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气回肠猛士之歌,以笔代戈民族之魂
——《为了忘却的记念》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为了忘却的记念》是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第一课的第二篇文章。这篇文章为纪念“左联”五烈士而作,重点回忆了白莽和柔石。作者选取一些看似零碎却很能表现人物性格的小事,勾勒出两位烈士的崇高形象,表达了对青年革命烈士的哀悼和对反动势力的痛恨。
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品味文中议论和抒情的文字,注意感受其表达效果。“惯于长夜过春时”一诗,感情深挚沉痛,与文中一些内容互相印证,要反复诵读,深入体会。
【教学目标】
1.在学习《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的基础上,加深对鲁迅的生平及创作的了解,并且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及相关资料。
2.分析文章的语言,体会其中蕴含的深刻的情感,梳理情感脉络,进一步发展语言运用能力。
3.借助文本及助读资料,能够深入分析并概括柔石、白莽的形象特征,明确作者的情感态度,提高理性思维水平,获得审美体验。
【教学重难点】
理解关键语句,体会思想情感。
【评价标准】
1.能够自主梳理文章章节内容;
2.能够深入文本,品味人物形象;
3.能够理解作者的情感,明确写作技巧。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同是纪念死难烈士的记事散文,同是在写“不能忘却”的主题,《为了忘却的记念》的革命抒情,就和《记念刘和珍君》有着完全不同的表达方式。如果说,在《记念刘和珍君》里,汪洋恣肆的激怒与哀痛,形成了诗意汹涌的感情的波涛,显示着对虐杀者的极端的憎恶与仇恨,并深刻地总结着血的经验与教训,昭示着革命的人们奋勇向前;那么,在《为了忘却的记念》里,这同样的激怒与哀痛,却把那动人心魄的感情力量蕴蓄在心,出之于笔端的,是深沉的纪实。
也像《记念刘和珍君》一样,围绕着“左联”五烈士死难的事件,鲁迅先后写下了《柔石小传》《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白莽作〈孩儿塔〉序》《写于深夜里》。这最后两篇,还是逝世前的几个月( 1936年3、4月间)写下的。而这篇《为了忘却的记念》,也是五烈士死难两周年纪念日时写的。这次的确是“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即所谓痛定思痛。
任务一:知人论世
活动1.了解作者
详见《记念刘和珍君》
活动2:写作背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五烈士】
1926年3月18日的那一幕,令鲁迅先生铭心刻骨,五年之后,反动派再次向进步青年举起屠刀,柔石、白莽等“左联”的五位青年作家惨遭杀害,鲁迅先生又一次失去了好朋友,中国又一次失去了好青年。试想,鲁迅先生会怎样?是沉默还是高声呐喊?
1930年3月,“左联”在上海成立,它是一个由文学研究会、创造社等组成的文学组织,鲁迅在“左联”成立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并当选为常委。“左联”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工作方针,主张“对旧社会和旧势力的斗争必须坚持、持久,而且要注重实力”。目的是与国民党争取宣传阵地,吸引广大民众支持其思想。
而此时正值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为了配合反革命的军事“围剿”,他们一方面利用反动文人对抗革命文艺运动,一方面采取查禁书刊,封书店,逮捕、暗杀左翼作家等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手段“围剿”左翼文学。
