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动物属于哺乳动物的是( ) 。
A.蜥蜴 B.青蛙 C.老鼠
2.属于真正陆生脊椎动物,用肺呼吸,体表有鳞或甲的动物是( )。
A.乌龟 B.鲤鱼 C.白头叶猴
3.大山的爸爸在桥梁建设工地从事爆破工作,为了保护听力,建议他选择( )。
A.耳塞 B.耳罩 C.双手捂耳
4.下面的动物中,不是我国珍稀动物的是( )。
A.袋鼠 B.华南虎 C.中华秋沙鸭
5.下列靠吹气发音的乐器是( )。
A.笛子 B.鼓 C.二胡
6.( )是我国独有的珍惜动物。
A.火烈鸟 B.大熊猫 C.火蜥蜴
7.哪个乐器属于管乐器( )。
A.琵琶 B.架子鼓 C.笛子
8.购买饮料时,我们会发现饮料瓶里的饮料都没有装满,这是因为( )。
A.饮料瓶太大,不容易装满B.厂家偷工减料。 C.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9.下列属于哺乳动物特征的有( )。
①卵生 ②身体表面有毛 ③亲代用乳汁哺育后代 ④胎生 ⑤长有羽毛
A.②③④ B.①⑤ C.②③⑤
10.我们能听到火车的鸣笛声,以及耳朵紧贴钢轨,可以听到很远的火车在铁路上行驶的声音,这两种现象分别表明声音的传播可以借助( )。
A.空气、地面 B.地面、钢轨 C.空气、钢轨
二、填空题
11.酒精的沸点只有78℃,所以 用来测水温。(选填“能”或“不能”)
12.冬天室内开空调,空调风向一般朝 ,就是利用 的原理。
13.一般情况下,除了水结冰外,物体都具有 的性质。
14.水结冰时的温度叫作 ,一般情况下水结冰的温度是 。
15.使用酒精灯时,如果酒精灯泼洒燃烧,要及时用 盖灭。
16.测水温时,要将水温计的 浸到水中,但不能触碰试管的 和 。读数时,视线要与水温计的 在同一水平面上。
17. 是指野生群体数目已降低到濒临灭绝的程度,而且危险因素依然存在,如朱鹮、白鳍豚等; 是指野生群体数量明显下降,需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是指自定名以来,记录的数目有限。
18.很多物体像糖和蜡烛一样受热会融化成 ,冷却后又凝结成 。
19.青蛙、鸡和海狮的繁殖,需要“父亲”和“母亲”共同参与形成 ,由 发育成幼体。
20.鸟身体的表面有 、有 ,多数善于 ;身体呈 形,能降低飞行时的阻力;用 啄取食物。
三、判断题
21.玉米、水稻等植物靠风力传播花粉的。( )
22.利用冰块可以保存食物、药品。( )
23.小猫在出生时就已经是小猫了。( )
24.气体会热胀冷缩,液体不会热胀冷缩。( )
25.最早的温度计是在1593年由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发明的。( )
26.杂乱的声音让人心情舒畅。( )
27.鸟的羽毛有正羽和绒羽两种。( )
28.通过控制噪声源、装隔音或吸音屏障等方法可以减少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
29.生物能够利用的淡水只有不足总水量的3%。( )
30.有翅能“飞”的动物不一定是鸟,如蝙蝠、鼯鼠能“飞”,它们却是哺乳动物。( )
四、连线题
31.给下列动物按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连接起来。
鲫鱼
猫 脊椎动物
蜗牛
长颈鹿 无脊椎动物
蚯蚓
五、简答题
32.生活中有哪些噪声现象(举2例)?并说说防噪的办法?
33.蝙蝠是鸟吗?为什么?
34.简述人们防止噪声危害及保护听力的措施。
35.结合课文所学的知识,至少写出三种你认识的哪些珍稀动物? 并说说人类的哪些行为会影响动物的生存?
