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件(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件(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2-15 00:48: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2
0
2
3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战
时空观念:了解和梳理汪精卫叛国、皖南事变等情况下全民族继续抗战、中共七大和日本投降等基本史实。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通过史料认识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历史意义;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家国情怀:学习抗日战争的胜利,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核心素养目标
导入新课
1938.10
局部抗战
1931.9.18
1945
十四年抗日战争
1937.7.7
战略防御阶段
战略相持阶段
战略反攻阶段
全面抗战
1931年
1936年
1937年













西安事变
1938年
1945年
局部侵华时期
全面侵华时期
保卫大武汉
淞沪会战
南京大屠杀
1941
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4
豫湘桂战役
台儿庄战役
平型关大捷
百团大战
1940
“我不是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军国主义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的账上。但是,我相信,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中国首席审判官 梅汝璈
1.战略相持阶段,日本对华政策?
2.全民族抗战的体现(各个群体的抗战措施)?
3.中共七大时间、内容、意义。
4.日本投降的经过。
5.思考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自学导航
一、全民族坚持抗战
1.背景
日军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和国内资源紧张
1938年,武汉会战以后,日本“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彻底粉碎,日本陷入了它自身所最不愿意持久战泥淖之中,中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1941年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场爆发,日本战线由亚洲延至美洲。
1931.9.18,九一八事件
1938年武汉会战
1937.7.7,七七事变
日本
对共产党:加强进攻敌后根据地
对国民党: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对各方态度
对占领区∶加强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面临的
问题
兵力不足
战线过长
资源紧张
2.日本的侵略政策
整个抗战期间,日本从中国掠夺的黄金高达21000吨,仅在南京就搜刮了6000吨。……日本发行的军票,通过废纸变相“洗劫”中国财富。……据统计,战争期间被鬼子掠夺的文物多达1879箱360万件,这还不算日军带不走而被破坏掉的。
3.中国各方的反应
(1)国民党亲日派:
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
1942年汪精卫(右)与日本首相东条英机(左)
1940年3月,日本扶持下的
汪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
(2)国民党顽固派:
1941年1月制造“皖南事变”
叶挺
项英
皖南事变
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所属部队9000余人奉命北移。突遭国民党8万多人的拦击。新四军血战七昼夜,除约2000人分散突围外,大部分壮烈牺牲。军长叶挺谈判时被扣押,副军长项英遇难。
(3)共产党:
坚持抗战,掀起大生产运动
1943年秋天,中央机关在枣园的书记处礼堂举行了纺线比赛。
王震率359旅南泥湾开荒
(4)中国各阶层的态度: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各民族、各党派、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
国民党内爱国将领
共产党
青年
妇女
工人
华侨同胞
文艺
枣宜会战中,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在反“扫荡”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
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
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回国参战。
成立抗战协会,宣传抗战,振奋士气。
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左权(1905—1942)全面抗战后,他协助指挥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粉碎日、伪军“扫荡”,发展壮大人民武装力量,取得了百团大战等许多战役、战斗的胜利。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左权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不幸牺牲,年仅37岁。
张自忠(1891—1940)1940年5月1日,张自忠亲笔昭告各部队、各将领:“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张自忠率2000多人东渡襄河后,一路奋勇进攻,将日军第13师团拦腰斩断。日军随后以优势兵力对张自忠所部实施包围夹攻。张自忠毫不畏缩,指挥部队向人数比他们多出一倍半的敌人冲杀10多次。
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二、中共七大
1.背景
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场爆发,促使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1944年欧洲第二战场开辟,德国败局已定;太平洋战场美军转入反攻。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在望。
国际: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
国民党为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召开六大,宣称:“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给即将到来的胜利蒙上了阴影。
国内:国民党企图夺取抗战胜利的果实
目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有两个前途。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要使中国回到不独立、不自由、不富强的老状态里。这是个黑暗的前途。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要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这是个光明的前途。我们要努力争取实现光明的前途。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2.会议概况
时间、地点
内容 总结经验
制定党的 政治路线
中央机关
确立思想
1945年4月 延安
总结了中共领导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总结了抗日战争的丰富经验。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共的领导下,打败日本
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
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意义
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并为党和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毛泽东思想=马列主义+中国革命具体实际
中共七大通过的党章有何深远意义
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
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
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
统一
