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作业设计
道不论不清,理不辨不明
一、单元信息
基本 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语文 九年级 第一学期 人教社统编教材 思辨与理解
单元组 织方式 自然单元
课 时 信 息 序 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1 纵论天下事,思辨有良方 单元导读
2 摈弃他信力,增强自信力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3 感怀疑精神,悟学问真谛 《怀疑与学问》
4 培养新思维,挖掘创造力 《谈创造性思维》
5 宣创造之言,求真善之美 《创造宣言》
6 表达讲技巧,语言显特点 探究议论性文章语言的特点
7 材料合观点,辩证方统一 探究如何运用材料来证明观点
8 黑白不颠倒,是非辨分明 探究论证方式的选择
9 观点要一致,概念需统一 写作《论证要合理》
10 论证合情理,思路理清晰
11 议题应统一,理由当充分 口语交际《讨论》
二、单元分析
( 一) 课标要求
1.阅读简单的议论文,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
2.辨析、判断、提取、归纳论点。
3.认识、分析论据,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 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
4.对文或段的结构进行理解或划分,理解论证方法和表现手法。
5.结合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谈自己的看法或感想,培养学生的创 造性思维。
(二) 教材分析
从整套初中教材来看,议论性文章在七年级上册《纪念白求恩》、七年级下 册《最苦与最乐》、八年纪上册《我为什么而活着》、八年级下册《应有格物致 知精神》等就已经涉猎。到了本册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材中才明确提出“议 论性文章”的概念以及相关知识。本单元要在既往学习议论性文章的基础上,与 第二单元形成勾连,对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做出整体规划和合理安排,形成梯度。
第 1 页 共 31 页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驳论文,从两个方面批驳了对方的错误论 调:一方面揭露“一部分人”,即国民党当局,“自信力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 “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现在是发展这‘自欺力’。另一方面, 又用事实证明”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最后做出结论,“自信力 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文章结构严谨, 层次清楚,论证缜密。
《怀疑与学问》,论述了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的观点,强调怀疑精神在 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倡学者应有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作者 关于怀疑与学问之间关系的论述对今天的治学者以及中学生都是富有教益的。
《谈创造性思维》由“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说起,论述了创造性思维的重要 性以及创造性思维所必需的关键要素,并指出如何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作 者不是一下子就亮出中心观点,而是层层推进,不断深入阐发,体现出纵向深入 的思路。同时,在阐述每个层次,都一考材料论证观点,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创 造性宣言》的作者陶行知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他在本文提出“处处是创造之 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启发青年人去掉在科学创造方 面的妄自菲薄、无所作为的武大思想障碍——环境平凡、生活单调、年龄幼小、 能力薄弱、困难当道,鼓励青年人战胜困难、勇敢创造。文章语言热情洋溢,明 白如话,亲切感人。
三、单元学习与作业目标
【单元学习目标】
1.学习联系时代背景,把握作者观点,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
2.能区分观点与材料,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了解驳论的特点,理解 议论文逻辑严密、思辨性强的特点。
3.学习常见的论证方法,体会议论文严谨、准确、富有逻辑力量的语言特点。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和大胆设想、勇于创造的创新精 神。
【单元作业目标】
依据学生学情,教学目标以及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等要求可以将学生需 要掌握的知识分为四个等级。A 识记;B 理解;C 应用;D 综合。
其中“A 识记”重视记忆。指的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文学常识和重点字词,这 一层次的知识点需要“了解”以及“识记”。“了解”要求学生了解一点作者的 文学常识,比如鲁迅的杂文、顾颉刚的古史辩。“识记”要求内容上:基本知识 点正确、杜绝错别字;形式上:板书清晰、答题规范。在本单元中主要体现在: 1.正确读写生字词,并学会遣词造句。2.进一步巩固议论性文章的三要素。
“B 理解”重视领会。指的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区分观点,论据,把 握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了解驳论的特点,理解议论文逻辑严密、思辨性强的 特点,可稍带了解不同文章作者的语言风格。本单元的议论性文章,其论点的提 出各不相同,都具有思辨性,但也各有特色。《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先驳后 立,语言犀利,富有讽刺性和战斗性。《怀疑与学问》是开宗明义提出观点,严 谨准确而且鞭辟入里。《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课题并不是中心论点,要在 理解文章论证思维的基础上探究轨迹,明白本文的论证逻辑是:是什么-为什么- 怎么办”,从而理解作者是想论说“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得出“现实生活 要求人们须有创造性”的论点。“创造宣言”是开宗明义,驳立结合。语言热情
第 2 页 共 31 页
洋溢,明白如话,亲切感人。
“C 应用”重视方法。主要涉及区分“观点”和“材料”,并且还会对其做 出分析,理解二者之间的联系 (证明和被证明) 。学习常见的论证方法,进一步 体会议论文严谨、准确、具有逻辑力量的语言特点。 这一 目标落实在教学过程 中: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作者用了很多材料围绕主题——“中国人失 掉自信力了吗”阐释,先破后立,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分清哪个材料支撑哪种认识, 这些材料有事怎样组合在一起,起到“批驳”对方论证、树立本方观点的作用的。 又如《怀疑与学问》,开头提出观点:治学必有怀疑精神,接着从学问的基础入 手说明怀疑的重要性,将“怀疑和学问”紧紧的联系起来,从而为后面阐述怀疑 的作用和价值奠定了基础;接着,作者从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怀疑的价值——辨 伪去妄、启迪新说,这两个方面并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递进的关系,从学问拓 展到“人类文化的进步”,从而深刻阐明了“怀疑”的宝贵。引导学生梳理、构 建文章内容、思想框架的活动,分析“材料”和“观点”,就是在体会作者的论 证过程的严密性和结构的严谨性。
“D 综合”重视迁移。语文学习讲究学以致用,能够在体会议论文语言的严 谨准确的基础上,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实现知识的迁移和综合运用,培养学生 简明、清晰、严谨的用语习惯。这一 目标落实在阅读教学、写作、口语交际等教 学过程当中。例如《怀疑与学问》中“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 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 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这段话,“一 切”看似绝对,但准确地强调了“怀疑”对”学问“的重要;四个带有“常常” 的分局看似并列,实则递进,从“怀疑”到“辩论”到“评判”到“修正”,体 现出从起疑到主动修正带治学过程,逻辑性很强。议论文语言的鲜明性主要体现 为作者观点的明确:赞成什么,反对什么,非常清楚。例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 了吗》说“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如《创造宣言》中大量运用排 比句,使论证内容充实、丰富,具有说服力,增强了语言其实和论证的效果。比 如在单元测试中,结合文意,给某段补充论据;写作训练中,指导学生使用典型 材料论证论点;口语交际中,要求学生能听出讨论的焦点,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 见。
