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冀中的地道战》教案
教学目标:
1. 认识“侵、略”等 8 个生字,会写“侵、略”等 10 个字。理解“侵略、妨碍”等词语的意思。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和地道的结构特点。
3. 体会我国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和无穷无尽的智慧。
重难点:
1.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和地道的结构特点。
2. 难点:体会我国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和无穷无尽的智慧。
教学过程:
一、精彩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过电影《地道战》吗?这部电影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冀中人民利用地道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斗争的故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冀中的地道战》,它将为我们详细介绍冀中地道战的情况。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了解一下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吧!
二、作者简介
周而复(1914 年 1 月 3 日-2004 年 1 月 8 日),原名周祖式,安徽旌德人,著名作家、书法家,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
周而复自幼喜爱文学,早年就读于上海光华大学。抗日战争爆发后,周而复参加了抗日救亡运动,1938 年 3 月 15 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周而复在 70 年的创作生涯中,发表了大量文学作品,其中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剧本等,代表作品有《白求恩大夫》《上海的早晨》《长城万里图》等。
《冀中的地道战》是周而复 1955 年创作的短篇小说,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冀中人民利用地道与敌人进行斗争的故事。这部作品被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五年级上册第 5 课。
三、课文详细讲解
【第1自然段讲解】
这段话描述了日本侵略军在 1942 年至 1944 年期间在冀中平原上进行“大扫荡”的情况。他们修筑了封锁沟和封锁墙,每隔十里或八里就设立一座碉堡或堡垒,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削弱我们的人民武装力量。
在这段时期,日本侵略军采取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试图消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和抗日根据地。他们修筑的封锁沟和封锁墙是为了限制人民武装的活动范围,并加强对该地区的控制。
碉堡和堡垒是日本侵略军用来监视和控制冀中平原的重要设施。他们希望通过这些据点来监视人民武装的行动,并在必要时进行攻击。
这段话反映了日本侵略军在中国的暴行和对中国人民的压迫。它也强调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第2自然段讲解】
这段话描述了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了对抗日本侵略军的“扫荡”而创造了地道战这种新的斗争方式。
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对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扫荡”,试图消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和抗日根据地。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冀中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挥创造力,利用地道来进行斗争。
地道战是一种以地道为主要作战场所的游击战争方式。冀中人民在地下挖掘了复杂的地道系统,这些地道既可以作为藏身之处,又可以作为攻击敌人的通道。通过地道,游击队可以进行隐蔽、伏击和突袭等行动,有效地打击敌人。
地道战的创造显示了冀中人民的智慧和勇气,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抗日斗争中的重要作用。这种斗争方式为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取得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3自然段讲解】
这段话描述了地道战这种战术在冀中平原上的神奇效果。地道战是一种以地道为主要作战场所的游击战争方式,通过在地下挖掘复杂的地道系统,人民可以进行隐蔽、伏击和突袭等行动,有效地打击敌人。
首先,文章强调了地道的数量之多,横竖、直弯形状各异,家家相连,村村相通。这意味着地道系统非常庞大且复杂,使得人民可以在地下自由穿梭,进行游击战。
其次,文章提到了地道战的具体应用。当敌人来袭击时,人民可以迅速钻进地道,让敌人扑个空。而当敌人离开时,人民可以从地道中出来,继续正常的生活和农业生产。有时候,人民还可以利用地道进行反击,打击敌人。
最后,文章指出地道战是冀中平原人民坚持敌后游击战争的坚强堡垒。地道为人民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防御手段,使他们能够在敌后坚持战斗,对抗敌人的侵略。
这段话通过生动的描述和具体的例子,展示了地道战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和神奇效果。它强调了人民的智慧和勇气,以及他们在艰苦环境下坚持斗争的决心。
