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金苹果锦城一中2023~2024学年(上)高2023级
期中考试试题(语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4.本套试卷共计字数8567字。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不但在我们传统道德系统中没有一个像基督教里那种“爱”的观念——不分差序的兼爱,而且我们也很不容易找到个人对于团体的道德要素。在西洋团体格局的社会中,公务,履行义务,是一个清楚明白的行为规范。而在中国传统中是没有的。现在我们有时把“忠”字抬出来放在这位置里,但是“忠”字的意义,在《论语》中并不如此。我在上面所引“为人谋而不忠乎”一句中的“忠”,是“忠恕”的注解,是“对人之诚”。“主忠信”的“忠”,可以和“衷”字相通,是“由衷”之意。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这个“忠”字虽则近于“忠于职务”的“忠”字,但是并不包含对于团体的“矢忠”。其实,在《论语》中,“忠”字甚至并不是君臣关系间的道德要素。君臣之间以“义”相结合。“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所以“忠臣”的观念可以说是后起的,而忠君并不是个人与团体的道德要素,而依旧是对君私之间的关系。
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这网络的每一个结都附着一种道德要素,因之,传统的道德里不另找出一个笼统性的道德观念来,所有的价值标准也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了。
中国的道德和法律,都因之得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我见过不少痛骂贪污的朋友,遇到他的父亲贪污时,不但不骂,而且代他讳隐。更甚的,他还可以向父亲要贪污得来的钱,同时骂别人贪污。等到自己贪污时,还可以“能干”两字来自解。这在差序社会里可以不觉得是矛盾;因为在这种社会中,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一定要问清了,对象是谁,和自己是什么关系之后,才能决定拿出什么标准来。
团体格局的社会里,在同一团体的人是“兼善”的,就是“相同”的。孟子最反对的就是那一套。他说:“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墨家的“爱无差等”,和儒家的人伦差序,恰恰相反,所以孟子要骂他无父无君了。
(摘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对于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格局形成原理的分析,有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而形成这种“差序格局”的文化基础,就是梁漱溟所谈的“家伦理本位”文化。正如《论语》里所讲述的,对于父亲偷羊的正确处理方式应该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也就是诚实是应该的,但在特殊情境下父为子、子为父说了谎,还是能被接受的。儒家是以“己”为起点从亲人间的“孝悌”入手推广到他人,这种思想应用到日常人伦中,爱变得有差等,于是形成了社会关系的“差序格局”。
“差序格局”的文化心理让中国社会的各个地方都形成了“圈子”现象,尤其是在商场、官场上,那些有资源、有权力的人形成的小圈子更可成为有足够实力的小团体。既可以为善,变成办事有效率、有效能的团队,一加一大于二,发挥小集体的战斗力;也可以为恶,将权力私人化,为小集团的利益不惜损害整体利益。善恶之间,关键就取决于小圈子里从领袖到成员,其行为有没有愿景、能不能做到“礼法并治”,也就是说,有没有大家都会遵守的非正式规范或正式法则,并能有效地动态平衡礼与法的矛盾,化解原则与利益的冲突,以及平衡圈内圈外的不同利益。
