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第23课内战爆发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上第23课内战爆发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8.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2-15 08:30: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1945年8月10日,日本通过瑞典、瑞士方面向同盟国表示愿意接受波茨坦公告。喜讯传来,从重庆到延安,老百姓张灯结彩,鞭炮齐鸣,欢庆胜利。岂料,8月11日,蒋介石一连发出四个命令,抢夺胜利果实。
“蒋介石想要独自摘桃子了!”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3课
23
课程标准: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了解全面内战的爆发、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丰子恺 《胜利之夜》
画面中一家四口欢庆祥和,寓意抗战胜利后,黑暗终结,光明新生,普天同庆。
抗战胜利后,人民的愿望?
中国的老百姓,足足有三十多年没有享受过和平的日子,一面受敌人的侵略,一面不断内战····我们对于战后和平的期望,就象饥饿的人等饭吃那样的急迫····我们反对内战,不管用什么法律来解释,我们还是要反对,如果内战,全中国人民都要遭受无穷的损害···——1945年8月《新华日报》一封读者来信
“炮弹作花瓶,万世乐太平”
1945年5月,蒋介石在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说:“今天的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日本是我们国外的敌人,中共是我们国内的敌人!只有消灭中共,才能达成我们的任务。”
国民党的企图?
剥夺人民已经取得的权利,使抗战胜利后的中国仍然回到抗战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
不要和平、民主!
1946年6月,上海各界群众举行呼吁和平反对内战示威游行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走向何方的历史关头。和平还是战争?民主还是独裁?成为国内各种政治势力斗争的焦点
“从整个形势看来,抗日战争的阶段过去了,新的情况和任务是国内斗争。蒋介石说要‘建国’,今后就是建什么国的斗争。是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呢,还是建立一个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这将是一场很复杂的斗争。“——1945年8月13日,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的讲话
1945年蒋介石先后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商谈国事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可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
摆出要以谈判求和平的姿态,企图抢先占领舆论制高点和战略主动权
“朱总司令本日午有一电给你,陈述敝方意见,待你表示意见后,我将考虑和你会见的问题”
朱总司令电文提出的是受降程序未明问题
蒋介石的这封电报,蒙蔽了一些媒体
“大战方告终结,内争不容再有。深望足下体念国家之艰危,悯怀人民之疾苦,共同勠力,从事建设。如何以建国之功收抗战之果,甚有赖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计”。
1945年蒋介石先后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商谈国事
蔼然诚坦,溢于言表,不须我们多作解释。我们相信全国同胞的心情,都与蒋主席相同,殷切盼望毛先生不吝此一行,以定国家之大计。”——《大公报》
“我们明知道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中央日报》总主笔陶希圣。”——
“兹为团结大计,特先派周恩来同志前来进谒,希予接洽,为恳”。
《毛泽东关于赴渝谈判问题致蒋介石的电报》
未养电诵悉,承派周恩来先生来渝洽商,至为欣慰。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则重要问题,方得迅速解决,国家前途实利赖之。兹已准备飞机迎迓,特再驰电速驾!蒋中正梗。
梗电诵悉,甚感盛意,鄙人极愿与先生会见,商讨和平建国大计。俟飞机到,恩来同志立即赴渝晋。弟亦准备随即赴渝
“目前与奸党谈判,乃系窥其要求与目的以拖延时间,......国军抓紧时机,迅速收复沦陷区中心城市。待国军控制所有战略据点、交通线,日寇完全受降后,再以有利之优越军事形势与奸党作妥协谈判。如彼不能在军令政令统一原则下屈服即以土匪清剿之。”——蒋介石给国民党各战区司令长官的绝密电报(1945年9月20日)
三次电邀毛泽东,蒋介石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呢
1945年8月28日,为争取国内和平,毛泽东和周恩来、王若飞在赫尔利、张治中陪同下离开延安赴重庆谈判。
《新华日报》发表了读者胡其瑞等4人的来信:“毛泽东先生应蒋主席的邀请,毅然来渝,使我们过去所听到的对中国共产党的一切诬词和误解,完全粉碎了。毛先生来渝,证明了中共为和平、团结与民主而奋斗的诚意和决心,这的确反映和代表了我们老百姓的要求。”
“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1945年柳亚子得知毛泽东抵达重庆后,赶来桂园探望,一见面就赠的诗
考克帽,这是周总理特意赠与他
“这岂不是夺了恩来所爱。”
“主席把这顶帽子拿在手中,稍有挥动,显示出来的,便是扭转乾坤的力量。”
“我们到重庆去,展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形象,挥动考克帽,彰显解放区万众一心的无畏力量,这顶帽子,我戴了!”
“主席伟岸的身形站在飞机舱口;坚定的目光望着送行的人群;宽大的手掌,握着那顶深灰色的盔式帽;慢慢的举起举起然后有力地一挥,停止在空中...”
