的指状突起是小肠绒毛,小肠绒毛展开后表面积有一个网球场那么大,营养物质主要被小肠绒毛吸收。
(4)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食物被食管运输到胃里,在胃里被进一步磨碎和分解的;
(5)小肠通过蠕动,促进大部分食物的消化,并吸收大部分营养物质,接着进入大肠,大肠通过蠕动,吸收一部分水和无机盐,食物残渣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6)人的消化过程由口腔起始,固体食物在口腔内经咀嚼被磨碎,然后经舌头搅拌与唾液混合形成食团,经食管进入胃,胃的主要功能有二:一是暂时贮存食物,二是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一段时间后,从胃进入小肠,小肠通过蠕动,促进大部分食物的消化,并吸收大部分营养物质,接着进入大肠,大肠通过蠕动,吸收一部分水和无机盐,食物残渣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7)保护消化器官健康,要做到不吃过冷或过热的食物,不暴饮暴食,吃饭时要细嚼慢咽,合理膳食,饭后不立即做剧烈运动等,这些饮食生活习惯有利于消化器官的健康。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