1931年1月17日,柔石、白莽等左联的五位青年作家被捕。同年2月7日被秘密枪杀于上海龙华,大批左联作家被通缉,鲁迅也时刻面临被捕的危险境地,但他丝毫不畏惧反动派的屠刀和淫威。在闻知柔石、白莽等左联的五位青年遇难的消息后发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等强烈抗议和揭露反动派的罪行。在烈士遇难两周年的日子,1933年2月7—8日,鲁迅带着无限的悲愤写下此文。
活动3.了解“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是中国共产党于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上海领导创建的一个文学组织,目的是与中国国民党争取宣传阵地,吸引广大民众支持其思想。左联的旗帜人物是鲁迅。
活动4.了解“左联五烈士”
1931年2月7日,左联作家有柔石、胡也频、殷夫、冯铿及尚未加入左联的李伟森与其他18位共产党员,被国民党秘密杀害于上海龙华。牺牲的这5位年轻作家,史称“左联五烈士”。“左联五烈士”就义后,左联即刻发表了抗议和宣言,指斥国民党暴行,国内外进步力量也声讨这一暴行。
活动5.解题——阅读课文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理解标题含义
①“为了”,表明目的;
②“忘却”,即忘记;
③“记念”,即“纪念”, 有深切怀念之意。
这篇文章是鲁迅于1933年2月7日至8日为纪念白莽、柔石等五位烈士遇难两周年而作的。本文题作《为了忘却的记念》,“忘却”与“记念”是两个意思相反的词,放在一起看似矛盾,但实际上寄寓着深刻的含义。
为了深入理解本文的标题,必须首先弄清楚“忘却”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文章开头,作者说:“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记念几个青年的作家。这并非为了别的,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照直说,就是我倒要将他们忘却了。”结尾处作者又说:“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对照这两处不难看出,文中所谓的“忘却”,实际上是“摆脱”“搁置”的同义语。也就是将由战友牺牲而带来的无比悲痛暂时搁置一边,把情绪从始终支配着自己的悲痛中摆脱出来,化悲痛为力量,以更有效的战斗来纪念死者。而对于反动派杀害烈士的这笔血债,对于战友为革命而牺牲的光辉业绩,作者却是永远不会忘却的。因此,作者坚信,只要生者努力奋斗,“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起他们的时候的”。因此,“为了忘却”实际上是“为了战斗”,而唯有战斗,才是对烈士的最有价值的纪念。这个标题反映了作者深切的感情、坚强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
任务二:初读感悟
活动(一)预习检查
1.明确字音。
竦身(sǒng) 不屑(xiè) 惴惴(zhuì)
爱憎(zēng) 戳穿(chuō) 吮血(shǔn)
什物(shí) 涅槃(pán) 挈妇(qiè)
2.解释词语。
隐约其辞:形容说话躲躲闪闪,使人不易完全明白。
素不相识:向来不认识。
明珠投暗:比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集团,也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情随事迁:思想感情随着情况的变迁而发生变化。
仓皇失措:匆忙慌张而不知所措。
急于事功:做事急于求成。
延口残喘:比喻勉强维持生存,用于将死之人。
