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
荷花淀
孙
犁
选必中 第二单元 大单元教学第六课时 单篇精读
单元教学安排
单元主题——苦难与新生
课段安排 课段主题 课时安排 课时内容
第一课段 革命苦难环境 第一课时 群文阅读单元起始课
第二课段 革命黑夜长歌 第二课时 单篇精读《记念刘和珍君》
第三课时 单篇精读《为了忘却的记念》
第四课时 联读《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
第三课段 革命黎明呼喊 第五课时 单篇精读《包身工》
第四课段 革命苦难涅槃 第六课时 单篇精读《荷花淀》
第七课时 联读《小二黑结婚》《党费》
第五课段 革命继承发扬 第八课时 群文阅读单元总结课
温故导入
一问:提到战争,大家第一反应会想到哪些场面?
炮火连天、枪林弹雨、血流成河、苦痛灾难……
二问:回想我们学过的哪些课文直接展现了战争的残酷?
《冀中的地道战》《狼牙山五壮士》《谁是最可爱的人》……
三问:哪里有阴影,哪里就有光,战争题材的作品也有温暖美好的呈现,尝试回忆学过哪些?
《大战中的插曲》《百合花》……
温故导入
初中学习过的《芦花荡》,亦是一篇温情之作。
在残酷战争背景下,满眼皆是白洋淀的美丽风光,满纸皆是战胜敌人的乐观高昂。
这是孙犁所著“白洋淀纪事之二”,而作为“白洋淀纪事之一”的《荷花淀》,被誉为“是战争小说的一曲纯美的绝唱。”
让我们一起进入《荷花淀》,共同探寻她“美”在何处?
壹
理情节,
描脉络之美
贰
赏环境,
绘乡土之美
叁
解对话,
识人物之美
肆
品细节,
悟情感之美
目
录
理情节,描脉络之美
壹
1.全文共计85段,自成三个部分,按照情节发展趋势,尝试概括三个部分的文章大意。
送夫参军
探夫遇险
助夫杀敌
开端1—31
发展32—61
高潮结局62—85
壹
理情节,描脉络之美
壹
理情节,描脉络之美
2.小说层次清晰,但情节发展张弛有度,跌宕起伏,深入文本,进一步细划层次,概括层意,尝试画出情节发展曲线图。
伏击歼敌
(61~64)
夫妻话别
(5~29)
水生离家(30~31)
商议探夫
(32~37)
归途遇险
(48~60)
编席侯夫
(1~4)
意外相见
(65~74)
胜后归途
(75~84)
未遇归来
(38~47)
送夫参军
探夫遇险
助夫杀敌
壹
理情节,描脉络之美
3.曲线一条,一以贯之,折射出小说情节的连贯性,尝试辨别文中的两条线索,并分析双线并行交织的效果如何?
小说线索
女主线
男副线
水生嫂们的活动
地区队伍的行动
效果分析示例:
主线贯穿始终,副线侧面交代,在伏击相会的高潮处交叉,接着又分开进行,主副交织,明暗呼应,情节结构清晰紧凑。小说最后以青年妇女们的成长结尾,合乎情理,充分显示出党领导的人民战争的威力,更广泛地表现了中国人民抗日的积极性,说明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力量,使作品产生了鼓舞人心的力量,深化了主题。
贰
赏环境,绘乡土之美
赏环境,绘乡土之美
贰
这是一个怎样的水淀?找出文中的环境描写,进行赏析品评及作用分析。
相传一个中秋节的晚上,嫦娥偷吃仙药后不由自主地飞升仙宫,在她离月宫还差一步的时候,随身佩戴的宝镜掉了下来,并摔成了大大小小的99个碎片,于是地上便有了大大小小99个水淀,荷花淀便是其中的一个淀泊。
赏环境,绘乡土之美
贰
文章三处环境描写
1-3段: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40段: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上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
61段: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象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赏环境,绘乡土之美
贰
下
之
月
景
赏评示例:
皎月朗照,小院凉爽,苇席洁白,淀水银白,薄雾轻浮,清风徐来,荷叶飘香,描写了清新宁静的夜景,营造了和谐欢愉的氛围,展现了荷花淀的地域风貌,美丽富饶,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引出了主要人物——水生嫂,进而出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温顺善良的形象。
文本①: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赏环境,绘乡土之美
