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6张PPT)
第一板块
高频易错破解
复习任务群一 信息性阅读
语 文
内容索引
第一步 必备知识梳理
第二步 一轮学情诊断
第三步 提分瓶颈突破
第四步 应考素养演练
读一读——高考评价体系解读 想一想——你复习到位了吗
在熟悉论述性文本和实用性文本的主要文类及其基本特征、体式惯例的基础上,能整体感知文本,把握文本的主要概念、观点、方法等关键信息,分析评价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的关系;能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评估作者的写作意图、读者意识和信息来源,评价文本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有理有据地评判文中观点,发展新的观点,或呈现更客观的事实;能在不同文本的信息之间建立联系,分析比较多个文本在内容、材料、观点、表达方式和价值倾向等方面的异同,对有关问题形成更全面的认识,能够提出值得进一步探究的问题等。 问题1:你对论述性文本和实用性文本的“基本特征”“体式惯例”是否有充分认识
问题2:你是否能迅速准确地把握住“关键信息”
问题3:“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一般体现在哪种题型中 “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的关系”会怎样考
问题4:如何在多个文本的信息之间建立联系并比较异同
第一步 必备知识梳理
第二步 一轮学情诊断
[考题试做]
(2022·新高考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7分)
材料一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
(摘自习近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材料二 不少评论家、诗人和诗歌读者都感觉到当代新诗创作与理论进入了一种停滞不前、缺乏生命力的状态。由于古老的东方文化传统与汉语都不可能向西方文化和语言转化,而西方诗歌文化与语言又不可能被缺乏本民族传统意识的诗歌作者与理论家自然吸收,食洋不化的积食病就明显地出现在诗歌创作和理论中。
人们逐渐意识到对“他文化”吸收力的强弱与自己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强弱成正比。唐代之所以能广泛吸取西域民族、北方民族及佛教的文化,正因为它拥有一个秦汉以来建立的强大的中华文化传统,这传统如一个消化力极强的胃,吸收了四方异域的文化,借以繁荣本民族文化。当代新诗不但丢失了本民族的诗歌传统,而且也失去了对那个传统的记忆和感情,而中华文化又不同于其他以拉丁语为先祖的各种西方文化,可以自然地相互吸收,所以必然会发生这种食洋不化的病症,这病症是当代诗歌失去读者的重要原因。当代诗歌由于时代内容的发展,已无法退回到新诗运动初期的状态。当代社会让世界村的居民们多少都进入了一个更复杂的感性与知性世界,中国诗歌也相应地在寻找与之相当的艺术形式,主要是诗歌语言、内在结构、外在形态。这些必须是有本民族实质性的和具有现代性的,单靠移植西方是绝对不行的。
我们认为,21世纪中国新诗能否存活,就看我们能否意识到自身传统的复活并进入现代,同吸收外来因素之间的主次关系。没有传统何谈创新 没有传统作为立身之地,创新很可能变为全盘西化。所以,中国当代新诗一个首要的、关系到自身存亡的任务就是重新寻找自己的诗歌传统,激活它的心跳,挖掘出它久被尘封的泉眼。读古典文史哲及诗词、诗论,想现代问题,使一息尚存的古典诗论进入当代的空间,贡献出它的智慧,协同解决新诗面对的问题。据我的学习经验,历代中国文论中存在着大量对我们今日所思考的诗歌理论仍有意义的撰述,而我们却只习惯于引用西方理论,无暇回顾一下自身传统中这些理论,师洋师古应当成为回顾与前瞻的两扇窗户,同时拉开窗帏,扩大视野,恢复自己传统的活力才能吸收外来的营养。
中国古典诗论在研究方法上与西方文论也有很大不同。西方文论强调逻辑剖析,优点是落在文本实处和清晰的抽象概括,但其弊病是容易刻板、枯燥、概念化,解剖刀往往伤及神经,概念也有失去生命的变幻色彩的毛病。而中国古典诗论体系虽不十分清晰,却能以富有内涵和想象力的诗样的语言传递给读者审美的智慧和哲理,不至于有水涸石露的窘境,而其中人文的情致、暖意、活力,丝毫没有实验室处理后的褪色失鲜之感。读古典诗论后可以意识到西方的科学分析、逻辑推理、抽象名词杜撰等虽不失为一家之法,却并非唯一的方法。而中国古典诗论的风格与中国古典哲学的灵活、深邃、玄远相匹配。对于诗歌这样内涵深、变幻多的文学品种,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有其突出的优点。
(摘编自郑敏《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
第一组 高考真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这是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前提。
B.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可以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学术理论,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中国经验。
C.当代新诗之所以出现“食洋不化”的病症,一是因为丢失了本民族的诗歌传统,二是因为东西方文化差异巨大。
D.中国古典诗论虽不以体系和逻辑见长,但蕴含诗性品格和人文情致,比西方文论更有生命力。
答案 D
解析 “比西方文论更有生命力”无中生有。材料二最后一段“中国古典诗论在研究方法上与西方文论也有很大不同。西方文论强调……优点是……但其弊病是……而中国古典诗论体系虽不十分清晰,却能以富有内涵和想象力的诗样的语言传递给读者审美的智慧和哲理……”只是比较二者的优缺点,并没有说哪一个更有生命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传统和创新的关系,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借鉴西方诗歌并不能给本民族的诗歌带来现代性,对此中国诗人要有清醒认识。
C.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内在结构和外在形态,依然可为当代诗歌创作提供营养。
D.古人论诗用“意在笔先”“空灵”“飘逸”等语,未落实处却包含鲜活的审美智慧。
答案 B
解析 “借鉴西方诗歌并不能给本民族的诗歌带来现代性”说法绝对,材料二第2段说的是“这些必须是有本民族实质性的和具有现代性的,单靠移植西方是绝对不行的”,可见借鉴西方有价值,但不能“单靠移植西方”。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韩愈《答刘正夫书》:“或问为文宜何师 必谨对曰:宜师古圣贤人。”
B.晚清洋务派人物冯桂芬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C.鲁迅《文化偏至论》:“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
D.季羡林认为:“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关系是‘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一说的是要继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A项,强调“师古圣贤人”,意思是“应当学习古代圣贤”,没有体现与时俱进、博采众长。B项,主张以中国传统儒家伦理纲常为根本,注重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政体不变,只学习西方技术,且不是“文化”方面。C项,说的是既要吸取世界的优秀文化,又要保持自己的文化,与材料一观点一致。D项,说的是中西方文化之间的盛衰兴替这一现象,与材料一观点不一致。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4分)
答案示例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彰显了传统儒家思想的“恕道”,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和中国价值的理念;②它超越国界,具有当代价值,为谋求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进步提供了思路和方法,体现了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解析 解答本题,重在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相关信息在材料一的第1、2段。第1段主要强调这体现了中国立场、中国智慧和中国价值的理念,第2段主要体现了世界意义(世界性,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
5.如何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
答案示例 ①加强对中国古典诗论的挖掘与阐发;②批判性地吸收和借鉴西方文化;③寻求古典诗论与当下审美需求的契合,协同解决新诗面对的问题;④发挥中国古典诗论在诗歌阐释上的长处,向世界传播中国古典诗论的审美意义和当代价值。
解析 解答本题,实际上是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来回答问题。除了用材料一中的方案来解决材料二的问题之外,还需要用材料二本身的方案来解决问题。根据材料一“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发”,即材料二“师古”,古为今用;材料一第2段“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即材料二“师洋”,洋为中用;材料二“没有传统何谈创新 ”“读古典文史哲及诗词、诗论,想现代问题,使一息尚存的古典诗论进入当代的空间”“对于诗歌这样内涵深、变幻多的文学品种,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有其突出的优点”。根据这些内容,我们就可以推知答案。
第二组 创新角度
1.下列对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1段中“食洋不化的积食病”指的是现代诗歌创作中借鉴西方文化,但由于对西方文化和西方语言难转化、难吸收而出现的弊病。这和鲁迅先生《拿来主义》中的“大宅子”等一样,都运用了类比论证的手法。
B.第2段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具体分析当代诗歌失去读者的重要原因,并且指出要从诗歌语言、内在结构、外在形态等方面都具有本民族特点来进行改良的做法。
C.第3段具体分析了当代诗歌存活的办法,指出师洋师古应当成为回顾与前瞻的两扇窗户,同时拉开窗帏。语言生动形象。
D.材料二整体运用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论证结构,最后一段是结论,在与西方文论进行研究方法的对比之后,指出中国古典诗论对于中国新诗创新存活的借鉴意义。
答案 A
解析 A项,“类比论证”有误,应为“比喻论证”。