综上所述,可以理解为“A 识记”是语文学习的基础; “B 理解”是语文学 习的重要环节; “C 应用”是语文学习的方法掌握; “D 综合”则是语文学习目 的的体现。四个阶段层层相扣,缺一不可,对于学生能力的要求也逐渐提高。
一句话概括:道不论不清,理不辨不明。通过本单元学习,提高学生思辨能
力,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和创造力。
四、单元作业整体设计思路
单元作业整体设计依据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其一,九年级学生学情。九年级学生经过了九年一贯制的长期熏陶,有了一 定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课堂坚持以语文学科学习方法为指导,课时作业为辅助。 题量控制在 20 分钟以内,难度适中分梯度。以单元为单位,将单元学习目标分 解落实到每一课作业中,并且分专题强化思辨性议论文知识点,打破课文与课文 之间的界限。作业有整体归纳,有专项训练。作业训练目的性更强,有梯度。单 元检测试卷设置为一节课 40 分钟,分“积累和运用” 、“阅读和理解”和“片 段写作”三个板块,强调答题时间和答题规范。
第 3 页 共 31 页
其二,以教定练。单元作业的设置依据教学内容的确定,教什么练什么,提 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作业设计的针对性。
其三,记忆与遗忘规律。整个校本作业设计包括课时作业,单元检测卷,期 末检测卷。而单元作业则是每课课时作业加上本单元检测卷。所有的作业设计依 据语文课程标准和单元课程目标,一课一得,得得相连。
学生部分:预习要以单元为单位,要提前熟悉单元内容,打破传统以单课为 单位的预习模式,整体感知单元内容,了解课时作业的训练目标,化整为零,各 个击破。校本课时作业中作业设置分【课前准备】和【课后巩固】,作业灵活, 既可以检测预习效果,又可以巩固每一课学习内容。最后评讲订正,要求用红色 水笔及时订正,以示区分。书本必须翻开在校本旁边,以备知识点的随时查阅和 笔记的查漏补缺。
教师部分:首先及时批改作业,作业有批注,作业有反馈,优秀名单与不合 格名单及时公布;其次及时评讲作业,讲答案,讲对错原因更要讲方法。优秀作 业给予公示肯定,不合格作业也要公示,引以为戒。
单元检测卷的设置一方面为了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分阶段加强记忆,另一方 面有利于检查此阶段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查漏补缺。
其四,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在形式上,仿照安徽省中考题型,主要包括: 基础知识题、阅读理解题和作文。在内容上,以全国各地最新题库为载体,力求 灵活多变,有梯度有操作性。
其五,语文学科特点。语文学科的学年越来越重视本学科的核心素养。 语言学科五大核心素养:语言构建和运用,思维发展和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 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学科基础知识,巩固基本技能, (基本技能 主要包括:识图、有效读题、有效答题、答题技能、表达技能等等) 更要凸显学 科核心能力的落实。让学生既能学习知识,又可以提高能力,学会学习,学会思 辨。
其六,重视课时作业的评价。每一项作业用表格的形式作出等级评价,评价 主体是教师和学生,评价形式有教师评、学生自评和互评,在此基础上得出总体 评价结果。
五、课时作业
第一课时 纵论天下事,思辨有良方
作业 1
1.作业内容:字词巩固
⑴下面句中,加点字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
(
.
...
B
.
器成还须久为功,卓越从来都不是速成的,持之以恒地坚持才是关键。愿
)A.这种风俗由来已久,已经根深蒂固在当地人心中,不易改变。
....
年轻人都能沉心静气,积蓄力量,静待花开。
(
.
...
)C.他们在学习上孜孜不倦,作业还没写完就去打乒乓球了。
D.今年迎新晚会的魔术表演十分精彩,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其丰富奇妙的变
(
化简直不言而喻
。
)....
第 4 页 共 31 页
⑵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省 ( ) 仆 ( ) 中 ( )
( ) ( ) ( )
⑶下列各项中,字音和字形都有误的一项是 ( )
第 5 页 共 31 页
A.脊 (jǐ) 梁 诬 (wū) 蔑
B.诓 (kuānɡ) 骗 停滞 (zhì)
C.汲 (jí) 取 持之以恒 (hén)
D.豢 (huàn) 养 鲁钝 (dùn)
2.时间要求:3 分钟
搽 (chá) 虚妄 (wànɡ)
契 (qì) 而不舍 懦 (nuò) 夫
脂粉 (zhī) 步骤 (zhòu) 遁 (dùn) 词 灌溉 (ɡài)
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够正确写出字音或字形
理解并正确运用词语
总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于字词音、形、义的识记。学 生可以运用工具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积累并运用新的词语。
作业 2
1.作业内容:回顾议论文相关知识,完成下面表格。
名称 内容
议论文三要素
论证方式
论证方法
论据类型
2.时间要求:2 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学生互评的方式。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够识记议论文的基础知识
能够区别驳论文与立论文
总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巩固议论文基础知识,带着文体意识去读 课文,更好地把握阅读方向。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与基础知识积累情况, 平时要用心去记。
作业 3
1.作业内容:通过课文加深对作者的认识。
读课文,结合具体内容,任选角度用一两句话来评价作者。
⑴鲁迅
我的评价:
⑵顾颉刚
我的评价: ⑶罗迦 · 费 · 因格
我的评价: ⑷陶行知
第 6 页 共 31 页
我的评价: 2.时间要求:8 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评价的方式。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够准确、简洁地表明自己的观点
能够根据需要选择恰当的材料
总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在阅读的基础
上,通过评价作者来加深对文章的认识,体会论辩和思维的美妙,尝试学习表达 自己的观点。这几道题都需要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内容来谈,为后面 课时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作业 4
1.作业内容:思考并怀疑
鲁迅在文中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观点是怀疑的,因而产生了这篇洞 见深刻的文章;顾颉刚认为做学问也要有怀疑精神,否则不能建立新学说;有疑 问,我们往往会去追求别的答案,创造新的事物;有疑问,我们往往会再前进一 步,发现真善美的可贵。可见,怀疑是一种提高个人能力与修养的重要途径。请 你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来谈谈你对“怀疑”两字的理解。 (不少于 50 字)
2.时间要求:4 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够明白“怀疑”两字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能够通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总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旨在帮助学生建立一种单元整体意识,养成比 较阅读、举一反三的好习惯。平常,教师总提醒学生要思考、要发问,不少学生 不当回事。有疑问就意味有思考、有辨别,所以首先要教会学生学会思考,学会 发问,这是提高学习能力的一种基本途径。当然,怀疑,不仅仅是在学习中,在 工作、生活中同样重要。这一题,需要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来谈,也有料可谈。
第二课时 摒弃他信力,增强自信力
作业 1
1.作业内容: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⑴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中国人”的含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
.
..
)A.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B.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
.
..
)C.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
第 7 页 共 31 页
(
.
..
)D.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 (中国人的) 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
⑵简答: “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作者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的目的
是什么?