“圈子”由关系连接而成,当极端的情况出现的时候,搞关系的人会用一切手段来拉近自己与圈子中核心人物的距离,从而换取最大利益。因此我们看到,不论是政界、商界,还是文化界、学术界乃至普通百姓,人人似乎都以自己属于某个圈子为荣,想尽办法进入圈子,寻找自己的利益代言人,依靠圈子的力量实现自己的利益诉求。在极端情况下,法律、道德往往让位于圈子的利益,公共权力成为各种圈子的私家领地。种种情况,都对社会的良性治理构成了极大的挑战。对此,有人主张用法治取代德治,有人主张去关系化,还有人主张以契约道德取代传统道德。尽管目前社会上存在法治不彰的现象,加强法制建设也是应该的、必须的,但是要用法来取代道德,或以契约交易的关系取代讲仁义、讲博爱的人际关系,则违背了中国人的民族性。
事实上,那种主张以法律取代道德、以契约关系取代情感关系或是去关系化的做法,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不切实际的。一方面是因为“圈子”这个现象并非中国所独有,即使是处处讲求法治的美国也意识到其重要性,也才因此发展出了对社会网的理论分析,如今在美国,社会网结构和关系研究已成为显学;另一方面,任何社会底线失守,任何治理手段都可能成为作恶的工具,崇尚法治的美国同样有安然案、安达信(美国最大的会计事务所)造假案,以及华尔街肥猫们有意设计有毒资产进而引发金融海啸等不法行为。尽管如此,我们也都知道这些并不是法治的错,同样的,为一己之私、追逐小圈子利益而牺牲社会整体利益的现象也不是圈子和关系本身的错,而是贪婪纵欲、好大喜功又短视近利的错。社会也罢、组织也罢,要实现良性治理,需要做的不是消灭圈子,也不是简单照搬照抄西方的治理体系,而是要顺应中国的社会现实,充分了解这种“圈子文化”,通过制度的改良和优化最终实现良性治理。
(摘编自罗家德《辨析“圈子”现象:圈子或善或恶原因何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与西洋团体格局社会不同,在中国这个完全属于差序格局的社会里,是找不到个人对于团体的道德要素的。
B.在《论语》看来,君与臣的关系中,“义”的道德意义要大于“忠”的道德意义。君臣之间是以“义”相结合的。
C.在孟子看来,否定人伦差序,强调爱无等差,是无父无君,违背人伦天性,并最终会扰乱天下的做法。
D.以法律取代道德、以契约关系取代情感关系或是去关系化的做法,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地方,都是不切实际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将基督教里的“兼爱”的观念与中国有差等的爱进行对比,是为了显示团体格局社会明显优于差序格局社会。
B.在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里,不会有统一的价值标准。所有的价值标准也都依附于差序的人伦关系之上。
C.“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人这种从自身出发,从对待亲人入手,从而推广到他人的思想,就使爱变得有差等了。
D.“圈子文化”往往会在一些极端情况下表现出它恶的一面,这种情况存在于我们社会的各个层面中。
3.下列选项,不能支持“差序格局”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C.《韩非子》:“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
D.《礼记·曲礼》:“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4.在“差序格局”社会里,道德观念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请结合两则材料加以概括。(3分)
答: ▲
5.社会上存在一些诸如宗亲会、校友会以及商会等各种带有“圈子文化”色彩的团体。如何正确引导它们,使其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发挥积极作用?请结合材料,说说你的建议。(6分)
答: ▲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半局
张晓风
大家都叫他杜公——①虽然那时候他才三十几岁。
他和我有十几年之久在一个学校里,很多时候甚至是在一间办公室里——但是我不喜欢说他是“同事”。说他是朋友吗 我始终不敢将他列入朋友类。他这人毛病甚多,带棱带刺,在办公室里对他敬而远之的人不少,就连我自己,跟他也不是没有斗过嘴,使过气,我惊奇我真的一直尊敬他,喜欢他。
那时候我刚毕业,在中文系里做助教,他是讲师,三系合用一个办公室,成天人来人往的,他每次从单身宿舍跑来,进了门就嚷:“我来‘言不及义’啦!”