活动(二)初读课文。
【思考1】通读课文,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说明写作目的,重点回忆与白莽的三次见面。(第一节,作者首先以沉痛的语句表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接着便按照时间线索展开记叙,回忆了烈士们遇害的时间和当时无法公开发表纪念文章的情况,并着重写与白莽的三次会面,记叙了与白莽交往的情况和他们之间的革命友谊。)
第二部分:写与柔石的交往。略写对冯铿的印象。(第二节集中写柔石,用一个“硬气”、一个“迂”,揭示出柔石耿直忠诚的性格。这节的最后,写柔石带来冯铿,简略地叙述了对冯铿的印象。)
第三部分:简述左联成立后对白莽的新的了解及白莽、柔石的被捕。(第三节简叙白莽和柔石是“左联”成员,表明作者和他们之间的关系。最后谈到白莽、柔石的被捕,过渡到第四节。)
第四部分:叙述五烈士被捕遇害的经过,作者的境遇和悲愤的心情。(第四节是全文的重点,叙述柔石等青年作家被捕后的情况。分两条线索:一条是柔石等革命者被捕的经过、狱中情况和最后的牺牲;一条是作者的境遇和悲愤的心情。这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揭露了反动派的残酷卑鄙,表达了作者对反动派的极端愤慨和对烈士们的沉痛哀悼。)
第五部分:抒发悲愤之情,揭露社会黑暗,呼应开头。(第五节,叙述自己“坐在旧寓里”,念及往日之事,不禁悲从中来,所以提笔著文,这就与文章的开头遥相呼应,之后进一步抒发对烈士的怀念与尊敬,表达对反动派必然灭亡、人民革命必然胜利的坚定信念。)
【思考2】本文的行文脉络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明确: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是渗透在字里行间对五烈士的深情的悼念、热烈的颂扬;对国民党凶残卑鄙的法西斯暴行的强烈愤恨;对革命同志的真切激励和对革命未来的乐观。
本文是一篇合悼“左联”五烈士的纪念文章,涉及的材料比较零散,但文章的内在联系十分紧密,五节之间用悼念烈士这一线索贯穿始终,而各节之间又有比较顺畅与巧妙的联系和衔接。如文章的第一节主要叙述作者和白莽的交往过程,最后由托柔石给白莽送书过渡到第二节集中写柔石。第三节承上启下,由前两节主要回忆烈士被捕前的情况,转到第四节对烈士被捕遇难的记叙。第五节的开始,作者采用排比的句式、对照的写法:“前年的今日,我避在客栈里,他们却是走向刑场了;去年的今日,我在炮声中逃在英租界,他们则早已埋在不知那里的地下了;今年的今日,我才坐在旧寓里,人们都睡觉了,连我的女人和孩子。”这样就巧妙而自然地由往事的回忆过渡到写作的当时。这使文章中片段的回忆前后勾连照应,没有庞杂之感。
作为写人的纪念性文章,本文与《记念刘和珍君》一样,在写法上都体现了记叙、议论、抒情的浑然结合。从总体看,前三节重在记叙,第四节记叙抒情并重,第五节重在议论抒情,同时在每一节中,记叙、议论、抒情又都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任务三:研读文本。
这字面上的“为了忘却”实际上是更加强了“记念”的深意。作者是用相反的词义,进一步深切地表明他的悲之深,记之切!文章本身的结构、叙写,就证实了他的越说忘却,越是不能忘却,而且越是要引起更多、更细、更深的记忆。哪怕是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本书,一件衣服,都反而更分明地出现在作者的面前,使作者点滴不漏地记下了他和烈士们的每一交往、每一印象,并用他的如椽大笔,尽可能地使烈士们的革命精神、性格风貌,铭刻在读者的心目里。当然,这篇记事散文的重点,是写了五烈士中作者比较熟悉的白莽和最熟悉的柔石。
活动1:梳理白莽相关情节,探讨白莽的形象特点
作者用第一节的篇幅记述了同白莽相识的原因和经过,虽然只有三次会面,但作者却没有忘记所有细节,把每次会面时白莽的音容笑貌,都刻画得极细致,使人们的眼前清晰地浮现出一个勤奋好学、热情坦率的革命青年的形象,以至直到1936年3月11日写《白莽作〈孩儿塔〉序》时,作者还能记忆犹新地谈起自己的印象。