近代摄影师吴印减拍摄的《挥手之间》
时间
地点
内容
双十协定》原稿
1945年10月10日
重庆
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等。
焦点
参加会议的中共代表团部分成员,左起:陆定一周恩来、邓颖超、董必武、王若飞
时间
地点
内容
1946年1月10日
重庆
讨论了建立联合政府、和平建国纲领召开国民大会、修改宪法草案、整编军队等问题
通过了一系列决议,再次确定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
影响: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中原军区战略位置重要
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撕毁停战协定和政协协议,悍然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
中原解放区
全面内战由此爆发
境内山地平原交错,河汊纵横,背靠大别山、桐柏山、大洪山,面临江汉平原,气候温和、物产丰富;
中原军区靠近长江中游最大城市武汉,平汉铁路贯穿南北,是控武汉、窥南京,控制出川咽喉的要地,也是蒋介石大军攫取华东、华北乃至东北的重要障碍。
《新华日报》报道国民党反动派背信弃义,破坏停战协定,发动内战
战争初期的形势相当严峻。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的对比
国民党
中国共产党
总兵力
约430万人
正规军约200万人
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
约127万人
野战军61万人
双方总兵力的对比为3.4:1
拥有装备较好的陆、海、空军
没有海军和空军,而且装备基本上是缴自日、伪军的步兵武器,仅有少数火炮。
占全国76%的面积、3.39亿人口的地区控制着几乎所有的大城市和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拥有全国大部分近代工业和人力、物力资源
解放区的土地面积只约占全国的24%,人口约1.36亿,近代工业很少,基本上依靠传统的农业经济。
苏联领导人对形势作了悲观的估计,认为中国如果打内战,美苏可能卷入,中国将成为世界大战的战场,中华民族有毁灭的危险。
“我们必须打败蒋介石,因为蒋介石发动的战争,是一个在美帝国主义指挥之下的反对中国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解放的反革命的战争;我们能够打败蒋介石,因为人民解放军的战争所具有的爱国的正义的革命的性质,必然要获得全国人民的拥护。这就是战胜蒋介石的政治基础。”
国民党战略方针:
战略意图:
全面进攻、速战速决
48小时内消灭中原中共军队3个月或6个月内解决关内问题,然后再攻占东北全境。
国民党军队占领张家口后检阅部队
1946年10月,国民党占领张家口,全面进攻达到最高峰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宣传单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亚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
战略上蔑视
实力的悬殊,中国共产党如何应对?
战略战术:
主要目标:
主要方式:
作战原则与方针:
自卫战争
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运动战
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
战术上重视
根据课本内容,完成战争进程。
战争进程 时间 代表事件
内战爆发
全面进攻
重点进攻
1946年.6
1946年.6——1947.3
1947.3——1947.6
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国民党占领张家口
中共中央撤出延安,转战陕北
取得青化砭和沙家店战役胜利,粉碎对 陕北 重点进攻
取得孟良崮战役胜利,粉碎对山东重点进攻
此役全歼国民党军整编第三十六师6000余人,从根本上扭转了西北的战争局势
此役歼敌2900余人,是西北野战部队撤出延安后的首战胜利,打击了胡宗南部的进攻气焰,鼓舞了解放区军民斗志
此役歼敌3.2万余人,对挫败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是有决定性意义
为何会发生转变?
从1946年7月到1947年6月止,人民解放军在一年作战中,共歼灭国民党正规军97.5个旅(内有46个整旅),平均每月歼敌8个旅,连同非正规军,共歼敌112万人。国民党第一线的突击兵力,已下降到只占进攻解放区的总兵力的34%。解放区军民在这一年中所取得的胜利,为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向战略进攻的转变创造了条件。

1946年7月20日,中共中央发出《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的指示;图为解放区我军举行动员大会,表示要坚决粉碎蒋介石的全面进攻。
解放区民兵为保卫家园,进行自卫战争,加强军事训练
《人民日报》1946年5月27日报道:太行、冀鲁豫解放区开展保卫麦收运动,冀鲁豫武委会号召民兵保卫麦收,太行边沿区健全联防;《解放日报》1947年1月1日报道:辉县发动民兵坚持分散杀敌的游击战争,获得成效,受到太行区通令表扬;《人民日报》1947年6月20日报道:长垣民兵在保卫麦收中,创造了五人击退敌人三百人的光辉战例。
解放军军民的自卫反击能获得胜利的原因
人民的支持
在豫北反动作战中,为阻滞敌快速纵队,参战群众拆毁了铁路;左下图为豫北民兵组成的担架队和解放军一起开往前线
22岁时的武工队队长郭兴
1946年12月21日《太行二届群英会刊(第19期)》发布群英会评选结果:郭兴模范武工队位列“英雄榜”。
解放军的英勇善战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原因?
正确的战略战术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为人民服务》
历史的叩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