2.时间要求:⑴ 2 分钟 ⑵ 3 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评价的方式。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根据课文的理解程度选择正确的答案。
能结合语境,在课文中找到正确的答案,并 能说出自己正确的理解。
总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内涵和外延,准确把握词语的 意思,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其中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简 答题考查学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作业 2
1.作业内容:小组合作探究
驳论一般是先反驳错误的观点,然后树立自己的观点。反驳错误观点时,可 以针对错误的论点 (驳论点) ,也可以针对论据 (驳论据) 和论证过程 (驳论证)。 请同学们合作探究看本文运用了哪种批驳方式,结合课文内容具体加以分析。
2.时间要求:15 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自主找出作者批驳的错误观点,以及作者树 立的正确的观点。
合作分析敌方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看清 论证过程存在问题。
合理分工,能充分体现合作的精神;表达清 晰、流畅。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掌握本文的错误观点和正确观点。了解本文“先破 后立”批驳论证的论证方式,把握议论文中观点和材料的统一。本题旨在考查驳 论文的有关知识,了解驳论证的批驳方式;培养学生自主与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 式。
第三课时 感怀疑精神,悟学问真谛
作业 1
1.作业内容:阅读预习
自主阅读课文,读时画出课文引用的一些名言,理解其内涵。 时间要求:2 分钟
第 8 页 共 31 页
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够找出文中引用的名言
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名言内涵
思考议论文引用名言的作用
体会道理论证的作用
总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带着问题读课文,更好地感知课文内容,以便更好 地进行课堂学习。利用圈点勾画法帮助学生感知文章,激发学生对课文引用名言 作用的思考。
作业 2
1.作业内容:把握文章结构
完成课后思考探究第二题:本文结构完整,论证严密。细读课文,画出承上 启下的关键语句,梳理文章的论证结构,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2.时间要求:2 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够找出文中承上启下的关键语句
把握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
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
总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旨在考察学生梳理课文的论证思路,把握文章 结构的能力。本文结构严谨,学生可通过文中承上启下关键语句分析出本文中心 论点和分论点,为课文的学习做好准备。
作业 3
1.作业内容:课文语段阅读
阅读课文“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人类的文化也就不 会进步了”部分,回答问题。
⑴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本段文字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⑶“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那么不懒惰 的表现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9 页 共 31 页
⑷“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 的”中的三个“新的”作用是什么
2.时间要求:10 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评价的方式。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把握题目要求的文章片段中的中心论点
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能够辨识论证方法并分析作用
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句意
结合文章中心论点理解句意
总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第 (1) 小题通过课内片段阅读考察学生对议论文 论点的把握情况。需要学生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认真审题,把握题目 要求的文章片段中的中心论点。第 (2) 小题考察学生论证方法的辨识能力,掌 握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特点。本题需要学生辨别所学议论文文体知识——论证 方法 。同时注意审题,“主要采用”指本段文字使用最多、作用最显著的论证 方法。第 (3) 小题考察学生的句意理解能力和反向思维能力。本题需要学生结 合上下文语境理解句意,反向寻找文中作者所指。第 (4) 小题考察学生的归纳 概括能力,结合文章中心论点理解句意。本题需要学生充分把握本文段的中心论 点,以此理解题目所述语句的含义,并进行概括。
作业 4
1.作业内容:感悟怀疑精神
你一定有过不少怀疑的经历。请选择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以“我尝到了怀 疑的甜头”为题,写一个不少于 50 字的小片段。
2.时间要求:4 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评价的方式。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够准确把握片段写作的主题
叙述语言流畅通顺
字数达标,书写规范
总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通过片段写作考察学生对学习需要怀疑精神的理解 情况。本题需要学生准确把握片段写作的主题,合理选材,将自己的经历用流畅 通顺的语言表述出来。注重写作练习的规范,做到字数达标,书写规范。
第 10 页 共 31 页
第四课时 培养新思维,挖掘创造力
作业 1
1.作业内容:把握思路
默读课文,圈画文中的疑问句、设问句,想一想:这些句子在文中起到了什 么作用?这体现了作者思维的什么特点?
2.时间要求:6 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够找出文中的疑问句、设问句
能够把握关键句之间的关系
能够理清文章层层深入的论述思路
总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一是让学生学会通过疑问句、设问句等关键句,理 清作者的论证思路,并学习做批注;二是锻炼学生的信息提取与概括能力。作业 分析:先找疑问句、设问句,再列出关键词,梳理思路;找到原句,结合去上下 文找答案。
作业 2
1.作业内容:创新思维,流畅地表达观点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短视频可以形象地展示产品的质量、文化、环境等信息,这是传 统电商所不具备的。”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所长聂凤英表示,传统电商 功能以产品销售为主,而短视频和直播可以让电商营销的产品更直观展现产品特 色和优势。此外,短视频和直播平台探索了一种相对可行的基于消费者反馈信息 的评价机制。消费者可以在直播平台和农户进行直接对话,及时反馈产品质量, 还可以结合产品评价的多少、好坏进行购买决策,这都减少了消费者搜寻产品的 时间和精力投入。
材料二:在高度互联网化的当下社会,网购已是人们日常获取生活资料的最 基本方式之一,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大件如冰箱、彩电、电动自行车, 小件如调味料、蔬菜、禽肉,人们维持家庭日常生活运转的一切物资都可以通过 手机下单,在家坐等快递送上门。因此,快递物流是否足够快速,必然会受到人 们的高度关注。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从 3 月初开始,多地快递物流出 现了阶段性延缓甚至中断。不少消费者表示,自己网购的商品出现到货慢、信息 更新不及时等问题,而这也成为近期相关平台的投诉热点。
材料三:根据海关统计,2017 年以来,我国跨境电商规模 5 年增长近 10 倍, 2021 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 1.98 万亿元,增长 15%。跨境电商已成为外 贸发展的新动能、转型升级的新渠道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抓手。
(以上三则材料均来自人民网“强国论坛”)
⑴短视频和直播平台如今成了非常重要的购物渠道,请结合材料一概括这种 销售渠道的优点。
第 11 页 共 31 页
优点:
⑵段视频和直播等新型销售,与快递行业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针对材料二 中出现的到货慢、信息更新不及时等现象,请你提一两条具体可行的改善建议。
建议:
①
②
⑶跨境电商的发展,为我国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走出国门的机会。如果给你机 会,你最想建议你的老板销售什么产品到海外?请说服他。(至少要有两条依据)
我的建议是:
理由是:
2.时间要求:10 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评价的方式。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够判别题干与原文的异同
能够简洁地概括其优点
建议要具体可行,说理要有依据
语言表达要流畅,书写没有错别字
总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 业分析:第⑴题,抓住题干“结合材料一”锁定范围;然后查看前后句意思是否 一样,列出关键词。第⑵题首先理解所问题所在,然后针对问题一一提出解决的 方法。第⑶题是开放题,可选择特别多,提出建议后,分条陈述理由,可从经济、 历史、地理等多角度去思考。
作业 3
1.作业内容:学习逆向思维,选择恰当材料
逆向思维是对司空见惯到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 维方式。请参照示例,运用逆向思维,尝试为下列贬义成语“正名”。要求:① 从两个成语中任选一个;②观点明确,理由充分;③表达连贯得体;④50 字左右。
见风使舵:比喻态度、做法等跟着情势转变方向。
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 自量力。
示例:近墨者黑——我认为“近墨者”未必黑。不可否认,环境对于人的影 响是很大的,但环境并不是决定性因素。如果这个人意志坚定,在肮脏的环境中, 反而会更衬托出他的高洁;如果这个人意志薄弱,到了肮脏的环境里,就容易变 黑。可见,对于具有坚定的信仰、明确的人生目标、果敢的毅力的人,即便是“墨” 也不会变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要求:4 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
第 12 页 共 31 页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参照示例,理解逆向思维的含义
参照示例,理解两个成语的积极意义
表达符合题目要求
总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作业分析:首先 明确题目要求,运用逆向思维给贬义成语证名。其次,弄清楚这两个成语的内涵。 最后,结合示例来看,要发现这两个贬义成语中的积极方面或者正面的意义。
作业 4
1.作业内容:培养创造性思维 (选做)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校徽,有的班级甚至也有自己的班徽。请各小组看下图, 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给班级设计一枚班徽,以彰显本班特色,加强凝聚力。设 计好以后,请向全体同学展示本小组的设计,并阐述设计创意。
示例:
2.时间要求:不限制
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
第 13 页 共 31 页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体现本班特色
富有层次感
具有一定的创新
总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本题旨在考察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要做好设计, 首先我们要了解班徽应该有哪些组成部分;然后分析班级特点和自己的期待、祝 愿等,选择字母、图形、颜色等形式来体现赋予的内涵;最后再考虑形式的创新。