【思考1】概述作者同白莽三次相见的情况,并说说作者通过哪些具体生动的材料,表现白莽形象的什么特点。
了解白莽:原名徐柏庭,又名徐白,笔名殷夫、白莽等,浙江象山人,中国共产党员,中国无产阶级的优秀诗人。
原文1:看去是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面貌很端正,肤色是黑黑的……
原文2:我们相见的原因很平常,那时他所投的是从德文译出的《彼得斐传》,我就发信去讨原文,原文是载在诗集前面的,邮寄不便,他就亲自送来了……夜里,我将译文和原文粗粗的对了一遍,知道除几处误译之外,还有一个故意的曲译。他像是不喜欢“国民诗人”这个字的,都改成“民众诗人”了。第二天又接到他一封来信,说很悔和我相见,他的话多,我的话少,又冷,好像受了一种威压似的……问他可能再译几首诗,以供读者的参看。他果然译了几首,自己拿来了。
形象分析:①对彼得斐传和诗的翻译及有意曲译。②初次见面后来信并表示很悔相见。表明他是一个勤奋好学、爱憎分明、率直坦诚的人。
原文3:我们第三次相见,我记得是在一个热天。有人打门了,我去开门时,来的就是白莽,却穿着一件厚棉袍,汗流满面,彼此都不禁失笑。这时他才告诉我他是一个革命者,刚由被捕而释出,衣服和书籍全被没收了,连我送他的那两本;身上的袍子是从朋友那里借来的,没有夹衫,而必须穿长衣,所以只好这么出汗。我想,这大约就是林莽先生说的“又一次的被了捕”的那一次了。
形象分析:③刚从狱中释出,热天穿厚棉袍、汗流满面,却毫无愁苦地便登门拜访鲁迅,并告知自己是革命者。表明他是一个积极乐观、执着坚定、勇敢无畏。
补充资料:——彼得斐:鲁迅与白莽结缘之始
裴多菲·山陀尔,原来译名为彼得斐,是匈牙利的爱国诗人和英雄,匈牙利伟大的革命诗人,也是匈牙利民族文学的奠基人,革命民主主义者,在与沙皇军队协助的奥国统治者的战斗中,裴多菲以诗歌为武器,手持战刀和羽毛笔,驰骋于战场,最后壮烈,年仅26岁。
原文:“不过在我是一种宝贝,因为这是三十年前,正当我热爱彼得斐的时候,特地托丸善书店从德国去买来的……后来大抵带在身边,只是情随事迁,已没有翻译的意思了,这回便决计送给这也如我的那时一样,热爱彼得斐的诗的青年,算是给它寻得了一个好着落。”
《自由与爱情》彼得斐:“生命诚宝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民族之歌(节选)》彼得斐:“起来,匈牙利人,祖国正在召唤!是时候了,还不算太晚!愿意作自由人呢,还是作奴隶?你们自己选择吧,就是这个问题。……向匈牙利的上帝宣誓,我们宣誓,我们宣誓,我们不再继续作奴隶!”
《别了,哥哥》(节选):《别了,哥哥》白莽于1929年创作的一首新诗。作者在诗中婉拒了大哥的好意劝导,并将自己的信仰、追求和盘托出,作为“向一个阶级的告别词”。——白莽被称为“中国的彼得斐”。
“但你的弟弟现在饥渴,饥渴着的是永久的真理,不要荣誉,不要功建,只望向真理的王国进礼,……因此机械的悲鸣扰厂他的美梦,因此劳苦群众的呼号震动心灵,因此他尽日尽夜地忧愁,想做个Promcthcus偷给人间以光明。”
活动2:自由阅读第二、四部分,探讨柔石的形象特点
柔石,则更是鲁迅的年轻的战友中共事最多的一个。我们也可以说,《为了忘却的记念》,就文字的篇幅看,主要是写的柔石。作者娓娓动人地叙写着他和柔石貌似平凡的日常接触,以及交往、合作的情况,但却正是通过这些细致的描绘,鲁迅为我们具体地刻画了柔石的纯洁、善良、真诚、率直而又刚毅的性格。有些段落,给人留下的印象极为深刻,历久不忘。
【思考1】鲁迅认为柔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相关文段中找关键词)
原文1:但那时我在上海,也有一个惟一的不但敢于随便谈笑,而且还敢于托他办点私事的人,那就是送书去给白莽的柔石。
他的家乡,是台州的宁海,这只要一看他那台州式的硬气就知道,而且颇有点迂,有时会令我忽而想到方孝孺,觉得好像也有些这模样的。
柔石和方孝孺的联系?
