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等腰三角形
一、选择
1、(2008四川内江)如图,在中,,三边分别为,
则等于( )
A. B. C. D.
2、 (2008 台湾)如图,ABC中,D、E两点分别在AC、BC上,则AB=AC,CD=DE。若A=40,
ABD:DBC=3:4,则BDE=?( )
(A) 25 (B) 30 (C) 35 (D) 40
3.(2008湖北黄石).如图,在等腰三角形中,,点是底
边上一个动点,分别是的中点,若
的最小值为2,则的周长是( )
A. B. C. D.
4.(2008安徽)如图,在中,,,点为的中点,于点,则等于( )
A. B. C. D.
二、填空题
1、(2008湖北孝感)如图,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交
BC于点D,那么 。;
2、(2008浙江湖州)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70°,则它的顶角为 度.
3. (2008广东中山)已知等边三角形ABC的边长为,则ΔABC的周长是____________;
4.(08山东省日照市)如图,C为线段AE上一动点(不与点A,E重合),在AE同侧分别作正三角形ABC和正三角形CDE,AD与BE交于点O,AD与BC交于点P,BE与CD交于点Q,连结PQ.以下五个结论:
① AD=BE;
② PQ∥AE;
③ AP=BQ;
④ DE=DP;
⑤ ∠AOB=60°.
恒成立的有______________(把你认为正确的序号都填上).
5.(2008江苏南京)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为70°,则它的底角为 ▲ 度.
6.(2008江苏宿迁)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和,则其周长为______.
7.(2008 江西)如图,有一底角为35°的等腰三角形纸片,现过底边上一点,沿与底边垂直的方向将其剪开,分成三角形和四边形两部分,则四边形中,最大角的度数是 .
8. (2008徐州)边长为a的正三角形的面积等于______▲______.
9、(2008扬州)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C是斜边,P为△ABC内一点,将△ABP绕点A逆时针旋转后与△ACP’重合,那么线段PP’的长等于
(缺 图)
三、解答题
1、(2008广东)(1)如图7,点O是线段AD的中点,分别以AO和DO为边在线段AD的同侧作等边三角形OAB和等边三角形OCD,连结AC和BD,相交于点E,连结BC.
求∠AEB的大小;
(2)如图8,ΔOAB固定不动,保持ΔOCD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将ΔOCD绕着点O旋转(ΔOAB和ΔOCD不能重叠),求∠AEB的大小.
2. (2008广东中山)如图3,在ΔABC中,AB=AC=10,BC=8.用尺规作图作BC边上的中线AD(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证明),并求AD的长.
3. (2008广东中山)如图5,在△ABC中,BC>AC, 点D在BC上,且DC=AC,∠ACB的平分线CF交AD于F,点E是AB的中点,连结EF.
(1)求证:EF∥BC.
(2)若四边形BDFE的面积为6,求△ABD的面积.
( http: / / www. / )
4.(08浙江温州)文文和彬彬在证明“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这一命题时,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如图),她们对各自所作的辅助线描述如下:
文文:“过点作的中垂线,垂足为”;
彬彬:“作的角平分线”.
数学老师看了两位同学的辅助线作法后,说:“彬彬的作法是正确的,而文文的作法需要订正.”
(1)请你简要说明文文的辅助线作法错在哪里.
(2)根据彬彬的辅助线作法,完成证明过程.
5、(2008 湖南 益阳)如图,在△ABC中,AB=BC=12cm,∠ABC=80°,BD是∠ABC的平分线,DE∥BC.
(1)求∠EDB的度数;
(2)求DE的长.
6、(2008 福建 龙岩)如图,∠A=36°,∠DBC=36°,∠C=72°,找出图中的一个等腰三角形,并给予证明.
我找的等腰三角形是: .
证明:
7、(2008 四川 内江)如图,在中,点在上,点在上,,,与相交于点,试判断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四、答案
一、选择1、D 2、B 3、D 4、C
二、填空:1、; 2、40; 3、 ( http: / / / ); 4、①②③⑤;5、110°或35°;6、17; 7、 ;
8、 ; 9、3
三、解答:
1、解:(1)如图.
∵ △BOC和△ABO都是等边三角形,
且点O是线段AD的中点,
∴ OD=OC=OB=OA,∠1=∠2=60°,
∴ ∠4=∠5.
又∵∠4+∠5=∠2=60°,
∴ ∠4=30°.
同理,∠6=30°.
∵ ∠AEB=∠4+∠6,
∴ ∠AEB=60°.
(2)如图8.
∵ △BOC和△ABO都是等边三角形,
∴ OD=OC, OB=OA,∠1=∠2=60°,
又∵OD=OA,
∴ OD=OB,OA=OC,
∴ ∠4=∠5,∠6=∠7.
∵ ∠DOB=∠1+∠3,
∠AOC=∠2+∠3,
∴∠DOB=∠AOC.
∵ ∠4+∠5+∠DOB=180°, ∠6+∠7+∠AOC=180°,
∴ 2∠5=2∠6,
∴ ∠5=∠6.
又∵ ∠AEB=∠8-∠5, ∠8=∠2+∠6,
∴ ∠AEB=∠2+∠5-∠5=∠2,
∴ ∠AEB=60°.
2、解:(1)作图正确得2分(不保留痕迹的得1分)…………2分
(2)在△ABC中,AB=AC,AD是△ABC的中线,
∴AD⊥BC,…………………………………………………3分
.…………………………4分
在Rt△ABD中,AB=10,BD=4,,……5分
.…………………6分
3、(1)证明:
,
∴ .……………………1分
又∵ ,
∴ CF是△ACD的中线,
∴ 点F是AD的中点.…………2分
∵ 点E是AB的中点,
∴ EF∥BD,
即 EF∥BC. …………………………3分
(2)解:由(1)知,EF∥BD,
∴ △AEF∽△ABD ,
∴ .……………………………………4分
又∵ ,
,………………5分
∴ ,………………………………………6分
∴ ,
∴ 的面积为8. ………………………………………7分
4、解:(1)只要合理即可.
(2)证明:作的角平分线,则,
又,,
,.
5、解:(1)∵DE∥BC,
∴∠EDB=∠DBC=
(2)∵AB=BC, BD是∠ABC的平分线,∴D为AC的中点
∵DE∥BC,∴E为AB的中点,
∴DE=
6、所找的等腰三角形是:△ABC(或△BDC或△DAB)
证明:在△ABC中,
∵∠A=36°,∠C=72°,
∴∠ABC=180°-(72°+36°)=72°.
∵∠C=∠ABC,
∴AB=AC,
∴△ABC是等腰三角形.
[注]若找△BDC或△DAB参照给分.
7、简证:由条件可证,
故可证,
A
C
B
a
c
b
(5题图)
C
D
B
A
E
A
B
C
P
M
N
A
B
C
E
D
O
P
Q
35°
B
A
O
D
C
E
图8
C
B
O
D
图7
A
A
B
C
图3
已知:如图,在中,.
求证:.
A
B
D
C
A
B
C
D
E
B
C
D
F
A
E
3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