2.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论证了传统与创新的问题,但论证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说明不同之处。
参考答案 ①材料一论述的侧重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博采众长中帮助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从而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体现中国担当。②材料二论述的侧重点是当代新诗创作与理论,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新诗创新存活的借鉴意义。
解析 材料一围绕中华文明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也指出发扬传统文化、强调民族性要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从而使中国有更强能力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材料二针对当代新诗创作与理论停滞不前、缺乏生命力的现状,分析原因——食洋不化,寻找出路——师洋师古,得出结论——借鉴传统,即让当代新诗在借鉴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并存活。
[考情解码]
1.文本选材
命题选择习近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和郑敏《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的文章作为文本,既体现了信息筛选与应用的基本学科能力,又能引领学生关注时代,而且语料及问题都涉及对学生辩证思维的考查。
2.命题分析
必备知识 ①信息性文本的文本类型、文类特征;②论点、论据之间的关系;③常见的论证方法、论证结构;④初步的概念、判断和推理知识。
关键能力 ①搜索和整理信息,把握文本主要概念、观点的能力;②对相关材料观点的分析与运用文外知识对材料观点进行推断的能力;③分析论述性材料的论证思路与结构的能力;④在不同文本之间建立联系的能力。
学科素养 信息性阅读是以求知求真的态度与方式阅读文本,从而不断拓宽知识面,增强认知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第三步 提分瓶颈突破
任务一 信息筛选与推断——定位信息源,落实设误点
信息筛选与推断是信息性阅读考查的重点,信息性阅读常从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或对材料相关说法正误的判断角度设题。选项是对文本的归纳、概括、转述,经过命题人的精心设计、改造和组织,其正误皆有确凿依据,考生出现失误也是因为未能准确发现和理解这些依据。因此,在复习中要着重解决好以下问题:(1)提升在阅读中获取、辨识信息的能力,增强发现信息、定位信息的敏感性;(2)善于抓关键句、关键词,准确把握句与句、层与层之间的关系,强化逻辑思维能力。
易错点1 找不到信息筛选源,不能落实设误点
[典题再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艺术的发展与人类整个发展进程紧密相关,这方面,科技也是如此。科技和艺术的发展也一直如影随形,比如,达·芬奇的绘画里就涉及解剖学,他用一种美术的概念让人们对解剖学获得认知;照相机的出现导致了印象派的出现,印象派最重要的代表人雷诺阿,他的很多创作都参考了照片。这也导致西方的绘画在某一时期内,一直跟科技的东西有一种反向思维,艺术家们希望绘画艺术离照片尽可能远一些,画家在创作时更多的是从照片里找到他要表达的思想内涵,但形成的绘画作品还是希望寻找艺术本体的价值。
AI(人工智能)的出现无疑会给人类发展带来一个全新的时代,我们需要对其进行重新认知。艺术体系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受到非常明显的影响,甚至会是颠覆性的影响。事实上,每一次新科技的出现,都会颠覆人类原来的认知方式。今天我们探讨未来AI在艺术创作方面会不会超越人类,这也就牵涉到精神的东西能不能和人本身分离开的问题。艺术创作和精神到底是什么关系 在我看来,艺术创作和精神是不能分离的,无论是诗歌还是绘画。目前我们了解到的AI的创作实际上都是把不同艺术家的风格进行数据输入和分析,最后呈现出一件新的“艺术作品”。这件新的“艺术作品”其实分享的还是人类艺术家的经验和知识。AI的“创作”经验和知识的更新,也必须经由人类对它们的数据更新来完成。
AI时代的艺术创作有没有边界 我觉得艺术跟别的领域一样,它的边界也是处于不断地被提出和不断地被打破的过程中,艺术发展的边界也一直在不断拓展。所以,今天我们关于“AI时代的艺术边界”的讨论其实是一个无限的讨论,艺术与科技的相互影响还会继续发展,我们的认知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有新的提升。
(摘编自张子康《艺术发展的边界在不断拓展》)
材料二 艺术与科学,都是深入现实,源于现实,超越现实,反映客观世界及其真实性、唯一性。艺术、艺术品、艺术家的概念有着本质区别,同样,科学、技术、科学家的概念也有着本质区别。
艺术是“提炼”的“神似”,而AI“艺术品”是“模仿”的“形似”,“提炼”与“模仿”有着本质区别。“提炼”是有生命力的,而“模仿”没有生命力。
人乃万物之灵,有与生俱来的直觉、灵感、感情与智慧。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独创的拥有最高智慧的艺术,因此都具有唯一性。如无唯一性,我们的“人脸识别”技术便无法应用。如此说来,AI颠覆艺术的可能性便不存在,包括生物学上的克隆人,也不是真正的人类。在我看来,凡可被AI取代者,均不能称之为艺术。如今的AI也只是技术上的应用创新,而非科学创新,如今的智能机器人科学理论仍然是20世纪90年代之前提出的。
诚然,智能机器人会淘汰人的大部分工作,其中包括大量简单重复的、高危的工作。但智能作诗机器人的出现,只会淘汰无独创性的、应制的、与时代脱节的诗作,高水平的、独创性的、蕴含诗人丰富情感的、紧跟时代甚至超越时代的诗作仍然会存在,而且生命力会很强。同样,智能绘画机器人的出现,只会淘汰无独创性的、应制的、与时代脱节的画作,具有独创性的、蕴含人类创作者丰富情感的画作永远有生命力。纵观艺术史,历史对艺术作品的自然淘汰不也是如此吗 我们能见到的经典诗作、画作,必是代表当时最高水平的诗作、画作,而大部分普通的诗作、画作被历史淘汰了,当然这个淘汰的时间很长。因此,也可以认为,AI的出现是人类主动应用自己的智慧,把自然淘汰的时间缩短。
我相信,未来,艺术会借助科技的手段,放射出更耀眼的光芒,科技手段可以开拓艺术家的创作思路。同样,艺术家的想象力也会推动科学的不断发展。
(摘编自韩倚云《AI时代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材料三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高速发展,更多的新技术和新应用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同时,这些科技也逐步与艺术融合,为艺术创作、收藏、传播、展示等提供更多元的形式和手段,激发各类主体艺术创新活力,创造出更多艺术和科技融合的创新性成果,为高质量艺术供给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AI时代,不少科技企业都在持续探索科技与艺术结合的更多可能性,依托各自的技术积累以及在人工智能、艺术大数据领域的应用探索,构建数字艺术物联网生态,打造了一些和传统体验完全不一样的数字艺术欣赏与交易平台,并通过与传统艺术机构和艺术创作者合作,提供优质艺术及衍生品的产品与服务,让大众能随时随地接受艺术和美学的熏陶,甚至欣赏到一些原本遥不可及的艺术品,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当然,AI时代,数字化艺术品标准也亟待确立。数字化艺术品标准的确立,有助于使未来艺术呈现形式更加丰富,也有助于更多数字艺术馆的打造,让大众的艺术欣赏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美术馆、博物馆中的艺术品可通过标准化的数字化形式呈现,借助互联网进入千家万户。
(摘编自罗娇《科技为高质量艺术供给提供支撑》)
读题审题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认为,科技对艺术的影响一直存在并继续发展,AI时代艺术发展的边界将无限拓展。
B.材料二认为,科技手段可以开拓艺术家的创作思路,目前艺术借助科技手段取得前所未有的辉煌。
C.材料三认为,科技与艺术相融合,创造更多二者融合的创新性成果,为高质量艺术供给提供支撑。
D.三则材料都认为AI不可能创作出真正的艺术作品,它呈现的其实是人类艺术家的经验和知识。
精准抢分
三步骤,突破信息筛选题
思维解构
标注敏感点 找准信息源 落实设误点
A.材料一认为,科技对艺术的影响一直存在并继续发展,AI时代艺术发展的边界将无限拓展。 材料一结尾处“AI时代的艺术创作有没有边界 我觉得艺术跟别的领域一样,它的边界也是处于不断地被提出和不断地被打破的过程中,艺术发展的边界也一直在不断拓展”。 “一直在不断拓展”不是“将无限拓展”。曲解文意。
B.材料二认为,科技手段可以开拓艺术家的创作思路,目前艺术借助科技手段取得前所未有的辉煌。 材料二结尾处“我相信,未来,艺术会借助科技的手段,放射出更耀眼的光芒,科技手段可以开拓艺术家的创作思路。同样,艺术家的想象力也会推动科学的不断发展”。 原文是“未来”,选项是“目前”,选项变未然为已然,混淆时态。
标注敏感点 找准信息源 落实设误点
C.材料三认为,科技与艺术相融合,创造更多二者融合的创新性成果,为高质量艺术供给提供支撑。 材料三中“同时,这些科技也逐步与艺术融合,为艺术创作、收藏、传播、展示等提供更多元的形式和手段,激发各类主体艺术创新活力,创造出更多艺术和科技融合的创新性成果,为高质量艺术供给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表述正确。
D.三则材料都认为AI不可能创作出真正的艺术作品,它其实呈现的是人类艺术家的经验和知识。 材料一中“目前我们了解到的AI的创作实际上都是把不同艺术家的风格进行数据输入和分析,最后呈现出一件新的‘艺术作品’。这件新的‘艺术作品’其实分享的还是人类艺术家的经验和知识”。材料二“如今的AI也只是技术上的应用创新,而非科学创新”。 材料三无相关表述,选项以偏概全。
【答案】
C
[防范对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人类学在中国经历近百年的发展,成就斐然,为历史学提供了诸多启示。“田野作业”是人类学的基本方法,对历史学者有重要的方法论启迪,可以改变传统史学单纯依靠文献的局限的境况。但“田野作业”难免遭遇困难。
首先,“田野”是什么就很难说清。人类学者最初的“田野作业”,主要针对的是相对“原始”的族群,是没有文字传承的部落文化。对于非原始族群来说则情况迥异。中华各民族中有些很早就有自己的文字,有些在近代接受帮助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其社会状况及历史演变,往往有详细的文字记载。这就使中国的人类学研究面临两难境地:依靠田野吧,人家有文字;依靠文字吧,又好像离开了人类学的研究轨范。由于这一问题的存在,以中国为研究对象的人类学者便开始强调历史文献的重要性,除田野调查“访问活人”外,也辛勤钻研历史文献,做“访问死人”的工作,由是中国丰富的历史文献成为人类学的又一宝藏。