至是欲使草诏。召至,悲恸声彻殿陛。成祖降榻,劳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孝孺曰:“成王安在?”成祖曰:“彼自焚死。”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曰:“国赖长君。”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曰:“此朕家事。”顾左右授笔札,曰:“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成祖怒,命磔诸市。孝孺慨然就死,时年四十有六。——方孝孺的迂、硬气。
方孝孺坚决不肯为朱棣起草即位诏书,不仅丢掉了自己的性命,还连累了宗族亲友,实在是“迂”,但他威武不屈、舍生取义的刚烈精神,几百年来一直被后人敬仰和称颂。
原文2:看他旧作品,都很有悲观的气息,但实际上并不然,他相信人们是好的。我有时谈到人会怎样的骗人,怎样的卖友,怎样的吮血,他就前额亮晶晶的,惊疑地圆睁了近视的眼睛,抗议道,“会这样的么?——不至于此罢?……”
不过朝花社不久就倒闭了,我也不想说清其中的原因,总之是柔石的理想的头,先碰了一个大钉子,力气固然白化,此外还得去借一百块钱来付纸账。后来他对于我那“人心惟危”说的怀疑减少了,有时也叹息道,“真会这样的么?……”但是,他仍然相信人们是好的。
——柔石的天真单纯(这表面上仿佛是在写柔石的缺点,写他的“迂”,但那渗透着爱意的笔锋,却分明是对他善良品质的热情的赞颂。文中还有一段插曲,是写他们一起走路的心情:)
原文3:他的迂渐渐的改变起来,终于也敢和女性的同乡或朋友一同去走路了,但那距离,却至少总有三四尺的。这方法很不好,有时我在路上遇见他,只要在相距三四尺前后或左右有一个年青漂亮的女人,我便会疑心就是他的朋友。但他和我一同走路的时候,可就走得近了,简直是扶住我,因为怕我被汽车或电车撞死;我这面也为他近视而又要照顾别人担心,大家都仓皇失措的愁一路,所以倘不是万不得已,我是不大和他一同出去的,我实在看得他吃力,因而自己也吃力。
——很细小的一件生活琐事,在作者的记忆里,却蕴含着如此缠绵不尽的情意,这实际上是作者用以寄托或抒发他的深沉的怀念的一种写法,以“细小”来加强那“不能忘却”的感受。
原文4:然而柔石自己没有钱,他借了二百多块钱来做印本。除买纸之外,大部分的稿子和杂务都是归他做,如跑印刷局,制图,校字之类。可是往往不如意,说起来皱着眉头……
他于是一面将自己所应得的朝花社的残书送到明日书店和光华书局去,希望还能够收回几文钱,一面就拚命的译书,准备还借款。
——柔石的执拗、不知变通、不切实际【迂】
——柔石的勇于承担、刚毅坚强【硬气】
补充资料:于是将这译出,还译他(爱罗先珂君,东欧作家)的童话,……其实,我当时的意思,不过要传播被虐待者的苦痛的呼声和激发国人对于强权者的憎恶和愤怒而已。——《杂忆》
但也不是自己想创作,注重的倒是在绍介,在翻译……特别是被压迫的民族中的作者的作品。……因为所求的作品是叫喊和反抗,势必至于倾向了东欧。——《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鲁迅和柔石希望朝花社成为宣传新思想的文化阵地。
原文5:他终于决定地改变了,有一回,曾经明白的告诉我,此后应该转换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我说:这怕难罢,譬如使惯了刀的,这回要他耍棍,怎么能行呢?他简洁的答道:只要学起来!
——柔石的积极进步、执着坚定、至死不渝
原文6:“此案累及太大,我一时恐难出狱,书店事望兄为我代办之。现亦好,且跟殷夫兄学德文,此事可告周先生;望周先生勿念,我等未受刑。捕房和公安局,几次问周先生地址,但我那里知道。诸望勿念。祝好!”
——柔石的勇敢无畏、从容不迫、满怀义气、宁折不屈
鲁迅对柔石高度评价:“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
旧道德:仁、义、勇、毅的品质
新道德:追求自由、真理的精神
——硬气:敢于承担,刚毅坚强
【思考2】.怎样理解柔石的“迂”?鲁迅先生为什么在纪念文章里说他“迂”?
明确:柔石的“迂”指两个方面,一是对社会的黑暗、人心的险恶,还缺乏清醒的深刻的认识,因而不免碰钉子;二是受“男女授受不亲”的影响,和女性在一起不自然,难为情,连一同走路都不敢,后来就是敢了,还要拉开距离。柔石的“迂”,固然说明他对时代对社会缺乏洞察力,单纯幼稚。但至少说明他心地善良,品行端正。——迂:不计个人得失,天真善良,执着坚定。
鲁迅写他的“迂”,笔端饱含深情,鲁迅要告诉世人,柔石的心太好了,他太善良、太老实了!同时暗示他从事的事业是正义的,反动派残害这样的青年,足见其残暴、反动。
【思考3】请简要分析第二部分作者塑造柔石这一形象时是如何运用夹叙夹议手法的及其作用。
小结:不独白莽、柔石,在冯铿、李伟森、胡也频,身上也同样体现了出为了国家,为了真理,为了自由和民主,英勇反抗、不畏牺牲、宁死不屈的精神。这是这些革命青年身上所具有的共同品质。
任务四:情感及手法探究
活动1:《为了忘却的记念》表达了鲁迅怎样的情感?又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思考1】鲁迅对白莽、柔石这样这样的青年怀有怎样的情感?