全党思想
实现党的
政治路线
指导
全党行动
指针
继承发展
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1.国际战场的有利局势
1942年1月,26国签订《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1942年6月,美日中途岛海战,美军战胜,扭转了战局,成为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
1943年初,苏德战争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1943年9月,意大利法西斯宣布投降
(1)欧洲战场:1944年到194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场捷报频传,德国在欧洲战场处于劣势,败局已定。
(2)太平洋战场:在美国英国的连续打击下,日本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陷入困境
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在总理府地下室自杀。
1945年5月8日盟军攻克柏林,法西斯德国战败投降。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在日广岛和长崎各投掷一颗原子弹。
1945年8月8日,苏联正式对日宣战,次日苏联进攻日本关东军。
2.国内战场进行战略反攻
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人民日本进行反攻,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
1944年到194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场捷报频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率先发起局部反攻,取得了一系列胜利。
八路军收复山海关
八路军收复石家庄
3.日本投降
①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②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抗日战争胜利结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8月15日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日本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
9月9日,何应钦(左)代表中国接受日军投降书(日方代表冈村宁次)。
蒋介石向全国军民发表广播讲话
北平人民欢庆抗战胜利的情形
1945年10月25日,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在台北市中山堂举行,台湾及澎湖列岛正式重归中国版图
庆祝台湾光复图
四、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伟大意义
1.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国民党 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共产党 在反“扫荡”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青年 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
妇女 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
工人 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华侨 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
文艺 成立抗战协会,宣传抗战,振奋士气
(1)根本原因: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1938年-1945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
军队歼敌数量对比表
歼日伪军数量 比例
中国共产党 170万余人 58.8﹪—75﹪
中国国民党 约85万余人 25﹪—42﹪
(2)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是决定因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是抗战相持阶段的主战场。从抗战全局来看,敌后战场的发展壮大,抗击着约60%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逐渐成为主战场,为赢得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副主任高永中
1944年到194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场捷报频传,德国在欧洲战场处于劣势,败局已定。在美国、英国的连续打击下,日本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陷入困境。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本宣战。次日,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
(3)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与帮助;
2.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战争名称 时间 结果 中国人民的抗战与探索
鸦片战争 1840-1842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
抗日战争 1931-1945
中国近代以来的侵华战争结果及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失败
失败
失败
失败
胜利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国共合作,全民族抗日
(1)是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坍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和德国配合起来,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斩断通向地中
海的一切交通线。——美国总统罗斯福
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够避免上述局势出现的
只有中国。
——英国首相丘吉尔
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
——苏联领导人斯大林
(3)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的地位与作用
据日本防卫厅战史研究所资料,1937年,日本陆军共24个师团,其中21个师团授入侵华战争,占其陆军总兵力的88%以上。1938年,日本陆军共34个师团,其中32个师团用于侵华,占其陆军总兵力的94%。1939年,日本陆军共41个师团,其中投入侵华战争34个师团,占其陆军总兵力的83%。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陆军共51个师团,其中34个师团和44个独立旅、混成旅团用于侵华,占其陆军总兵力的80%,而用于南太平洋战场的陆军只有10个师团,不及侵华兵力的20%。一直到1945年,拥有100余万兵力的日本陆军主力中国派遣军,在中国军民多年的打击消耗和最后的全面反攻下,不得不在中国放下武器,无条件投降。
“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二战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不仅对中国的命运至关重要,对塑造当今世界格局也发挥了关键作用。世界应该铭记中国为二战胜利所做出的牺牲和贡献。”
——英国牛津大学历史教授米特
1945年10月24日,五个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会员国以及其它46个签字国的大多数成员国批准了《联合国宪章》,联合国作为实体组织正式成立。联合国宪章第23条规定:中华民国、法兰西、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及美利坚合众国组成五大常任理事国。
(4)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在南京举行的中国战区受降仪式上,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字,是否意味着日本政府能够正确看待侵略历史。
不能。因为在日本一直没有彻底地清算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及其思想,导致现在的日本对待那段惨痛的历史不但不反思,反而要加以否定,甚至美化。因此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抗战精神
抗战的启示和教训?
