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单元检测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出现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 棉纺织业实现机械化 B. 工厂制度的诞生
C. 改良蒸汽机的普遍使用 D. 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2.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里的“新”是相对于发达国家走过的传统工业道路和我国过去的工业化道路而言。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是
A. 英国 B. 日本 C. 美国 D. 德国
3.“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这句话中的“变革”是指()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 光荣革命 C. 工业革命 D. 宪章运动
4.19世纪中期,“全世界都必须到英国购买铁轨”、“英国生产的花布覆盖了全世界”。据此推知英国
A. 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B.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C. 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D. 开始了宪章运动
5.《大国崛起》:三百年前,当 18世纪来临的时候,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下图中的成果与这次革命无关的()
A. B.
C. D.
6.1786年.英国棉纱每磅是 38先令,1800 年下降到9.5先令,1830年又降到3先令,这对欧洲大陆的棉纱纺织业的冲击是致命的,中国和印度出口列英国的棉纺织品从此也就失去了竞争力。这主要阐释了英国工业革命的
A. 原因 B. 经过 C. 影响 D. 实质
7.某同学对第一次工业革命进行复习总结,其中归纳正确的有
①首先发生在美国 ②发明了蒸汽机车、汽车等新的交通工具
③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④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8.火车发明之前,陆路交通工具主要是人力或畜力拉动的,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们开始试制使用新动力的车辆。“旅行者号”机车在英国试车成功,它的动力机是( )
A. 珍妮机 B. 瓦特蒸汽机 C. 内燃机 D. 电动机
9.《英国通史》中写道:“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为单位……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一历史情景主要表明工业革命( )
A. 提高了生产效率 B. 改变了生活习惯 C. 拉大了贫富差距 D. 改善了生活质量
10.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促进了机器制造、冶金、采矿等一系列工业部门的技术革命的是( )
A. 电力的广泛应用 B. 火车的发明和应用
C. 改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D. 珍妮机的发明和应用
11.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特点是
A. 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B. 首先发生在英国,其次发展到其他国家
C. 主要发明来自手工工匠的经验 D. 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12.18世纪末,美国人便开始仿造珍妮纺纱机,不久又发明了轧棉机,将清理原棉的效率提高近百倍。19世纪初, 又从英国引进织布技术。美国东北部的新英格兰地区迅速发展为棉纺织业中心。可见, 美国的工业革命开始于( )
A. 棉纺织业 B. 织布业 C. 大机器生产 D. 蒸汽机的使用
13.19世纪中期,“全世界都必须到英国购买铁轨”“英国生产的花布覆盖了全世界”。据此推知,英国
A. 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B.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C. 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D. 已经成为了“日不落帝国”
14.“当18世纪来临的时候……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这种“崭新的生产方式”指()
A. 家庭手工作坊 B. 工场手工业 C. 大机器生产 D. 自动化流水线
15.在工业革命过程中,解决动力问题是关键。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束缚,并为汽船、火车等交通工具的出现创造条件的技术革新是()
A. 凯伊发明飞梭 B.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C. 瓦特改进蒸汽机 D. 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
16.18 世纪中期,瓦特对蒸汽机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得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历史进入
A. 网络时代 B. 蒸汽时代 C. 电气时代 D. 信息时代
17.2018年5月4日,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下列关于马克思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
B. 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
C. 是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领导了巴黎和会的革命活动
D. 《资本论》是其影响巨大的杰作之一
18.有关马克思主义,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②巴黎公社的建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第一次成功实践
③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④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9.某初中九年级三班准备进行一次专题探究,他们搜集到如下资料:《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的画像、《国际歌》歌词以及巴黎公社等,由此,可看出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
A. 思想解放运动 B. 杰出人物的作用 C.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D. 民族解放运动
20.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得到广泛传播,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科学,开始指引工人运动沿着正确的道路迅速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共产党宣言》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B.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 《共产党宣言》发表后,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D.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
21.在《共产党宣言》的影响下,1864年欧洲第一国际建立,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随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等相继展开。这表明马克思主义:
A. 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 B. 主张用暴力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C. 注重总结国际工人斗争的经验 D. 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22.在《共产党宣言》的影响下,1864年,欧洲各国工人建立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随后的俄国十月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等相继展开。这表明马克思主义诞生( )
A. 只适合欧洲的无产阶级革命 B. 是中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经验的总结
C. 只适合中俄两国的暴力革命 D. 极大地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23.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得到广泛传播,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科学,开始指引工人运动沿着正确的道路迅速发展。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起来
③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力地指导了英国的宪章运动
④巴黎公社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第一次成功实践