明确:亲近、爱护、尊重、敬佩。
【思考2】鲁迅对白莽的爱护从哪些事情中可以体现?
明确:①向白莽回信解释,告知译书原则
②送他两本珍藏多年的彼得斐集子
③欣幸他的得释,付给稿费买长衫
④送德译的中国游记,以练习德文
表现了鲁迅对白莽的爱护之情。
【思考3】鲁迅对柔石的爱护从哪些事情中可以体现?
明确:①对柔石转换作品的担忧
②担心柔石受到冯铿的影响
③关心柔石入狱后的信息
④挂念柔石在狱中情况,担心其受刑
表现了鲁迅对柔石的爱护之情。
活动2:面对革命青年的被杀,鲁迅如何表达他的悲愤之情?
本文的语言十分洗练、朴实,含义深刻,有着浓郁的抒情意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文中的情感并没有借助过多的感叹词之类来表达,而是在朴实的记叙中抒发的,需要细心体味。
比如,五个青年作家遇害的时候,“当时上海的报章都不敢载这件事,或者也许是不愿,或不屑载这件事”,这里的“不敢”“不愿”“不屑”三个词,概括了当时大部分报纸刊物在白色恐怖下的态度,也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
再如:“天气愈冷了,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 我们是有的。洋铁碗可曾收到了没有 ”字里行间蕴含着对柔石的牵挂、惦念之情。
作者写到在逃亡中曾收到柔石的两封信,写到后来的“毫无确信”,以至由天气而想到柔石的有无被褥,他要的洋铁碗可曾收到。那深沉的怀念之情又一次跃然纸上:“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原来如此!……”【文中只用了“原来如此!……”这样短短的一行字来表达作者愤怒的感情:反动派竞如此卑劣凶残,柔石等人竟会遭到如此残酷的杀害,当局竟会如此对待无辜青年!这句话中的惊叹号表明了作者强烈的愤怒和震惊,省略号中则包含了许多难以尽述的愤怒和对死者的痛悼之情。】
这段记述,手法上纯系白描,最后一句的“原来如此!……”,语气似是十分平淡,但读者从这抑压着感情的记述和白描里,感受到的却是更强烈的控诉与更深沉的悲愤。为了强调这战斗抒情的主旋律,作者又运用了反复句法的重叠。
在得知柔石等惨遭杀害的一个深夜里,作者是在逃亡中,他写道:
……我站在客栈的院子中,周围是堆着的破烂的什物;人们都睡觉了,连我的女人和孩子。我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了,然而积习却从沉静中抬起头来,凑成了这样的几句: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长夜——黑暗统治;挈妇将雏、变幻大王旗——社会动荡、百姓不安;忍、怒、无写处、缁衣——悲愤交织/控诉揭露、国民党白色恐怖。】
在文章接近尾声,作者叙述殉难烈士两周年忌日以志纪念时,又再一次重复了这些词句:
……今年的今日,我才坐在旧寓里,人们都睡觉了,连我的女人和孩子。我又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了,不料积习又从沉静中抬起头来,写下了以上那些字。
这重叠所显示的深沉的悲愤,蕴含着对虐杀者怎样强烈的憎恨啊!但这悲愤又决非感伤,悲愤也抒发的是革命的情怀。它昭示着人们,要继承先烈的遗志,为革命的取得胜利而奋斗。“为了忘却”是不能忘却,不该忘却。
最后,作者是以这样的抒情的语句点明了主题,结束了本文:“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补充资料: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在今天和明天之交发生,在诬蔑和压迫之中滋长,终于在最黑暗里,用我们的同志的鲜血写了第一篇文章 ……