他的喉咙似乎曾因开刀受伤,非常沙哑,猛听起来简直有点凶恶,细听之下才发觉句句珠玑,令人绝倒。后来我读到唐太宗论魏征(那个凶凶的、逼人的魏征),却说其人“妩媚”,几乎跳起来,这字形容杜公太好了。——虽然杜公粗眉毛,瞪凸眼,嘎嗓子,而且还不时骂人。
他住的屋子极小,大约是四个半榻榻米,宿舍人又杂,他种了许多盆盆罐罐的昙花,不时邀我们清赏,夏天招待桂花绿豆汤、郁李,冬天是腊八粥或猪腿肉红煨干鱿鱼加粉丝。我一直以为他对昙花深感兴趣,后来才弄清楚,原来他只是想用那些多刺的盆盆罐罐围满走廊、好让闲杂人等不能在他窗外聊天——穷教员要为自己创造读书环境真难。
“这房子倒可以叫‘不畏斋’了!”他自嘲道,“四十、五十而无闻焉,其亦不足畏也——孔夫子说的。”他那一年已过了四十岁了。
杜公能写字,也能作诗,他随写随掷,不自珍惜,却喜欢以米芾自居。“米南宫哪,简直是米南宫哪!”
杜公爱憎分明,看到不顺眼的人或事他非爆出来不可。有一次他极讨厌的一个人调到别处去了,后来得意洋洋地穿了新机关的制服回来,他不露声色地说:“这是制服吗 ”
“是啊!”那人愈加得意。
“这是制帽 ”
“是啊!”
“这是制鞋 ”
“是啊!”
那个不学无术的家伙始终没有悟过来制鞋、制帽是指丧服的意思。杜公谈起恋爱,差不多变了一个人,风趣、狡黠、热情洋溢。有一次他要我带一张英文小纸条回去给那女孩,上面这样写:“请你来看一张全世界最美丽的图画,会让你心跳加速,呼吸急促……”
小宝(我们都这样叫她)和我想不通他哪里弄来一张这种图画,及至跑去一看,原来是他为小宝加洗的照片。
他又去买些粗铁丝,用槌子把它锤成烤叉,带我们去内双溪烤肉。也不知他哪里学来这么多稀奇古怪的本领,问他,他也只神秘地学着孔子的口吻说:“吾多能鄙事。”
从一切的理由看,跟杜公结婚是不合理性的——②好在爱情不讲究理性,所以后来他们还是结婚了。他的女儿取名“杜可名”,出于“老子”,真是取得好。
后来就听说他病了,医生已放弃开刀,杜公是何等聪明的人,他立刻什么都明白了,倒是小宝,他一直不让她知道。我和另外两个女同事去看他,我知道那是我最后一次看他了。
对于那些英年早逝弃我而去的朋友,我的情绪与其说是悲哀,不如说是愤怒!
正好像一群孩子,在广场上做游戏,大家才刚弄清楚游戏规则,才刚明白游戏的好玩之处,并且刚找好自己的那一伙,其中一人却不声不响地半局而退了,你一时怎能不愕然得手足无措,甚至觉得被什么人骗了一场似的愤怒!
满场的孩子仍在游戏,属于你的游伴却不见了!
他于八月十四日去世了,享年五十二岁,孤女九岁,他在病榻上自拟的挽联是这样的:“天道还好,国族必有前途,惟劫难方殷,先死亦佳,勉无深恶大罪,可以笑谢兹世;人间多苦,事功早摒奢望,已庸碌一生,幸存何益,忍抛孤嫠弱息,未免愧对私心。”
但写得尤好的则是代女儿挽父的白话联:
“爸爸说要陪我直到结婚生了娃娃,而今怎教我立刻无处追寻,你怎舍得这个女儿;女儿只有把对您那份孝敬都给妈妈,以后希望你梦中常来看顾,我好多喊几声爸爸。”
读来五内翻涌。
也许因为没有参加他的葬礼,感觉上我几乎一直欺骗自己他还活着,尤其每有一篇自己比较满意的作品,我总想起他来,他那人读文章严苛万分,轻易不下一字褒语,能被他击节赞美一句,是令人快乐得要晕倒的事。
每想起一次,就怅然久之,有时我自己也惊讶,他活着的时候,我们一年也不见几面,何以他死了我会如此嗒然若失呢 我想起有一次看到一副对联,似乎是江兆申先生写的:相见亦无事,不来常思君。
(原文有删改)
6.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中①②两处破折号的用法是一样的,都表示语意的跳跃、转换。
B.作者和杜公明明是相知相重、生死不舍的朋友,开篇却说始终不敢将他列入朋友类,是因为对杜公充满敬意。
C.作者没有参加杜公的葬礼,是因为不愿面对杜公去世的事实,为了欺骗自己他还活着。
D.文章结尾处引用的对联意味深长,意在表明真正的朋友不在于平时是否亲密,而在于心灵的契合相通。
7.下列对选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主要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的方法表现杜公的性格,抒发了作者对他的怀念之情。
B.文章是一篇怀人散文,写人的手法小说化,注重用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和行为刻画人物、塑造性格。
C.作者把特定人物放在特定的环境(工作、生活环境)中加以塑造,既有真实性,又能达到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D.文章语言简洁生动,多用记叙手法,显得客观真实。情感朴实真挚,意蕴隽永,耐人寻味。
8.请概括并简要分析杜公的人物形象。(8分)
答: ▲