第五课时 宣创造之言,求真善之美
作业 1
1.作业内容:把握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联系
自主阅读课文,完成表格:
段落 观点 所用材料
第 5-10 段 对方的错误观点有: ① ② ③ ④ ⑤
第 11 段 作者自己的观点是:
小结:第 5-11 段的论证方式是
2.时间要求:8 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学生互评的方式。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够区别立论与驳论
能够明确所使用的的论证方法
能够明白丰富的材料对观点的支撑作用
总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通过表格,明确论证方式以及所用材料,学习选择 丰富的材料来论述自己的观点。作业分析:利用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梳理观点 与材料,在此基础上明确先驳后斥的论证方式。
第 14 页 共 31 页
作业 2
1.作业内容:学习驳论
作者在文中批驳了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请任选其中一个错误观点进行 反驳,注意运用举例论证法或道理论证法。 (文中用过的材料不要再用)
2.时间要求:3 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抓住错误点,从正反两面反驳、论证
要运用道理论证或举例论证法
总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考察学生删选材料和叙述论说的能力。本题给的选 择很多,降低了难度。学生需要先理解五种观点的错处,然后调动经验删选相应 的材料;在叙述时,需要紧紧扣住对方的错处进行批驳。
作业 3
1.作业内容:关注时政,运用恰当的材料来支撑鲜明的观点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万千忠骨,万千热血,他们以灼热的信仰信念、 炽烈的家国情怀,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他们身上的精神,永远是激励我 们奋勇前行的强大力量。
当陈祥榕等戍疆卫士为祖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时,他的一句“清澈的爱只为 中国”,感动了无数人;但我们却看到网红脚踩陈祥榕墓碑底座,对他的遗像比 “枪”!请谈谈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字数不少于 40 字)
2.时间要求:8 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
第 15 页 共 31 页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结合题干,明确自己的态度 (符合社会主 义价值观)
反驳要有依据、有层次
总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考察学生的理解与表达能力。作业分析:把握题干 前后的转折关系,明确命题者的价值观导向;然后针对网红的行为分条进行论述。 可从道德、法律等角度进行评论。
第六课时 表达讲技巧 语言显特点
作业 1
1.作业内容:探究议论文语言的技巧
⑴文章的语言包含丰富的思想感情,对下面四句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概括正 确的一项是 ( )
A.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 有舍身求法的人。
B.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
C.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
D.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A.讽刺 愤慨 自豪 赞颂 B.赞颂 自豪 愤慨 讽刺
C. 自豪 讽刺 赞颂 愤慨 D.愤慨 赞颂 讽刺 自豪
⑵指出下列各句中引号的作用。
A.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 。 ( )
B.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 。 ( )
C.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 ( )
D.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 。 ( )
⑶本文语言具有辛辣嘲讽的特点,请从第一段中的“总”“只”“一味”中 任选一词进行赏析。
2.时间要求:⑴1 分钟 ⑵2 分钟 ⑶2 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
评价指标 水 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根据语境正确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正确理解议论文中引号的作用
抓住关键字或词,理解议论文语文的特点
总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 的情感,品味本文感彩浓厚的语言风格。理解议论文中引号的作用,感受了
第 16 页 共 31 页
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的特点。考查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以及赏析议 论文语言的能力。
作业 2
1.作业内容:合作探究,寻找议论文语言的特点
议论文阐明事理要严密,要有逻辑性,表述的语言必须准确严密,提倡什
么,反对什么,态度必须鲜明,这就决定了议论文语言的风格。以本单元的课 文为例,探究议论文语言的特点。
序号 特 点 例 句 赏 析
1
2
3
4
2 时间要求:5 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
评价指标 水 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掌握议论文语言的特点
在本单元的课文中找到相应的例 句,进行赏析
语言表达规范、准确
总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此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主动的进行探性学习,变 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利于学生对议论文语言的特点的巩固。还有利于培养 学生对材料的筛选以及归纳的能力。
作业 3
1.作业内容:阅读下面的文字,针对文段的观点,写一段驳论的文字。(200 字左右)
目前, 中学生因迷恋网络游戏造成学习成绩下降,而旷课、逃学的现象也 日益普遍。他们多沉溺网上自由聊天或网上互动游戏,并因此忽视了现实生活, 或对现实生活不再满足。 网络成瘾不仅影响着他们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他们 的心理健康。所以,专家和许多教师呼吁要禁止中学生上网。
2.时间要求:10 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方式。
评价指标 水 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采用驳论和立论相结合的写法
论证严密,逻辑性强
运用多种技巧,体现议论文语言 的特点
第 17 页 共 31 页
总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通过议论文的片段写作,有巩固议论文的有关知
识,尤其是训练运用多种写作技巧,掌握议论文语言的特点。考查学生议论文 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议论文语言的表达能力以及写作能力。
第七课时 材料合观点,辩证方统一
作业 1
1.作业内容:把握论点与论据的统一关系
下面哪一项不能够作为“中国人是有自信力的”的论据 ( )
A.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C.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D.朱自清宁可饿死,不吃美国救济面粉。
2.时间要求:2 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评价的方式。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理解“自信力”的含义
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统一性
准确判断出不宜作为论据的材料
总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考察学生对观点和材料之间关系的把握情况。本题 需要学生理解议论文论点与论据之间的统一关系,理解课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 了吗》中“自信力”的内涵,从而能够分析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指,从修身养性方面表明人应该坚持原则,不适合做本题论据。
作业 2
1.作业内容:根据材料提炼观点
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正如罗迦 ﹒ 费 ﹒ 因 格所说的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创造宣言》中东山樵夫的故事你还记得吗? 请你把从这个故事中提炼出来的观点写在下面。 (至少两个)
2.时间要求:2 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评价的方式。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理解东山樵夫故事的内涵
能够根据材料提炼观点
能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
总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考察学生根据材料提炼观点的能力。本题需要学生 理解议论文论点与论据之间的统一关系,理解课文《创造宣言》中东山樵夫故事
第 18 页 共 31 页
的内涵,从而能够分析出此材料的核心是“丧失创造力是可悲的” 。另一方面, 从多角度理解材料可得出不同的结论,换一个角度思考可提炼出“我们应当放宽 视野,不局限于固定思维”。
作业 3
1.作业内容:课外阅读
学贵有疑
①我们说有成就的人有“学问”,既然是“学问”,那么就要既“学”且“问”。 “问”从何而来?从疑而来。只有多疑、善疑、质疑、探疑,才能获得渊博的知 识,用之于人民的事业。清朝学者陈宪章认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 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所以,我们说:学贵质疑。
②人们常常把知识比作海洋,海洋是无边无。一个人,无论他有多大的学问, 总会有无知的地方,而多疑、善疑、质疑、探疑则是获取新知识的途径。正是基 于这一点,法国伟大作家巴尔扎克说: “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地是问 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的确如此,如果达尔文没 有对“特创论”的怀疑,就不会有“自然选择学说”的确立。所以说,只有疑才 能使我们的智慧之树开出艳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
③但是,我们必须明白,疑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和认真思考之上的,绝不是 无端的猜疑或随便的怀疑。达尔文对“特创论”的怀疑,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 而是在于他随“贝格尔”号帆船环球旅行之后,观察和采集了大量的动植物标本, 考察和研究了无数的地质资料,经过综合探讨之后,才向根深蒂固的“特创论” 发出了强有力的挑战。这是一场真理对谬误的挑战,其结果自然是真理胜利。可 见,任何有效的怀疑,都依赖于对事实的仔细分析和对理论的深入研究。
④可是我们有许多青年,他们不善于怀疑,不善于发现。他们相信,凡是书 上写的便是正确的,凡是前人说的便是真理。他们迷信书本,崇拜前人,不敢越 雷池一步。这样的人,自然不会有什么发现,更不可能有什么创见。他们对于社 会的进步没有什么贡献,还可能成为社会前进的绊脚石,阻碍人类文明的发展。 这样的人多了,我们的社会就不会进步,人类的文明就会停滞不前。所以我们必 须提倡怀疑精神。半个多世纪以前,鲁迅先生就曾通过《狂人日记》倡导这一精 神。如今,历史的车轮已转过了一周又一周,我们也早该拿起反向思维这把钢枪, 作为我们向科学进军的武器了。
⑤地质学家李四光曾对他的学生说: “不怀疑就不能见真理。”这句话对我 们也同样适用。我们要增长知识,寻求真理,就必须多疑、善疑,而且质疑、探 疑,这才是我们打开知识大门门的金钥匙。年轻的朋友们,勇敢地拿起这把钥匙, 去打开科学的大门吧!