六、实验题
36.如图所示,该实验装置是用来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和水在沸腾时的温度变化。
①从图中可以读出此时的水温是 ℃,水 (填“开始”或“没有”)沸腾。一般情况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
②当水沸腾时,若在烧杯口套上一个被挤瘪的塑料袋,则塑料袋会 ,因为水变成 时,体积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③当水沸腾时,水中的气泡会 (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C
【详解】哺乳动物的特征身体表面都有毛,它们用乳汁喂养后代。老鼠属于哺乳动物;蜥蜴属于爬行动物;青蛙属于两栖动物。
2.A
【详解】爬行动物属于真正陆生脊椎动物,用肺呼吸,体表有鳞或甲的动物。乌龟是是爬行动物;鲤鱼是鱼类动物;白头叶猴是哺乳动物,所以属于真正陆生脊椎动物,用肺呼吸,体表有鳞或甲的动物是乌龟。
3.A
【详解】听力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有效地保护相关的听觉器官,可以延缓其损坏或衰老,从而保证听力其不致于过早地下降,保持高质量生活。长期处于爆破的噪音环境,会导致听力下降,因此需要佩戴耳塞,耳罩和双手捂耳只是短暂处于噪音的情况下保护听力的手段,并且它们控制音量有限,它们都不如耳塞控制噪音的能力强。
4.A
【详解】珍稀动物是在自然界较为稀有和珍贵的动物。我国的珍稀动物有大熊猫、白头叶猴、中华秋沙鸭、扬子鳄、中华鲟、华南虎等,袋鼠不是我国珍稀动物。
5.A
【详解】一件乐器仅仅能发出声音是不够的,还必须能使声音的大小和高低发生变化,这样才能演奏音乐。笛子是靠吹气发音的乐器。鼓是靠敲打发音,二胡是拉弦。
6.B
【详解】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惜动物,它的主要食物是竹子,我国在四川省设立了卧龙自然保护区专门保护它。
7.C
【详解】乐器按照发音特点分为弦乐器、管乐器、打击乐器、电子乐器等。唢呐、笛子笙等属于管乐器;二胡、小提琴、琵琶、古筝属于弦乐器;锣、鼓、架子鼓属于打击乐器。
8.C
【详解】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购买饮料时,我们会发现饮料瓶里的饮料都没有装满,这是因为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9.A
【详解】胎生动物在母体内的发育靠脐带从母体吸收养分,有胎盘,出生时直接生出幼体的动物。哺乳动物身体表面有毛,用乳汁喂养后代,胎生,但不会有羽毛。
10.C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固体里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后是气体。我们能听到火车的鸣笛声,说明空气传播声音;耳朵紧贴钢轨,可以听到很远的火车在铁路上行驶的声音,表明声音的传播可以借助钢轨,故C正确。
11.不能
【详解】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的沸点是78℃,低于标准气压下沸水的温度,因此不能用来测水温。
12. 下 热空气会上升
【详解】空气受热膨胀,体积变大上升;空气遇冷收缩,体积变小下降。根据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的原理,让空调口朝上可以让冷空气下降,加快空气循环让室内温度快速下降。冬天,将空调口朝下,热空气会上升,室内温度升高更快。
13.热胀冷缩
【详解】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水结冰会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14. 凝固点 0℃
【详解】一般情况下液态水降到0℃时开始凝固成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水结冰的过程是凝固,这个温度叫作凝固点,一般情况下水结冰的温度是0℃。
15.灯帽
【详解】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
16. 玻璃泡 底 壁 液柱
【详解】测量水温的方法:1.手拿温度计的上方;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4.在液柱不再上升时读数;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读数时,视线要与水温计的液柱在同一水平面上。
17. 濒危动物 易危 稀有
【详解】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要保护生物多样性。濒危动物是指野生群体数目已降低到濒临灭绝的程度,而且危险因素依然存在,如朱鹮、白鳍豚等;易危动物指野生群体数量明显下降,需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如大熊猫、云豹等。稀有动物指自定名以来,记录的数量有限。
18. 液体 固体
【详解】很多物体像糖和蜡烛一样受热会融化成液体,冷却后又凝结成固体。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和体积。
19. 受精卵 受精卵
【详解】繁殖是指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动物的繁殖方式常见的有卵生和胎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青蛙、鸡和海狮的繁殖方式都是卵生,需要“父亲”和“母亲”共同参与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幼体。
20. 羽毛 翅膀 飞行 纺锤 喙
【详解】鸟类具有的特征有:鸟的体表覆盖着羽毛;鸟的前肢变成翼,翼是鸟的飞行器官;有喙无齿;鸟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为双重呼吸;鸟的心脏有四腔,两条循环路线,循环能力强;身体呈纺锤形,能降低飞行时的阻力;用喙啄取食物。生殖方式为卵生,体温恒定等特征。
21.√
【详解】按花粉传播方式不同,花可分为虫媒花和风媒花。风媒花的特点是靠风力传播花粉,特点为花粉多而轻,柱头分叉或呈羽毛状。玉米、水稻的花粉数量特别多,细小,干燥而轻,容易被风吹到更远的地方,所以玉米,水稻等植物靠风力传播花粉的。故题干说法正确。
22.√
【详解】水结成的冰之后,冰块融化可以降低周围的温度,来保存食物和药品,题干说法正确。
23.√
