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时,一般都是( )。
A.平放 B.竖放 C.斜放
2.下列物品中( )是热源?
A.锅 B.烛火 C.筷子
3.下图所示的显微镜结构图中,编号( )为目镜。
A.① B.③ C.⑤
4.我们常吃的蘑菇和木耳属于( )。
A.植物 B.动物 C.微生物
5.在研究几种材料的导热性能时,需要保持相同条件的是( )。
A.材料的形状一样 B.材料的颜色一样 C.材料的轻重一样
6.给下图中铁棒加热,火柴梗下落的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同时下落
7.下列不属于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方法的是( )。
A.控制传染源 B.保护易感人群 C.锻炼身体
8.下面农业生产活动中,人们直接利用了太阳能的是( )。
A.晾晒稻谷 B.风干稻谷 C.喷撒农药
9.室内的暖气片都离地面不高,可打开不一会整个房间上下都暖和了。这时空气传热的主要方式是( )。
A.热对流 B.热辐射 C.热传导
10.对微生物的认识,表述正确的是( )。
A.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B.人体内也有微生物生长
C.微生物对人们的生活都有帮助
二、填空题
11. 运用数学方法,发现了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被后人称为遗传学之父。
12.泡菜发酸主要是因为泡菜中有 。
13.猛犸象和 的亲缘关系比较近,在480万年前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
14.物体由于温度差别,会发生 。在给金属加热时,热会沿金属从 部分传向 的部分。这种热传递的方式叫作 。
15.植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着相同的特征,叫作 现象。
16.病毒、细菌或寄生虫是引起传染病的致病元凶,它们是 。
17.保温是为了 热量的损失,电子产品散热的目的是 电路和电器设备。
18.自制太阳能热水器时,利用 可以更好地吸收光能。
19.窗户上安上双层玻璃是为了 ,电脑风扇转动加快空气流动是为了 。
20.奥地利遗传学家( )曾经做过长达8年的豌豆遗传实验,发现了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被后人称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三、判断题
21.烧水时,水能热起来,是因为壶身将热量传递给了水。( )
22.太阳能热水器一般安放在厨房间。( )
23.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引起病毒的传播。( )
24.能发出热量的物体都可以通过热辐射传递热量。( )
25.冬天,烤取暖器时,热量是通过热对流的方式传递给我们的。( )
26.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没有传染性。( )
27.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一切难以用肉眼观察的微小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
28.每个人的相貌都是独一无二的。( )
29.蘑菇和木耳不属于微生物。( )
30.新型冠状肺炎、流感、甲型肝炎、结核病等都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
四、连线题
31.将生活中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连起来。
黄金
陶瓷 热的良导体
玻璃
铁铜 热的不良导体
木材
水银
五、简答题
32.举出一些生活中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至少写3个)
33.为什么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光?
34.请说出至少5种生活中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35.举三例: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保温?