标题“半局”具有多重含义,你是如何理解的 (3分)
答: ▲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
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十一月中,项羽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十二月中,遂至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亚父劝项羽击沛公。方飨士,旦日合战。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归,立诛曹无伤。
(节选自《史记 高祖本纪》,有删改)
(二)
沛公入秦宫,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沛公出舍。沛公不听。良曰:“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
(节选自《史记 留侯世家》)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B.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C.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D.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
下列对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家人:平常人家。
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 飨:用酒食款待人。
欲以求封 求封:指求项羽的封赏。
见谢项羽 谢:感谢。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刘邦出身于沛郡丰邑县中阳里的普通人家,曾经到咸阳去服徭役,有幸目睹了秦始皇的龙颜,不觉显露出他内心对秦始皇的仰慕之情。
B.在抗秦的各路诸侯中,刘邦的军队最先到达霸上,秦王子婴向其投降。刘邦的属下主张杀了子婴,刘邦没有同意,认为杀子婴不吉利。
C.项羽听说刘邦率先平定了关中,非常生气,又听说他已在关中称王。更为恼怒,决定听从谋士范增的建议,犒劳百万之师,一举歼灭他。
D.刘邦进入秦宫之后,被华丽的宫室、无数的珍宝和宫女的美色所吸引,想住在秦宫开始享乐的生活,属下樊哙劝他离开,他一开始不肯听。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4分)
答: ▲
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4分)
答: ▲
班固评价司马迁的《史记》:“不虚美,不隐恶。”请结合语段内容,说说刘邦的“美”与“恶”。(3分)
答: ▲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次韵子瞻新城道中【注】
苏辙
春深溪路少人行,时听田间耒耜声。饥就野农分饷黍,迎嫌尉卒闹金钲。
闲花开尽香仍在,白酒沽来厌未清。此味暂时犹觉胜,问兄何日便归耕。
【注】子瞻新城道中:苏轼因厌弃朝廷党争而请求外调杭州,在出巡杭州西南新城途中有感而发,写下《新城道中》,诗中有“人间歧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之句。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包含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很有画面感,将读者带入乡间生活特有的氛围中。
B.乐与野农共食却嫌尉卒扰人,其背后的心态与陶潜所写的桃花源中的村民有相似之处。
C.闲花落尽说明春意已深,白酒未清说明生活清贫只买得起浊酒,美中不足而令人惆怅。
D.多种感官交织,自然风景与田园生活融合,诗人最终形成“犹觉胜”的整体印象。
16.苏轼“人间歧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的感慨表达了什么样的情志?苏辙在这首诗中是如何回应的?(6分)
答: ▲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月亮是中国古典诗词文化中具有独特韵味的意象,无数文人曾在诗句中借月抒怀,在《琵琶行》中也有描写到月亮的诗句“ ▲ , ▲ ”
