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明代 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孙权劝学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资治通鉴》是由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通史,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涵盖十六朝1362年的历史。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长于描写战争。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司马光
(1019—1086)
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资治通鉴》
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他从兄长孙策遇害身亡之日起,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内据有江东。其最大功绩就是开发了东南地区,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
陈寿:“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
曹操 :“生子当如孙仲谋。”《吴历》
接手并安定江东、建立吴国,发展江南经济,派军抵达夷州
字子明,汝南富陡(今安徽阜阳)人。少年时不读书,以胆气称,后接受孙权劝告,读了许多兵书、史书,智勇双全。跟随孙权打仗有功,官拜虎威将军。倍受孙权、鲁肃的信赖。鲁肃死后,掌管东吴军事,率军暗袭荆州,擒杀关羽父子,名扬三国。杀关羽后不久病死。
吕蒙 ,东吴国大将。
攻占皖城,智取三郡,濡须之战,袭取荆州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县)人。三国时吴王的得意谋臣,倍受赏识。从小丧父,靠祖母抚养。他少有大志,轻财好施,喜欢习武骑射。
鲁肃也是三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一生的最大功绩是倡导、促成并终身不易地竭力维护孙刘联盟,使三足鼎立之势能够形成。
为孙权策划天下大计,联刘抗曹
第一部分
初读全文,了解故事。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要求:读准字音,读对停顿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
当初 现在 掌管事务 用
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难道 想要 做、成为 应当 了解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谁/怎么比得上 认为
用在反问句中,表比较
要求:结合注释,翻译全文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
于是 从事 讨论、议事 非常、十分 如今、现在
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
不再是 有才识的人 就 另、另外 为什么
放弃原来的,改成新的,改换
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助词 拜见
要求:结合注释,翻译全文
吴下阿蒙: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刮目相待: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表示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
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呢”。
说说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表示什么语气。
制作文言知识积累卡
课文:《孙权劝学》 类别: 编号:
示例:
1.
2.
复述故事,熟悉情节
提示:
1.复述需尊重原文,在翻译的基础上进行复述。
2.可以进行适当的想象、联想,添加有助于表现人物特点的内容。
第二部分
精读对话,赏析人物。
一、故事发生的背景
1.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大破曹操大军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形。
2.公元210年周瑜去世,去世前写了一封信给孙权。一是分析了东吴面临的严峻形势——“曹公在北,疆场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天下之事,未知始终”;二是推荐接班人鲁肃。
3.公元210年,孙权劝吕学习
二、故事中人物的简介
1.孙权:三国时吴国君主,有雄才,普用兵,亲贤士。对话时的年龄为28岁。
2.吕蒙:三国时吴国大将。16 岁即人军营,以胆气著称,战功卓著,但颇为轻狂。赤壁之战后“拜偏将军,领寻阳令”。对话时的年龄为 32岁。
3.鲁肃:三国时吴国大将,能文能武,周瑜赞为“忠烈,临事不”。对话时的年龄为38岁。
助读资料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双重否定,表明“学”势在必行
强烈反问,并降低学习要求。
现身说法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学有所成。语气亲昵。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大为惊叹
孙权:
1.劝说技巧高超,逻辑严密,言辞恳切,令人无可辩驳,同时又能充分考虑听话者的感受,现身说法,让人心悦诚服。
2.目光远大,体现出了作为统治者的远见卓识。在吕蒙推辞时并不恼怒,而是耐心劝导,心胸宽广。
吕蒙:
1.勇于接受意见。
2.勤奋好学,且学有所成,对自己学习所取得的成就颇为自得。
鲁肃:
心胸宽广,爱惜人才,以行动表示了对吕蒙的赏识与尊重。
第三部分
比读原著,欣赏剪裁。
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令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 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孔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勖邪 ”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常欲受屈。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今论,何一称穰侯乎。兄今代公瑾,既难为继,且与关羽为邻。斯人长而好学,读左传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气,然性颇自负,好陵人。今与为对,当有单复以(卿)待之。”密为肃陈三策,肃敬受之,秘而不宣。权常叹曰:“人长而进益,如吕蒙、蒋钦,盖不可及也。富贵荣显,更能折节好学,耽悦书传,轻财尚义,所行可迹,并作国士,不亦休乎!” ——裴松之注引《江表传》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於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於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
以史为镜
联系现实,鉴往知来
说一说,
你从《孙权劝学》中获得了哪些启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