贰
午
之
正
景
赏评示例:
空中万里无云,淀中静寂辽阔,烘托了几个女人探望丈夫的归途上有点儿失望郁闷的情绪,但稻风习习,明朗风光又使她们受到感染,心情开始由忧变喜,不久又欢笑起来。
同时“水面没有一只船”又暗示情况异常,为下文鬼子追她们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
文本②:
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上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
赏环境,绘乡土之美
贰
下
之
日
景
赏评示例:
运用比喻手法将将密而舒展的大荷叶比作“铜墙铁壁”;将高高挺出的荷花箭比作“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威武雄壮的景观渲染一种严阵以待的气氛。
妇女们奔向荷花淀中寻求庇护,暗示这里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为下文的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文本③: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象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赏环境,绘乡土之美
贰
月下之景
正午之景
日下之景
衬托人物
荷花淀景
情景和谐
诗情画意
化景为情
烘托心情
暗示情节
小结:
荷花淀的景物是美的,水和天,荷和苇,无一不美,清新美好,明丽清纯,让人心醉。
这么美丽的富饶家园,怎么肯让敌人蹂躏?对家乡的爱,对敌人的恨,由此衍生,这是景和情的契合点。
这么美丽的一方水土,自会养育一方英雄儿女,他们高洁身心不容玷污,他们平时有多少温情,战时就会有多少勇气,这是景和人的契合点。
叁
解对话,识人物之美
叁
解对话,识人物之美
一方美丽水土,养育一方英雄儿女,这是一群怎样的英雄儿女?文中中的对话描写简洁朴素,生动传神,符合人物身份和心理,使人读后“如见其人”,解读文中的三段对话,分析人物形象。
对话一
夫妻话别
对话二
商量探夫
对话三
胜后归途
叁
解对话,识人物之美
水生嫂 人物分析 水生 人物分析
“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晚 ” 编席等待丈夫到深夜,等到后没有不耐烦没有责怪,一句询问体现出对丈夫的关切之情,表现其温柔贤惠。 “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没有直接回答妻子的问题,注意到妻子拿饭动作,故意岔开话题,细心但口拙。
“他们几个哩 ” 注意到丈夫的答非所问,觉察到丈夫有心事,不便直问,于是换个方式侧面试探,体贴聪慧。 “还在区上。爹哩 ” 模棱两可地回答妻子的问题后,又抓紧岔开话题,可见其内心的纠结。
“睡了。” 此处简单回答后没有再追问,应是了解丈夫的说话习惯,所以等待丈夫都问完了再追问。 “小华哩 ” 问完父亲之后再问儿子,转移话题执着又笨拙,可见其憨厚淳朴。
“和他爷爷去收了半天虾篓,早就睡了。他们几个为什么还不回来 ” 耐心回答完丈夫故意转移话题的问题,再次追问,拒绝其模棱两可的敷衍,这是对丈夫的关怀,对家庭的负责,表现其温柔执着。 笑了一下。 这一“笑”寓意丰富,既有无法回避妻子追问的自嘲之笑,又有终要面对的坦然之笑,亦有可以实现远大抱负的幸福之笑。喜怒于形,可见淳朴。
夫妻话别①
叁
解对话,识人物之美
水生嫂 人物分析 水生 人物分析
“怎么了,你 ” 丈夫从左顾言他,到反常一笑,水生嫂的耐心从容难以为继,一声着急的询问反映了她心情的急切。出于对丈夫的关心,她急于要知道真相,可谓关心则乱。 “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平时温柔从容的妻子突然着急起来,可见其内心的焦灼,所以水生不再遮掩,直接说出实情,从遮遮掩掩到一吐为快,水生无时无刻不再照顾妻子的感受,方式拙劣,情意真挚。
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手指的“震动”实则是心灵“震动”的反映,她的震惊、不舍、依恋……皆有这小动作折射而出,但接着她就用“吮”的动作平复了自己的情绪,表现其深明大义与坚强勇敢。 “今天县委召集我们开会。假若敌人再在同口安上据点,那和端村就成了一条线,淀里的斗争形势就变了。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 这是水生夜归后第一次说话既多又密,妻子的沉默让他内心激荡难安,他急于像妻子说明原委,分析时弊。强调自己是“第一个举手报名”的,更是隐隐透露出希望得到妻子的支持与认可。