⑴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章开头引述清代学者陈宪 章的话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19 页 共 31 页
⑵根据自己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的意思,在文中第②段的横线上填写一句恰 当的话。
人们常常把知识比作海洋,海洋是无边无际的___________________。
⑶“如果达尔文没有对‘特创论’的怀疑,就不会有‘自然选择学说’的确 立”一句,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请你采用与这句话 相同的句式,再补写一个内容相近的例子来证明中心论点(不得引用本题中的例 子)。
⑷据报载:某专家以每分钟 2500 转的电钻钻木,通过多次实验,木头只冒烟 不出火,于是写出了《钻木不能取火》的文章。由此,中学历史教材删除了“燧 人氏钻木取火”的内容。某校学生刘昱对此心存疑虑,进行了多次研究和实验, 最终钻木取火成功,恢复了“燧人氏钻木取火”的历史地位。请结合对《学贵质 疑》和《怀疑与学问》两篇文章的理解,谈谈对这件事的认识(要求:观点鲜明, 说理透彻)。
2.时间要求:15 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评价的方式。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掌握中心论点的含义和位置,提炼出最能 表述作者观点的中心论点
掌握文中承上启下关键语句
把握论点与论据的统一性
理解本文论证中心,结合材料提炼观点并 进行论述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课外阅读精选了与《怀疑与学问》思想内涵相同 的《学贵有疑》,意在拓展从课内到课外的阅读,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怀疑精神在 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以课外阅读理解来检测学生议论文知识的掌握情况。重点考 察学生对论点与论据的统一性的理解与运用。
第八课时 黑白不颠倒,是非辨分明
作业 1
1.作业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辨析论证方式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人比鸟贱”吗
①“河南大学生掏鸟窝获刑 10 年半”一事广受关注。随着国家对于生态环 境保护的重视,法律手段在生态环保领域必将得到不断强化。
②这起捕鸟获刑案是个普法好案例。一开始,一些人天真地认为,贩卖几只 鸟就判刑 10 年半,量刑太重了:抓捕野生动物属于道德范畴的问题,只要教育 惩戒或罚款即可。有人甚至把掏鸟与贪污腐败、制假售假、贩卖人口等本不相干 的问题扯到一起,得出“人比鸟贱”的结论。这样的思维逻辑,毫无法律常识和 生态观念。
③值得庆幸的是,掏鸟窝获刑的舆论后来发生反转,一些法律专家和野生动
第 20 页 共 31 页
物保护专家纷纷站出来,支持法院的量刑。比如有专业人士分析指出,该大学生 反复捕猎、贩卖的燕隼属猛禽,自身数量少,种群脆弱,与普通“小鸟”差别明 显;燕隼每年产 2~4 个蛋,因此“12 只雏鸟从一个窝里掏出”不可能;猛禽的 领地很大,巢与巢之间距离通常很远,不可能是“家门口”掏的。
④当今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早已超越了道德和个人素质层面,成为一个严肃 的法律问题。过去,武松打虎不但无罪反而有功,而如今野生虎属于濒危物种, 若擅自杖杀野生虎,在任何国家都属于违法犯罪。其实,河南那位明知故犯的大 学生,其非法捕获、贩卖的,绝不是普通的鸟儿,而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如果 我们的法律对这种恶行不予严惩,其后果将是更多的珍禽猛禽被贩卖、猎杀。
⑤培养一个大学生不容易,但是,保护濒危物种、修复业已破坏的生态环境, 恐怕更加困难。正因为如此,我们要呼吁用更加严厉的法律措施来为生态文明建 设保驾护航。
(摘自《人民日报》) ⑴本文是针对什么问题来展开论述的? ⑵第②段的“有些人”“有人”是怎看待这件事的?
⑶作者是否赞成“有些人”“有人”的观点?先写“这些人”的观点的目的 是什么?
⑷从论点提出的的方式来看,这是一篇以 为主的议论文。 2.时间要求:8~9 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理解文章所论述的问题
找出不同人的各自观点
理解树立“靶子”的作用
理解反驳的论证方式
总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短文阅读训练所设置的设置的几个问题,是顺应学 生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由浅入深一次排列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与牵引课本所 学的知识,加深对驳论文的特点的认识与理解,提高学生阅读此类议论文的能力 和水平。
作业 2
1.作业内容:把握作者观点,辨析论证方法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高枕应忧
①在《战国策》中有个叫“高枕无忧”的成语,冯谖告诫孟尝君,世事无常, 应做多手准备,才会增加胜算,仅此而已,却不是再无忧虑的意思。后人也常误 解,以致忘乎所以,在危机来临时,茫然失措。试想,高枕卧眠能减轻头部压力, 容易入睡,但也会引发歪颈、梦魇等病痛,忧愁将会更大。
②陈胜首举义旗对抗暴秦,称王后,以为天下尽在掌握中,渐忘鸿鹄之志, 贪图享乐,不求上进,以致兵败被杀。职场上有些人常抱怨没有升迁机会,但当
第 21 页 共 31 页
机会来临,却没有足够本领胜任,与其说败于旁人之手,倒不如说败在自己手上。
③环境安逸,人易思想麻痹,渐丧拼搏意识,变得懒惰愚蠢。这与“生于忧
患,死于安乐”同理。
④认可“高枕”就能“无忧”者,是相信世上存在“一劳永逸”之说。以为 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就可不再费力。事实并不存在这种情况。秦始皇统一疆 土、文字和思想,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又修筑万里长城,以为就能千秋万 世,但到二世就让楚人付之一炬。环境变化是永恒的,沉稳如桑田尚能化为沧海, 何况是变幻莫测的现实世界。
⑤李世民励精图治,开创唐朝第一个治世,但他并未知足,常告诫儿子:“水 能载舟,亦能覆舟。 ”李治和武则天听进去了,所以又有“贞观遗风”。沈从文 暮年广受崇敬,仍专心学问,极少出席宴会,因为在虚名中最易侵蚀思想,再难 达到巅峰级的宗师地位。这令今朝许多一举成名后,就随便打发时光的名家汗颜。
⑥古代医书曾指出:“枕头高度,以仰卧时头与躯干保持水平为宜。”至于 如何绽放生命之花,关键之一在于把握好安乐时的心态,警惕“盛极易衰,乐极 易悲” 。多点盛世危言,随时保持忧患意识,才能确保大事无虞。
⑦“高枕应忧”和“居安思危”的精髓同源,是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运动法 则。忧患意识不是消极心态,不是缺乏信心,而是为了“安逸”的环境更加持久。
⑴题目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吗?
