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下鲁教版4.22《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七年级下鲁教版4.22《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09 10:47: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82张PPT。欢迎各位老师的莅临指导恐龙无处不在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目标1 了解说明的内容,理清说明的顺序。
2 体会简练、缜密、生动的语言。
3 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培养学生多角度 看问题的能力。本文选自《新疆域 》,作者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著名的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他发表的科幻小说和科普作品至今已有300多部,是公认的当今美国科幻小说家的泰斗。 恐龙无处不在 初读课文,要求: 1、注意文中的生字词。
2、思考:本文要说明对象是什么?(是这篇文章的这个标题吗?)属于什么类型的说明文?
遗骸(hái )
蟾(chán)蜍(chú )
褶(zhě )皱
鸟臀(tún)目
两栖(qī )
追溯 (Sù)
天衣无缝(fèng) 读准字音讨论:这篇文章说明的对象究竟是什么?
A.恐龙无处不有
B.大陆漂移学说
C.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联的。“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
恐龙无处不在速读课文,并结合大屏幕展示的图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准备复述。整体感知南极洲好冷啊!冻死我了!难道是……No!那只能是……?2.25亿年前
大陆是......那时的恐龙......大约在2亿年前
大陆是......5000万年前
大陆......欧洲.亚洲非洲南极洲.澳大利亚
南美洲北美洲印度现在大陆成了......再读课文,分组讨论:1.为什么说恐龙无处不在?
2.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说 明了什么问题?
3.什么是“板块构造”理论?
4.什么是“泛大陆” ?复述“泛大陆” 分离
成七大洲的过程。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的专家在南极发现一些化石骨骼,而这些骨骼属于鸟臀目恐龙。 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1. 为什么说恐龙无处不在? 说明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2. 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说明了么问题?3. 什么是“板块构造”理论? 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移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个板块下面俯冲。 4、什么是“泛大陆” ?复述“泛大陆” 分离成七大洲的过程。 2.25亿年前——完整的泛大陆
2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
6500万年以前——完全分开发现问题找出答案 得出结论 南极发现恐龙化石骨骼???“恐龙无处不在”是支持“板块构造理论”的新的有力证据。(说明顺序:逻辑顺序)(不正常的发现)1、恐龙不是傻子,不会主动迁徙到这冰天雪地来的;2、只能大陆漂移带着恐龙来到了这个死亡之地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课文结构展示(总 起)大陆漂移学说成立(分 说)(总结)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恐龙无处不有恐龙不会迁徙大陆漂移南极外各洲发现恐龙化石想一想: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恐龙板块理论生物学地质学紧密联系 相互影响
不同科学领域“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议论
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起到总领全文的作用。(一)说明方法的判断
1、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 ( )
2、大约在2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 )
3、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个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   )打比方 列数字 举例子 理解 品味(二)品味语言
1、“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
2、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
3、到6500万年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大陆也已完全分开。说明语言准确简练
浅显易懂启示启示一:看问题从多个角度去研究
启示二;敢于大胆想象和猜测
启示三:看问题不是简单化和孤立化
启示四:学会举一反三
启示五:各个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拓展:你所知道的恐龙种类有哪些?6700万年前的食肉类恐龙模型鹦鹉嘴龙鸭嘴龙 三角龙剑 龙剑龙慈 母 龙嗜鸟龙双冠龙恐爪龙与栉节龙异特龙古

龙尾羽龙原始中华龙异齿龙三角龙原角龙梁 龙翼龙板龙霸 王 龙霸王龙戟龙小角龙被压扁的沙子地震火山爆发海啸龙卷风初读课文,独立思考 本文要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恐龙灭绝的原因阅读课文,分组讨论:1.作者提到恐龙灭绝的两种理论,你能找出来吗?你赞成哪一种?为什么?
2.这篇文章中 作者的看法是什么?根据又是什么?1.作者提到恐龙灭绝的两种理论,你能找出来吗?撞击说火山说撞击说:
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慧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中,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或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所有恐龙和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火山说:
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爆发,那么也可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灾难。2.这篇文章中作者的看法是什么?根据又是什么?
“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
而应该是撞击。”证据1:因为在恐龙灭绝的那个年代的岩石层中,发现了斯石英 ——压扁的沙子。证据2:斯石英只在被撞击后才形成,所以如果是火山爆发吞没了恐龙,就不会有“斯石英”存在。《被压扁的沙子》的说明顺序由果到因
逻辑顺序
揣摩语言 (1)即非常纯的沙子。
解释什么是二氧化硅,强调只有非常纯的沙子才能称作“二氧化硅”。揣摩语言 (2)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 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这句话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碳,类比斯石英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成普通的沙子,括号中的文字起类比说明的作用。作者随笔幽默一下,也表现了作者思维的活跃比较阅读从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说明角度、说明语言、中心思想方面进行比较。作业作业:课堂总结 课文所选两篇就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文章给了我们一个有益的启示: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有新的发现;要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谢谢同学们勇敢的表现!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