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小学5年级下册人教新课标第12课《半截蜡烛》导学案
五下*第12课 半截蜡烛
【学习目标】
1通读课文,了解剧本的形式和特点,和一般记叙文比较写法上的不同。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读课文,并能演一演。
3、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读人物的的语言和剧本提示(即文中带括号部分),理解人物的行为和心理。
难点:体会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和敌人作斗争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
自读自悟 合作学习 按阅读提示,通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主阅读,自学生词,读懂课文,根据导学案设计的问题展开学习,之后,和大家交流自己的体会,汇报收获,解决疑问。
导 学 过 程 方法导引
【自主学习,基础过关】自主检测: 查找二次大战期间,德国纳粹的罪行的资料,整理后写在下面。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完成下列练习。 给加点字注音: 半 截( ) 许 诺 ( ) 熄 灭( ) 厨 房 ( ) 烛 芯( ) 楼 梯( )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不惜代价: 若无其事: 小心翼翼: 完好无损:不动声色: 了如指掌: 2、我的疑惑:【合作探究 释疑解惑】 一、初读课文,看看有哪些特别的地方?(剧本的特点)(1)课文开头列出了时间、地点和人物。整篇课文是对话的形式。(3)课文的中间用括号的形式提示当时的情景、人物的动作、神态等。二、以小组为单位,朗读课文,看谁读得最好。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围绕“半截蜡烛”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说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经过和结果。 三、精读课文,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伯诺德一家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从他们的动作、语言、心理的句子中找一找,请分别写写。 1、伯纳德夫人特点: 找到的句子: 2、大儿子杰克特点: 找到的句子: 3、小女儿杰奎琳特点: 找到的句子:四、品读课文。绝密情报终于没有暴露,情报站没有遭到破坏,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们一家也得救了。那么,是谁保住了秘密,保住了情报站,挽救了一家人?在他们一家与德军的巧妙周旋中,你认为谁的贡献最大?你最欣赏谁,为什么? 五、 总结归纳:跟你读过的写人记事的文章比较比较,这篇课文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通过人物对话和提示语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检测反馈 学以致用】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猛烈( ) 昏暗( ) 严肃( ) 显眼( ) 安全( ) 粗暴( ) 放心( ) 若无其事( ) 我最欣赏剧本中(谁) ( http: / / www.21cnjy.com ) 的语言,因为 。 学完这篇课文,你想对文中的人说些什么呢?请选择一个人物,写几句话。 想象一下,敌人走后,母子三人会说些什么?请你写一写。 【总结提炼 知识升华】1.学习收获2、需要注意的问题 【课后训练 巩固拓展】生死攸关的烛光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 ( http: / / www.21cnjy.com )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她身边只有两个幼小的儿女。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母子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工作。 ⑵ 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把收到的绝密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报藏好,等盟军派人前来取走。为了情报安全,她想了许多方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 )的搜查。 ⑶ 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 ( http: / / www.21cnjy.com )官。他们坐下后,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军官面前。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点燃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秘密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松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⑷ 轻松没有持续多久,中尉又把烛芯重新点燃:“晚上这么黑,多点支小蜡烛也好嘛。”他说。 ⑸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 ( http: / / www.21cnjy.com )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下来了。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烛台。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此时此刻,那烛光仿佛成了这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⑹ 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样年纪的小女儿。”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⑺ 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1、根据上下文选词填空: 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______(A. 严谨 B. 严峻 C. 严密D. 严厉)的搜查。 2、 第⑸段中,“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 “厄运”在文中具体是指: (1)______ 。(2)______ 。 (情报被发现;家人遭遇不测。)3、(1)“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 保持原意,把这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是: 。 (2)联系上下文可以看出,文中用反问句而不用陈述句,是为了表现那个中尉____ __的态度。 (凶恶残暴)4、(1)“伯诺德夫人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分别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夫人此时既___ __又___ __的复杂心理。 (紧张 担心害怕)(2)其中的比喻句写出了德军的( ) A、态度之蛮横凶恶 B、态度十分友善 C、表情十分可笑滑稽 D、眼神十分专注执著 5、概括母子三人为了保护秘密情报所采取的具体行动。如:大儿子杰克借口搬柴,端走烛台。 ① 伯诺德夫人 , 。(取出油灯,吹熄蜡烛)② 小女儿杰奎琳 , 。 (推说睡觉,拿走蜡烛)6、母子三人保护秘密情报的行为表现出他们 的优秀品质。 7、说说课文和记叙文《生死攸关的烛光》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课后反思 自悟自励】 学生课前仔细阅读课文,基本完成生字、新词等识记理解内容,并了解课文的大意。先通过自读自悟了解课文大意;然后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理清课文脉络,探究秘密是怎么保留下来的这一问题;最后,感情朗读课文。分组交流,各抒己见,尽量概括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