⑵本文运用了哪些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试举例说明。
⑶与前文相比,在论证方式上有何不同?
2.时间要求:8~9 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理解题目的涵义和作用
找出不同的论证方法
分析论证方法的具体作用
辨析不同的论证方式及其特点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短文阅读训练所设置的设置的几个问题,与前文产 生对比,加深对立论与驳论两种论证方式特点的认识与理解,提高学生阅读议论 性文体的能力和水平。
第九课时 观点需一致,逻辑要严密
作业 1
1.作业内容:小组合作,围绕“知足常乐”话题,将师生共同搜集到的材料 组成一个“材料包”,然后通过对材料的分析、筛选,分别列于立论观点和驳论 观点之下。
观点 立论观点:知足常乐 驳论观点:知足未必常乐
“材料包”
第 22 页 共 31 页
2.时间要求:20 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观点一致
所用材料能支撑观点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确立论证角度,对材料进行分析,确定材料和观点 间的联系。
第十课时 论证要合理, 思路理清晰
作业 1
1.作业内容:在完成上一任务的基础上,整合材料,选择相应的文章结构方
式,绘制思维导图或提纲,灵活使用论证方法,完成一篇论证合理的议论文。
2.时间要求:50 分钟
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观点明确
整体思路清晰
材料能支撑观点
论证方法恰当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加强学生对“论证要合理”的方法和意义的理解与 认识。
第十一课时 议题应统一,理由当充分
作业 1
1.作业内容:阅读《口语交际 讨论》,明确何谓“讨论”。 ⑴讨论:要注意哪些问题?
⑵讨论:要遵守哪些规则?
2.时间要求:10 分钟
3.评价设计:采用教师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式。
第 23 页 共 31 页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能自主阅读,圈点勾画重点
不同问题依次表达
总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 了解讨论的意义和作用,掌握讨论的特点与规则。
作业 2
1.作业内容:围绕“中学生上学应不应该带手机?为什么? ”这一问题,以 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整理出讨论报告,在全班展示。
2.时间要求:20 分钟。
3.评价设计: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
评价指标 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有集中统一的议题
有秩序井然的过程
有互动合作的交流
有理有据,充分发言
有相对一致的结论
总体评价结果:
4.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集思广益,群策群力,遵循方向性、全员性、互动 性和有序性等原则,进一步明确讨论的意义和作用。
六、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九年级 (上册) 第五单元质量检测作业
时间:4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积累运用(24 分)
( 一)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18 分)
本单元选编的文章都是以 为主要表达方式,具有鲜明的思辨色彩,蕴 含着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语文知识。例如,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 主要是通过驳斥对方的 的不合理,批判了当时社会上“中国人失掉自信 力了”的错误观点。大学问家顾颉刚先生的《怀疑与学问》特别强调了 在 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倡学者应该具有该品质,不要盲从或迷信,他的论 述既能启迪我们的心扉,而且能助力我们更好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本单元课文的语言丰富多彩,具有鲜明的爱憎之情和态度。例如,鲁迅的《中 国人失掉自信了吗》开头,“总自夸‘地大物博’”“只希望着国联”“一味求 神拜佛,怀古伤今了” ,充满着 意味,富有战斗性。陶行知先生的《创 造宣言》的演讲稿,大量运用 的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说理的气势与生 动性,具有极强的鼓动性。如:“遭遇八十一难的玄奘,毕竟取得了佛经;粮水 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
第 24 页 共 31 页
写出了《安魂曲》”,强调了有志者排除万难也可取得巨大成就。“只要有一滴 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 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强调了任何一点的创造力,都会促进成就的取得。这 些句式的运用,增强了论证的效果,充分体现了“宣言”的特点。
从本单元的课文中,我们能积累到大量的词汇,例如词语“诓骗”“污 mi蔓 jí取”“ huàn 养”“停 zhì” ,还有大量的成语“前仆后继”“辨伪 去忘”“ mò守成规”“根深帝固”“ qiè而不舍”“孜孜不倦”“走 tóu 无 路”“ 自曝自弃” 。学以致用,方得始终。
1.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词语。 (6 分) (设计意图:本题考查议论文的有关 知识和所学课文的内容、修辞手法,如议论的表达方式、论点、排比的修辞手法 等)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污 miè ( ) jí ( ) 取 huàn ( ) 养 停 zhì ( )
mò ( ) 守成规 qiè ( ) 而不舍 走 tóu ( ) 无路
(设计意图:本题考查重点字词的写法。)
3.找出文中三个有错别字的词语并改正。 (6 分) (设计意图:本题考查成 语中易错字词的写法。)
______ 改为 ______ ______ 改为 ______ ______ 改为 _____
4.根据文意,仿写一个句子。 (2 分) (设计意图:本本题考查学生知识积 累和仿写技能。)
遭遇八十一难的玄奘,毕竟取得了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 竟 发 现 了 美 洲 ; 冻 饿 病 三 重 压 迫 下 之 莫扎 特 , 毕 竟 写 出 了 《 安 魂 曲》; , 。
5.划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2 分) (设计意图:本题考查本题考 查复句有关知识。)
(二) 选择题。 (6 分)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 分)( ) (设计意图:本题
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情况。)
A.陶行知,安徽歙县人,教育家。主要教育思想是“生活教育”。
B.《谈创造性思维》的作者是美国的罗迦 · 费 · 因格,他是一名实业家。 C.《怀疑与学问》的作者是顾颉刚,字铭坚,江苏苏州人,作家。
D.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常用的论证方法有比喻论证、举例 论证、道理论证和对比论证。
7.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4 分)( ) (设计意图:本题考查
学生理清句意之间的逻辑关系、合理安排句子次序的能力。)
①“直言不讳”很好,“婉言动听”有时候也需要。
②说话的方式很多,这里介绍两种:直言和婉言。
③所用词语的意思与所要表达的实际意思一致,直截了当,就是直言。
④批评别人或不同意别人的意见,要尽量避免用直言,而采用委婉含蓄的语 言形式。
⑤说话要讲究方式,但是违背真实的原则,一味追求说话的方式,是不足取 的。
⑥对于有些事物,人们一般不愿意直接说明白,而用一些相应的同义词委婉 曲折地表达出来,这就是婉言。
第 25 页 共 31 页
⑦我们现在的社会,抛弃了旧社会许多不必要的繁文缛节、虚伪客套,要求 在有礼貌和互相尊重的前提下直截了当地交流思想,交换意见。
A.⑤②③④⑦①⑥ B.②③⑦①⑥④⑤
C.⑤②③⑦④①⑥ D.②③⑦⑤⑥④①
二、阅读理解(16 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力弘扬敬业精神
①在我们身边,大体上有四类人。有的人,既敬业又职业,是企业的核心人 才、核心竞争力。有的人,敬业不职业,这样的人吃苦耐劳、精神可嘉,遇到紧 急情况,可以召之即来,但是,来了却不一定能战。有的人,职业不敬业,虽然 业务素质高,解决问题能力很强,却毛手毛脚,三心二意,容易“大意失荆州”, 一失足成千古恨。有的人,既不敬业也不职业,“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每天 浑浑噩噩混日子,误己误人。
