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部分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自测卷(七)
生物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卷学生保存,以备评讲)。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的结构和功能不完全相同
B.脱氧核糖核酸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是脱氧核糖核酸的载体
C.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核糖核酸也可以作为生物的遗传物质
D.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都由四种核苷酸组成,但核苷酸的种类不同
2.下列有关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发菜依靠自身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
B.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具有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
C.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D.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但有一个环状的DNA分子传递遗传信息
3.物质跨膜运输有利于细胞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也是细胞膜的重要功能之一。请据图判断a、b、c、
d、e所表示的不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分别是
A.主动运输、自由扩散、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B.主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C.自由扩散、主动运输、协助扩散、协助扩散、协助扩散
D.主动运输、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4.如图所示为某实验小组模拟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4套实验装置,实验过程中外界条件相同且适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探究酵母菌细胞有氧呼吸方式的装置及正确的连接是c→a→b
B.探究酵母菌细胞无氧呼吸方式的装置及正确的连接是d→b
C.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可根据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判断
D.c瓶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排除空气中二氧化碳对实验的影响
5.研究小组为研究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在等量的三种不同浓度的淀粉溶液中加入等量且适量的α-淀粉酶,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现象可用斐林试剂直观显示
B.实验结果可用碘液进行检验
C.增大底物浓度可能对酶促反应产生抑制作用
D.实验说明底物浓度可改变淀粉酶的空间结构
6.多细胞生物体的生长依靠细胞数目的增多和细胞体积的增大,细胞数目的增多是通过细胞分裂完成的。如图所示为某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EADCBF
B.图B细胞中的4为赤道板,其向四周延伸形成新的细胞壁
C.图D时期染色体的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
D.图E时期,细胞中DNA复制后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
7.下列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衰老细胞的自由水减少,细胞核体积变小,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B.人胚胎时期尾的消失和蝌蚪尾的消失都是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的
C.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均会表达,突变后可使细胞癌变
D.植物叶肉细胞与表皮细胞的形态不同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8.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在细胞中,它能与ADP相互转化实现贮能和放能,从而保证细胞各项生命活动的能量供应。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与ATP元素组成相同的物质有DNA、RNA、RNA聚合酶等
B.在黑暗条件下,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内不能产生ATP
C.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可以用于细胞的增殖
D.ATP水解掉两个特殊化学键后的产物是RNA的组成成分
9.某同学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材料可采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
B.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均具有选择透过性
C.图中深色区域的边缘是原生质层中的液泡膜结构
D.a处液体的浓度可能大于白色区域中液体的浓度
10.亲核蛋白是在细胞质内合成后,需要进入细胞核内发挥功能的一类蛋白质。亲核蛋白一般都含有特殊的氨基酸序列(核定位序列NLS),这些内含的短肽保证了整个蛋白质能够通过核孔复合体转运到细胞核内,该过程需要消耗细胞中的ATP。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亲核蛋白的氨基酸排列顺序是相同的
B.亲核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后进入细胞核内发挥作用
C.所有的蛋白质都会在NLS引导下自由进入细胞核
D.亲核蛋白合成和通过核孔消耗的能量均来自线粒体
11.如图表示某基因型为AaBb的哺乳动物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为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每次细胞分裂时细胞质分裂都是不均等的
B.细胞②表示初级卵母细胞,产生的细胞③④分别是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
C.细胞②中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细胞⑤不可能发生等位基因分离
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细胞②中,属于基因重组