六、综合题
36.小红制作了一个太阳能热水器(如图所示)。
(1)为了使热水器尽快升温,我们可以( )。
A.把瓶子用锡箔纸包起来
B.把瓶子表面涂成黑色
C.把瓶子表面涂成白色
(2)热水器的瓶子背面用了锡箔纸,是因为锡箔纸的( )。
A.反光本领强 B.吸热本领强 C.散热本领强
(3)要使热水器尽快升温,瓶子要( )摆放。
A.和地面水平 B.和地面垂直 C.和阳光垂直
(4)热水器对着光的一面用透明塑料纸盖住,是为了( )。
A.降温 B.保温 C.散热
(5)在评价自制太阳能热水器时,在水量、光照条件和时间相同情况下,最主要的指标是( )。
A.谁做得最漂亮 B.谁用的材料颜色最深 C.谁的水温升得最高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C
【详解】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关系:阳光直射,光强,升温快;阳光斜射,光弱,升温慢。所以太阳能热水器通常采用斜放,尽量与阳光垂直,以便获得更好地吸热效果。
2.B
【详解】能够产生热量并不断向周围散出热量的物体,自身温度不变的物体属于热源。由此判断,烛火是热源,能够持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变;锅和筷子能够吸热、放热,但是温度会改变,不属于热源。故B选项正确。
3.A
【详解】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显微镜由目镜、镜筒、调节螺旋、物镜、转换器、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其中①是目镜。
4.C
【详解】蘑菇、霉菌等都是真菌,它是一类既不属于动物又不属于植物的生物,属于肉眼可见的微生物。
5.A
【详解】对比实验,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称为对比实验。用对比实验在研究几种材料的导热性能时,需要保持相同条件是材料的形状一样,故A正确,BC错误。
6.B
【详解】物体由于温度差别,会发生热的传递。在给金属加热时,热沿着金属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向温度较低的部分。这种热传递的方式叫作热传导。在给金属加热时,热沿着金属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向温度较低的部分。这种热传递的方式叫作热传导。给图中铁棒加热,③离火焰最近,温度最高,①离火焰最远,温度最低,火柴梗下落的顺序是③②①。
7.C
【详解】我们要了解常见的传染病,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要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流行,关键在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锻炼身体不属于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方法。
8.A
【详解】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和运动有关的物体也有能量,叫机械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太阳能是人们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晾晒稻谷直接利用了太阳能;风干稻谷利用了风能;喷洒农药利用了机械能。A符合题意。
9.A
【详解】传热的基本方式有三种:热对流、热辐射、热传导。空气传热主要是以对流和热传导的方式进行的。它们都是物体传热过程的基本模式。对流主要体现在温度高的气体和温度低的气体的热量会发生交换从而将温度中和,发生传热。在空气中热传导体现在空气中的微观情形下各种分子在热量不同的时候发生的热传递过程。室内的暖气片使得空气传热的主要方式是热对流。
10.B
【详解】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个体微小,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人体内也有微生物生长,微生物对人们的生活有帮助,如甲烷菌可以净化污水,乳酸菌可以制作酸奶、泡菜,酵母菌可以发面等。有些微生物是有害的,可能传播疾病,所以AC说法错误,B说法正确。
11.孟德尔
【详解】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曾经做过长达8年的豌豆遗传实验,运用数学方法,发现了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被后人称为遗传学之父。
12.乳酸菌
【详解】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大多数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如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的意义。泡菜发酸主要是因为泡菜中有乳酸菌。
13.亚洲象
【详解】猛犸象和亚洲象的亲缘关系比较近,他们是在480万年前,由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最后一批猛犸象大约于4000年前灭绝。
14. 热传递 较高 较低 热传导
【详解】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热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在同一物体中,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这种传递热的方式叫热传导。物体由于温度差别,会发生热传递,在给金属加热时,热沿着金属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向温度较低的部分。这种热传递的方式叫做热传导。
15.遗传
【详解】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植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着相同的特征,叫做遗传现象;植物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特征,叫做变异现象。
16.病原体
【详解】传染病是指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者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毒、细菌或寄生虫是引起传染病的致病元凶,它们是病原体,具有传染病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
17. 减少 保护
【详解】不同材料的导热性能不同,材料的用途也不一样,保温是为了尽可能地减少热传递,因此保温材料应该选用导热慢散热慢的热的不良导体。电子产品散热的目的是保护电路和电器设备。
18.反光板
【详解】自制太阳能热水器时,利用反光板可以更好地吸收光能,可以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效率。
19. 保温 散热
【详解】物体保温要尽可能减少热的传递,选用的材料应该是热的不良导体。楼房窗户安装内外层玻璃,中间的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有利于保温,电脑风扇转动加快空气流动是为了散热。
20.孟德尔
