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海陆的变迁 同步练习(含答案)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2 海陆的变迁 同步练习(含答案)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2-15 07:50: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海陆的变迁
同步练习
地图是学习地理的眼睛和窗口。读四个大洲轮廓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四个大洲中,魏格拉发现哪两个大洲的大陆轮廓可以“吻合”( )
A.②—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2.四个大洲中,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某班学习“板块的运动”时,用纸张和书本做实验。完成下面小题。
(实验):用手挤压书本(如图一),用手向两侧撕拉纸张(如图二)。
3.实验图中箭头表示地球上的板块运动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一实验反映了板块的碰撞挤压运动 B.图二实验反映了板块的张裂运动
C.张裂运动时,地表会隆起 D.图一能演示图三中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4.全球大致分为六大板块,其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 )
A.印度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亚欧板块 D.美洲板块
5.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四条防震短信中不可相信的是( )
A.在家中,应选择浴室,厕所等空间躲避 B.在教室用书包护住头部,躲在课桌底下
C.地震时,不要乘坐电梯 D.在街上,应迅速躲在电线杆下
2022年2月,北京顺利举办第24届冬奥会。读世界著名滑雪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6.读图,世界著名滑雪场集中分布在( )
A.亚洲、大洋洲 B.北美洲、欧洲 C.南美洲、非洲 D.南极洲、欧洲
7.图中甲、乙、丙、丁四处滑雪场中易受地震影响且可能导致积雪下滑,造成雪崩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东平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利用盛满水的盆、海绵纸、吸管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表层运动的实验(如图)。实验中发现,将吸管插入水中朝盆底吹气时,大量气泡出现在海绵纸交界处。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冒出的气泡模拟的地理现象,最有可能是( )
A.火山地震 B.山脉的形成 C.动物迁移 D.海水涨落
9.目前,能合理解释该模拟实验现象的是( )
A.麦哲伦船队航行 B.板块构造学说 C.大陆漂移假说 D.天圆地方
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平均海拔高度6000米以上,最神奇之处就是它每年还在“长高”。读“世界局部地区板块运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科学研究表明,喜马拉雅山脉的身高会继续“长高”,原因是( )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 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 D.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
11.依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推断,下列地区会逐渐消失的是( )
A.阿尔卑斯山脉 B.喜马拉雅山脉 C.地中海 D.红海
古生物学家在青藏高原地区发现了距今约2500万年的棕榈叶片化石。现存的棕榈科植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下图为板块分布示意图(局部)和棕榈叶片化石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与现在的青藏高原相比,2500万年前青藏高原海拔较低,气候温暖湿润。导致青藏高原自然环境变化的原因是( )
A.人类活动 B.海平面上升 C.地壳运动 D.火山喷发
13.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亚洲全部位于亚欧板块 B.喜马拉雅山脉位于板块张裂地带
C.甲处未来可能由海变成洋 D.阿尔卑斯山脉海拔会逐渐下降
新西兰甲地(下图左)的传统民居(下图右)是以一层或者两层的木结构为主,底部不用墙而用柱子支撑,“漂浮”在地面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甲地位于( )
A.东半球北半球 B.西半球北半球 C.东半球南半球 D.西半球南半球
15.新西兰传统民居以低矮的质量较轻的木结构房屋为主,且“漂浮”在地面,主要目的是( )
A.防台风和防风沙 B.防泥石流和防虫 C.防地震和防潮 D.防泥石流和防潮
16.读"板块及火山、地震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七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 ,澳大利亚大陆位于 板块。(均填字母代号)
(2)图中两大火山、地震带分别是 和 地带(填名称),这两大地震带在分布上的共同特征是 。
(3)图中①处山脉是由 板块(填名称)和欧亚板块碰撞、挤压后隆起而形成的。
参考答案:
1.A 2.C
3.C 4.B 5.D
6.B 7.A
8.A 9.B
10.A 11.C
12.C 13.C
14.D 15.C
16.(1) D C
(2) 环太平洋沿岸地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位于板块交界地带
(3)印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