12.为了弄清楚转化因子的本质,艾弗里及其同事对S型菌中的物质进行了提纯和鉴定,然后将提纯的物质分别加到培养了R型菌的培养基中,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艾弗里及其同事在格里菲思实验的基础上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
B.艾弗里及其同事分离提纯的物质的纯度不够,不能完全说明问题
C.加入DNA的培养基上R型菌全部转化为S型菌,“转化”的实质是基因重组
D.加入DNA和DNA酶的培养基上没有产生S型菌说明DNA水解物不是转化因子
13.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复制过程中有氢键的形成和断裂,也有磷酸二酯键的形成和断裂
B.解旋酶既可以催化氢键的断开也可以催化氢键的形成
C.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DNA复制出来的两条子链为互补关系
D.DNA分子两条链完全解旋后才开始进行半保留复制
14.白化病、囊性纤维病和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不同的基因发生改变所导致的疾病。下列关于基因
与性状的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囊性纤维病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B.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如人的身高
C.一个DNA分子上可以有多个基因,可以间接或直接控制多种性状
D.白化病是由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异常而导致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引起的
15.据研究,在大肠杆菌中,组氨酸缺陷型在15℃到37℃范围内温度每升高10℃自发回复突变率提
高1~1.5倍,在0℃时不发生自发突变。所以温度对于基因突变有一定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随温度升高大肠杆菌基因突变率也升高,这可能与其增殖旺盛有关
B.生物的突变具有随机性、低频性和不定向性
C.组氨酸缺陷型突变肯定不利于大肠杆菌生存
D.基因突变可以发生于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不同DNA分子及DNA分子不同部位
16.如图表示受A、a基因控制的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I-1、I-2、Ⅱ-2、Ⅱ-4和Ⅲ-1的基因型都是Aa
C.Ⅱ-1、Ⅱ-3、Ⅲ-2和Ⅲ-3都是纯合子
D.该病在男性和女性群体中的患病概率相同
17.控制人类血友病的基因(R、r)位于X染色体上。从自然人群中随机抽取男女各100人,其中正常男性90人,正常女性80人,已知正常女性中50%为杂合子,则r的基因频率为
A.0.2 B.0.3 C.0.4 D.0.5
18.研究表明,大熊猫由以肉食为主的始熊猫进化而来,历经约800万年,具体过程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大熊猫进化历程的研究主要依据来源于化石
B.大熊猫进化过程中食性的改变实质是基因的定向突变
C.进化历程中的四种大熊猫彼此之间都存在着生殖隔离
D.人工繁育的大熊猫放归自然不影响野外大熊猫的基因频率
19.如图表示某生物细胞内的生理过程,数字表示结构或物质,a、b表示生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代表DNA,是该生物的遗传物质
B.生理过程a可以进行核糖核苷酸之间的碱基互补配对
C.①上的碱基发生改变,可能导致④发生改变
D.a、b生理过程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
20.各种肾脏病导致肾脏功能渐进性不可逆性减退,直至功能丧失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素乱所组成的临床综合征,简称慢性肾衰。慢性肾衰的终末阶段,肾脏的三大功能丧失,机体内环境发生紊乱,形成尿毒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靠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B.尿毒症患者的症状说明人体自身的某器官功能丧失可能使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
C.内环境的每一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不发生改变说明内环境处于稳定状态
D.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21.某一离体神经纤维接受不同的刺激产生电位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A.ac段表示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该过程与钠离子内流有关
B.cd段表示静息电位的恢复过程,该过程与钾离子外流有关
C.不同强度的阈下刺激膜电位产生的峰电位相同
D.增加神经细胞内钾离子浓度会使静息电位值绝对值增大
22.下列有关动物激素调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可以在生物体内大量合成而储存备用
B.激素都是经过靶细胞膜上的受体识别后起作用的
C.激素合成分泌后可以通过体液定向运输到靶细胞
D.垂体产生的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细胞
23.B细胞主要靠产生抗体“作战”的方式称为体液免疫。下列有关体液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B.记忆细胞再次接触相同抗原,能迅速增殖分化,由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
C.B细胞直接在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增殖、分化
D.抗体是经过浆细胞中的高尔基体加工后,分泌到内环境中发挥作用的
24.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的,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下列关于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成熟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B.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的运输方式相同
C.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通过木质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D.生长素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其他部位没有分布
25.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农业生产、渔业捕捞都需要对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研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动物种群密度时,可以直接逐个计数获得准确值
B.在一个规则的地块的对角线上取5个样方符合样方法随机取样的要求