这一变化并不意味着中国人类学者自废武功。中国人类学的研究取向,虽然少了一些西方人类学者喜欢玩的形而上元素,但其崇实精神对人类学而言,颇有点返璞归真的意味,实际上就是人类学与历史学的结合。人类学家威廉斯在谈到历史学与人类学的关系时曾把历史学比喻成“小提琴家的左手”。历史学者是否可以将人类学视为“小提琴家的右手”,在从事的研究中,也主动吸纳人类学者重视抽象理论与宏大叙事的积极元素,以避免当下史学研究出现的“碎片化”倾向呢
其次,与田野相关的是历史遗存问题。“田野作业”最重要的是看遗存,即世代传承下来的物质和精神的制作。然而正如马林诺夫斯基所言,遗存能够延续,在于它已获得新的意义,除非采取某种明确的道德和价值态度,而不是按这一现象在今天的形态来研究它,否则,我们就只能对其用途和意义作失真的描述。很多流传至今的文化习俗或遗存,一旦其原生态环境不复存在,就已经失真了。以纳西古乐为例,你能相信它是真正的唐乐吗 在远离文明繁衍中心的边缘之地能有中原古礼的原生态环境吗 我以为是很难有的。作为“礼”重要标志的原本是中原的古乐,离开故土,脱离原先的“生态系统”,要在类似纳西族所在地区孤独存在下去,实在难以想象。
这提醒研究者,随着现代文明的推进,很多号称“原始”的生活环境及生存方式,实际上已不复存在,或者至少已发生性状变化,研究者不能轻信“田野”里看到的文化场景。同时,提醒历史学者必须保持高度的学术警惕,不能轻易相信“田野”里所谓的“原始”见闻。
(摘编自杨天宏《人类学对历史学的方法启示》)
材料二 当我们在图书馆和档案馆阅读着装订整齐、入档清楚的文献时,常常会忘了这些材料其实原来是存在于图书馆和档案馆之外的。面对那些不愿超越文献的历史学者,我至少能提出这样的忠告:这类材料在庙宇的墙壁上、在私人的收藏里多得是,除非你到现场考察,否则你是没有机会读到它们的。
然而,多收集些文献材料,不过是从事实地考察最起码的理由。事实上,到田野去的好处远远不止于此。最简单的理由是:你是无法读得懂那些文献的——除非你知道这些文献为何书写,如何使用,谁写,谁保存,保存了什么,扔掉了什么。换句话说,经过层层筛选,最终流入图书馆和档案馆的文献只属极少数。到那些曾经发生过某些事情或行动的地点看过,会启发我们想到在文献最终落到历史学家的手中之前,曾经历过怎样的过程。去过一个地方,你会对这个地方产生感觉。有时老房子还在,有时老房子不在,但基石犹存;有时人还在,你甚至可以跟他聊天。在这方面,历史学者可以从人类学家身上学习一二,因为后者更习惯从活生生的人身上多于从文献中学习。
我说“人还在”,我的意思是人们从历史中走出来吗 不错,我的确是这个意思。每当我走访一个地方,我会特别留意该地方是否一直有人居住,定居的历史有多久。在这些地方,你还可以看到知识代代相传,尽管人们已受现代教育、电视和互联网的影响甚深。你还可以从当地人的谈话中,听出书写传统在当地出现以来,对人们发挥了怎样的影响。我猜过去的私塾先生、歌者优伶、乡村道士,都曾经以他们的文献,在乡村传播着某种原生的知识,情况就好比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和现代媒体把过去这些知识逐渐擦掉一样。你从人们谈话的方式中捡拾到一点这方面的历史,这样一种聆听历史的方法的窍门是:重要的不在于人们说些什么,而在于他们如何说。如有一次在山东,我问一位老人家为什么他的村子只有一个姓氏。他回答说:嗯,在过去,很少男人会入赘到这个村子来。
历史学家从一个参与的观察者转化为科学的观察者——我知道用“科学”这个词不是太恰当,我的意思是我们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不错,中国正以惊人的速度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中国依旧是中国——依旧是那个中国人从他们的历史中取得诸多灵感的中国。
(摘编自科大卫《历史人类学者走向田野要做什么》)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中华民族展开人类学方面的研究,不能只采用“田野作业”的方法,因为有些民族的社会状况及历史演变过程往往会有详细的文字记载。
B.威廉斯借用小提琴家的左手与右手来比喻历史学与人类学,准确形象地说明了两大学科的密切关系,强调它们之间互相影响,应彼此协调。
C.历史学者运用人类学的“田野作业”这一研究方法时,应注意不要简单地相信所看到的历史遗存,因其离开所处的时代可能发生性状变化。
D.尽管已经深受电视和互联网等现代文明的影响,但在不少地方还是能看到原生知识的代代相传,学者们依然能从“田野作业”中发现历史。
答案 B
解析 B项,原文提及“人类学家威廉斯在谈到历史学与人类学的关系时曾把历史学比喻成‘小提琴家的左手’”,威廉斯只是把历史学比喻为“小提琴家的左手”;用“小提琴家的右手”比喻人类学,是作者提出来的疑问,而不是威廉斯提出来的疑问,选项属无中生有;“历史学与人类学……应彼此协调”也与文意不符,文章只强调两者并重,缺一不可。表述有误。
易错点2 不明信息推断的设误方式,找不到思维切入点
信息推断题的选项主要从妄加推断、过度推断的角度设误,这对考生把握文意的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的要求更高。考生在做此类题时,应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据文推断、合理推断。信息推断题的设误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设误方式(一) 于文无据
设误 手段 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中根本找不到依据,也不能从原文信息中推断出来,即原文中并无此意,而是命题者捏造出某种意思用来迷惑考生的。这类选项若脱离文本根据个人经验或常识判断,很可能会误认为正确,迷惑性较强。
判定 技巧 在做题时要仔细检查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或者能否根据原文合理推断出来。
[典题再练]
[原文] 但文学史永远只是一个粗略的框架,不可能穷尽对所有作家和所有文学作品的认识;它是被文学史家精心挑选和组织起来的文学知识和思想,而不是这个学科的文学知识和思想的全部,更不是这个学科研究活动的终极形式。以文学史框架为参考,展开更广泛细致的阐释、分析、讨论和研究,就成了这个学科研究的主体内容,而这些都是在文学批评的范围内进行的。文学史就建立在此前文学批评活动的基础之上,没有文学批评的繁荣发展,任何一部文学史都无法独立地支撑起自己。文学批评不能以文学史框架的要求为当然标准,而要以批评者自己的真实感受和理解为基础。
[选项] (2023·全国乙卷)因为文学史无法穷尽对作家和作品的认识,所以拾遗补缺才是文学批评的任务。
答案 “所以拾遗补缺才是文学批评的任务”于文无据,依据原文“以文学史框架为参考,展开更广泛细致的阐释、分析、讨论和研究,就成了这个学科研究的主体内容,而这些都是在文学批评的范围内进行的”,可知文学批评是对作家、文学作品展开的“更广泛细致的阐释、分析、讨论和研究”,而不是“拾遗补缺”。
设误方式(二) 过度推断
设误 手段 命题者不尊重原文中事物的客观性,故意忽略程度、情态、条件、范围等的细微差别,排除个例和特殊现象,从而夸大事物实有的地位、能力、功效等,得出一个不符合实际的结论。
判定 技巧 找到选项所对应的内容,逐句比对,重点关注表程度、情态、条件、范围等的词句,注意选项中“全”“都”“一定”“就”“可以”等词语。
[典题再练]
[原文] 这问题问得对的,因为一切调查的结果必然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的,不论是好是坏。你说“客观”,人家不能承认,而且人家是对的,因为实际受到影响的是他们,他们不能不防。于是调查者逢着“秘密”和“撒谎”了。其实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是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的反映。人事很像镜子,你对别人的态度反射成了别人对你的态度。
科学的社会研究第一是要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如果你是想去“敲诈”被调查的人,那么你绝不会得到可靠的材料。天下没有不知道自卫的人。社会科学绝不能从“斗智”的方法上得来。换一句话说,社会研究必须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
一个研究的人是站在“不知”的地位,被问的是站在“已知”的地位。前者对后者是“学习”而不是“拷问”,态度上应当是“尊重对方”“执疑待决”。这种态度必然会得到对方的尊重和友谊,因而乐于帮助你。
[选项] (2023·新高考全国Ⅱ卷)如果调查者询问的问题也正是被调查者所关心的,被调查者就不会有防备心理。
答案 “如果……就……”说法绝对。材料第1段中有“一切调查的结果必然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的,不论是好是坏”“他们不能不防”。第2段强调调查者“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会得到可靠的材料。第3段强调调查者持“尊重对方”的态度会得到调查者的帮助。
设误方式(三) 强加关系
设误 手段 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有意混淆各种关系,比如将并列说成转折、将递进说成并列,或者将条件说成结果、将假设说成现实、将充分(必要)条件说成必要(充分)条件。还要特别注意因果关系的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指选项在因果(或条件)关系上,故意把原材料中的“因”(或条件)变成“果”,或把“果”变成“因”(或条件)等;二是强加因果关系,即把无因果关系硬说成有因果关系。
判定 技巧 分析各选项分句构成和分句间的关系,比对每一个选项分句之间的关系,能否在原文找到对应的依据,是否符合逻辑关系。特别要关注指示代词、关联词语、副词以及一些修饰性词语。
[典题再练]
[原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史地理学者继承和发扬沿革地理注重文献考证的传统,充分运用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引入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不断开拓新的学科分支,扩大研究领域,在历史地图编绘、行政区划史、人口史、区域文化地理、环境变迁、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和整理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有的已居国际领先地位。
[选项] (2020·新高考全国Ⅰ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地理学的一些研究在国际上领先,主要得益于学科分支的开拓和研究领域的扩大。
答案 选项强加关系。根据原文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地理学的一些研究在国际上领先,原因是“我国的历史地理学者继承和发扬沿革地理注重文献考证的传统,充分运用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引入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不断开拓新的学科分支,扩大研究领域”。以上原因并没有说哪个是主要原因。
[防范对练]
(原文见易错点1“防范对练”)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想在历史学研究方面取得更好的成绩,历史学者就应借鉴人类学的研究方式,不能只关注历史文献,还必须做“访问活人”的“田野作业”。
B.虽然纳西古乐在远离文明繁衍中心的边缘之地被保存至今,但仍不能确信它是真正的唐乐,这个例子说明现有的历史遗存很难不失真。
C.与经过层层筛选最终流入图书馆和档案馆的文献相比,那些在“田野作业”中搜集的资料数量更多,对学者们的研究来说也更有历史价值。
