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同步练习
下图是“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的地区分布特征是( )
A.从西向东减少 B.东北多,西南少 C.北方多,南方少 D.从东南向西北减少
2.甲、乙、丙、丁四地中,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为主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下列措施能有效缓解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是( )
A.兴修水库 B.建水电站 C.跨流域调水 D.节约用水
2022年5月15日至21日是我国第三十一届“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主题为“建设节水型城市,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下图为“中国径流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有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华北平原位于多水带 B.辽东丘陵位于平水带
C.内蒙古高原全部位于少水带 D.四川盆地位于丰水带
5.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导致水资源短缺,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植树造林 B.修建水库 C.跨流域调水 D.节约用水
6.为建设节水型城市,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下列做法最可行的是( )
A.实行阶梯水价提高节水意识 B.使用工业废水浇灌农田
C.大力发展传统洗车行业 D.洗碗时尽量使用洗涤剂
2020年3月23日是世界第60个世界气象日,主题为"气候与水"。它旨在进一步认识新形势下气候与水的关系,关注气候现象以及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对水产生的重大影响。读部分国家和世界人均占水量(单位∶m )对比图(左图)和我国水资源分布图(右图),完成下面小题。
7.左图反映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是( )
A.总量丰富 B.人均占有量小 C.总量缺乏 D.人均占有量大
8.右图反映我国的水资源( )
A.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B.年际变化大
C.夏秋季多、冬春季少 D.季节变化小
9.为了改善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状况,可采取的途径是( )
A.兴修水库 B.跨流域调水 C.植树造林 D.开采地下水
2022年夏季,欧洲多国迎高温“烤”验,欧洲遭遇500年来最严重的旱灾。读莱茵河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欧洲旱灾导致莱茵河( )
A.含沙量降低 B.水温剧增 C.航运能力降低 D.径流量增加
11.持续高温天气对欧洲农业造成的影响是( )
A.严重干旱,粮食减产 B.减少病虫害,粮食丰收
C.光照时间长,葡萄果实大 D.光合作用强,牧草品质高
12.为应对旱灾的措施中,欧洲可采纳的是( )
①兴修水利工程②生活中节约用水③采用滴灌、喷灌的方式④加大地下水开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读南水北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由图中可以看出,南水北调的水源来自于( )
A.珠江 B.黄河 C.海河 D.长江
14.该工程分东、中、西三线方案进行,其中② 工程和③ 工程通过引水工程,把水调到华北地区;①线方案缓解了西北地区缺水问题。( )
A.中线西线 B.西线东线 C.中线东线 D.东线西线
读“北京市古城——通州地下水位变化图”,完成下题。
15.地下水属于
①可再生资源②不可再生资源③自然资源④气候资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图中地下水位下降幅度最大,明显呈漏斗状的地点是
A.古城
B.天安门
C.红庙
D.通州
17.地下水开采过量直接导致
A.雨水渗入,水体污染
B.水质变差,植物死亡
C.蒸发过快,降水不均
D.水位下降,地面下沉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 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
材料二 联合国确定 2018 年“ 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Nature for water(借自然之力,护绿水青山)” 。中国今年” 世界水日” 和“ 中国水周” 活动的宣传主题为“ 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 。专家认为 21 世纪中国面临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双重压力,保护水环境已成为我国的当务之急。
(1)在图中用 2B 铅笔或碳素笔描出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线路线。
(2)“世界水日”是每年的 月 日,2018 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借自然之力, ”。
(3)南水北调是我国跨流域调水的一项战略性基础设施工程,其将南方 水系的水调至淮河、 及海河水系,解决北方地区(主要是黄淮海流域)缺水的问题;修建水库是为了解决水资源 分配不均的问题。
(4)探究:资源性缺水和水质型缺水的区别。
(5)简析我国北方地区(主要是黄淮海流域)缺水的主要原因。
(6) 针对“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建设节水型社会” 的宣传主题,你将如何做到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呢?
参考答案:
1.D 2.B 3.C
4.B 5.C 6.A
7.B 8.A 9.B
10.C 11.A 12.A
13.D 14.C
15.B 16.C 17.D
18.(1)找到描出即可
(2)3 22 护绿水青山
(3)长江 黄 季节(或时间)
(4)资源型缺水是指当地水资源总量少,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水质型缺水是指当地污染物造成水资源污染从而导致缺水等。
(5)自然原因:北方地区降水量较少;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北方河流数量少;河流流量小,季节变化显著。
社会经济原因:北方地区人口众多,需水量大;工农业发达,水资源消耗量大;水资源污染;水资源浪费等。
(6)一水多用;使用节水器具;随时关掉水龙头;当好节水宣传员;树立节水意识;少用洗涤剂;少用含磷洗衣粉;防治水污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