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生物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C C C B C A C B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C B D B D ABC AC ABD D AC
21.(11分)
(1)水 下降 增加
(2)①类囊体薄膜(类囊体) (活跃的)化学能 糖类(有机物)
②BD(2分,少选没有分) 提高光合色素的光能捕获效率,利于光合作用进行,在周围受到高光照射的叶片组织中的作用更显著(3分)。
22. (11分)
(1)CO2浓度、温度(2分) 不是 4
(2)30(2分) 左下
强光照和高温(2分) 色素带的宽度 暗反应
23.(11分)
(1)分离
(2) MfM mm MfMf
(3)不需要
(4)选择丁(母本)和乙(父本)进行杂交,统计子代植株的表型及比例(2分)
全部表现为雄性不育(2分) 雄性可育:雄性不育=1:1(2分)
24.(11分)
(1)突变和基因重组(可遗传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不全没有分)(2分);自然选择
(2)种群;进化
(3)基因库
(4)生存斗争(种内竞争);联趾型个体趾间有蹼,适合游泳,可以从水中获取食物(2分);基因频率
(5)遗传(基因)
25.(11分)
(1)MⅡ期(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2)ES细胞的全能性高,分化程度低,分裂能力强,可诱导分化出多种细胞(2分) 显微注射法
(3)基因表达载体 B和C(2分) HindⅢ和PstⅠ
EcoRⅠ和PstⅠ
(4)绿 抗原﹣抗体杂交牡丹江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生物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诺如病毒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RNA病毒,表面由衣壳蛋白覆盖。它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人体,使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下列有关诺如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诺如病毒属于生命系统的最小结构层次
B.诺如病毒利用其体内的核糖体来合成蛋白质
C.诺如病毒的遗传信息是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D.诺如病毒容易发生变异,是因为自然状态下其既能发生基因突变也能发生基因重组
2.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溶酶体内可合成多种水解酶,称为“酶仓库”
B.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和纤维素组成的网状结构
C.真核生物的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D.线粒体内膜向内腔折叠成嵴,有利于葡萄糖分解
3.《黄帝内经》中提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以上食物富含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五谷”中富含淀粉,同时还含有少量糖原和纤维素
B.“五畜”中富含脂肪和蛋白质,二者的组成元素相同
C.“五果”与“五菜”富含的色素位于叶绿体或液泡中
D.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等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骨架
4.线粒体在代谢中会产生H2O2、含氧自由基等活性氧,大量活性氧会导致线粒体膜结构损伤,并产生更多活性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H2O2能被细胞内的过氧化氢酶催化分解
B.含氧自由基不会损害细胞中的DNA
C.大量活性氧的产生会导致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受阻
D.大量活性氧的产生可能是导致细胞衰老的原因之一
5.细胞受病原体感染后,位于线粒体内膜上参与细胞呼吸的细胞色素C释放到细胞质基质,特异的水解酶被激活,经过一系列反应,促进细胞核中基因选择性表达,诱导细胞编程性死亡,同时病原体被消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色素C参与线粒体中的[H]与氧气结合的过程
B.细胞编程性死亡过程中有核质之间的双向信息传递
C.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通过编程性死亡属于细胞坏死
D.病菌感染细胞的凋亡降低了其它细胞被感染的风险
6.科学家利用皮肤细胞“炮制”出了iPS细胞(多能干细胞)。下图为该技术的操作流程模式图,根据图示推断iPS细胞( )
A.与表皮细胞、心肌细胞相比,iPS细胞分化程度较低
B.水分减少,代谢速率较慢
C.分化形成的表皮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发生了变化
D.只能分化形成某种特定类型的细胞
7.染色体断裂重接假说的主要内容是一条染色体断裂产生两个断裂端,这些断裂端可按下列三种方式发展:①保持原状,不愈合,无着丝点的染色体片段丢失;②同一条染色体断裂产生的两个断裂端重接,恢复为原来的染色体;③某条染色体断裂产生的一个或两个断裂端与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断裂所产生的断裂端连接,产生新的染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方式①导致了染色体数目变异
B.方式②导致了染色体结构变异
C.方式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D.断裂重接的染色体一定会遗传给后代
8.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香蕉均来自三倍体香蕉植株,下图表示某三倍体香蕉的培育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染色体加倍的原因是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的分裂受阻
B.若图中野生芭蕉的基因型为Aa,则图中无子香蕉的基因型可能有4种
C.图中获得无子香蕉的育种方法是单倍体育种
D.该过程说明生殖隔离的形成必须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