(2)“社日”指的是古时候人们祭祀土神的日子,这一节日在古典诗词中也常常出现,如“ ▲ , ▲ ”
(3)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凭吊英雄,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同时,词中又有展现词人襟怀超旷、且以一杯清酒祭月的句子:
“ ▲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纵观历史,中华文明可谓 ① 、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独特的胎记,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当前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将中华文化入“网”上“云”,实现在数字世界的永久留存、永续利用,已被纳入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
文化数字化的过程,就是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将文化素材导入虚拟世界,进而实现深度融合的过程。面对这个与传统文化样式 ② 的数字空间,我们需要用全新的眼光和逻辑语言,提取中华文化优秀的元素、符号,创造新的文化样式和优质内容。唯有如此,才能不断丰富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当代表达,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字世界中也得以发扬光大。
现实中,文化数字化也为文化生活提供了全新场景。从网络文学、网络视频、数字图书等当下新媒体的方兴未艾,到云演出、云观展等一个个新业态的 ③ 。数字技术对文化资源的利用、开发、存储、表达和传播,丰富了文化产品类型和服务质量,扩大了产业规模。一言以蔽之,日新月异的数字科技为文化强国建设筑牢“数字基石”,更让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如虎添翼。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答: ▲
20.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4分)
答: ▲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描写了元宵节的热闹和绚烂,其中“星如雨”就是描写漫天烟花纷乱如雨的景象。不知道那时候仰头望天的辛弃疾能看到多少种不同颜色的烟花。这纷乱如雨的烟花, ① ?
烟花之所以有不同的颜色,主要是因为“焰色”反应,也被叫作颜色测试或者焰色实验。这种反应指的是把某些特殊的金属放在无色火焰中燃烧的时候, ② 的现象。像钠元素燃烧产生的焰色反应是黄色的,铜元素是绿色,钾元素是紫色等等。
在制作烟花的过程中,制作人员会加入 ③ 。金属发光剂大概主要的成分是铝粉和镁粉,它们充分在氧气中燃烧就会发出非常耀眼的白光。而发色剂主要是金属化合物,这些金属化合物中的金属在高温下发生电子跃迁,就会产生不同颜色的光芒。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2.下列句子中的“像”和“像钠元素燃烧产生的焰色反应是黄色的”中的“像”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真理像星星一样闪出光亮,照亮一切。
B.奶奶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高大,这样美丽。
C.他也像工地上的千百个孩子一样在工地长大。
D.珊迪听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像表示感激。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激起青春的浪遏飞舟;闻一多以烧蜡成灰,点亮青春的奉献;昌耀以谦卑和坚韧来超越青春的苦难……不同的作家、不同的青春态度,作为当代青年的你们又该如何对待这美好而丰富的青春年华呢?请联系你的所学与所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自定文体;(2)自拟标题;(3)自定立意;(4)不得脱离材料主旨作文;(5)不少于800字;(6)不得套做,不得抄袭。成都金苹果锦城一中2023~2024学年(上)高2023级
期中考试题(语文) 答案