D.“田野作业”中关注受访者如何说是聆听历史的方法的窍门,文中山东那位老人家对他的村子只有一个姓氏相关原因的解释,正是典型例证。
答案 C
解析 C项,原文材料二提及“经过层层筛选,最终流入图书馆和档案馆的文献只属极少数”,但并未将“田野作业”中搜集的资料与流入图书馆和档案馆的文献的数量进行比较,也未将二者的研究价值进行比较,“数量更多”“对学者们的研究来说也更有历史价值”均属无中生有,不符合文意。
任务二 论证分析——关注论据判定,辨清行文思路
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论证分析题作为高考热点题型,主要分为论据判定题和行文思路分析题,考查考生对文本中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的把握能力和对文本说理逻辑的把握能力。做这类题需要考生从论述文的文体角度对文章进行细心解读,明确中心论点是什么,有哪些分论点,运用了哪些论据材料,论证过程怎样,论证结构如何,等等。论证有一个由“此”及“彼”的逻辑过程和方式,考生要关注的,就是它的由“此”及“彼”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运用的方式方法。
易错点1 不明论点和论据的关联
[典题再练]
(2021·新高考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9分)
材料一 十八世纪德国学者莱辛的《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第一部重要著作。从前人们相信诗画同质,直到莱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
据传说,希腊人为了夺回海伦,举兵围攻特洛伊城,十年不下。最后他们佯逃,留着一匹腹内埋伏精兵的大木马在城外,特洛伊人看见木马,把它移到城内。典祭官拉奥孔当时极力劝阻,说留下木马是希腊人的诡计。他这番忠告激怒了偏心于希腊人的天神。当拉奥孔典祭时,河里就爬出两条大蛇,把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一齐绞死了。
这是罗马诗人维吉尔《伊尼特》第二卷里最有名的一段。十六世纪在罗马发现的拉奥孔雕像似以这段史诗为蓝本。莱辛拿这段诗和雕像互较,发现几个重要的异点。因为要解释这些异点,他才提出诗画异质说。
据史诗,拉奥孔在被捆时放声号叫;在雕像中他的面孔只表现一种轻微的叹息,具有希腊艺术所特有的恬静与肃穆。为什么雕像的作者不表现诗人所描写的号啕呢 希腊人在诗中并不怕表现苦痛,而在造型艺术中却永远避免痛感所产生的面孔筋肉挛曲的丑状。在表现痛感之中,他们仍求形象的完美。
其次,据史诗,那两条长蛇绕腰三圈,绕颈两圈,而在雕像中它们仅绕着两腿。因为作者要从全身筋肉上表现出拉奥孔的苦痛,如果依史诗,筋肉方面所表现的苦痛就看不见了。同理,雕像的作者让拉奥孔父子赤裸着身体,虽然在史诗中拉奥孔穿着典祭官的衣服。
莱辛推原这不同的理由,作这样一个结论:“图画和诗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号完全不同,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全体或部分在空间中相并立的事物叫作‘物体’,物体和它们的看得见的属性是图画的特殊题材。全体或部分在时间上相承续的事物叫作‘动作’,动作是诗的特殊题材。”
换句话说,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静物各部分在空间中并存,这种静物不宜于诗,因为诗的媒介是在时间上相承续的语言。比如说一张桌子,画家只需用寥寥数笔,使人一眼看到就明白它是桌子。如果用语言来描写,你须从某一点说起,说它有多长多宽,等等,说了一大篇,读者还不一定马上就明白它是桌子。
诗只宜叙述动作,因为动作在时间上先后相承续,而诗所用的语言声音也是如此。这种动作不宜于画,因为一幅画仅能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动作却是一条绵延的直线。比如说,“我弯下腰,拾一块石头打狗,狗见着就跑了”,用语言来叙述这事,多么容易,但是如果把这简单的故事画出来,画十幅、二十幅,也不一定使观者一目了然。
但是谈到这里,我们不免有疑问:画绝对不能叙述动作,而诗绝对不能描写静物吗 莱辛也谈到这个问题,他说:“图画也可以模仿动作,但是只能间接地用物体模仿动作。……诗也能描绘物体,但是也只能间接地用动作描绘物体。”
换句话说,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诗描写静物时,亦必化静为动,以时间上的承续暗示空间中的绵延。
(摘编自朱光潜《诗论》)
材料二 《拉奥孔》所讲绘画或造型艺术和诗歌或文字艺术在功能上的区别,已成老生常谈了。它的主要论点——绘画宜于表现“物体”或形态,而诗歌宜于表现“动作”或情事,中国古人也浮泛地讲过。晋代陆机分划“丹青”和“雅颂”的界限,说:“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这里的“物”是“事”的同义字。邵雍有两首诗说得详细些:“史笔善记事,画笔善状物。状物与记事,二者各得一。”“画笔善状物,长于运丹青。丹青入巧思,万物无遁形。诗画善状物,长于运丹诚。丹诚入秀句,万物无遁情。”
但是,莱辛的议论透彻深细得多,他不仅把“事”“情”和“物”“形”分开,还进一步把两者各和时间与空间结合;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所画出、塑出的不可能超过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我联想起唐代的传说:“客有以《按乐图》示王维,维曰:‘此《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客未然,引工按曲,乃信。”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批驳了这个无稽之谈:“此好奇者为之。凡画奏乐,止能画一声。”“止能画一声”五字也帮助我们了解一首唐诗。徐凝《观钓台画图》:“一水寂寥青霭合,两崖崔崒白云残。画人心到啼猿破,欲作三声出树难。”画家挖空心思,终画不出“三声”连续的猿啼,因为他“止能画一声”。徐凝很可以写“欲作悲鸣出树难”,那不过说图画只能绘形而不能“绘声”。他写“三声”,寓意精微,就是莱辛所谓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所以画家画“一水”加“两崖”的排列易,画“一”而“两”、“两”而“三”的连续“三声”难。
(摘编自钱锺书《读<拉奥孔>》)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莱辛“诗画异质”观点的一项是( ) (3分)
A.诗以空灵,才为妙诗,可以入画之诗尚是眼中金屑也。
B.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
C.诗和画的圆满结合,就是情和景的圆满结合,也就是所谓的“艺术意境”。
D.图画可以画爱神向一个人张弓瞄准,而诗歌则能写一个人怎样被爱神之箭射中。
精准抢分
三步骤,分析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思维解构
把握观点 理解内涵 作出判断
材料一第1段提出问题——莱辛提出丰富的例证,说明诗画并不同质;第2~5段具体分析莱辛的例证;第6段开头一句“莱辛推原这不同的理由,作这样一个结论”引出“诗画异质”的观点:图画和诗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号完全不同,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 A项内涵:诗歌要空灵,才是好诗,可以入画的诗还是眼中有“金屑”,即诗歌如果能入画,那就还有障眼之物,不算空灵的好诗。A项主要强调的是诗歌要有空灵的意境,而画则要有形。 二者虽不同质,但莱辛的观点是从空间与时间来划分的,此项不能支持莱辛“诗画异质”的观点。
B项内涵:文章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文章,两种艺术形式不同而志趣一致。这是诗画同质。 此项不能支持莱辛
“诗画异质”的观点。
C项内涵:认为诗画能圆满结合。这是认为诗画同质。 此项不能支持莱辛
“诗画异质”的观点。
D项内涵:图画画出的是一瞬间的场面,诗歌描绘的是动作的过程。 此项能支持莱辛“诗画异质”的观点。
【答案】
D
[防范对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现在,一台电脑已经可以完成几乎所有人从一出生就能做的事——识别人们的脸。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在一开始是能够认出妈妈的能力。养育孩子的乐趣之一,就是在进入家门的时候看到蹒跚学步的孩子激动地向你扑来。这种会一直持续到青少年时期的反应有赖于人类天生的人脸识别能力。虽然这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基础,但我们几乎从不停下来思考是什么使它成为可能。
事实证明,我们的脸和指纹一样独特。我们的面部特征包括瞳孔之间的距离、鼻子的大小、微笑的样子和下巴的轮廓。计算机可使用照片来绘制这些特征并将它们编织在一起,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一个数学方程,这些数学方程可以通过算法来访问。
人们正在把这项技术应用到世界各地,以便改善人们的生活。在某些情况下,这样做是为了方便消费者。澳大利亚国民银行正在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开发一种服务,可以让顾客走到ATM机(自动柜员机)前,无须银行卡即可安全取款。这些ATM机可以识别顾客的面孔,然后他们就可以输入取款密码并完成交易。
在其他场景中,这种技术可带来更大的好处。在华盛顿特区,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正在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帮助医生诊断一种被称为DiGeorge(迪格奥尔格)综合征或22q11.2微缺失综合征的疾病。这是一种多发于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人口的疾病。它会导致各种严重的健康问题,包括心脏和肾脏的损伤。患有这种病的人也常常带有特定的面部特征,这些特征可以通过电脑使用人脸识别系统加以识别,从而帮助医生诊断出需要帮助的病人。
这些场景说明了一些重要和具体的方法,以便使人脸识别可以用于造福社会。这是21世纪的新工具。
(摘编自布拉德·史密斯、卡罗尔·安·布朗《工具,还是武器 》)
材料二 近一两年来,继语音识别技术逐渐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之后,人脸识别成为又一广受关注的领域,甚至有公司将人脸识别技术融合于文化娱乐行业,视其为业务拓展的又一风口。不过,互联网时代普遍存在数据安全问题,引发人们对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中可能出现的个人隐私泄露、社会伦理等风险的担忧,让业界对该技术在文化娱乐领域的运用不得不有更多更深层次的考虑。
基于对未成年人上网保护的进一步加强,有游戏企业公布了其关于未成年人上网保护工作的最新措施,其中就包括人脸识别技术在未成年人上网防沉迷系统中的进一步深化应用,在对已实名未成年人“限玩、限充、宵禁”的基础上,新的防沉迷措施专门针对“孩子冒用家长身份信息绕过监管”的问题,扩大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范围,对疑似未成年人用户进行甄别。然而,对于人脸识别技术在游戏中的应用可能带来的隐私安全问题,游戏企业还是持十分谨慎的态度。