9.下列有关基因突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 B.基因突变是普遍存在的
C.自然条件下的基因突变频率低 D.诱发突变对生物体都是有利的
10.下列有关单倍体及单倍体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只含一个染色体组
B. 利用单倍体育种培育新品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C. 单倍体育种中常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获得单倍体
D. 与多倍体植株相比,单倍体植株茎细、叶小且营养不高
11.以下几种生物性状的产生,属于同种变异类型的是( )
①果蝇的白眼 ②豌豆的黄色皱粒、绿色圆粒 ③无籽西瓜
④人类的红绿色盲 ⑤杂交水稻中的矮杆抗病品种 ⑥人类的镰状细胞贫血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12.运用证据和逻辑进行推测是研究生物进化最为有效的方法。下列有关进化证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研究不同地层的古生物化石可以推测生物进化的路线,这是最直接的证据
B.不同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存在差异,这否定了生物有共同的祖先
C.人和黑猩猩的基因组序列差异只有3%,这属于分子水平的证据
D.人和鱼的胚胎发育早期都出现鳃裂和尾,这属于胚胎学证据
13.如图所示为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流程,两种植物细胞都为二倍体,它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ddee。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去壁”要使用淀粉酶和果胶酶
B.①过程常采用的物理法有离心、振动、聚乙二醇
C.③过程和④过程分别表示再分化和脱分化
D.杂种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ddee
14.利用不同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制作食品,历史悠久,遍布民间,一般称作传统发酵技术。下列关于发酵技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制作泡菜要控制好腌制的时间、温度和食盐用量
B.当缺少氧气和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C.制作葡萄酒时要先冲洗葡萄再去枝梗
D.泡菜坛内有时会长出一层白膜,这层白膜是产膜酵母大量增殖形成的
15.第三代试管婴儿也称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精子和卵细胞形成受精卵发育成早期胚胎后植入子宫前对胚胎细胞进行基因诊断和染色体检测,再进行胚胎移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
A.胚胎移植前遗传学诊断需要进行羊膜腔穿刺取羊水细胞
B.进行胚胎移植前,要对供体和受体进行免疫检查,以防止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C.试管婴儿的早期胚胎发育经历了由桑葚胚→原肠胚→囊胚阶段
D.精子入卵后,卵细胞膜会发生反应阻止其他精子入卵
二、不定项选择(本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个项是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选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
16.某男子表现型正常,但其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下图所示)。该男子发生的变异包括( )
A.染色体数目变异 B.染色体片段缺失 C.染色体易位 D.基因突变
17.下图表示白色棉的培育过程。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①造成的变异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B.过程②造成的变异是随机的、不定向的
C.过程③说明染色体片段缺失的纯合子有致死效应
D.过程④的操作包括取粉红棉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及对培养出的幼苗进行秋水仙素处理
18.下图一所示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图二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一所示的核糖体在mRNA上从左往右移动
B.进行②时,RNA聚合酶与基因的起始密码子结合
C.人体细胞线粒体内和大肠杆菌细胞内能发生图一所示过程
D.进行②时,DNA解旋酶与DNA结合,使得DNA双链解开
19.对下面图解分析错误的是( )
A.①将进入线粒体或出细胞,②可为暗反应提供能量
B.突然停止供应CO2,短时间内C的含量将下降
C.图示过程为真核生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D.H2O中H元素的转移途径为H2O→NADPH→C3→C5和糖类
20.“任何实验的价值和效用,取决于所使用材料对于实验目的的适合性。”下列关于实验材料的选择,正确的是( )
A.选用洋葱进行DNA的粗提取 B.选用菠菜叶的下表皮观察叶绿体
C.选用洋葱根尖分生区观察细胞有丝分裂 D.选用小鼠卵巢观察细胞减数分裂
三、非选择题(共5题,共55分)
21.(11分) 科研人员发现植物的细胞呼吸除具有与动物细胞相同的途径外,还包含另一条借助交替氧化酶(AOX)的途径。
(1)交替氧化酶(AOX)分布在植物细胞线粒体内膜上,它可以催化O2与[H]生成____,并使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更多以热能形式散失,生成ATP所占的比例______。在寒冷早春,某些植物的花细胞中AOX基因的表达会________,利于提高花序温度,吸引昆虫传粉。
(2)进一步研究表明,AOX途径可能与光合作用有关,科研人员对此进行深入研究。
①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被分布于叶绿体________上的光合色素吸收,并转变为ATP中的_______,经过暗反应,能量最终被储存在________中。一般情况下,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但光照强度过高时,光合作用减弱。
