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县2023年下期期中质量监测
八年级地理答案
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5 A C D B C 6-10 A D A C C 11-15 A D C A C 16-20 D B A B D 21-25 D C A A B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
26、(每空2分,共16分。)
(1)朝鲜
(2)黑龙江省
(3)乌鲁木齐 在我国最西端 藏
(4)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海
(5)C
27、(每空2分,共18分。)
(1)c
(2)较大 ④ 地形因素
(3)西 较少
(4)海洋 温暖湿润 夏
28、(每空2分,共16分。)
(1)青藏高原
(2)大 水能
(3)平原
(4)黄金水道
(5) 黄土高原 地上河
(6) 围湖造田道县2023年下期期中质量监测
八年级地理(试题卷)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卡。考生作答时,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作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考生在答题卡上按答题卡中注意事项的要求答题。
2.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3.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本试卷共2道大题,28小题。如有缺页,考生须声明。
亲爱的同学,请你沉着应考,细心审题,揣摩题意,应用技巧,准确作答。祝你成功!
第I卷(单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我国地理位置优越,疆域辽阔,陆地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据此及所学知识,回完成1-3小题。
1.“当乌苏里江洒满早晨金色阳光的时候,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漫漫黑夜,”这一事实反映了( )
A.东西时间差异大 B.南北气候差异大
C.南北时间差异大 D.东西气候差异大
2.我国地理位置优越,体现在( )
A.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光热丰富
B.地跨寒、温、热三带,利于发展多种经营
C.海陆兼备,利于发展陆上和海上贸易
D.东靠亚欧大陆,西临太平洋,季风气候显著
3.下图中,若正方形代表亚欧大陆,虚线代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图中阴影能正确反映我国位置的是( )
A. B.
C. D.
电影《守岛人》讲述了王继才与其妻子花32年守护祖国边陲小岛开山岛的故事。开山岛,隶属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燕尾港镇开山岛村,是一个国防战略岛,东经119°52’、北纬34°31’,面积仅0.013平方公里。习近平总书记曾亲自去信勉励他们夫妇的坚守精神,据此完成4-5小题。
4.信件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燕尾港镇开山岛村”不属于我国三级行政区划的是( )
A.江苏省 B.连云港市 C.灌云县 D.燕尾港镇
5.开山岛村( )
A.位于我国国土的最东端 B.所在省份简称为宁
C.隔黄海与韩国、日本相望 D.所在省份多高原和山地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据此完成6-7小题。
6.下列措施不符合我国人口发展战略的是( )
A.坚持独生子女政策 B.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
C.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D.使人口的增长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7.实施“三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①迅速提高人口素质 ②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 ③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④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8.成语“得陇望蜀”,原意是指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后成为讥讽人不知道满足、总想得到更多的意思。成语中提到的两个省区是下图中的( )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9.关于图中各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省是我国民族最多、人口最多的大省
②省是我国位置最南的省,曾母暗沙位于该省
③省是湖北省,简称鄂,其行政中心是武汉
D.④省是我国北端的黑龙江省,它同俄罗斯和蒙古两国接壤
10.下列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东部人口密度小,西部人口密度大
B.我国人口地理界限是漠河——腾冲线
C.人口的数量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D.中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是湖南。
11.李雨同学暑假骑自行车自驾旅行,路线如下图所示。他一路上遇到了很多的少数民族集中地区,他最可能遇到的是( )
A.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 B.藏族、回族、蒙古族
C.傣族、壮族、彝族 D.蒙古族、藏族、傣族
12.关于我国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南、西南、西北地区 B.我国共有56个少数民族
C.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西部地区 D.我国各民族团结统一,具有平等的地位
13.四条河流共同的水文特征是( )
A.有结冰期 B.流量较大 C.夏季汛期 D.含沙量小
读“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完成14-15小题。
14.以下古诗词中提到的山脉与图中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
A.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①
B.飞趁昆仑山上去,须臾化作一天云②
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③
D.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④
15.图中①②③④四条山脉,属于我国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我国五种地形类型面积比例示意图,完成16-17小题。
16.图中反映出的我国地形的特点是( )
A.地形以平原为主
B.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平原面积最小
D.地形复杂多样,山地占比最多
17.图中反映的地形特点有利于我国发展( )
①生态旅游业 ②农耕业 ③多种经营 ④交通运输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8.因物产丰富,被人们称为“天府之国”的紫色盆地是( )
A.四川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准噶尔盆地
19.下列四幅地势示意图,能正确表示我国地势特征的是( )
