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世纪星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株洲世纪星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14 21:25:58

文档简介

株洲世纪星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5题:BCDAC 6~10题:ABCAD 11~15题:ADCCA
16~20题:ACBCA 21~25题:CDBAD 26~30题:BBDDB
31~35题:BABBB 36~40题:DBBAD
【41题答案】:(1)地球 ; 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4分)
(2)B; B; 太阳风(6分)
(3)地幔; 莫霍界面; 横波消失,纵波速度减慢(6分)
(4)B; 电离; C(6分)
【42题答案】:(1)西北 风力 (4分)
(2)东北(2分)
(3)喀斯特(或岩溶)(2分)
(4)冲积扇 (2分); 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减缓;其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6分)。 ?砾石、砂石、黏土(2分)株洲世纪星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II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试题卷自行妥善保管,答题卡统一上交。
4.本试题卷共6页。如缺页,考生须声明,否则后果自负。
第I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40 小题,每小题 1.5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的M天体可能是:
A.月球或水星 B.水星或金星
C.金星或木星 D.火星或土星
2.与地球相比,天体M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①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  ②没有坚硬的地表
③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  ④体积和质量很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下列能源的形成与太阳能无关的是:
A.沼气    B.煤炭    C.石油   D.核能
4. 公元前28年,曾有记载:“三月己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的: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大气层之外
5. 太阳外部圈层与太阳活动,对应正确的是( )
A.日冕层—耀斑 B.光球层—日珥 C.光球层—黑子 D.色球层—太阳风
下图是太阳系局部图,黑点表示小行星。回答下列各题。
6.图中有生命存在的星球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美国“机遇号”火星探测器考察的星球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8.上图中太阳辐射丰富区的共同特点有:
①纬度低 ②海拔较高 ③云量少,晴天多 ④上空臭氧少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9.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电站的是:
A. 柴达木盆地 B. 黄土高原 C. 山东半岛 D. 东南丘陵
10.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
A.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 B.上海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C.上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能源蕴藏量大
D.上海煤、石油等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
11.兰州太阳年辐射总量比广州丰富,原因不包括:
A. 兰州的纬度比广州高,正午太阳高度比广州大,太阳辐射强度大
B. 兰州的海拔比广州高,空气密度比广州小,太阳辐射被削弱的少
C. 兰州的海拔比广州高,太阳辐射穿过的大气层薄,太阳辐射被削弱的少
D. 兰州深居内陆,广州临海,兰州的云量、雨日比广州少,太阳辐射被削弱的少
12.地震发生时,当地居民的感觉是:
A.左右摇晃        B.上下颠簸
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13.地壳的化学元素中,含量最多的三种依次是:
A.硅、铝、氧 B.硅、镁、氧 C.氧、硅、铝 D.氧、硅、铁
14.一般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可能位于:
A.地壳 B.下地幔 C.软流层 D.地核
15. 有关地壳和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和岩石圈都是由岩石组成的 B.地壳的厚度比岩石圈大
C.地壳就是岩石圈 D.岩石圈就是地壳
读下表中的相关数据,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6. 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
①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 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
③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之中 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17.人类首先选择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是因为火星上的一些地理现象与地球上的一些地理现象相似,主要表现为:
①火星和地球一样被厚厚的大气层所包围
②火星上也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和地球上一样
③火星自转周期的长度比较适中 ④火星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外行星(即轨道在地球轨道之外的大行星)绕日公转到与地球、太阳成一条直线,且与地球位于太阳的同侧时,称为行星“冲日”,简称“冲”。火星冲日每隔780天左右发生一次,而每隔15至17年才会出现一次火星“大冲”,大冲期间火星离地球最近。根据以上材料,回答18~19题。
18.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火星冲日的是:
19.地球是目前太阳系中唯一具有生物的行星,下列与地球上有生命存在无关的条件是:
A.日地距离适中 B.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C.地球自转方向适宜 D.地球上昼夜交替周期不长
读太阳外部结构图,完成20~21题。
20.公元前28年,史籍曾记载“三月乙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种现象发生在图中:
A.A层 B.B层 C.C层 D.太阳内部
21.有关太阳辐射或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
B.太阳辐射大部分到达地面,维持着地表温度,因而成为地球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主要因素
C.世界上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活动周期有一定相关性