“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尖端的技术往往会在游戏等文化娱乐行业中先行使用,把一个偏‘重’的技术变成一个轻型的娱乐休闲应用。这对普通公众对技术的认知和体验是有好处的,但同时也存在一定风险,因为这些被识别出的信息本身也是公民个人信息的一部分。”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周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认为,无论是在金融领域还是文化娱乐活动中运用人脸识别技术,技术应用者都一定要有保护用户隐私的意识。不是所有文化娱乐行业都适用人脸识别技术,有些行业的用户主体的信息不宜被采集,比如涉及未成年人的相关应用。“一些产生负面影响的技术应用,可能是出于很好的想法和创意,但好的想法在落实时一定要足够严谨,要考虑周全。”
的确,目前的人脸识别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并且在刷脸支付、犯罪监控等场景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游戏等文化娱乐场景中是否有必要全面推行人脸识别技术,仍是一个值得商榷的议题。首先,人脸识别的危险在于,人脸和指纹一样,在生物特征上具有唯一性,因此,人脸识别能够根据个体面部特征分析和发现种族、年龄等个人隐私。其次,基层治理主体掌握了诸多数据库,一旦将人脸信息与其他信息结合,个人隐私甚至个人具体活动将无所遁形。此外,人脸识别要依靠人脸信息数据库,理论上,该数据库储存的人脸信息越多,其识别的精确性就越高,但是反过来,这种人脸信息数据库越大,其被滥用或者泄露所造成的危害也就越大。一旦掌握了该数据库,就等于掌握了“通往个人隐私和其他个人权利”的“钥匙”。因此,在当前无法充分保障人脸信息数据库安全的情况下,人们对人脸识别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说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科技的进步更多是在促进人类生活的便利,提升人类的工作效率,那么今天,互联网技术在便利了我们生活的同时,也为我们制造了一些麻烦,如果不能合理规范使用,很快,人脸识别技术或将给人类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文化问题。
(摘编自周志军《“人脸识别+文化”,风口还是风险 》)
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民法典》将人脸识别信息纳入个人信息范畴,规定对人脸识别信息的处理受法律保护。
B.某支付平台运用人脸识别技术进行刷脸支付,节省了消费者的时间,受到用户认可。
C.某游戏企业运用人脸识别技术对用户进行甄别,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
D.某住宅小区设置刷脸进入的门禁系统,此举引发业主和社会舆论广泛关注。
答案 A
解析 材料二的观点是人脸识别技术在文化娱乐领域的应用引发人们的担忧。B、C两项说的是人脸识别技术带来的好处,不能支撑材料二的观点;D项的“广泛关注”说法宽泛,不能支撑材料二的观点。A项中《民法典》对人脸识别信息的规定,正是基于其在文化娱乐领域的应用所引发的人们的担忧,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的观点。
易错点2 分不清层次,不明行文思路
[典题再练]
(2020·新高考全国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域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
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达到高峰,很多乾嘉学者致力于此。
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二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变迁,后者却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由于产生于西方的现代地理学在中国的传播很迟,加上我国缺乏全面系统的科学基础,中国沿革地理虽然早已成为专门学问,却一直未形成新的学科。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
显然,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是现代地理学的建立,中国到20世纪初叶才逐渐具备这一条件。中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由顾颉刚等发起的学术团体禹贡学会及其主办的《禹贡》半月刊,起初仍以研究和发展沿革地理为宗旨。1935年,《禹贡》开始以The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中国历史地理)作为刊物的英语名称,这说明禹贡学会的学者们已经受到现代地理学的影响,产生了将传统的沿革地理向现代的历史地理学转化的愿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学科发展满怀热情的学者及时指出了沿革地理的局限性,一些大学的历史系以历史地理学取代了沿革地理。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历史地理的研究机构和专业人员已经粗具规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史地理学者继承和发扬沿革地理注重文献考证的传统,充分运用地理学和相关学科的科学原理,引入先进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不断开拓新的学科分支,扩大研究领域,在历史地图编绘、行政区划史、人口史、区域文化地理、环境变迁、历史地理文献研究和整理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有的已居国际领先地位。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在整体上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标志着这门具有悠久传统的学科迎来了一个向现代化全面迈进的新阶段。
(摘编自葛剑雄《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
读题审题
请简要梳理上面材料的行文脉络。(6分)
精准抢分
三步骤,分析行文思路
第一步,理清层次
1.从文章各段内容入手,弄清每一段的意思。同样,也可以通过分析这一段落中每句话的意思,理清段落的结构和思路。了解了各段段意,就能把握全文内容,也就理清了文章思路。
2.从弄清材料与材料之间、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入手。针对本论部分各段,根据所用材料的性质、角度,可以弄清楚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和顺序。常见的逻辑顺序有:由一般到特殊,由具体到抽象,由主到次,由现象到本质,由概念到应用,由总到分,由破到立(或“由立到破”)。
3.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借助标志思路、层次的词语和句子。
第二步,准确概括
1.紧扣材料的论述对象和重点概括。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不要只会就“段”论“段”,抓住某个关键词进行放大,以致脱离或疏忽了整个材料的论述对象与重点。
2.借助关键词句概括。尽量摘取文中的关键句以及关键句中的关键词语整合层意。
第三步,规范作答
模式一(采用表次序的词语表述):首先……;其次……;最后……
模式二(采用分条表述):①写……;②写……;③写……;④全文整体上写……
思维解构
如何 审题 由题干中的关键词“梳理”“行文脉络”可以看出,该题主要考查对结构思路的分析能力。 我来答题
如何 答题 第一步,理清层次。 根据标题可知,材料介绍的对象为“历史地理学”。通读材料可知,材料可分为三个部分:第1、2段为第一部分,介绍我国历史地理学的起源和发展;第3~5段为第二部分,主要围绕“沿革地理”展开论述,将沿革地理和历史地理学对比,阐述了二者的区别;第6段为第三部分,按照时间顺序说明了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流变以及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巨大成就。
如何 答题 第二步,准确概括。 由第1段首句“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质》”,第2段“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水经注》也……做了深入考证和研究”等句子,可概括出第1、2段的内容:对历史地理学进行溯源。由第3段最后一句“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第5段首句“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和尾句“历史地理学则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是现代地理学的一部分”可概括出第3~5段的主要内容:引出传统的沿革地理,进而将沿革地理与历史地理学对比,指出历史地理学依托现代科学。由第6段的首句“历史地理学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是……”,再结合本段的几个时间点,可以概括出第6段的内容:按年代介绍我国历史地理学在现代以来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巨大成就。
第三步,规范作答。 可运用“首先……其次……最后……”的模式,也可用“①②③”的模式。
答案 首先,对历史地理学进行溯源,以古代地理文献引出传统的沿革地理;其次,将沿革地理与历史地理学对比,指出历史地理学依托现代科学;最后,按年代介绍我国历史地理学在现代以来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巨大成就。
[特别提示] 梳理文章思路时应当关注每段(尤其是首段和尾段)的段首句、段尾句,因为这些位置往往表明论点或论述角度。另外,对于文中“从……来说(看)”“从……方面(角度)看”“进一步说”等词句也应重视,因为这往往表明论述的层面或角度的变化。
[防范对练]
(原文见易错点1“防范对练”)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
答案 首先结合背景引出观点,即人脸识别技术在文化娱乐领域的应用引发人们的担忧;其次从企业和专家的角度具体阐述这种担忧;再次深入分析人脸识别的危险性;最后照应开头,强调合理规范使用人脸识别技术的重要性。
任务三 归纳概括——检索区间,分类整合
归纳概括内容要点是信息性阅读的重要考查点,既可以归纳概括单一材料的主要信息,也可以归纳概括多则材料的中心事件或传递的主要信息,主要考查信息处理的能力。归纳概括内容要点在高考中一般以简答题的形式考查。解答此类题目,要精读深析,确定检索区间,然后分类整合,即按照一定标准对信息进行提取、压缩、合并或者删减、替换,保证信息的全面、准确、简练。