走狗的文人即群起进攻,或者制造谣言,或者亲作侦探,然而都是暗做,都是匿名,不过证明了他们自己是黑暗的动物。 ——鲁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
“我记得柔石在年底曾回故乡,住了好些时,到上海后很受朋友的责备。他悲愤的对我说,他的母亲双眼已经失明了,要他多住几天,他怎么能够就走呢?我知道这失明的母亲的眷眷的心,柔石的拳拳的心。当《北斗》创刊时,我就想写一点关于柔石的文章,然而不能够,只得选了一幅珂勒惠支(KaHtheKollwitz)夫人的木刻,名曰《牺牲》,是一个母亲悲哀地献出她的儿子去的,算是只有我一个人心里知道的柔石的记念。”
补充资料:“她以深广的慈母之爱为一切被侮辱和损害者悲哀、抗议、愤怒、斗争。”
——鲁迅
明确:曲笔——借木刻抒情【柔石对革命工作极端负责,勤劳刻苦,专拣重担挑,遇到困难,也刚毅不拔,这在左翼文学艰苦战斗的30年代,是多么难得的人才啊!鲁迅就经常和战友们感叹人手的缺乏。而韦素园的早逝,柔石的惨遭杀害,给他心灵上留下了难以平复的伤痛,致使作者在本文中,抑压不住地写下了对虐杀者血泪控诉的惨痛的词句:“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记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所以尽管有许多事情不能明写,但哀痛并未减弱对反动派的有力的揭露与控诉,即使用了曲笔也没有冲淡这篇散文的革命的抒情。】
“要写下去,在中国的现在,还是没有写处的。年青时读向子期《思旧赋》,很怪他为什么只有寥寥的几行,刚开头却又煞了尾。然而,现在我懂得了。”
“然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其后各以事见法。”
课文的三处用典:
①《思旧赋》:司马氏(司马昭)杀害天下文士的残暴无情
②方孝孺被处死,表现朱棣残杀方孝孺及其族人的嗜血成性
③《说岳全传》:高僧坐化表现秦桧对岳飞的残害、赶尽杀绝的狠厉
——暗指国民党反动派残杀青年的暴行与高压统治
任务五:主旨探究
活动1:如何看待鲁迅先生的“避”与“逃”?
“前年的今日,我避在客栈里,他们却是走向刑场了;去年的今日,我在炮声中逃在英租界,他们则早已埋在不知那里的地下了;今年的今日,我才坐在旧寓里,人们都睡觉了,连我的女人和孩子。我又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我在悲愤中沉静下去了,不料积习又从沉静中抬起头来,写下了以上那些字。”
“我不是高僧我不是高僧,没有涅盘的自由,却还有生之留恋,我于是就逃走。”
【补充材料】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北京通信》)
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这并非吝惜生命,乃是不肯虚掷生命,因为战士的生命是宝贵的,在战士不多的地方,这生命就愈宝贵。(《华盖集续编·空谈》)
明确:鲁迅用了《说岳全传》中“高僧坐化”的典故来说明自己的选择。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追捕,鲁迅却没有像高僧一样选择坐化而亡,而是因对生还有留恋,选择了逃走。但是,鲁迅并非逆袭生命,他评价高僧的坐化,这是奴隶所幻想的,脱离苦海的唯一的好方法。我不是高僧,没有涅磐的自由,也指我不能随意去死。因为革命尚未成功,我的使命也没有结束。所以相比和尚坐以待毙、不知反抗的举动而言,鲁迅的逃走是反抗,是保存实力,是继续战斗的表现。在这种辗转逃难的日子里,鲁迅依然笔耕不辍,只是换了另一种更隐晦的战斗方法。
总结全文:斗争虽然是长期的、艰苦的,但烈士的血决不会白流,伟大的共产主义者鲁迅,正是以这悲愤中的革命的抒情,预示了、展望了“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