②然而,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敬业,还要专业、 职业、精业,才能从尽职尽责到尽善尽美,才能从优秀跨到卓越,这就是敬业精 神。
③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朱熹说: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认认真真、尽 职尽责的敬业精神,是职业精神的首要内涵,是职业道德和优秀品格的集中体现。 作为一种文化,敬业精神不仅是通向职场的“绿卡”,更是民族素质的重要内涵。
④马马虎虎不能富国强民。早在二十世纪早期,鲁迅先生就一针见血地指出, 中国四亿人生着一种病,那名称就是马马虎虎,不医好这个病,是不能救中国的。 胡适先生曾写过《差不多先生传》,批评当时国人缺乏认真的精神。有没有认真 工作的态度,有没有敬业的精神,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精神风貌,更关系到国 家的强弱、民族的兴衰。在今天,没有敬业精神,我们就建不成现代化,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⑤业精于勤。梅兰芳在舞台上流光溢彩,顾盼生辉,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他 是近视眼。为了让眼神说话,他每天早晨放飞鸽子,极目苍穹,苦练眼功。我国 乒乓球奥运冠军邓亚萍身材不高,打球风格却快速凶狠,她说,为了增强手腕的 力量,曾经用铁球拍来练球。成功没有捷径,辉煌的背后是鲜为人知的努力和付 出。
⑥在这个靠实力说话的时代,一个人,只有秉承敬业精神,才能在职场上始 终成为赢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大力弘扬敬业精神,让敬业精神成一种 风尚、一种文化,才能迎接各种风险挑战,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4 分) (设计意图:本题考查学生把握中心论 点的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开头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4 分) (设计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般性议
论文开头的特点和作用理解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④段划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 分) (设计意
图:本题考查学生对常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理解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26 页 共 31 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结合文意,在第⑤段中再补写一个论据。 (4 分) (设计意图:本题考查
学生论据积累与运用的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训练 (60 分) (设计意图:本题考查学生写作一般性议论文的能力。)
12.请围绕“中学生追星”这个话题, 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表明你的观 点和态度,摆出有力的事实,说出令人信服的道理。要求:不少于 400 字。
附作文评分标准及细则:
评价内容 评分细则 等级 (类别)
题目 简洁明了,切合内容。 5 分
观点 围绕话题,观点鲜明。 10 分
论据 论据充分,能够证明观点。 15 分
论证过程 (含论证方法) 论证思路清晰,论证方法恰当。 15 分
语言运用 语言严谨周密,合乎逻辑。 10 分
其他 书写正确、工整,标点符号规范。 5 分
一类 (52 分—60 分) 观点鲜明突出,思路清晰合理,论据充分有力,书写 规范,400 字以上;
二类 (42 分—51 分) ,观点比较突出,思路比较清晰,论据充分,书写规
范,400 字以上。
三等 (36 分—43 分) 有明确的观点,论述有条理,论据欠充分,书写欠规
范,400 字以上;
四类 (35 分以下) 观点不明,或思路不清,或论据不力,书写不规范,不 足 400 字。
课时作业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作业 1 ⑴A
⑵xǐnɡ,省悟;shěnɡ,省会。pū,前仆后继;pú,奴仆。zhōnɡ ,中国; zhònɡ,中伤。
⑶C
作业 2
名称 内容
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
论证方式 立论、驳论
论证方法 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论据类型 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作业 3 ⑴鲁迅对反动派的求神拜佛行为严厉斥责,可见他是一个头脑清醒的
(
人
)。
第 27 页 共 31 页
⑵顾颉刚在学术上取得的成就,离不开他的怀疑精神,可见他是一个言行 一致的人。
⑶因格在实践中发挥思维的创造性,可见他不是一个纸上谈兵的人。
⑷陶行知认为“人人都可以进行创造”的观点让人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所以说他是一个很伟大的教育家。
作业 4 言之有理即可。通过阅读这些文章,我加深了对“怀疑”二字的认识。 我认为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要有怀疑精神。学习中,我们常常怀疑, 就意味着我们对知识进行了思考和加工,我们会在发问、求教中加深对知识的 理解和运用;生活中,我们常常疑问,我们就会不断学习新的东西,不被时代 抛弃。
第二课时
作业 1 ⑴A ⑵“中国的脊梁”是指那些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人。
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目的在于赞颂那些有自信力的中国人,强调他们才是 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中坚力量,才是我们民族的真正代表。
作业 2 文章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来进一步批驳对方的观点。 自夸“地大物博” 是信“地”、信“物”,并非“自信”;寄希望于“国联”是“他信”不是“自 信”;求神拜佛是“自欺”。这些批驳证明中国人失掉的不是“自信力”而是“他 信力”,发展着“自欺力”。
第三课时
作业 1 示例: “学者先要会疑。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 “我怀疑,所以我存在。 ”
作业 2 ①承上启下的关键语句: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 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②本文的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③分论点: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 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作业 3 ⑴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⑵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⑶常常怀疑、常常发问(或积极思考)。
⑷突出了怀疑精神在文化史上的作用。
第四课时
作业 1 过渡,引出下一个论题。思路清晰地呈现,论述严密。思维缜密。
作业 2 ⑴可以更直观展现产品特色和优势;探索出了一种相对可行的基于消费 者反馈信息的评价机制,能够减少消费者搜寻产品的时间和精力投入。
⑵言之有理即可。如,培训快递从业人员,提高快递员信息更新的能力;简 化、规范快递过程,保障道路安全、畅通,减少路上时间;商品预约,分散集中 消费。
⑶言之有理即可。如,在落后地区销售自行车。我国原来是自行车生产大国, 有巨大的生产能力;并且因共享单车的发展,城市中废弃的共享单车数不胜数。 往海外销售廉价自行车,可以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和资源浪费问题。
作业 3 示例一:见风使舵——我认为“见风使舵”也有其正面意义。在时代的 大潮面前,我们应学会见风使舵,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紧跟科学技术与 社会发展的形势,否则难免陷入固步自封的境地,不利于自身发展,也不利于社
第 28 页 共 31 页
会进步。示例二:班门弄斧——我认为“班门弄斧”也有其正面意义。一个人敢 于在行家面前展现本领,可见其胆识与勇气。如果人人都拜倒在鲁班脚下,他就 是顶峰,那后人还怎么发展呢!