【详解】孟德尔是奥地利帝国生物学家,是遗传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他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别为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孟德尔于1854年夏天用34个豌豆株系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发现了生物遗传规律。
21.√
【详解】热量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烧水时,火焰直接加热壶底,壶的温度升高,同时壶身的温度传向温度低的水,从而让水也热起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22.×
【详解】太阳能热水器主要太阳能,需要安放在室外,受太阳光照射。
23.√
【详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可以传染的,它的传染源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方式是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引起病毒的传播。题干正确。
24.√
【详解】热辐射是指物体由于具有温度而辐射电磁波的现象。热辐射是热量传递的三种方式之一。一切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能产生热辐射,温度愈高,辐射出的总能量就愈大。题目说法正确。
25.×
【详解】热可以通过传导、对流、辐射三种方式传递。在通常情况下,物体传热是一种方式为主,多种方式共同进行的(如烧火煮饭)。水中传热,主要靠对流的方式;热辐射是指不依靠任何物体而直接向周围发射的热传递方式;太阳的热主要是靠辐射方式传递到地面。冬天,人们在烤取暖器时,取暖器的热主要是通过辐射方式传递给人们的。
26.×
【详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可以传染的,它的传染源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方式是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减少每个人感染病毒的机会,防止病毒在人群中传播,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例如: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勤消毒、不聚集。
27.√
【详解】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霉菌、酵母菌等。
28.√
【详解】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做变异;由于变异,每个人的相貌都是独一无二的。 。
29.×
【详解】绝大多数的微生物它们个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但是蘑菇、木耳等是例外,它们属于真菌,是肉眼可以直接看到的微生物。故题干说法错误。
30.×
【详解】新型冠状肺炎、流感、结核病可通过打喷嚏、咳嗽等将携带病原体的飞沫喷出,可迅速使易感人群被传染,甲型肝炎不可以通过空气传播,甲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粪口以及消化道进行传播。
31.
【详解】容易传导热的物体,是热的良导体;不容易传导热的物体,是热的不良导体。黄金、铁铜、水银属于热的良导体;陶瓷、玻璃、木材属于热的不良导体。
32.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的形成,激光准直,“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等。
【详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途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当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反射光线遵循反射定律,折射光线遵循折射定律。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例如: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的形成,激光准直,“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等,都说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3.答:(1)光可以用来照明。如果没有光,世界将一片黑暗,我们将看不到任何东西。(2)光在各行各业应用很广泛。如:植物的光合作用、摄像、电影放映、电信和互联网通过光导纤维传递信息等。所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光。
【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眼睛是我们的视觉器官,当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进入到人的眼睛,使我们能看到物体。光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十分重要,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光,有了光我们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光在各行各业应用很广泛。如:植物的光合作用、摄像、电影放映、电信和互联网通过光导纤维传递信息等。所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光。
34.了解常见的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接种疫苗,注意卫生、锻炼身体、出门戴口罩
【详解】要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流行,关键在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我们要了解常见的传染病,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以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打预防针、锻炼身体、出门戴口罩都是预防传染病的好方法。
35.答:窗户上安双层玻璃,许多房屋的墙壁有保温层,冬天人们要穿棉袄或羽绒服 。
【详解】保温的原理,其实是利用导热性很差的材料起到阻隔热量的散失。同样的材料,使用方法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保温效果。生活中需要保温的地方很多,比如窗户上安双层玻璃,许多房屋的墙壁有保温层,冬天人们要穿棉袄或羽绒服 。
36.(1)B
(2)A
(3)C
(4)B
(5)C
【分析】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太阳能加热水的装置,它的设计为了追求最大化的吸收利用太阳能,在材料的选用、颜色等各个方面进行考虑。
【详解】(1)小红制作了一个太阳能热水器,为了使热水器尽快升温,我们可以把瓶子表面涂成黑色,黑色吸热快。
(2)热水器的瓶子背面用了锡箔纸,是因为锡箔纸的反光本领强,可以将阳光反射到集热器上面,从而起到加强光线的作用。
(3)要使热水器尽快升温,瓶子要和阳光垂直摆放。
(4)热水器对着光的一面用透明塑料纸盖住,是为了保温。
(5)在评价自制太阳能热水器时,在水量、光照条件和时间相同情况下,最主要的指标是谁的水温升得最高。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