A. B. C. D.
20.下列关于我国地势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受地势高低影响,中国众多大河便利了南北交通
B.东高西低的地势,便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形成降水
C.受地势影响,我国多数大河自西向东流,注入印度洋
D.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落差大,水能丰富
21.王之涣《凉州词二首 其一》中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里的春风最有可能是指( )
A.东北风 B.西南风 C.冬季风 D.夏季风
以下是我国东部四个城市气温降水变化图,读图完成22-23小题。
22.关于四地气候共同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冬季气温都在0℃以上 B.四个地区气温年较差都小
C.都属于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D.降水都集中在秋冬季节
23.哈尔滨与广州两地冬季气温相差较大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为活动
《中国国家地理》曾评选出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下面是中国最美六大草原位置分布图。据此完成24-25小题。
24.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 )
A.分布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上
B.均位于高原上
C.遍布五个自治区
D.多分布于干旱区
25.对中国最美六大草原的自然环境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呼伦贝尔东部草原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
B.锡林郭勒草原地形平坦
C.祁连山草原喀斯特地貌广布 D.伊犁草原终年气候寒冷
第II卷(非选择题)
26.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祖国的大好河山,应该用脚步去丈量,用眼睛去欣赏,用内心去感受。结合某地理游学团沿①至⑦的顺序进行边境研学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6分。)
【鸭绿江口向北行】
(1)本次研学的起点①地是位于中国与 (国家)分界线上的鸭绿江口。
【沿途省区特点多】
(2)独占我国“北极”和“东极”的省级行政区是 ;
(3)⑤地所在省区的行政中心是 ;该地可以欣赏到我国落日的最后一缕余晖,是因为该地 ;⑥省区的简称是 。
【北仑河口入大海】
(4)最后一站抵达⑦ (省级行政区名称);该地的北仑河口是中国和越南的分界线,北仑河注入的海域是 。
(5)下图中反映④省区的活动是( )A.B.C. D.
27.暑假期间,某中学地理兴趣团队组织了一次“行万里路,看大美中国”活动,设计了三条研学路线(图1)。图2为该季节我国盛行风向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8分。)
(1)图1三条路线(a、b、c)中,研学期间经过地区地形最为平坦的是路线 (填字母a、b、c)
(2)研学期间,图1中②③两地的温差与冬季相比,温差 (填“较大”或“较小”);如果想去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应该去图1中的 (填序号)地,该地气温比③地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3)“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玉门关”所在地位于图2中界线A以 (填“东”或“西”),夏季风难以到达,受此影响,该区降水 (填“较多”或“较少”)。
(4)图2所示,暑假期间,①季风由 洋吹向我国大陆;其气流特点是 (填“寒冷干燥”或“温暖湿润”)。受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 季,该季风活动不稳定易导致旱涝灾害。
28.【生态保护河流】加强长江黄河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探究问题。(每空2分,共16分。)
探究一长江黄河概况
(1)古有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形容黄河,今有歌词“你从雪山走来……”赞美长江,说明长江、黄河的源头地势都很高,两河均发源于 (地形区名称)。
探究二长江黄河贡献
(2)长江与黄河的上游的落差都较 (大/小)蕴含着丰富的 资源,为沿岸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电力。
(3)长江、黄河的下游都形成了 (地形类型),这种现象表明河流对地形有塑造作用。
(4)长江中下游水流平稳,水量大,航运价值高,被称为“ ”。
探究三长江黄河的治理
(5)黄河中游河段含沙量大,原因是中游流经 (地形区),这里水土流失严重,河里大量泥沙在下游平原地区堆积,因而形成举世闻名的 ;
(6)长江的中游河段是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试分析长江该河段易发洪涝灾害的人为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