【详解】变态在有些生物的个体发育中,其形态和构造上经历阶段性剧烈变化。有些器官退化消失,有些器官有变化、得到改造,有新的性状发生出来。主要由自身基因与外环境控制,这种现象统称为变态。蚕、青蛙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身体形态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但是小猫在出生时就已经是小猫了。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24.×
【详解】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一般来说,气体热胀冷缩最显著,液体其次,固体最不显著。因为气体分子之间的引力比液体和固体分子之间的引力小,受温度的影响就更容易一些。所以气体会热胀冷缩,液体也不会热胀冷缩。
25.√
【详解】世界上最早的温度计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于1593年发明的,他的第一只温度计是一根一端敞口的玻璃管,另一端带有核桃大的玻璃泡。使用时先给玻璃泡加热,然后把玻璃管插入水中,带颜色的液体就顺着玻璃管升上去,这样就做成了一个温度计,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26.×
【详解】优美的音乐使人心情舒畅,是乐音;杂乱的声音让人心情烦躁,是噪音。
27.√
【详解】鸟适合飞翔的特点有:羽毛分正羽、绒羽,骨骼中空,身体呈流线型等。
28.√
【详解】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通过控制噪声源、装隔音或吸音屏障等方法可以减少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29.×
【详解】地球表面的水主要分布在海洋、陆地表面和大气中。陆地表面有湖泊、河流、冰川、沼泽、地下水、土壤水、生物水等不同的水体类型。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占总水量比例太小。陆地上的淡水资源总量只占地球上水体总量的2.53%,而且大部分是主要分布在南北两极地区的固体冰川, 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30.√
【详解】动物根据不同的特征可以分为很多种类,根据身体构造可以分为昆虫、鱼类、鸟类、爬行动物等。哺乳动物体表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用肺呼吸,体温恒定。像鸡、鸽子、麻雀那样,卵生、身上长有羽毛和翅膀的动物,属于鸟类。有翅能“飞”的动物不一定是鸟。如蝙蝠、鼯鼠能“飞”,它们却是哺乳动物。
31.
【详解】自然界的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具有脊柱的动物是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是无脊椎动物。鲫鱼、猫、长颈鹿均属于脊椎动物,蜗牛、蚯蚓属于无脊椎动物。
32.噪声现象有①公路上汽车喇叭声;②电锯锯树木的声音。
防噪的办法有:①在噪声环境下工作时戴上防护耳罩;②公路上建隔音板、隔音墙;③种植绿化带减弱噪声。
【详解】凡是干扰人们正常的学习、休息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想要听到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是噪声。噪声现象有①公路上汽车喇叭声;②电锯锯树木的声音。防噪的办法有:①在噪声环境下工作时戴上防护耳罩;②公路上建隔音板、隔音墙;③种植绿化带减弱噪声。
33.答:蝙蝠不是鸟;
因为①它的繁殖方式是胎生,而鸟类都是卵生;②蝙蝠身上长的是毛,而鸟类身上都长有羽毛。等等特征不符合鸟的特征。
【详解】蝙蝠的体表有毛,口内有牙齿,体内有膈将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膈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结构;胎生哺乳。所以蝙蝠属于哺乳动物,而不是鸟类。
34.控制噪声的方法有三种:在声源处控制、在传声途径上控制、在声音接收处控制。
【详解】噪音的危害:干扰休息和睡眠、使工作效率降低、噪声损害听力、损害心血管等。生活生产中人们采用一些措施,来减小噪音的危害。控制噪声的方法有三种:在声源处控制、在传声途径上控制、在声音接收处控制。
35.大熊猫、藏羚羊、扬子鳄等;乱砍滥伐,乱捕滥杀,随地丢弃垃圾,毁林造田等。
【详解】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多样,野生动物、植物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珍稀植物种类最多的国家。我国珍稀动物有大熊猫、藏羚羊、扬子鳄、白鳍豚、亚洲象、金丝猴等。保护珍惜动物刻不容缓。保护生物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就是保护人类自身,人类的行为会影响动物的生存。人类破坏环境的行为乱砍滥伐,乱捕滥杀,随地丢弃垃圾,毁林造田等。
36. 96 没有 100 鼓起 水蒸气 变大 变多
【分析】水被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标准大气压下通常是100℃)时,一部分水会迅速变成水蒸气,内部产生大量气泡并冲出水面,这种现象称为沸腾。沸腾是水受热到达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这一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再变化。水沸腾时,水中有大量气泡,水面不断翻滚,水面之上有大量水蒸气。
【详解】①图中温度计的一个小格代表1℃,图中温度计的液柱在90和100之间过6个小格,此时的温度是96℃,水没有沸腾。一般情况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
②当水沸腾时,若在烧杯口套上一个被挤瘪的塑料袋,则塑料袋会鼓起来,因为水变成水蒸气时,体积会变大,且热空气上升。
③沸腾是水受热到达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这一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再变化。水沸腾时,水中有大量气泡,水面不断翻滚,水面之上有大量水蒸气。当水沸腾时,水中的气泡会变多。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