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
学习目标:
1. 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2. 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重难点:
1. 重点: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烈赞颂和无限期望。
2. 难点: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文章的象征意义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一百多年前,有一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名叫梁启超。当时的中国正遭受着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面临着亡国的危险。为了唤起广大民众的爱国热情,梁启超写了一篇激动人心的文章――《少年中国说》。
在这篇文章中,梁启超用激昂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少年中国的美好愿景。他认为,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只有少年强大了,国家才能强大。他呼吁广大青少年要热爱祖国,努力学习,为实现少年中国的梦想而奋斗。
那么,梁启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他的文章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少年中国说(节选)》这篇课文,感受一下梁启超的爱国情怀和对少年的期望吧。
二、生字词学习
泻:xiè,很快地流。
潜:qián,隐在水面下活动。
试:shì,按照预定的想法非正式地做。
胎:tāi,人或其他哺乳动物母体内的幼体。
皇:huáng,君主,亦指神话传说中的神。
履:lǚ,踩,踏。
疆:jiāng,地域,领域,边界。
哉:zāi,语气词,表示感叹。
惶:huáng,恐惧。
簇:cù,聚集成的团或堆。
雄:xióng,阳性的,与“雌”相对。
鹰隼试翼:yīng sǔn shì yì,鹰和隼都属于猛禽,它们学习飞翔时,会从高处跳下,努力振翅,直到能够自由飞翔。隼,一种凶猛的鸟。
矞矞皇皇:yù yù huáng huáng,指繁荣昌盛、富丽堂皇的样子。矞矞,象征祥瑞的彩云;皇皇,形容堂皇,盛大。
干将发硎:gān jiāng fā xíng,比喻一个人初露锋芒或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出色的才华。干将,是古代传说中的宝剑名;硎,指磨刀石。
三、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 年 2 月 23 日―1929 年 1 月 19 日),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梁启超一生致力于中国社会的改良,为了民族强盛和国家繁荣,竭力呐喊,四处奔走,付出了几乎全部的心血。他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留下了一千多万字的著作,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诸多领域,对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四、课文详细讲解
【第1自然段讲解】
今天的责任,不在于别人,而全在于我们的少年。少年聪明,国家就明智;少年富裕,国家就富裕;少年强大,国家就强大;少年独立,国家就独立;少年自由,国家就自由;少年进步,国家就进步;少年胜过欧洲,国家就胜过欧洲;少年称雄于世界,国家就称雄于世界。
这句话表达了梁启超对中国少年的期望和对国家未来的信心。他认为,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只有培养出优秀的少年,国家才能繁荣富强。这句话也激励着中国的年轻人要努力学习、成长,为国家的繁荣和进步做出贡献。
【第2自然段讲解】
红日刚刚升起,道路充满霞光;黄河从地下冒出来,汹涌奔泻浩浩荡荡;潜龙从深渊中腾跃而起,它的鳞爪舞动飞扬;小老虎在山谷吼叫,所有的野兽都害怕惊慌;雄鹰隼鸟振翅欲飞,风和尘土高卷飞扬;奇花刚开始孕起蓓蕾,灿烂明丽茂盛茁壮;干将剑新磨,闪射出光芒。头顶着苍天,脚踏着大地,从纵的时间看有悠久的历史,从横的空间看有辽阔的疆域。前途像海一般宽广,未来的日子无限远长。
这段话通过对红日、黄河、潜龙、乳虎、鹰隼、奇花等事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中国少年的期望和对国家未来的信心。他认为,中国的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只有培养出优秀的少年,国家才能繁荣富强。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国家的热爱。这段话激励着中国的年轻人要努力学习、成长,为国家的繁荣和进步做出贡献。
【第3自然段讲解】
美丽啊我的少年中国,将与天地共存不老!雄壮啊我的中国少年,他们与祖国万寿无疆!
这段话表达了作者对中国少年的期望和对国家未来的信心。他认为,中国的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只有培养出优秀的少年,国家才能繁荣富强。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国家的热爱。
这句话激励着中国的年轻人要努力学习、成长,为国家的繁荣和进步做出贡献。它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鼓舞着人们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富强而努力奋斗。
五、总结:
《少年中国说(节选)》是清朝末年梁启超所作的散文,写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的 1900 年,文中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指出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是“老大帝国”,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人民的精神。文章不拘格式,多用比喻,具有强烈的鼓励性。酣畅淋漓,多用排比,层层递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本文通过描述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之间的联系,表达了作者对中国少年的期望和对少年中国的向往。同时,作者也呼吁中国少年要肩负起国家的责任和使命,努力奋斗,为实现少年中国的梦想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