②科研人员将正常光照下发育的叶片分为4组,用AOX途径抑制剂处理A组和C组叶片的左侧,然后将4组叶片离体,叶柄插入盛满水的试管中,左侧置于正常光照下,右侧置于正常光照或高光下(图1),40分钟后测量叶片左侧光合色素的光能捕获效率(图2)。
根据__________组的实验数据可以推测,在夏季晴天,若树木中层叶片的部分区域被高光照射,叶面出现光斑,则可能会使邻近组织的光合作用减弱。实验说明,AOX途径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1分) 中国是生产稻米最多的国家,增加水稻的产量一直是科研人员研究的主要课题。图1是将玉米的PEPC酶(与CO2 的固定有关)基因与PPDK 酶(催化CO2初级受体——PEP 的生成)基因导入水稻后,在某一温度下测得光照强度对转双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的光合速率影响。图2是在光照为1000Lux下测得温度影响光合速率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原种水稻 A 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为______________, 转基因水稻 _______________ (选填“是”或“不是”)通过提高相关酶的最适温度来增强
光合速率。CCCP(一种化学物质)能抑制水稻的光合作用,为探究CCCP、缺镁两种因素对海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应设置 _____________组实验。
(2)图 1 是在 _____ ℃下测得的结果,如调整温度为 25℃,重复图1相关实验,A 点会向 ________移动(从上和下及左和右两个方面考虑)。
(3)据图1和图2推测,转基因水稻与原种水稻相比更适宜栽种在_________环境中。研究者提取并分离了这两种水稻等质量叶片的光合色素,通过观察比较______________发现两种植株各种色素含量无显著差异,则可推断转基因水稻是通过促进光合作用的 _________(填过程)来提高光合速率。
23.(11分)某二倍体雌雄同株植物雄性育性受一组复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的两种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M为不育基因,Mf为恢复可育基因,m为可育基因,且其显隐性强弱关系为Mf>M>m。该种植物雄性不育植株不能产生可育花粉,但雌蕊发育正常。如表为雄性可育植株的杂交组合及结果,请分析回答问题。
杂交组合 亲本 子代植株
雄性可育 雄性不育
1 甲×甲 716株 242株
2 甲×乙 476株 481株
3 甲×丙 936株 0株
(1)该种植物雄性不育与可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____________定律。
(2)据表分析,雄性可育植株甲、乙、丙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种雄性不育植株在进行杂交实验人工授粉前,母本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去雄处理。
(4)现有某雄性不育植株丁,请从甲、乙、丙三种雄性可育植株中选择合适的材料来鉴定植株丁的基因型。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若子代植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植株丁的基因型为MM;
若子代植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植株丁的基因型为Mm。
24.(11分)请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1)图甲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过程,X、Y、Z表示蜥蜴新物种产生的基本环节。其中X、Y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________,这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也是________的基本单位。
(3)小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________。
(4)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图乙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
①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________加剧。
②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蜥蜴个体比例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③图乙所示的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群体内的________发生了改变。
(5)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图乙所示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存在反映了________多样性。
25.(11分)科研人员利用胚胎干细胞(ES细胞)对干扰素基因缺失小鼠进行基因治疗。其技术流程如下图1:
(1)步骤①中,应选择培养至______时期的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
(2)将基因导入ES细胞而不是导入到上皮细胞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基因导入ES细胞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中,需要构建含有干扰素基因的____________。构建前利用PCR技术扩增干扰素基因时,可以从图2中A、B、C、D四种单链DNA片段中选取______作为引物。据图2和图3分析,对干扰素基因片段和质粒进行酶切时,可选用限制酶的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
(4)将步骤③获得的ES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选择发______色荧光的细胞进行体外诱导。为检测干扰素基因是否成功表达,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