1.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A.“是找不到个人对于团体的道德要素的”理解错误,原文材料一第一段“很不容易找到个人对于团体的道德要素”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
2.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A.“是为了显示团体格局社会明显优于差序格局社会”理解错误,材料一将基督教里的“兼爱”的观念与中国有差等的爱进行对比,目的是为了说明差序格局与团体格局的不同,文中没有表达孰优孰劣。
3.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根据材料一第三段“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这网络的每一个结附着一种道德要素,因之,传统的道德里不另找出一个笼统性的道德观念来,所有的价值标准也不能超脱于差序的人伦而存在了”可知,差序格局的社会关系着人的道德要素,ABD都符合这一点。
C.韩非子在这里强调的是法无等差。
4.①道德依附于个人关系之上,没有统一的道德观念。②道德看所施的对象和“自己”的关系而加以程度上的伸缩。③在极端情况下,道德往往会让位于利益。
5.①加强教育,建立起社会共同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其有效地平衡礼与法的矛盾。②激发这些团体组织办事效率高、有战斗力等积极因素,更好服务于社会。③通过制度的改良和优化对其实现良性治理。
6.C.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C.“作者没有参加杜公的葬礼,是因为不愿面对杜公去世的事实,为了欺骗自己他还活着”错误。原文为“也许因为没有参加他的葬礼,感觉上我几乎一直欺骗自己他还活着”,并没有说没有参加杜公的葬礼,是因为不愿面对杜公去世的事实,为了欺骗自己他还活着。选项对没参加葬礼的原因的判定属主观臆断。
7.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A.“……心理描写的方法表现杜公的性格”错误,文中没有运用心理描写。
8.①风趣幽默、率直洒脱。说自己说话“言不及义”,给宿舍取名无畏斋,恋爱时设计骗女友,给自己写挽联。②勤奋好学、才华出众。用多刺的盆盆罐罐围满宿舍走廊,为自己创造读书环境;善于引经据典,连女儿的名字都取自《道德经》;能写字、作诗、作联。③刚正不阿,爱憎分明。看到不顺眼的人或事非爆出来不可。读文章严苛万分。轻易不下一字褒语。④热情友善,爱心深沉。常请朋友去宿舍赏花,热情招待。生重病瞒着爱妻,临终前代女儿拟挽联,实际是劝谕女儿在爸爸去世后要好好孝敬妈妈。
表面上,指孩子们在广场上做游戏,其中一人玩到半局就离开了;深层含义,杜公英年早逝,没和大家一起更久地享受生命的快乐。表现出作者对此的失落、遗憾之情。
10.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高祖这个人,高鼻梁,一副龙的容貌,鬓角和胡须很漂亮,左边大腿有七十二颗黑痣。仁义而爱人,喜好施舍,性情豁达。“隆准”和“龙颜”为并列结构,“而”字连接,其后应断开,排除ABD;“喜施”为动宾结构,其后应断开;“意”是“豁如也”的主语,其前应断开,排除AB。
11.D.【解析】“谢”应为:谢罪,道歉。
12.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 “又听说他已在关中称王”,犯了“未然变已然”的错误,“欲王关中”,想在关中称王,只是想,还不是事实。
13.(1)父老们受秦朝的苛虐法令的苦已经很久了。我将要在关中称王。现在我和父老们约定,法律只有三条而已。(2)恰巧项伯要让张良活,趁夜来沛公军营见张良,趁机让项伯用不能攻杀刘邦的道理劝告项羽,项羽这才作罢。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苦”,受……的苦;“王”,动词,称王;“吾当王关中”,省略句兼状语后置句,“吾当于关中王”。
(2)“活”,使……活,救活;“因”,趁机;“谕”劝告,告诉。
14.刘邦“美”的一面:(1)抱负远大,知错能改;(只要点出1个关键词即可得1分)
(2)仁厚爱人,豁达大度,善于纳谏,体恤百姓。(只要点出1个关键词即可得1分)
刘邦“恶”的一面:好酒好色,不事生产,贪图享乐。
15.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手法的能力。C.“美中不足而令人惆怅”错误,“闲花开尽香仍在”,尽管春已深花落尽,但其香气仍在,美好仍在;“白酒沽来厌未清”中的“厌”应理解为“餍”,“满足”之意。且诗人又说“此味暂时犹觉胜”,可见即使是开尽的闲花与未清的浊酒也别有一番风味,并非“美中不足”的“惆怅”。