C.使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种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会导致调查的种群密度偏小
D.对于蝶蛾类等有趋光性的昆虫可以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它们的种群密度
26.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大量增加,形成了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导致气温升高,极地和高山冰川的融化加快,海平面上升,进而对人类和其他许多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如图所示为碳循环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②可分别表示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碳均以二氧化碳的形式交换
B.甲、丁依次表示生产者、分解者,该生态系统中含有5条食物链
C.碳循环指碳元素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在生物群落内部的循环
D.碳元素通过图示过程在某种生态系统内部独立完成循环过程
27.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人口的增多使这个星球上许多生物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并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下列关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可严重威胁生物圈的稳态
B.研制新型无氟利昂的空调、冰箱,可以减缓对臭氧层的破坏
C.开发太阳能、水能等新型能源,能够缓解温室效应
D.开放自然保护区,增加人类活动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8.现有两个不同类型的陆地自然生态系统I和Ⅱ,各营养级生物数量的相对值如图所示,若流入I和Ⅱ的总能量相同,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自然生态系统Ⅱ的物种多样性可能大于自然生态系统I的物种多样性
B.流入自然生态系统I和Ⅱ的总CO 量就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总CO 量
C.自然生态系统Ⅱ抵抗干扰、保持稳态的能力可能大于自然生态系统I
D.自然生态系统I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可能大于自然生态系统Ⅱ
29.如表所示为某产茶区土壤动物群落的调查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注:I:0~5cm;Ⅱ:5~10 cm;Ⅲ:10~15 cm。
A.茶林、阔叶林和竹林体现了该山地的垂直结构
B.不同种植物分布区域不同可能与温度和光照有关
C.各采样地相同土层中土壤动物丰富度没有明显差异
D.大型土壤动物可用肉眼观察,小型土壤动物可用放大镜观察
30.研究发现,成牙本质细胞上存在的温度传感器TRCP5(一种由TRCP5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可以感知寒冷。遇寒冷刺激时,TRCP5打开成牙本质细胞膜上的通道蛋白,使Ca2+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促进神经递质释放,从而激活神经通路,使机体产生牙疼感觉。丁香油中的活性物质丁香酚可以抑制TRCP5的功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Ca2+进入成牙本质细胞的方式为被动运输,不消耗能量
B.TRCP5基因只存在于成牙本质细胞中,只在该细胞中表达
C.成牙本质细胞可以产生动作电位,细胞中的高尔基体可能较发达
D.丁香酚可能通过改变TRCP5的空间结构来抑制TRCP5的功能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0分。
31.(10分)光呼吸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在光照和O /CO 的值异常时发生的一种生理过程,它是光合作用一个损耗能量的副反应,该过程中氧气被消耗,并且会生成二氧化碳。如图表示光呼吸与光合作用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光呼吸需要一种特殊的酶Rubisco,Rubisco在O2浓度高时可以催化________________的反应,在CO2浓度高时可以催化_________________的反应。
(2)图中的ATP和NADPH产生于光照下叶肉细胞进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生理过程),在__________(填细胞结构)中被利用。
(3)外界的CO2经气孔进入叶肉细胞后,转化为有机物需要依次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
(4)光呼吸约抵消30%的光合作用储备能量,因此降低光呼吸被认为是提高光合作用效能的途径之一。但是人们后来发现,光照强时,光呼吸有着很重要的细胞保护作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9分)人体各器官之间功能的协调,以及对外界刺激作出适当的反应,都是通过复杂而精巧的调节实现的。植物神经紊乱也叫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症状表现为交感神经过于亢奋,是由植物神经功能出现了失调,神经系统平衡被打破造成的。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维持血糖平衡,正常人在饥饿且无外源能源物质摄入的情况下,与其在进食后的情况相比,血液中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含量的比值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植物神经紊乱表现为交感神经过于亢奋,亢奋是神经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或过度活跃的状态。兴奋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体内能够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该结构产生的兴奋沿_________________传到相应的器官或腺体。
(3)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温调节的中枢位于________________,体
温平衡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33.(10分)某地新建了一所中学,在原来的荒地上建起了座座高楼,在楼与楼的空地上长出了大量的植物,还修建了养有鱼和天鹅的人工湖,最终建成了一座能够容纳上万人的美丽校园。如图为校园生态系统中毛白杨树和某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流动图,字母代表能量。回答下列问题:
(1)该校园中生长的毛白杨树、银杏树以及养的天鹅、鱼等所有生物构成了________________(填“种群”或“生物群落”)。