鉴往事,知来者。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海内外所有中华儿女,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奋勇前进。这是对为夺取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所有先烈、对为中华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解放献出生命的所有英灵的最好告慰。
——习近平《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大会的讲话》
③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⑤发展经济,增强国力,科技强军,加强国防,加强国际合作,振兴中华。
①落后就要挨打;
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④万众一心,同仇敌忾,依靠人民力量,坚持中共的领导。
课堂小结
时间:1945年4月
内容:总结经验、制定路线、选举领导机关、确立毛泽东思想
抗日战争的胜利
全民坚持抗战
中共七大
抗战胜利
打击国民党退步活动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意义: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指明了方向
全民抗战
抗战胜利的原因
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
1.中国共产党某次代表大会的会场布置:主席台最上方的石拱上有红色美术字“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台前还摆放着多盆从山里采集来的野生花草。会场两边的墙上,各安装着3个代表胜利的“V”字形旗座,每个旗座插有4面党旗,24面党旗象征中国共产党24年的奋斗历程。这次大会的历史性贡献有( )
A.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B.明确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C.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D.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
2.《吕正操回忆录》记载:“我第一次出席这样庄严、隆重的大会,听了毛主席的《论联合政府》,……(它)为我们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以及今后的斗争指出了前进的光明道路。”文中的“大会”( )
A.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B.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C.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D.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A
检测提升
C
3.1945年5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说“我们中国有无产阶级、大资产阶级、中间阶级,这三个阶级都在活动,尤其是在抗日战争快要胜利的时候,都在那里准备日本打垮后干什么。”这反映当时( )
A.中国前途命运面临多种选择 B.蒋介石坚持独裁统治发动内战
C.联合政府设想得到广泛认同 D.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向城市
4.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从北京前往陕西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重温革命战争时期党中央在延安的峥嵘岁月。以下史事属于这段“延安的峥嵘岁月”的是( )
A.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 B.古田会议确立建党建军原则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宣布成立 D.中共七大提出党的政治路线
A
D
5.腾冲是著名的侨乡,抗日战争时期,腾冲旅缅华侨成立了“全新华侨救国总会”,广泛动员组织抗日活动,极大地动员爱国侨胞投入抗日活动,这表明抗日战争的胜利是( )
A.国共第二次合作的结果 B.反法西斯联盟成立的结果
C.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的结果 D.全民族团结抗战的结果
6.中国始终抗击和牵制着日本陆军主力,制约着日本的“北进”和“南进”,保障了同盟国“先欧后亚”大战略的实施……中国战场抗击和牵制了日本2/3以上的陆军兵力和部分海空军事力量,牢牢地捆住日本法西斯的手脚,使其陷入长期战争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可见,中国抗日战争( )
A.扭转了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屡败局面 B.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D.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
D
C
7.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能够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 )
A.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与援助
C.国共两党在民族危难之际的合作 D.全国各民族团结一致的不屈抗争
8.据统计,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陆军总兵力为51个师团,其中用于中国的35个、东南亚的10个,日本陆军近70%的兵力投入侵华战争,而用于太平洋战场的兵力不足20%。这则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B.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相互配合
C.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D.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A
C
9.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写道:“中国通过长期的反侵略斗争,取代了日本在东亚的主导国家地位,从战前的半殖民地状态一跃成为五大国之一及联合国的创始国,拥有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和一票否决权。”材料反映了抗日战争胜利后( )
A.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B.中国主导世界政治格局
C.中国综合国力超越日本 D.中国成为世界超级大国
10.二战时,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并且可以冲,一直向中东……”这说明抗日战争的胜利( )
A.是中国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B.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C.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D.使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