16.①苏轼的感慨表明他厌弃官场,并对乡间生活心动,有归隐之心。②苏辙在诗中描写的乡间人情和谐、风景清幽、生活自在等美好情景,与苏轼感慨的“人间多岐路”形成对比,以坚定苏轼远离官场、回归田园的信念。③尾联直接追问苏轼何日归耕,表达了苏辙对兄长回归田园的期盼。
(1)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或: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或: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写出《琵琶行》中任意有“月亮”意象的句子即可。(2)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①源远流长②迥然不同③层出不穷
数字技术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存储、利用、表达和传播,丰富了文化产品类型和提升了服务质量,扩大了产业规模。
20.画线句使用了比喻、排比或博喻修辞,生动形象地凸显了中华文明的独特性,以及对于当代中国文化的作用,具有维系民族的精神价值,并助力当前中国文化的创新,表达上使用整句,富有韵律感,增强气势,突出情感。
21.①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颜色呢? ②火焰也会随之出现一些特殊颜色 ③一些金属发光剂和发色剂
22.C【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文中的“像”表示举例。A.表示比喻。B.表示比较。C.表示举例。D.表示推测。
文言文参考译文:
(一)高祖,沛郡丰邑中阳里人,姓刘,字季。高祖这个人,高鼻梁,一副龙的容貌,鬓角和胡须很漂亮,左边大腿有七十二颗黑痣。仁义而爱人,喜好施舍,性情豁达。平常有远大的抱负,不从事一般老百姓所从事的职业。到壮年时,通过考试成为了一名官吏,当泗水亭的亭长,亭中的小吏没有不被他戏弄耍笑的,喜好喝酒和美色。
高祖曾经到咸阳服徭役,允许人们随意观看,他看到了秦皇帝,长叹道:“唉,大丈夫应当像这样!”汉元年十月,沛公的军队就先于诸侯军到达霸上。秦王子婴坐着白车,驾着白马,脖子上系着绳子,有的将帅说应该杀掉秦王。沛公说:“当初怀王派遣我攻打关中,就是认为我能宽容待人;况且人家已经服从投降了,又杀掉他,这是不吉祥的。”于是就把秦王交给下属官吏,于是向西进入咸阳。沛公想留在秦宫中休息,樊哙、张良坚决劝谏,于是登记官吏、百姓的姓名,查封官府金库,退回来驻军霸上。召来各县父老豪杰说:“父老们遭受秦朝严刑苛法的苦累已经很久了。我要在关中称王了。我和父老们约定三条法令。” 随即派人和秦朝的官吏一起巡行各县、乡、城镇,向人们讲明道理。秦人非常喜悦,争着送来牛羊酒食犒劳士兵。刘邦又辞让不肯接受。百姓们于是更加高兴,唯恐刘邦不在秦地称王。
十一月中,项羽听说沛公已平定关中,大怒,派遣黥布等攻破函谷关。十二月中旬,于是到达戏。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听说项羽发怒,想要攻打沛公,就派人去对项羽说:“沛公要在关中称王,让秦王子婴做丞相,把秦宫所有的珍宝都据为己有。”曹无伤想借此求得项羽的封赏。亚父范增劝说项羽攻打沛公。项羽正在犒劳将士,准备次日和沛公会战。这时项羽的兵力有四十万,号称百万。沛公的兵力有十万,号称二十万,实力抵不过项羽。恰巧项伯要让张良活,趁夜来沛公军营见张良,趁机让项伯用不能攻杀刘邦的道理劝告项羽,项羽这才作罢。次日沛公带了百余名随从骑兵驱马来到鸿门见项羽,向他道歉。项羽说:“这是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然我怎么会这样呢?”沛公因为是带着樊哙、张良去的,才得以脱身返回。回到军营,立即杀了曹无伤。
(二)沛公进入秦宫,那里的宫室、帐幕、狗马、贵重的宝物、美女数以千计,沛公的意图是想留下住在宫里。樊哙劝谏沛公出去居住,沛公不听。张良说:“秦朝正因暴虐无道,所以沛公才能够来到这里。替天下铲除凶残的暴政,应该以清廉朴素为本。现在刚刚攻入秦都,就要安享其乐,这正是人们说的‘助桀为虐’。况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希望沛公能够听进樊哙的意见。”沛公这才回车驻在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