易错点1 概括要点不全,只会提取,不会整合
[典题再练]
(2021·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始终把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7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中国在农业基础十分薄弱、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的基础上,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不仅成功解决了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居民生活质量和营养水平显著提升,粮食安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图1:中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1996—2018年)
图2:2017年三大谷物品种
单位面积产量对比
图3:中国粮食总产量(1996—2018年)
(摘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
材料二 山东省临朐县是一个有着90多万人口和近90万亩耕地的山区农业大县。临朐县山区丘陵面积较大,而且地形错综复杂,起伏多变,成百上千亩集中连片且开阔平坦的农田很少见,加之农田基础设施落后,从自然村落到田间地头的道路基本都是土路,交通极其不便。用乡亲们的话说:“开门就见山,种田走半天,耕地就像百衲衣,一顶苇笠也能盖一块地。”近年来,临朐县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时,立足山区实际,把解决地块零散、水电路不配套等问题作为重点,坚持集中连片规划建设,着力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为粮食稳产增产夯实了基础。“十三五”以来,全县共改造中低产田3.73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2万亩。
(摘编自张正瑜等《山东临朐 立足山区实际
科学谋划建设高标准农田》)
材料三 近几年,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长埠镇江下村村容村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村6个村小组前前后后共修建了逾11公里的水泥路,对95%的水塘进行了清淤处理,建成了3.2公里高标准农田沟渠。过去,江下村因土地贫瘠,一直没有找到产业发展的好路子,祖辈守着一亩三分地种水稻及常规农作物,产量较低的“斗笠田”随处可见。为改变现状,村干部主动为江下村争取了高标准农田项目,引进种粮大户盘活荒地。作为高标准农田的“集成模块”,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在江下村大显身手——粮食耕、种、管、收实现全程机械化,逐步提高智能作业的精准度和覆盖率……去年11月,江下村2 168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开始动工,项目如今已全部完成。现在村里的耕地质量普遍提升两个等级,粮食产能平均提高15%,亩均粮食产量提高100公斤,高标准农田已成为带动农民持续增收、实现贫困群众稳步脱贫的有力引擎。
(摘编自李慧《粮食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光明日报》2020年12月24日)
读题审题
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临朐县山区与安义县江下村有哪些相同的经验 请概括说明。(6分)
精准抢分
三级处理,概括内容要点
思维解构
如何 审题 根据题干可知,需要比较的区域是“临朐县山区与安义县江下村”,比较的角度是“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需要概括的是两地“相同的经验”。 我来答题
如何 答题 筛选信息 解读信息 整合信息
材料二 “坚持集中连片规划建设” 临朐县有面积较大的山区丘陵,少见连片开阔、平坦的农田,所以把解决地块零散问题作为重点之一。 立足本地实际,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着力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 临朐县山区之前“从自然村落到田间地头的道路基本都是土路,交通极其不便”,存在水电路不配套等问题,所以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灌溉和交通问题。
“改造中低产田3.73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2万亩” 对中低农田进行改造,提升了耕地的质量。 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耕地质量。
如何 答题 筛选信息 解读信息 整合信息
材料三 “全村6个村小组前前后后共修建了逾11公里的水泥路,对 95%的水塘进行了清淤处理,建成了3.2公里高标准农田沟渠” 安义县江下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灌溉和交通问题。
“争取了高标准农田项目,引进种粮大户盘活荒地” 将本地产量较低的“斗笠田”变为高标准农田。 立足本地实际,合理使用土地资源。
“去年11月,江下村2 168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开始动工,项目如今已全部完成” 提升了村里的耕地质量,提高了粮食产能。 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耕地质量。
答案 ①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耕地质量;②立足本地实际,合理利用土地资源;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灌溉和交通问题。
[防范对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中国天眼”身在洼地,但在科学家眼中,它心系深空,是一座“天空实验室”。到现在为止,应该没有天文学家上过太空,但他们却是最了解宇宙的一群人,靠的是什么
不少人小时候尝试过用曝光的胶片观看日食,还有动手能力更强的,用两个放大镜自制过光学望远镜。望远镜就是天文学家了解宇宙的必备工具。但射电望远镜不同于人们熟悉的光学望远镜,它不能直接成像,而是抓取目标的无线电信号,用数据说话。
天文学家利用“天眼”开展工作,有点类似移动靶射击运动,需要不断地选取目标、瞄准目标射击、分析结果。
据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柯伽介绍,第一步要考虑望远镜频率是否合适、灵敏度是否足够、目标是不是在可视范围内,以便确定观测源的坐标,形成观测列表。第二步是望远镜控制部门执行观测。如何精确控制“天眼”瞄准动辄光年之外的目标 简单地说,一是通过天体坐标计算出望远镜所需的“姿态”,二是驱动电机控制望远镜的“姿态”。因为地球在不停自转和公转,这样的观测比移动靶射击复杂得多,要不断地修正望远镜的位置,不断地瞄准目标,并确保一直命中靶心。第三步是通过编程来分析数据。外表安静的“天眼”,内心澎湃,每秒最高传输数据38G。海量的数据,基本没有手动分析的可能,所以天文学家都是“程序员”,用大数据手段实现天地“连线”。
前辈科学家发现的物理定律,我们在物理实验室里做实验,结果都能验证定律为真。在“天空实验室”里呢 那可不一定。
天文学跟物理学密不可分,大尺度时空结构、宇宙演化、高能天体(如黑洞、脉冲星等)都是以广义相对论为重要理论基础的。前人依靠头脑做实验,得出了理论,理论研究走在前面,后人如何验证呢 这些天体质量惊人,距离以光年计,对应的物理参数和空间都是人类无法达到的,只能用“天空实验室”来验证。
在“天空实验室”里,天文学家除了重复烦琐的观测、验证,都保留一颗期待的心——比如找到某个能解释一些奇怪天文现象的关键,或是发现目前的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真到了那一天,科学理论又会向前迈进一大步。
(选自《“天空实验室”里的科学家怎么工作 》,有改动)
材料二 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能刺穿“光年之外”,能洞悉宇宙“前世”……“中国天眼”开放运行的一年,成果即入选《自然》十大科学发现。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李菂说,天文学是个开放的学科,不少“天眼”早期成果都有国际专家参与,面向全球科学界开放后,外国科学家可以独立或以首席专家身份主导一些研究项目,有潜力的探索性项目也会得到支持,在望远镜时间分配上会有更激烈的竞争。
据李菂介绍,“天眼”在很多领域具备超强“发现力”:发现气体星系的数量有望在过去的基础上提高10倍,发现的脉冲星数量有望翻倍,有望发现新的星际分子……这使它可以验证很多科学规律,在引力理论,星系演化,恒星、行星乃至物质和生命的起源等方面,都具备突破的潜力。
“天眼”研究的领域有意思吗 拿脉冲星来说,它们的密度,每立方厘米相当于1万艘万吨巨轮的质量压缩起来。那是一个地球上无法想象的、类似科幻小说《三体》里“水滴”的世界。从脉冲星中遴选出脉冲信号稳定的毫秒脉冲星,将来有望应用于星际导航。
在中外读者对《三体》改编的动画作品更新保持期盼的时候,科幻作家刘慈欣对“中国天眼”同样充满期待:它对人类认识宇宙有重大意义,具备了探寻“地外文明”的条件,“希望能有划时代的发现”。
探寻“地外文明”,用科学家的话说叫“搜寻星际通信信号”,确实是“天眼”的科学目标之一。
宇宙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 暗物质分布与大尺度结构,以及星系演化等领域充满了未知,许多问题有待科学家通过探索与研究去解决。
20世纪后半叶,射电天文学方兴未艾,接连涌现类星体、脉冲星、星际分子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四大天文发现。这些发现看上去高深而遥远,却在某些方面“洞悉”了未来。天文学家在研究中的副产品转化成了今天的无线局域网技术。
回溯原初宇宙,揭示更多宇宙奥秘,这是建造“天眼”的原动力,也是终极目标。离原初最近,才可能离未来最近。从这个意义上说,洞穿未来的“天眼”是人类在科学前沿实现重大突破、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利器。
(选自《中国“天眼” 世界共享》,有改动)
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分析如何更好地利用和发挥“中国天眼”的价值。
答案 ①加大对“天眼”观测、控制和数据分析的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②加强国际合作,进一步支持有潜力的探索性项目;③坚持初心,牢记回溯原初宇宙,揭示更多宇宙奥秘的终极目标。
易错点2 不明角度,不会比较材料的异同
[典题再练]
