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第五章单元测试卷(含答题卡、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第五章单元测试卷(含答题卡、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6.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14 17:25:28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CCCBB 6-10BADCD 11-14DDBA
填空题
铜、碳、氢、氧
(1)不变 改变 改变 (2) CH4+2O2===CO2+2H2O
I2O5
H2O 点燃 1:8:9
19.(1)紫色粉末 (2)+6 (3)防潮避热 (4)
20.(1)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2)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合理即可)
点燃
21.(1)4P+5O2====2P2O5
(1)产生大量气泡 不平衡 向右
(2)遵守
(3)否;将敞口容器改为密闭容器
24.由题意可知,氧气的质量为:20g-13.6g=6.4g
解设:分解的氯酸钾质量为x
MnO2
2KClO3====== 2KCl + 3O2↑

245 96
X 6.4g
X=16.33g
答:分解的氯酸钾质量为16.33g
4KFe04△2Fe203+4K20+302↑
(2)2KMn0,二K,MnO,+Mn0,+0,↑
通电
(3)2H,0e2H2↑+02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单元测试题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Mg:24 0:16 H:1 C:12 Fe:56 Cl:35.5 K:39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请将其题号填入答题卡内。每小题3分,共42分)
1.生活中许多现象都包含了不同的变化,你认为下列生活现象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樟脑丸在衣柜中变小至消失 B.酒精灯无盖放置点不着
C.铁制的门窗天长日久生锈 D.寒冷的冬天里滴水成冰
2.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后铁元素的质量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都有可能
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中,箭头使用正确的是
点燃 点燃
A. S+O2======SO ↑ B. C+O↑=====CO2
点燃
Fe+H2S4=FeSO4+H ↑ D.3Fe+202======Fe304↓
4.实验室中利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都可以制取氧气,其原因是
A.都属于氧化物 B.都含有氧元素 C.都含有氧分子 D.都含有氧气
5.下列模型能表示化合反应的是
6.葡萄糖在人体组织中缓慢氧化,放出热量,供给人们所需能量,是人类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若R代表葡萄糖,所发生的氧化反应为R+602====6C0 +6H20,则葡萄糖的化学式为
A. C6H12 B. C6H12O6 C. C6H10O5 D. C5H6O2
7.NH4CIO4(高氯酸铵)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可能产生的物质是
A.CO2 B. CI2 C. O2 D.N2
8.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ag,完全反应后得到bg氧气和cg氯化钾,则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A. (a+b)g B. (a-c)g C.(a+b-c)g D.(a-b-c)g
9.右下图是工业上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能表示氢分子的是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C.该反应中共涉及两种单质和三种化合物
D.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10.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 10g糖溶解在90g水中,成为100g糖水 B. 100g冰完全熔化成100g水
C.汽油挥发质量减少 D.一定量的煤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所有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煤的原质量
11.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 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25 15 1 5
反应后的质量(g) 11 x 1 22
X值为3g B.丙一定是催化剂
乙全部发生了反应 D.甲与乙反应的质量比为14:3
在负载型钯基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氢气和氧气直接合成H2O2,其不仅原子利用率高、耗能低,而且副产物只生成水,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负载型钯基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发生变化
C.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保持不变
D.该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13.已知镁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5g镁和5g氧气生成10g氧化镁 B. 6g镁和4g氧气生成10g氧化镁
C. 3g镁和 7g氧气生成10g氧化镁 D. 4g镁和 6g氧气生成10g氧化镁
14.已知化学反应: 2A+B=2C+D.当10gA和8gB刚好完全反应后,生成6gC。如果要得到3gD.则参加反应的B物质的质量是
A. 2g B. 4g C. 3g D. 1g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5.某物质在隔绝空气受热后,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从而可以证明此化合物中一定含_____________元素。
16.下图是甲烷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请通过比较、归纳,回答下列问题: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改变”或“不变”,后同)___________,原子的数目不变,分子的种类_______,元素的种类不变,物质的种类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示意图,请用方程式表示该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碘的某种氧化物可以用来测定空气中CO的污染程度。已知1分子的该氧化物可将5分子的 CO氧化为CO2,同时生成1分子的I2。则该碘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点燃
18.在 2H2+02=====2H20 反应中,生成物是____________,反应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反应中氢气、氧气、水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9.高铁酸钾(K2FeO4)是具有紫色光泽的微细结晶粉末,它的氧化性超过高锰酸钾,是一种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灭藻的新型,高效能的多功能水处理剂。干燥的高铁酸钾在198℃以下是稳定的,受热易分解为氧化铁、氧化钾和氧气。根据上述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高铁酸钾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_____’
(3)保存高铁酸钾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写出高铁酸钾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10分)
20.下图是某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你从宏观、微观两方面写出有关反应的信息。
宏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试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红磷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锰酸钾实验室制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通电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与探究(共 12分)
22.某同学按右图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探究。
已知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为:Na2CO3+2HCI===2NaC l+CO2↑+H2O。
先将反应前的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称量,调节天平平衡,
然后将稀盐酸倒人烧杯中与碳酸钠充分反应后,再称量。试回答:
(1)反应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完成后观察到
天平__________________(填“平衡”或“不平衡”),天平指针____________________偏转(填“向左”或“向右”或“不”)。
(2)该反应_______________质量守恒定律(填“遵守”或“不遵守”)。
(3)你认为此实验是否可直接做为研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实验 _______,若不能,你将如何将此实验改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共10分)
23.实验室现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20g来制取氧气,加热一段时问后,氧气集满,停止加热。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为13.6,试计算最多可收集到氧气多少克 分解的氯酸钾有多少克 第五单元测试题答题卡
姓名: 班级: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42分)
1 [A] [B] [C] [D] 5 [A] [B] [C] [D] 9 [A] [B] [C] [D] 13 [A] [B] [C] [D]
2 [A] [B] [C] [D] 6 [A] [B] [C] [D] 10 [A] [B] [C] [D] 14 [A] [B] [C] [D]
3 [A] [B] [C] [D] 7 [A] [B] [C] [D] 11 [A] [B] [C] [D]
4 [A] [B] [C] [D] 8 [A] [B] [C] [D] 12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26分)
15. 。
16.(1) 。 (2) 。
17.(1)
18.(1) 。 。 。
19.(1) ;
(2)
(3)
(4)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10分)
20.(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每空2分,共12分)
22.(1) ;
;

(2) 。
(3)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计算题(共10分)
23.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