作业 4 略
第五课时
作业 1
段落 观点 所用材料
第 5-10 段 对方的错误观点有: ①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 ②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 ③年纪太小,不能创造。 ④我太无能力,不能创造。 ⑤山穷水尽,等死,不能创造。 八大山人等; 《正气歌》等; 莫扎尔特等; 慧能的话等; 歌德的话等
第 11 段 作者自己的观点是: “处处是创造之 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 人” 东山樵夫砍泰山的树苗 当柴火烧
小结:第 5-11 段的论证方式是:先驳后立。
作业 2 略 (先明确反驳的是哪个观点,言之有理即可。)
作业 3 言之有理即可。 (观点鲜明,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意从多个角 度看问题。字数要够,书写要工整。) 如:我认为网红的做法是令人感到羞耻和 不平的。烈士们用鲜血和身躯保卫了国家,人民应该给予最起码的尊重。从道德 上来讲,网红的行为就是对烈士的侮辱。从法律上来讲,这样的行为已经违反了 国家的法律。如果烈士们得到的是这样的对待,那么这个国家以后由谁来保护 呢?希望我们全体中国人民能够携手共进,尊敬我们的烈士,热爱我们的祖国!
第六课时
作业 1 ⑴ D
⑵A 表示否定 B 表示引用和讽刺 C 表示调 D 表示特殊含义
⑶“总”是“一直”的意思,突出了国民党政府长期的盲目乐观、自大,对 外界愚昧无知。
作业 2
序 号 特点 例 句 赏 析
1 鲜明性
2 准确严密性
3 概括性
4 生动性
作业 3 示例:网络是把双刃剑,我们不能只看它不好的一面,更不能因个人主 观因素而否定网络客观上的好处;网络可以帮助我们及时了解时事新闻,获取各 种最新资讯,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网络可以充实头脑,学 到很多的知识,从而扩大我们的知识面;网络也可以促进青少年个性化发展,可 以倾诉心事,以缓解课业负担造成的心理压力;等等。当然,网络也会有一些弊 端,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最有效的方法是规范网络环境,引导学生健康上网。
第 29 页 共 31 页
第七课时
作业 1 C
作业 2 示例:①丧失创造力是可悲的。②我们应当放宽视野,不局限于固定思 维。
作业 3 (1) 学贵质疑;引出全文的中心论点。示例 1:知识也是无止境的。示 例 2:如果哥白尼没有“地心说”的怀疑,就不会有“日心说”的创立。
(2) 学贵质疑,质疑是获取新知和创新发展的基础,刘昱同学正是因为敢 于质疑,善于探究才最终恢复了“燧人氏钻木取火”的历史地位。因此,我们不 能盲目迷信权威和书本,要敢于质疑,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
九年级 (上册) 第五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参考答案及其解析
一、积累运用
( 一) (18 分)
1. [解析]本题考查议论文的有关知识:议论 论证 怀疑精神 讽刺 排 比 (每个空 1 分)
2. [解析]本题考查重点字词的写法:蔑 汲 豢 滞 墨 锲 投 (每个字 1 分)
3.本题考查成语中重点字词的写法:辨伪去忘 辨伪去妄 根深帝固 根
深蒂固 自曝自弃 自暴自弃 (每个空 1 分)
4.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积累和仿写技能。 [示例]曾经被人嘲笑的袁隆
平,毕竟研制出高产杂交水稻 (每句话 1 分)
5. [解析]本题考查复句有关知识。]把“而且”改为“又” 。因为这两个句 意前后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递进关系。
(二) 选择题(6 分)
6.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C 顾颉刚是历史学家,不是作家。
7.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序。B 话题的中心是“说话的方式”,语段采用 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首先确立总领句②,然后根据“直言和婉言”可以确定下 文将先介绍“直言”,再介绍“婉言”。接着按照逻辑关系介绍什么是“直言”, 什么情况下需要用“直言”,由此可以确定接下来是③⑦。①为由“直言”到“婉 言”的过渡句,因而①在⑦之后,引出“婉言”。下面按照逻辑思维,仍然是什 么是“婉言”,什么情况下需要“婉言”,因而顺序为⑥④,⑤作为总结句放在 最后。
二、阅读理解 (16 分) 8.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中心论点的能力。中心论点是:大力弘扬敬业精
(
神
)。
9.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般性议论文开头的特点和作用理解能力。 (1) 作者一开头,以敬业、职业为标准,把社会上的人分成四种,引出本文的论题“敬 业精神”; (2 分) (2) 作者对四种人的职业态度和行为进行生动地描述,便 于读者分辨好坏、优劣,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述作准备。 (2 分)
10.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常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理解能力。
道理论证。 (2 分) 运用鲁迅的论述,指出中国人的有着马马虎虎的病症及 其危害,从而论证了“马马虎虎不能富国强民”的分论点, (1 分) 从反面论证 要大力弘扬敬业精神的中心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1 分)
11.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论据积累与运用的能力。
第 30 页 共 31 页
(示例)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 7416 厂航天发动机固体燃料药 面整形组组长、国家高级技师、航天特级技师徐立平, (1 分) 一直为导弹固体 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极其危险,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燃烧,甚至爆炸。 (1 分) 在师傅的指导下,他刻苦训练,精益求精。 (1 分) 如今,经徐立平之 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 0.2 毫米,堪称完美,这让他的师傅都望尘莫及。 (1 分)
三、写作训练 (60 分)
12.作文评分标准及细则:
评价内容 评分细则 等级 (类别)
题目 简洁明了,切合内容。 5 分
观点 围绕话题,观点鲜明。 10 分
论据 论据充分,能够证明观点。 15 分
论证过程 (含论证方法) 论证思路清晰,论证方法恰当。 15 分
语言运用 语言严谨周密,合乎逻辑。 10 分
其他 书写正确、工整,标点符号规范。 5 分
一类 (52 分—60 分) 观点鲜明突出,思路清晰合理,论据充分有力,书写 规范,400 字以上;
二类 (42 分—51 分) ,观点比较突出,思路比较清晰,论据充分,书写规
范,400 字以上。
三等 (36 分—43 分) 有明确的观点,论述有条理,论据欠充分,书写欠规
范,400 字以上;
四类 (35 分以下) 观点不明,或思路不清,或论据不力,书写不规范,不 足 400 字。
总体评价结果:
(二) 单元质量检测作业属性表
序 号 类型 对应单元 作业目标 对应学 难度 来源 完成 时间
了解 理解 应用
1 填空 1、2 √ 中等 原创 40 分钟
2 填空 1 √ 容易 原创
3 填空 2 √ 容易 原创
4 填空 4 √ 中等 改编
5 简答 3 √ 简单 原创
6 选择 1、2 √ 容易 改编
7 选择 3、4 √ 中等 改编
8 简答 5 √ 中等 原创
9 简答 6 √ 中等 原创
10 简答 7 √ 简单 原创
11 简答 8、9 √ 中等 原创
12 写作 10、11 √ 较难 改编
第 31 页 共 3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