D.煤、石油等埋藏在地下,它们是地球内部的能源
读“地质时期(局部)全球气温、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22.恐龙繁盛时期全球气候特征是:
A. 总体比较寒冷
B. 总体比较湿润
C. 冷暖干湿交替
D. 温暖干旱明显
23.在图示甲时期:
A. 被子植物繁盛 B. 大陆冰川覆盖面积广
C. 海平面高于现代 D. 水稻、小麦等频频歉收
24.太阳大气剧烈活动时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A. 航行中轮船上的指南针突然失灵 B. 我国北方地区的交通运输受阻
C. 无线电长波通信突然中断 D. 大西洋飓风出现次数增加
下图为四种地貌景观(①为海蚀崖地貌,②为冲积平原,③为沙丘地貌,④为角峰地貌)。完成下面下题。
25.主要由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6.若③处景观中的地表物质常常会搬运到②处,其主要动力最可能是:
A. 流水 B. 风力 C. 重力 D. 内力
2016年9月25日世界最大的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我国贵州省平塘的喀斯特洼坑中顺利“睁眼”。该望远镜将可能搜寻到更多的奇异天体,用来观测河外星系脉冲星,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星系与银河系的演化等,甚至可以搜索星际通讯信号,开展对地外文明的探索。据此回答下列题。
27.下列物体中,属于天体的是:
A. 地球上最大的陨石 B. 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
C. 西昌基地上的人造卫星 D. 天空中飘动的云
28选择在贵州边远闭塞的山区建射电望远镜,主要是因为当地
A. 太阳辐射非常强 B. 太阳活动干扰小
C. 天气变化影响小 D. 电磁环境比较好
下图为四种地貌景观。完成下列小题。(①为瀑布,②为沙丘,③为角峰,④为沙滩)
29.四种地貌景观,主要由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30.关于四地景观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 ①地多U形峡谷
B. ②地景观迎风坡较缓而微凸
C. ③地多V形峡谷
D. ④地景观多为流水堆积而成
2019年10月14日,重庆日报记者获悉,西南大学教师在北碚境内发现一面巨大的条纹石壁景观,石壁上布满了十分清晰的条纹,保留着波涛汹涌的海浪遗迹。据专家初步判断,这是重庆发现的最大的一处波痕遗迹,其证据是现场找到的一块蠕虫状灰岩,其表面有类似于蠕虫状的斑斑点点、深色小团块,是在野外作为三叠纪早期,也就是2.5亿年前的标志性岩石。据此完成下列题。
31.该景观主体显示的主要地球圈层是:
A. 水圈 B. 岩石圈 C. 生物圈 D. 大气圈
32.波痕反映当时北碚地区的地表环境是:
A. 海洋 B. 湖泊 C. 高原 D. 盆地
33.该灰岩层中几乎没有生物化石,下列推断合理是:
A. 气候恶劣 B. 生物萧条 C. 岩浆活动 D. 人类破坏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一个未来故事:太阳急速老化,人类选择距地球4.2光年的比邻星系作为新家园。人类带地球逃离太阳系期间,暂居在距地面5千米的地下城,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停止自转,并计划借助木星的引力弹弓获得动力逃离太阳系。据此回答下列题。
34.有关《流浪地球》的讨论合理的是:
A. 木星是类地行星,由岩石组成 B. 地下城位于地球圈层的地壳部分
C. 流浪地球的新家园在河外星系 D. 太阳活动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
35.若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停止自转,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被严重影响的是:
A. 安全的宇宙环境 B. 适宜的温度范围
C. 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D. 适中的日地距离
36.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
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 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
37.某研究小组认为,在冰雪覆盖的高纬度地带植树造林可能加剧全球变暖。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在该地带植树造林:
A.增加了对CO2的吸收 B.降低了地面反射能力
C.降低了大气相对湿度 D.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
明安图天文观测基地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处于半干旱气候区),拥有世界一流的太阳射电望远镜,被誉为草原“天眼”。今年投建的米波-十米波射电日像仪将填补国际上追踪太阳爆发初始能量释放和在行星际空间传播过程的成像观测空白。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8.明安图是清代杰出的蒙古族天文学家,为纪念他,将位于小行星带的第28242号小行星命名为明安图星。该小行星所处的位置最可能是:
A. 地球与火星轨道之间 B. 木星与火星轨道之间
C. 木星与土星轨道之间 D. 地球与月球轨道之间
39.该观测基地选址考虑的主要条件是:
A. 气候干旱 B. 纬度较高 C. 草原植被 D. 地形平坦
40.监测显示:2019年10月17日,太阳活动为低水平,日面上没有黑子。则可推测该日耀斑发生概率和地磁场情况分别是:
A. 极高、 磁暴 B. 极高 、平静 C. 极低 、磁暴 D. 极低 、平静
第Ⅱ卷
综合题(40分)
4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
(1)若图表示太阳系中部分天体的位置图,A表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则天体D是________,图能够直观显示地球上具有生命的条件是________。(4分)
(2)若A表示太阳内部,B、C、D代表太阳大气。
其中肉眼可见的太阳表面是图中的________层;作为太阳活动强弱标志的现象发生在________层;太阳大气最外层发生的太阳活动是________。(6分)
(3)若该图为地球内部圈层,D为地壳,B、A分别为外核和内核。则C层为________,D、C的分界面为________界面,当地震波由C传播到B时,其变化是________。(6分)
(4)若A表示地球表面,B、C、D代表地球大气垂直分层。则风云雨等天气现象发生在________层,D层有________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信号。有“生命保护伞”之称的臭氧层位于图中________层。(6分)
42.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8分)

图 甲 图 乙
(1)甲图中的A和F两种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__________地区,是由__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4分)
(2)甲图中F为流动沙丘,由沙丘形态可知该地盛行________风。(2分)
(3)D岩石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可能形成_____ 地貌。(2分)
(4)乙图的地貌类型是__________,(2分)并说明其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6分)
由M到N的颗粒物(砂石 、砾石、黏土)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_________。(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