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世界的聚落
同步练习
中考新考法跨语文诗词理解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水槛遗心二首·其一》中有一句“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描写了城市与乡村不同的场景。读古代城市与乡村的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诗中“此地”的聚落类型与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A.城镇房屋矮,经济发达 B.乡村房屋矮,发展农业
C.城镇房屋高,且密集 D.乡村房屋高,人口较少
2.若该地聚落由“此地两三家”演变为“城中十万户”,其聚落景观与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不包括( )
A.鸡鸣犬吠,炊烟袅袅 B.农田减少,商户林立
C.学堂变多,车水马龙 D.房屋变高,人口增加
3.“城中十万户”发展过程中不会产生的问题是( )
A.交通拥挤 B.噪声干扰 C.空气污染 D.高楼林立
湖南省某村落始建于河流交汇处的低地。近几十年来,因泥沙淤积、河床抬高等原因,洪涝灾害加剧。在党的乡村振兴政策扶持下,该村落整体搬迁。下图示意该村落变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关于该村落搬迁前后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村落搬迁后,原村落腾出的土地种上了竹子
②村落搬迁后,原村落腾出的土地种上了水稻
③相对于原村落,新村落的地势更平坦,水源更充足
④相对于原村落,新村落的地势较高,洪涝威胁较小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5.关于新村的生活用水,有两个输水方案。下列选择更合理的是( )
A.①方案,可实现自流引水,水质更佳
B.①方案,落差大,水量更大,水能丰富
C.②方案,地形更平坦,利于铺设管道
D.②方案,距离近,建设和输水成本低
读传统聚落分布与地形、河流的关系曲线图,回答以下问题。
6.对传统聚落分布与地形、河流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拔越高聚落越多 B.海拔越低聚落越少
C.距离河流越近聚落越多 D.距离河流越近聚落越少
7.最不可能出现在①区域的聚落形式是( )
A.牧村 B.渔村 C.农村 D.城市
2022年5月19日是第12个“中国旅游日”,主题为“感悟中华文化,享受美好旅程”。我国某地区的村落历史悠久,建筑独特,为振兴乡村经济,当地积发展旅游业。据此读该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8.王村的海拔约为( )
A.169米 B.400米 C.558米 D.876米
9.图中甲、乙、丙、丁四地,适宜开发攀岩项目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0.保护好历史悠久村落的科学做法是( )
A.整体搬迁重建 B.按照原貌修复 C.打造现代风格 D.原址拆除新建
下图为“意大利某聚落景观及当地居民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上图聚落为( )
A.乡村聚落,因为周边空气很清新 B.城市聚落,因为景色美丽
C.乡村聚落,因为周边有大面积农田 D.城市聚落,因为房屋高大
12.与图中建筑相关的宗教是( )
A.佛教 B.喇嘛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13.当地居民主要为( )
A.白色人种 B.黑色人种 C.混血人种 D.黄色人种
14.一般来讲,有利于聚落形成的自然条件有( )
①水源充足②交通便利③气候温暖湿润④工业发达⑤地形平坦⑥自然资源丰富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⑥ D.①③⑤⑥
读某地区聚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影响该地区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水源因素 B.地形因素 C.气候因素 D.矿产因素
16.最易发展成城市的聚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7.假日里,我们组织一起去郊游,并在郊外露营.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早期的聚落往往会选择在自然条件优越的地方,一般先有 聚落,后有 聚落。
(2)寻找合适露营地时,在图中①③两地中,若单从地形方面考虑可选择 地;理由是 ;在图中④⑤两地中,水源方面考虑可选择 地,理由是 ;在②⑥两地中,若单从交通方面考虑可选择 地,理由是 。
(3)同学们想在地点⑥搭建一个简易小木屋,你认为合理吗? ,请说明理由 。
(4)请简单分析总结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 。
参考答案:
1.B 2.A 3.D
4.B 5.A
6.C 7.B
8.C 9.C 10.B
11.C 12.C 13.A 14.D
15.A 16.A
17.(1) 乡村 城市
(2) ① 三角洲地形平坦 ⑤ 近湖泊有水源 ② 该处既有河流又有道路,交通更便利
(3) 合理 木材资源丰富
(4)水源充足,土壤肥沃,自然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地形平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