夫妻话别②
叁
解对话,识人物之美
水生嫂 人物分析 水生 人物分析
“你总是很积极的。” “你总是……”是用来表达不满的口气,“很积极”是一种称赞,水生嫂用一种不满的口气表达了自己自豪的心情,责怪中含有赞扬,既埋怨丈夫事先不和家里商量,舍不得丈夫离开,又对丈夫第一个报名参军感到骄傲,足见其内心的复杂与纠结。 “我是村里的游击组长,是干部,自然要站在头里,他们几个也报了名。他们不敢回来,怕家里人拖尾巴。公推我代表,回来和家里人们说一说。他们全觉得你还开明一些。” 又是一段既密且多的情况说明,向妻子坦明身上的重任。然水生何尝听不懂妻子口吻中的责怪与赞扬,所以借“他们几个”之口,盛赞妻子的“开明”,这不是花言巧语,而是自豪的坦白:“我积极,你开明,所以我们以对方为傲。”
“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 丈夫参军抗日,她没有理由阻拦,也不会阻拦。但她毕竟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丈夫一去,家里的担子都落到她身上,不禁心生担忧。一句“不拦”是深明大义,一声询问是对家庭的责任,对丈夫的依恋。 “家里,自然有别人照顾。可是咱的庄子小,这一次参军的就有七个。庄上青年人少了,也不能全靠别人,家里的事,你就多做些,爹老了,小华还不顶事。” 妻子的担忧,水生笃定的回答反映出庄上乡亲的团结互助,这也是给妻子信心,但同时对妻子“多做点”的期望足见其亦以诚挚待他人。
夫妻话别③
叁
解对话,识人物之美
水生嫂 人物分析 水生 人物分析
“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 对于丈夫给予的理解感到欣慰,丈夫保家卫国的选择她予以支持,即使要付出夫妻分离,一人持家的代价。但丈夫能懂她的苦痛,她的不舍,她便也就心甘情愿,足见其吃苦耐劳、情深意重之高贵品质。 “千斤的担子你先担吧,打走了鬼子,我回来谢你。” 面对妻子的深明大义,情深意重,口拙舌笨,不善于表达感情的他只会用“打走鬼子”的承诺来回报,顶天立地,铁汉柔情。
(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 对丈夫不舍,对未来担忧,此一去终是难测凶吉,所以话别完丈夫出去办事,她还是等他,“呆呆”的情状表现其彷徨无助,再“嘱咐”的请求是对夫妻温情的依恋,感性与理性的无限拉扯表现出她民族危机面前,选择舍小家而成大家的大义。 “没有什么话了,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心疼妻子沉溺在不舍不安之中,耿直憨厚的丈夫选择结束如此缠绵悱恻的话别,转而向妻子提出成长进步的期望,比起不安于未知,强大自己才是将未来把握在自己手里,足见其清醒理智。
夫妻话别④
叁
解对话,识人物之美
水生嫂 人物分析 水生 人物分析
“嗯。” 是对丈夫观点的认可,期望的允诺,走出离别的悲伤情绪,强大自我为了更好的相见。 “什么事也不要落在别人后面!” 对妻子的高要求高标准是对妻子能力的信心,积极进取,成就强大,无惧挑战。
嗯,还有什么 ” 丈夫在政治文化思想上的鼓励和期望,水生嫂以“嗯”允诺,足见其既有中国妇女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又有新一代妇女勇敢战斗的精神,但她还在追问,“家”与“国”皆已嘱托,那么“你我”之间呢?这一追问,折射出水生嫂的女儿情态,柔软多情,细腻动人。 “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拚命。” 面对妻子含蓄而深情的一再追问,纵然理智理性的铁汉,也很难不化绕指柔,“于家请你多担待,于国请你多进步,于我,请你忠贞勇敢。”最后的嘱托,是夫妻二人的海誓山盟,也是水生嫂苦苦要等到最重要的话。乱世之中,伉俪情深,最是动人。
夫妻话别⑤
叁
解对话,识人物之美
水生
憨厚淳朴,口拙舌笨,不善于表达情感,
保家卫国,舍小家为大家,成就大义,
是“刚、毅、木、讷,近仁”的君子,
是“敏于行而讷于言”的英雄。
水生嫂
于丈夫温柔体贴,
于家庭吃苦耐劳,
于国家深明大义,
既有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
又有解放区妇女的进步品质。
叁
解对话,识人物之美
