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地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试题
一、选择题(共17小题)
西安市某中学地理社团的同学们制作了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片”。“名片”正面是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和行政中心,背面是省级行政区的关键词。同学们使用“名片”进行地理竞赛活动。下图为其中四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轮廓对应的行政中心,正确的是( )
A.甲——沈阳 B.乙——西安 C.丙——石家庄 D.丁——拉萨
2.图中临海的省级行政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图中有我国领土四至点的省级行政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文化共同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成下面小题。
4.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
A.汉族 B.壮族 C.维吾尔族 D.藏族
5.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 B.西南、东南和东北地区
C.东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D.西北、西南和东南地区
川藏铁路起于四川省成都市,向西穿越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进入西藏,经藏南至终点拉萨。线路台阶式,川藏铁路“八起八伏”,累计爬升高度超过14000米,外媒戏称其是“一辆巨大的过山车”。预计2026年全线通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川藏铁路沿途经过的地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成都所在的地形区为四川盆地
B.拉萨所在地区有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牦牛
C.成都所在地区种植水稻,作物熟制一年一熟
D.成都到拉萨经过横断山区,适合发展林业
7.拉萨所在的地形单元及特点的连线组合,正确的是( )
A.青藏高原﹣雪峰连绵 B.内蒙古高原﹣地面崎岖
C.云贵高原﹣千沟万壑 D.黄土高原﹣地势平坦
8.造成成都和拉萨气候差异明显的原因是( )
A.海陆因素 B.纬度因素 C.地形要素 D.洋流因素
9.川藏铁路沿途经过的地形区容易发生的自然灾害( )
①干旱②地震③台风④泥石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在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进程中,黄河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读黄河流域全新世暖期粟遗存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古代粟遗存集中分布在黄河( )
A.上游地区 B.中游地区 C.下游地区 D.入海口处
11.黄河下游粟遗存集中分布区农耕发展现面临的问题是( )
A.气候变暖,耕地范围缩小 B.人口稀疏,农业人才短缺
C.水土流失,土地不易耕种 D.大水漫灌,土壤盐碱化
12.2023年4月1日《黄河保护法》实施后,黄河沿岸的农业区应采取的措施是( )
A.缩小粮食种植面积 B.加快发展节水农业
C.大力引水灌溉农田 D.多使用化肥和农药
图为我国人均农业用地面积与世界的比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直接反映出我国( )
A.耕地资源总量少 B.草地资源约占世界一半
C.林地资源丰富 D.人均农业用地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14.下列有关我国土地资源现状和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土地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大
②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
③农耕区加强基本农田保护
④牧区扩大载畜量,增加牧民收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新中国西南地区的铁路建设中,很多地段都要采取如图1的“灯泡”型迂回线路。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可逢山挖隧,遇水搭桥。2017年12月西成(西安至成都)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该线路隧道群规模为全国之最,从此西安到成都仅需4小时。图2为西成高铁路线图。据此完成下题。
(1)图1中铁路线的最大高差可能为( )
A.20米 B.35米 C.55米 D.80米
(2)图1中的灯泡型路线( )
A.垂直于等高线分布 B.较其他路线坡度缓
C.利于缩短运行距离 D.适合平原交通建设
(3)与传统铁路交通方式相比,高铁的优势有( )
①速度快②灵活性强③节能环保④载客量大⑤建设成本较低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读我国工业中心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6.我国工业分布的基本格局是( )
A.主要工业基地分布在中部地区 B.西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多
C.中部地区工业基地集中 D.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密集
17.相较辽中南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A.邻近港澳和东南亚 B.矿产资源丰富
C.劳动力成本低 D.土地资源充足
二、解答题(共4大题)
18.读下图及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国家主席习近平与2017年6月7日至10日对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七次会议。中哈建交25年来,两国关系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双方构筑了牢固的关系和合作基础。
(1)哈萨克斯坦位于图中的 。(填字母)
(2)与我国接壤的邻国中,面积居世界第一的是 。(填字母)
(3)我国海岸相连的国家是朝鲜和图中的 。(填字母)
(4)我国濒临的海域纬度最低的是 。临海中有一个是我国的内海,它是 。(填字母)
(5)我国最东端位于黑龙江与 江汇合处的主航道中心线上,我国最西端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 (填文字)
19.读“中国地形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各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A 高原;B 高原;C 平原;D 盆地;E 盆地。
(2)我国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是 、 和横断山脉。
(3)②山是 省和 省的分界线。
20.气候学上以某地连续5日平均气温低于10℃的第一天为冬季的开始日期。读全国常年入冬进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东部地区越向南入冬时间越 。沈阳在 月入冬。
(2)影响我国各地入冬早晚的气候要素是 。反映出我国冬季气温特点是 。
(3)从北京、海口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来看,海口气候类型是 ,与北京相比,年降水量更 ,气温年较差更 。
21.中考新考法地理考察
考察主题:伊犁河谷的小麦种植
考察背景:山东某地理研学团队2022年某月到新疆伊犁河谷进行研学考察。他们在乌拉斯台镇看到了大面积的麦田,拍摄了照片,并收集了乌拉斯台镇位置示意图,围绕当地的小麦种植开展了下列实地考察活动。
考察一小麦种类
乌拉斯台镇与东北平原纬度相近,因此研学团队成员根据以往经验猜测麦田中的应该是春小麦,但与当地农户交流后,了解到实际上种植的是冬小麦。
(1)科学家常用的思考方法有观察、预测、推理、分类、建立模型、交流等,研学团队成员在了解乌拉斯台镇小麦种类时用到了 等思考方法。
(2)试分析东北平原与乌拉斯台镇小麦种植时间产生差异的成因。
考察二小麦品质
研学团队成员了解到,当地小麦蛋白质含量高,影响小麦蛋白质含量的因素有品种、栽培技术、土壤、气候等。
(3)请你帮助研学团队分析当地小麦蛋白质含量高的气候原因。
考察三小麦产量
研学团队在走访中了解到,乌拉斯台镇所在的尼勒克县为提高当地小麦产量,通过提前确定种植地块,精选种子,加强农用机械检修及维护等方法全力确保小麦冬播、管理。
(4)研学团队为提高尼勒克县小麦产量提出了补充建议,请你结合材料分析建议可能包含的内容。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C 3.A
4.B 5.A
6.C 7.A 8.C 9.D
10.C 11.D 12.B
13.D 14.B
15.(1)C
(2)B
(3)B
16.D 17.A
18.(1)A
(2)F
(3)J
(4) E C
(5) 乌苏里江 帕米尔高原
19.(1) 内蒙古 青藏 长江中下游 塔里木 四川
(2) 昆仑山 祁连山
(3) 山西 河北
20.(1) 晚 10
(2) 气温 南北温差大
(3) 热带季风气候 多(大) 小
21.(1)预测、推理、交流
(2)东北平原地形平坦,冬季风无阻碍,冬季气温更低,小麦无法过冬,因此种植春小麦;乌拉斯台镇地处山脉背风坡,受冬季风影响小,且可以受到大西洋暖湿气流影响,因此冬季气温较东北平原高可以种植冬小麦。
(3)乌拉斯台镇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小麦病虫害少,生长周期长,品质高;地处内陆,降水较少,晴天多,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小麦养分积累。
(4)持续做好冬小麦监测,冻害、病害的防治工作等;精细化施肥;改进种植技术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