【第4自然段讲解】
这段话详细描述了地道的式样和特点,以任丘的地道为例。
首先,文章提到地道的式样有一百多种,显示了地道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接着,具体介绍了任丘地道的情况。地道挖在街道下面,与别村相通的地道则挖在庄稼地下面。地道的高度和顶部离地面的距离都经过精心设计,既能让人通过,又不妨碍上面种庄稼。
其次,文章描述了地道内部的结构。地道里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大洞,洞顶用木料撑住,非常牢靠。大洞四壁又挖了许多小洞,用于居住、拴牲口、搁置物品和做厕所等。一个大洞能容纳一百多人,最大的能容纳二百多人,并且经常准备着开水、干粮、被子和灯火等生活必需品,方便人们在里面居住。
此外,文章还提到了地道里的通气孔,这些气孔通到地面,从气孔里能漏下光线来,并且口子开在隐蔽的地方,敌人很难发现。人在洞里既不会感到气闷,也不会觉得暗。
最后,文章提到有的老太太甚至把纺车也搬进来,在洞里纺线。这表明地道不仅提供了安全的藏身之处,还可以维持人们的正常生活。
这段话通过详细的描述,展示了地道的复杂性和实用性,以及人民在战争中利用地道进行有效防御的智慧。
【第5自然段讲解】
这段话描述了地道出口的隐蔽性和防御设施的设计。
首先,文章提到地道的出口开在隐蔽的地方,外面堆满荆棘,有的还在旁边挖了陷坑,坑里插上尖刀或者埋上地雷,上面用木板虚盖着,板上铺些草。这样的设计使得敌人很难发现地道的出口,并且一旦敌人接近,就可能触发陷坑中的尖刀或地雷,给敌人造成伤害。
其次,文章提到在地道里,离出口不远的地方挖几个特别坚固的洞,民兵拿着武器在洞里警戒。这样可以在敌人进入地道时及时进行防御和反击。此外,拐弯的地方挖一些岔道,叫做“迷惑洞”,让敌人分不清哪条是死道,哪条是活道。如果敌人进入死道,就会有地雷等着他们;即使敌人进入活道,也会面临关卡的阻碍。
最后,文章提到地道里每隔一段就有一个很窄的“孑口”,只能容一个人爬过去。只要一个人拿一根木棒,就可以把“孑口”守住,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局面。这样的设计使得地道的防御更加稳固,敌人很难突破。
这段话通过详细的描述,展示了地道出口的防御设施设计的精妙之处,体现了人民在战争中运用智慧进行防御的能力。
【第6自然段讲解】
这段话描述了人民在面对敌人对地道的破坏时,想出了许多妙法来进行防备。
首先,文章提到敌人使用了各种方法来破坏地道,包括火攻、水攻和毒气攻。针对这些攻击方式,人民也想出了相应的防备措施。洞口准备着土和沙,可以用来灭火;“孑口”上装着吊板,如果敌人放毒气,就把吊板放下来挡住,不让毒气往里透;对付水攻的法子更妙了,把地道跟枯井暗沟连接起来,敌人放水的时候,水从洞口进来,就流到枯井暗沟里去了。
最后,文章强调了各个村子的地道是相通的,这意味着人民可以在必要时转移到旁的村子,避免受到敌人的攻击。这种相互连接的地道系统增强了人民的灵活性和生存能力。
这段话通过描述人民面对敌人的破坏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展示了他们的智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他们通过巧妙的设计和相互协作,有效地防备了敌人的各种攻击,保障了地道的安全和人民的生命财产。
【第7自然段讲解】
这段话描述了人民在地道中如何通过“无线电”和“有线电”来了解地面上的情况。
首先,文章提到民兵的指挥部派出一些人分布在各处,他们发现了敌情就通过吆喝的方式一个接一个地传递信息,一直传到指挥部里。这种吆喝被老百姓称为“无线电”,它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信息传递方式。
其次,文章提到地道里面使用了“有线电”,即通过一根铁丝牵住一个小铜铃来传递信息。这儿一拉,那儿就响,拉几下表示什么意思是早就约好了的。这种有线电的方式更加准确和迅速,可以在地道内部进行远距离的信息传递。
最后,文章强调了人民为了打击敌人,想尽了各种办法,展现了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他们通过创造性的方式,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条件,有效地进行信息传递和防御。
这段话通过描述人民在地道中使用的信息传递方式,展示了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力。他们不断想出办法来应对战争中的挑战,为了保护自己和打击敌人,竭尽所能。这种智慧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
【第8自然段讲解】
这段话总结了地道战在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文章提到地道战这个斗争方式有效地粉碎了敌人毒辣透顶的“扫荡”。敌人试图通过大规模的扫荡来摧毁抗日根据地,但地道战的出现使得人民能够在地下进行隐蔽和防御,有效地对抗敌人的攻击。
其次,文章强调了冀中平原上的人民通过地道战坚持了生产。尽管面临战争的困难和威胁,人民仍然能够在地道中进行农业生产和其他活动,维持了基本的生活需求。
最后,文章指出地道战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地道战不仅给予了敌人以重创,还展示了人民的智慧和勇气,成为了抗日战争中的一个重要象征。
这段话通过强调地道战的作用,展示了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他们通过创造性的斗争方式,在困难的环境下坚持生产,并给予敌人有力的打击,为我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总结:
《冀中的地道战》这篇文章通过介绍冀中地道战的产生原因、作用、地道的样式结构及特点等方面,热情颂扬了中国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和顽强的斗志。
这篇文章让读者了解了抗日战争时期,冀中人民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而进行的地道战,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同时也让读者认识到了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