(2023·新高考全国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搞好调查研究,一定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和深化我们认识的根本所在。调查研究成果的质量如何,形成的意见正确与否,最终都要由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毛泽东同志1930年在寻乌县调查时,直接与各界群众开调查会,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诸如该县各类物产的产量、价格,县城各业人员数量、比例,各商铺经营品种、收入,各地农民分了多少土地、收入怎样,各类人群的政治态度,等等,都弄得一清二楚。
这种深入、唯实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领导干部进行调查研究,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和厂矿车间,同群众一起讨论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体察他们的情绪,感受他们的疾苦,总结他们的经验,吸取他们的智慧。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既要让群众反映情况,也要请群众提出意见。尤其对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更要主动调研,抓住不放。这样才能真正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
调查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树立求真务实的作风,具有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现在有的干部善于察言观色,准备了几个口袋,揣摩上面或领导的意图来提供材料。很显然,这样的调查是看不到实情、得不到真知、做不出正确结论的。调查研究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带着事先定的调子下去,而要坚持结论产生在调查研究之后,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对调查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和各种问题,要坚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摘自习近平《谈谈调查研究》)
材料二 社会科学并不拥有像自然科学一模一样的实验室,那是没有人能否认的。但是,如果说社会科学研究者并不能控制他所要观察的现象,那也并不完全正确。其实不过是控制的技术问题,而不是能不能控制的问题。
在物理实验里用斜面滚球来实验引力,斜板这实验因子并不影响所要观察的引力现象,因为实验者在计算球动的速率中会考虑到这斜板的因子——换一句话,所谓实验并不是孤立现象,而是把所有发生作用的因子都加以充分考虑的意思。
观察社会现象时,如果我们能确知观察情境各种因子对于被观察现象所起的作用,我们同样可以达到自然科学的实验中所具备的条件。在技术上,观察社会现象比观察自然现象更为困难。社会现象并不限于人的动作,而且包括人的动机;动机又受着人所接受的那一套认为应当如是的规律支配;这套规律是社会所共有的,而且是在时间里累积下来的——这是人的生活适用于他所处的具体环境的方法,是在人和物的接触中,在动作里,给人的满足与否的结果里,选择和淘汰出来的,而且也永远在变动之中——在这里我们可以见到社会现象有着不能分的两部分:一部分我们可以在体外看得到的,另一部分,在体外是看不到的。这第二部分必须由经验者本人用语言表达出来,才能使旁观的人明白。观察社会现象的困难常发生在第二部分。
谈到这里,我愿意提出最重要的问题来了。那就是社会现象的研究工作中观察者必须和被观察者取得充分合作。合作还不够,必须不分观察者和被观察者而大家一同来分析大家的经验。
我在上边已说到科学的观察必须充分确认现象发生的情境,考虑到一切会影响现象的因子。这是实验的真正意义。观察社会现象时,因为语言材料的重要,最容易影响叙述现象正确性的是调查者和所要观察的现象的人事关系。有些不肯正视这关系的学者,只提出一个“客观”的空洞概念。但是“客观”是什么意思呢 是指对观察的现象没有兴趣,或是没有关系么 这是不可能的。
一个人去观察一个现象必然是有兴趣的。你自己可以不问这问题,可是被观察的人是不会不问这问题的。你不能不和这些人接触,谈话,问问题。这些人必然要问:“这人为什么要来问我们呢 ”——这问题问得对的,因为一切调查的结果必然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的,不论是好是坏。你说“客观”,人家不能承认,而且人家是对的,因为实际受到影响的是他们,他们不能不防。于是调查者逢着“秘密”和“撒谎”了。其实被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是调查者的“秘密”和“撒谎”的反映。人事很像镜子,你对别人的态度反射成了别人对你的态度。
科学的社会研究第一是要认清自己的立场和目的。如果你是想去“敲诈”被调查的人,那么你绝不会得到可靠的材料。天下没有不知道自卫的人,社会科学绝不能从“斗智”的方法上得来。换一句话说,社会研究必须站在被调查者的利益上。你如果要研究乡村,你必须同情农民,为他们服务,你的研究结果必须是有利于农民的。不但你存心是如此,而且你要用事实来证明,使农民相信你。正像一个医生对一个病人,病人没有理由去欺骗医生,正因为欺骗的结果是自己受害。
一个研究的人是站在“不知”的地位,被问的是站在“已知”的地位。前者对后者是“学习”而不是“拷问”,态度上应当是“尊重对方”“执疑待决”。这种态度必然会得到对方的尊重和友谊,因而乐于帮助你。
(摘编自费孝通《亦谈社会调查》)
读题审题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调查研究中的“客观”,二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6分)
精准抢分
三步骤,比较材料异同点
第一步,审准题干,找比较点。 凡比较,必须有比较点,而比较点都会在题干中给出,审题第一步就是要准确地找出比较点,即题干中表明比较点的关键词语。
第二步,精读文本,确定范围。 根据比较点,在文中确定答题范围,划分层次,深入分析,找出关键词语。
第三步,提取要点,加工答案。 提取要点一般有两种方法:一为“摘取法”,即摘取、加工文中的关键词语;二为“提取法”,即独立概括文意。两种方法要结合使用。形成答案必须根据要求“深加工”。
思维解构
如何 审题 由题干中的关键词“客观”“侧重点”可以看出,该题主要考查比较材料异同的能力。 我来答题
如何 答题 第一步,审准题干,找比较点。 “材料一”“材料二”界定了比较的范围,“调查研究中的‘客观’”“侧重点”界定了比较点,“结合材料”指明了解题的具体做法,要结合文本分析。
第二步,精读文本,确定范围。 材料一中,在批评善于察言观色的干部之后,强调“调查研究一定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带着事先定的调子下去”。 材料二中,“有些不肯正视这关系的学者,只提出一个‘客观’的空洞概念。但是‘客观’是什么意思呢 是指对观察的现象没有兴趣,或是没有关系么 这是不可能的”,“你说‘客观’,人家不能承认”。
如何 答题 第三步,提取要点,加工答案。 摘取材料一中相关文段的关键词句,可以概括出材料一的侧重点:侧重于调查应从实际出发,不能带着事先定好的“调子”。材料一是就领导干部应坚持人民立场和实事求是原则而言的。 材料二,由作者的语气以及“空洞概念”“这是不可能的”等表述可知,作者对这种“客观”是否定的;再联系上下文语境可知,“这关系”指的是“调查者和所要观察的现象的人事关系”,由此可概括出材料二侧重于不能把客观曲解为对被调查者的漠然态度。材料二是就社会科学调查者应有的立场和目的而言的。
答案 ①材料一侧重于调查从实际出发,而非带着现成的“调子”;②材料二侧重于不能把客观曲解为对被调查者的漠然态度;③材料一是就领导干部应坚持人民立场和实事求是原则而言,材料二是就社会科学调查者应有的立场和目的而言。
[防范对练]
(原文见易错点1“防范对练”)两则材料论述的都是关于“中国天眼”的话题,但是侧重点各有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 材料一侧重论述“中国天眼”的工作原理、过程及其意义;材料二侧重论述“中国天眼”已经取得的成就和未来可能取得的科学突破对人类科学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任务四 信息应用——立足文本,有理有据
信息应用题是近年来信息性阅读的一种新命题形式,实质是考查文本观点的迁移运用。这既考查考生对文本观点的理解,又考查考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所以备受关注。信息应用题主要有两种:一是所给的材料是具体材料,要求运用文章观点分析,这时变成了观点与例证的关系;二是所给的材料是一种观点,要求结合文本谈具体看法。其实,说到底,仍然是考查考生对文本观点的把握与分析。因此,真正读懂文本,准确把握文本的观点,仍是做好此类题目的基础。
易错点1 孤立看待材料,找不到材料与文本契合点
[典题再练]
(2021·新高考全国Ⅰ卷,原文见任务二易错点1“典题再练”)
读题审题
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两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
精准抢分
运用文本观点解读题干现象,实际上考查的是论据与论点的关系。题干中的现象或材料变成了论据,用题干中的论据去论证文中的某一观点,体现具体的论证过程即可。
三步骤,运用文本观点解读题干现象
思维解构
如何 审题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是用诗叙述动作,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点明了画在叙述动作方面有局限。此题需在理解莱辛“诗画异质”观的基础上作答。 我来答题
如何 答题 第一步,审题干,明要求。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的大意:一边目送着南归的鸿雁,一边信手弹五弦琴。嵇康诗中的“目送归鸿”描写的侧重点在于人的神态,如眼神、表情等,“手挥五弦”描写的侧重点在于人的动作,顾恺之将嵇康诗中所写推及自己的绘画经验,认为“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
如何 答题 第二步,找准材料和文本间的契合点。 材料中的绘画理论即为诗句与文本的契合点。材料一中认为,“画只宜于描写静物”“动作不宜于画,因为一幅画仅能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动作却是一条绵延的直线”;材料二中认为,“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
第三步,分析材料,条理作答。 结合文中的观点分析诗句。
答案 ①根据莱辛的观点,绘画宜于描写静物而诗歌宜于叙述动作,“手挥五弦”和“目送归鸿”都含有动作;②而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③与“手挥五弦”相比,“目送归鸿”包含更长的时间先后承续的过程,所以更难以被转化为绘画。
[防范对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在如何阅读和鉴赏唐宋词的问题上,我很认同清末民初词论家况周颐的一席话:“读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这样,便能臻于“吾性灵与(词人之性灵)相浃而俱化”的境地。照我看来,这种读词之法所重视与强调的,是读者须与古代词人进行有关人生体验的“交流”与“对话”,如此才能达到两代人之间的精神沟通和心灵契合。此话如何理解