(2)题干现象所发生的是_________________演替,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群落演替的角度来说,荒地上建起了校园说明人类活动往往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该部分能量属于初级消费者的__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去向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4)某生物实验小组想调查校园中种植的大型双子叶植物的物种数量,常用________________法进行统计。
34.(11分)某自花传粉植物的花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位于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b和D/d控制。研究发现,同时具有两种显性基因B和D时表现为红花,只有一种显性基因B或D存在时表现为粉红花,没有显性基因存在时表现为白花。回答下列问题:
(1)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粉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种。1株粉红花植株作母本、另1株粉红花植株作父本进行杂交时,需对母本进行的具体操作流程为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3)让两种基因型不同的纯合粉红花植株杂交,得到F ,F 测交,则F 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F 中纯合子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有甲、乙两株粉红花植株,请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判断甲、乙两植株是否含有同种显性基因(要求写出杂交方案、预期结果和结论)。
杂交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卷(七)
⊙答察速童倍速核对有的放失
3.D【必备知识】物质跨膜运输
【解题思路】由题图可知,a和e所表示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1-5 BADCD 6~10 BADDB 11-15 DCCDC
16~20 BBABC 21-25 CDCBC 26~30 ADBAB
为逆浓度跨膜运输,需要消耗能量,需要载体蛋白,为主动运
输:b所表示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为顺浓度跨膜运输,不需要
日详解详析章漏补缺融会贯通
载体蛋白,为自由扩散;c和d所表示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为
1.B【必备知识】攘酸的结构和功能
顺浓度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不消耗能量,为协助扩散,综
【解题思路】脱氧核糖核酸呈双螺旋结构,是细胞生物和某
上所述,D符合题意。
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核糖核酸通常是单链结构,仅是部分病毒
4.C【必备知识】细胞呼吸
的遗传物质,A正确。脱氧核糖核酸主要位于染色体上,在线
【解题思路】探究酵母菌细胞有氧呼吸方式需要用a,b、c装
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分布,B错误。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
置,正确的连接是c→a→b,A正确:探究酵母菌细胞无氧呼吸
息的物质,核糖核酸也可以作为某些RNA病毒的遗传物质,
方式需要用b、d装置,正确的连接是d→b,B正确;酵母菌细胞
C正确。脱氧核糖核酸由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核糖核酸
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可产生二氧化碳,不能根据澄清石
由四种核糖核苷酸组成,D正确。
灰水是否变浑浊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C错误; 瓶中的
2.A【必备知识】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NOH溶液能够与二氧化碳反应,可以排除空气中二氧化碳对
【解题思路】发菜属于蓝藻,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叶绿
实验的影响,从而证明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酵母菌呼吸产生的
体,A错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具有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
二氧化碳的作用,D正确。
B正确: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
5.D【关键能力】理解能力、析图能力
的细胞核,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真核细胞有
【解题思路】斐林试剂可与还原糖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实验
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C正确;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在拟核
现象可用斐林试剂直观显示,A正确:该实验可用碘液检验淀粉
区域有一个环状的DNA分子传递遗传信息,D正确。
的分解情况,B正确:分析题图,淀粉溶液浓度为l,4mg/mL时的
代知识储备
衡促反应速率小于淀粉溶液浓度为1.0mg/ml时的,由此可知,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不同点
增大底物浓度可能对衡促反应产生抑制作用,C正确:该实验说
原核细胞
表经校是浆登猴的细地桃,只布
明底物浓度可改变酶促反应速率,但不能说明底物浓度可改变
银本区别
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真正细胞核
淀粉酶的空间结构,D错误。
(有染色体)
技巧点拨
原核细胞
细胞壁主要成分为肽聚糖
、细胞壁
酶的实验探究中的“变量分析”
真核细胞
植物细胞壁成分主要为纤维素和
采胶,真菌细脆壁成分主要为几
丁质
原核细胞
询变魁
因变
无关变魁
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细胞器
真核细胞
有多种细胞器
酶的
不同底物或
底物是否被
试剂量、反
原核细胞
多效为二分裂
性
不同酶液
应温度、pH
分裂方
真核细胞
主要为有丝分裂,还有无丝分黎
底物的分解
和减数分梨
温度对
系列温
递率或剩余
底物浓度
原核细隐不遵循
度稀度(至
产物的
试剂、
自然状态下进行有性生殖时,核
的响
少三组】
生成速率或
浓度、pH等
镇核细胞
产生量)】
基因遵循,质基因不遵循:无性
生班时不进编
底物的分解
底物浓度
原核细胞
一系列pH
率或刺余
试剂量、酶
可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促反应
梯度(至少
产物的
求度、温度
变异类
真核细胞
可发生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及
率的影响
三组)
生成
等
基因重组
或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