对话 人物分析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自己想念丈夫,但又不好意思直说,于是找个送衣服的借口再见见丈夫,感情表达得委婉含蓄,表现其文静机智的形象。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直接说出探夫目的,毫不掩饰对丈夫的思念,表现其直率爽朗。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 谨记丈夫叮嘱的水生嫂,考虑问题比较周密成熟,提醒她们途中可能不安全,体现其心细周到,稳重谨慎的形象特点。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自己想去,但又不好意思说,就推脱到婆婆身上,还质疑有什么看头,口是心非,表现其忸怩羞涩的形象。
商量探夫
叁
解对话,识人物之美
对话 人物分析
“你看他们那个横样子,见了我们爱搭理不搭理的!” “啊,好像我们给他们丢了什么人似得。” 因探夫心切,不慎遭遇敌人追击,虽误将敌人带劲战士们的包围圈,助夫歼敌,到底因感情冲动置身险境,所以男人们怒其不争,态度不甚友好,女人们虽心里知晓,但嘴上仍不甘示弱,尽显小女儿情态。
“我们没枪,有枪就不往荷花淀里跑,在大淀里就和鬼子干起来!” “打仗有什么出奇 只要你不着慌,谁还不会趴在那里放枪。” “打沉了,我也会凫水捞东西,我管保比他们水式好,再深点儿我也不怕!” 从客观因素理性分析她们遇到敌人只能逃跑避险,只能依靠男人们保护的缘由——没有武器装备,不能正面对抗,并由此梦想上战场打仗的游刃有余,表现其乐观自信、坚强勇敢的形象特点。
“回去我们也成立队伍,不然以后还能出门吗?”、 “刚当上小兵就小看我们,过二年,更把我们看得不值钱了。谁比谁落后多少呢!” 将梦想落实到实践,计划成立队伍,走上抗日战场,与自己的男人们比一比实力高低。看似是争强好胜,实则是不甘落后,积极向上,小说结尾她们作为游击战士配合子弟兵作战,更是彰显了军民英勇抗日的爱国精神。
胜后归途
叁
解对话,识人物之美
商量探夫
胜后归途
家庭主妇
游击战士
感性冲动
理性积极
乐观可爱的水乡女儿群体形象
小结:
以水生嫂为代表的白洋淀妇女群体,她们深爱丈夫,但在国难当头,却能把对丈夫的爱和对祖国的爱统一起来,积极支持丈夫参军。
经历了荷花淀伏击战后,她们深受教育和鼓舞,同时对丈夫从事的事业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于是投身抗战行列来,完成了从家庭妇女到革命战士的身份蜕变:
粉色的荷花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昔日粉妆的女性,成为了白洋淀的战士。
叁
解对话,识人物之美
《说文解字》中“荷”:芙蕖葉。从艸何聲。本义是一个人手握锄柄,用肩扛锄,向前走去。这种“握”和“扛”的动作,有一种力量之美,所以,“荷”是兼具外在的美丽和内在的刚强和勇毅于一体,它是刚柔并蓄的代名词。
“荷”是刚柔并济,“水”是至柔至刚,所以“探夫遇敌”,“助夫歼敌”情节中的“荷花淀”不仅是掩护青年劳动妇女们避敌的重要地点,也是她们思想成长的重要场所,同时是她们刚柔并蓄精神品性的体现。
肆
品细节,悟情感之美
肆
品细节,悟情感之美
1.文中细节描写传神,意蕴丰富。细读文本,找出文中最能打动你的细节,试作解读赏析。
示例一:一处流泪
示例二:两处水声
示例三:三处捞丢
肆
品细节,悟情感之美
文本:“‘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这才是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泪答应了他。”
赏读:
整篇小说呈现的是诗情画意的审美享受,乐观向上的精神鼓舞,此处水生嫂的“流泪”,是全篇唯一的一处“流泪”,因水生的最后一句嘱咐而落泪。在夫妻话别中,水生先是回避,再是解释,最后嘱咐,说了很多话,但这最后一句作者认为是“最重要的一句”。战争年代,被敌人捉了活的,对一个年轻少妇来说,就意味着被羞辱的命运,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家庭的悲剧,更是一个民族的耻辱。一对恩爱夫妻,他们最担心、最不能接受的就是这样一个事实。因此,丈夫要求妻子去拼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是夫妻间忠贞的承诺,这是作了最坏打算的永诀,所以水生嫂流着眼泪答应了丈夫,感人至深。
示例一:一处流泪
肆
品细节,悟情感之美
文本:“她们轻轻划着船,船两边的水哗,哗,哗。……”
“后面大船来的飞快。那明明白白是鬼子!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哗哗,哗哗,哗哗哗!”