首先,从唐宋词人来说,尽管他们早已长眠地下,但其凝聚和贮存在那些不朽词篇中的人生体验却至今犹保持着顽强的生命活力。美国优秀作家福克纳曾说:“艺术家的宗旨,无非是要用艺术手段把活动——生活——抓住,使之固定不动;而到一百年之后有陌生人来看时,照样又会活动——既然是生活,就会活动。”虽然唐宋词人在主观上或许并无此种意愿,但在客观上他们又通过写词而把其生命活动和人生体验“抓住”并“固定”了下来;而当后之读者重读这些词篇时,词人的歌哭啼笑,词人的音容笑貌,以及他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就都会得到复活和浮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古老的唐宋词其实不老,尤其是它所贮存的丰厚人生意蕴则更保持着“常绿”的状态。故而读词实际就是在人生体验方面向前代词人“讨教”“求援”的过程,也是在古代先行者中间寻觅精神知音和良师益友的文化活动。这时,读者处于“受众”的地位,他们必须“澄思渺虑”,静静地倾听和深深地思索发自唐宋词人的种种心声。
其次,与此同时,读者在阅读和欣赏唐宋词时,却又会依据自身特定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对原作的意蕴作出多种多样的诠释和解读,并将自己的独特感悟融入对原作之“词境”与“词心”的理解之中,这就会进而扩展和拓深原词的思想意蕴。读者在读词过程中并不是处于被动的状态,他们可以且肯定会将其自身的某些人生体验反射给唐宋词篇,缘此就形成了读者与前代词人之间的跨时代“交流”与“对话”。而唯有这样的读词之法——读者尽可能地调动自身的人生经验和艺术想象力,“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才能真正把词读深读透。
(摘编自杨海明《唐宋词与人生》)
下面文字是对王国维读词的评析,体现了况周颐的“读词之法”,请结合材料对此简要说明。
王国维读李璟词时,对《摊破浣溪沙》中“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两句大加赞赏,认为“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人间词话》)。他选择这首词中意境绝佳的两句进行鉴赏,不仅读出了萧瑟秋景衬托下主人公哀怨的心境,还因自己多愁善感的性格,得出了词中深寓忧患意识的结论。
答案 ①况周颐认为读词应“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王国维选取了李璟词意境绝佳的两句词来鉴赏;②况周颐主张读词应“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澄思渺虑”,王国维从李璟词萧瑟秋景的描写中体会到主人公哀怨的心境;③况周颐提出读词要“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将自己的主观感受投入词作中,与词人对话),王国维也因自己多愁善感的性格,得出李璟词中深寓忧患意识的结论。
易错点2 缺乏深度挖掘意识,观点评价缺少个性化
[典题再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2010年由《人民文学》发起的非虚构写作的倡导,得到了社会广泛的响应,有一批作家积极参与其中,陆续推出了自己的非虚构作品。非虚构写作的兴盛,对报告文学造成了强大的冲击,消解着报告文学的主体地位。首先是报告文学的受众接受度远不及非虚构写作。黄灯的《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在网上首发阅读量就超过了10万,这种高阅读量就报告文学单部作品来说完全没有可能达到,二者受众接受度的差距一目了然。
其次是在社会关注度上有冷热之分。非虚构写作总是在不断地制造出各种社会热点话题,引起全民的关注,并且延伸成为研究的课题,成为当下学术研究的聚焦点。再次是非虚构写作对现实的介入性在广度上超越了报告文学。非虚构写作将一切以现实元素为背景的写作都收入旗下,体现出一种开放性和亲历性。在非虚构写作潮流中,“野生的写手”遍地开花,体现了大众的参与性。由于是切身的经历与感受,情感和文字表达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这种普泛的介入性和可触的现实感是专业化写作的报告文学难以做到的,而这种切近生命感同身受的体验也更具有“带入性”,容易引发受众的共鸣。
除外部因素的影响外,报告文学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自身。与非虚构作品越来越理直气壮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报告文学近年来显得有些失了底气,因为不论是报告文学作家,还是报告文学的研究者,正在失去对报告文学这一文体的充分自信,而文体自信的丧失正掣肘着报告文学这一文体的存续发展。
(摘编自蔚蓝《报告文学与非虚构写作的维度差异》)
材料二 在2003年“非虚构”并未流行之时,评论家们便已预言报告文学的消亡。理由也似乎十分充分:一是报告文学没有像小说、诗歌那样深广的传统根基,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下已经无法生存;二是既“报告”又“文学”的作品既会伤害报告又会伤害文学。第一点理由逻辑上便已经不能自洽,如果报告文学因为没有深广的传统根基便沦入消亡,那么同样为舶来品的“非虚构”又如何有信心在此间驻足。虽然报告文学是舶来之物,但在本土语境中并没有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也是事出有因:报告文学既是写实传统的赓续,也是述史传统的现代表达。第二点理由又恰恰是报告文学的魅力所在,所言“伤害”不如说是一种周全,报告文学既有其报告性(新闻性),又有其文学性,这也是报告文学区别于新闻纪实、小说、散文等体裁而独立门户的原因。
在和平年代及“非虚构”挑战下,报告文学是否已经丧失内在活力,这一质疑也似乎成为报告文学给“非虚构”让位的理由之一。马泰·卡林内斯库的《现代性的五副面孔》讲,审美现代性意味着宏大叙事的解构,意味着平面化、琐细化、去深度。这似乎预示承载着认识功能、教育功能的报告文学注定要被狂欢的现代主义抛弃。但现实是优秀报告文学作品的题材却呈现着多样姿态,如张子影的《试飞英雄》关注中国空军试飞员的忠诚无畏,纪红建的《乡村国是》记录脱贫攻坚的累累硕果。赵遐秋的《中国现代报告文学史》里说,伟大的时代需要优秀的报告文学,优秀的报告文学产生于伟大的时代,正是伟大的时代推动了报告文学的发展。在远离战火和号角的和平时代,仍有着不见硝烟的伟大,仍有着激荡卓越的不凡。报告文学在快餐化、娱乐化、媚俗化的文学生态格局中更显出严肃的庄重、真诚的悲悯。在解构的狂欢之中,报告文学将情感宣泄的碎片捡起,力图重新建构出深广和完整的时代面貌。
实际上,在现代主义的狂欢之下,焦虑感如影随形,人们比以往更加渴望生活的真实、生命的真实。但那些碎片化的信息、只言片语的评论,常常遮蔽真实、曲解真实。2019年年初,《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一文被指造假,撕破了“非虚构”的堂皇。这时,长于个人经验叙事引起大众共鸣的“非虚构”应该意识到,自己的敌人并非报告文学,两者之间并非“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关系。借助新媒体蓬勃发展的“非虚构”为独立性摇旗,暗合现代主义“忠于当下鲜活的个人经验”的命题;但这也意味着在某些时候,“非虚构”极力逃离主流,刻意回避积极,从而陷入消极悲观等情绪之中,借渲染以共情,点燃更广的社会负面情绪,而报告文学却常“以光明的心地和远大的眼光”安抚个人的焦虑和不安。
从“非虚构”的发展之中,报告文学也应取其长处,躬亲自省。在宏大叙事之中如何避免陷于“言不及物”的尴尬境地,以及在媚俗和颓废猖獗的名利场中如何自持,这是新的挑战,也是新的机遇。无法引起共鸣的“言不及物”的尴尬,一来可能是因为大而空的书写内容无法切中肯綮,二来可能是呆板滞塞的书写方式不够形象生动。这两点恰恰丢失了报告文学新闻性和文学性并重的文体原则。“非虚构”的警钟敲响,正是报告文学的自救契机。介入生活,落到实处,宏大而不夸张,载道而不说教,回归初心和本真。
(摘编自丁佳雯《在“非虚构”挑战下的报告文学》)
读题审题
有人说:“非虚构作品是报告文学消亡的推手。”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精准抢分
两步骤,解答观点评价题
思维解构
如何 审题 题干分为三部分,首先指出有人所持的观点,然后问考生对这种观点有何态 度,最后让考生结合材料阐述看法。 我来答题
如何 答题 第一步,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 题干问是否同意有人所持的观点,作答时要么明确“同意”,要么明确 “不同意”,不可模棱两可,似是而非。
第二步,分层论述自己的观点。 如同意“非虚构作品是报告文学消亡的推手”这一观点,考生需要到文中找到依据。 结合材料一第1段“报告文学的受众接受度远不及非虚构写作”可知,非虚构写作抢夺了报告文学的受众,让报告文学受到冲击。 结合材料一第1段“非虚构写作总是在不断地制造出各种社会热点话题……成为当下学术研究的聚焦点”“非虚构写作对现实的介入性在广度上超越了报告文学”,这是说非虚构写作自身的特点让报告文学在内容、形式方面的缺陷放大,让报告文学失去竞争力。
如何 答题 结合材料一第2段“报告文学近年来显得有些失了底气……而文体自信的丧失正掣肘着报告文学这一文体的存续发展”可知,非虚构写作让报告文学的创作主体不自信,影响了其持续发展。 如不同意“非虚构作品是报告文学消亡的推手”这一观点,可以从报告文学自身特点分析。 结合材料二第1段“报告文学既是写实传统的赓续,也是述史传统的现代表达”可知,报告文学承继中国文学写实和叙史的传统,有立足的根基。 结合材料二第2段“报告文学在快餐化……力图重新建构出深广和完整的时代面貌”,材料二第3段“报告文学却常‘以光明的心地和远大的眼光’安抚个人的焦虑和不安”可知,报告文学承载的社会职能并没有丧失,能有效消除社会负面情绪,安抚焦虑不安,这是非虚构写作不能替代的。 结合材料二第3段“从‘非虚构’的发展之中,报告文学也应取其长处,躬亲自省……‘非虚构’的警钟敲响,正是报告文学的自救契机”可知,非虚构写作的冲击对报告文学是警钟,会唤醒它的自信,进行自救。
答案 示例一 同意。①“非虚构”恶化了报告文学的生存环境,它抢夺了报告文学的受众,使报告文学受到冲击。②“非虚构”写作的冲击使报告文学的创作主体不自信,影响报告文学的存续发展。③“非虚构”写作的鲜明特点,凸显放大了一些报告文学内容和样式的缺陷,更使其失去竞争力。
示例二 不同意。①报告文学承继了中国文学写实和叙史传统,有在“非虚构”写作冲击下的立足根基。②报告文学承载的社会职能并没有丧失,能有效消除社会负面情绪,安抚焦虑不安,这是“非虚构”写作不能替代的。③“非虚构”写作的冲击对报告文学敲响了警钟,会唤醒它的自信,进行自救。
[防范对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从春秋末期到战国时代,孔子仅仅是一个夫子。夫子是什么呢 一个老师。当时他的影响不是很大。到了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地位提高了;从汉到唐略有提高,唐代给孔子封了个“文宣王”;到了宋代,在文宣王前面加了“至圣”二字;到了元朝,地位有所下降;到了明朝,叫“至圣先师”;到了清朝,把历代称赞孔子的最好称呼全集中起来了:“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孔子”。可是好景不长,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又到谷底了。而今天,是个直线上升的状态,孔子的学说在今天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