赏读:
在探夫未遇的归途中,女人们划着船,三个拟声词连用,并用逗号分开,节奏舒缓轻快,悦耳动听,显得轻松愉快,悠闲惬意,女人们乐观开朗,早已把探夫未遇的懊丧抛到脑后去了,划水声反映出的悠游自在,渲染出一个恬淡宁静、令人陶醉的诗意氛围。
忽然,突遇敌人,打破了刚才的平静,为躲避敌人的追赶,女人们拼命飞快地摇船,七个拟声词连用,以急促的水声表现摇船节奏的加快,烘托遇敌时的紧张气氛。但这水声急而有序,说明船摇得快而不乱,从中可以感受到女人们的团结坚定,表现了这些白洋淀长大的青年女子的沉着镇定、临危不惧的性格特征。
示例二:两处水声
肆
品细节,悟情感之美
文本:“女人们顺手从水里‘捞’上一棵菱角来,顺手又‘丢’到水里去。”
“水生将漂在水上的装着饼干的精致纸盒‘捞’出来,‘丢’在女人们的船上。”
“女人们将水里的小包裹‘捞’出来‘丢’给他们。”
赏读:
探夫未遇,归途中女人们惬意说笑,在进行别具一格的“夸夫”,表面怨其脱缰忘家,实际赞其奋不顾家的革命热情,手上动作是顺手“捞”起菱角,又顺手“丢”到水里,一捞一丢,传神地刻画出了女人们去探望丈夫却没遇上后失落而又百无聊赖的心情。
女人们冲动探夫,将自己置于险境,侥幸助夫歼敌,所以在荷花淀伏击战后,男人们嘴上说着批评的话,手上却是将包装精致的饼干送给了妻子,说最硬的话,做最柔软的事;女人们在接受批评的同时,仍不忘将带来的包裹与关怀送给丈夫,夫妻之间的“一捞一丢”,真切自然地表现出夫妻间彼此牵挂、似嗔实喜、似怨实爱的情感,真挚感人。
示例三:三处捞丢
肆
品细节,悟情感之美
2.《荷花淀》之美,不仅美在乡土,美在人物,更是美在情感之丰。结合细节品读,交流总结小说呈现的情感之美。
肆
品细节,悟情感之美
2.总结小说呈现的情感之美。
示例:
(1) 爱情之美。水生嫂为了丈夫的嘱托可以牺牲生命;青年妇女牵挂丈夫,可以冒着敌人的炮火去探夫;丈夫们在顺手一捞一丢中温柔关爱尽显无余。这是白洋淀青年男女淳朴而忠贞的爱情。
(2) 亲情之美。水生夜归进家首先问的就是“爹哩 ” “小华哩 ”;水生嫂在不舍、担忧、万般艰难下挑起了照看家人的重担;水生参军出发时,父亲的只一句“你放心走吧,大人孩子我给你照顾,什么也不要惦记”。这是白洋淀男女老少之间浓郁而真挚的亲情。
(3) 家国情美。为了保卫家乡,男人积极上前线,女人支持丈夫,父亲支持儿子,乡亲支持战士。忠贞的爱情,浓郁的亲情,都统一在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感中。 正如作者撰后所言:“他们热爱自己的家,自己的父母妻子。他们当兵打仗,正是为了保卫他们。暂时的分别,正是为了将来的团聚。父母妻子也是这样想。”
肆
品细节,悟情感之美
“看到真善美的极致,我写了一些作品。”(孙犁)
“我写出了自己的感情,就是写出了所有离家抗日战士的感情,所有送走自己儿子、丈夫的人们的感情。我表现的感情是发自内心的……”(孙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