A. ①②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24.毛泽东曾经有诗:“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它是穷人的歌,是无产者的歌,是穷人的呐喊,是无产者的倾诉,代表着受压迫的心声。它是( )
A. 《人民宪章》 B. 《义勇军进行曲》 C. 《黄河大合唱》 D. 《国际歌》
25.“160多年(1848年)以来,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彻底改变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时代感,没有一个学说像她这样敢于和善于吸收人类社会不断积累的文明成果而不断焕发科学的青春。”这个学说诞生的标志是( )
A. 《人民宪章》的发表 B.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 《国际歌》的诞生 D. 《人权宣言》的发表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26.当前,我们正处于人类迄今所知的规模最大的科技革命之中,这一革命对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影响比早期工业革命更深刻、更迅速。下面让我们共同回顾第一次工业革命发展的历程。
材料一:(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资金用的流动资本……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如图是以蒸汽为动力的“克莱蒙号”轮船。在此船之前,水面航行船只以人力和风力作为动力,而以蒸汽为动力的“克莱蒙号”轮船于1807年8月17日在哈得逊河试航,并取得成功:它是由美国人富尔顿建造的。
材料三: 在1760年,英国兰开夏乡村地区的棉纺织工人通常是在自己的家中进行手工劳动。1830年左右,工人们基本已按工厂制度组织,在厂内进行机器生产。
材料四:煤的大规模开采和使用,在提供动力以推动工厂的开办和蒸汽机的运转,并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又释放出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物质。18世纪末期,伦敦上空多次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晾晒的衣服变黑,即使白天也需要人工照明,甚至还造成许多居民患病或死亡。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发生首先需要满足的三个因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克莱蒙号”轮船反映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在交通方面的革新,请写出同一时代交通领域中的另一项重要发明及发明者。结合所学谈谈,这些交通工具的发明对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英国棉纺织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各出现了什么变化?
(4)材料四表明英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综合材料,你认为我们从中应吸取什么经验教训?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资金用的流动资本……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该学者认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需要满足哪些因素?
材料二 如下图所示
(2)根据材料二中的三幅图片及所学,说说工业革命给英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该如何辩证看待第一次工业革命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28.小亮在学习了《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这一单元内容后,总结出这样一条图示线索,请结合这条线索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1)请说出图示中“工业革命”与“工人运动”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2)19世纪40年代,该革命理论产生的标志是什么?图示中“工人运动”与“革命理论”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
(3)19世纪70年代,对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进行了一次伟大尝试的是什么事件?
( 4)历史发展到20世纪初,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什么?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英国还拥有很多的、可作工业革命资金用的流动资金……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1800—1870年英国煤产量统计表:(单位:万吨)
年代 1800 1820 1830 1850 1860 1870
产量 1100 1740 2400 4940 8000 11000
材料三大多数专家倾向于挑出 18世纪80年代,而不是18世纪60年代作为工业革命的关键时期。……只有到那个时期,所有相关的统计指数才都突然快速地、几乎直线式地上升,这才是“起飞”的重要标志,工业经济仿佛从天而降。
——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
材料四“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 ,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发生首先需要满足三个因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趋势是什么?英国工业革命期间,新的动力运用在交通运输领域的重大发明是什么?
(3)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材料三认为18世纪80年代才是“工业革命的关键时期”?
( 4)据材料四归纳工业革命的影响?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30.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一 1835年17岁的马克思在题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学毕业论文中写道: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会永远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1)依据材料一,概括青年马克思的职业理想。结合马克思的贡献,谈谈他又是如何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的。
材料二 马克思主义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以下是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部分史实。
①俄国十月革命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③第一国际的建立 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 2 ) 请运用材料二中的相关史实证明下列观点。(填写序号,序号可重复使用)
A. 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被打破: __________________
C. 解放运动进一步发展:______________
D. 马克思主义改变了中国: 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C2.A3.C4.C5.B6.C7.D8.B9.B10.C
11.A12.A13.C14.C15.C16.B17.C18.C19.C20.A
21.D22.D23.A24.D25.B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26.(1)因素 :市场、资金、劳动力。前提: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制度。
(2)蒸汽机车、斯蒂芬森;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意思相近即可)。
(3)生产方式:由手工劳动变成机器生产;组织形成:工厂成为新的生产组织形式。
(4)环境污染;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27.(1)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很多的、可做工业革命用的流动资金;充裕的流动劳动力。
(2)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城市兴盛和城市人口增长;导致现代工厂取代了传统手工工场;新式交通工具出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出行。(3个图片各写一点)
(3)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但也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社会问题。
28.(1)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也逐渐暴露,贫富差距拉大(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工人的待遇却很差。广大工人为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积极进行斗争),工人运动蓬勃兴起。
(2)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工人运动逐渐兴起,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必要条件。
(3)巴黎公社运动。
(4)俄国十月革命。
29.(1)广阔的市场、充足的资金和充足的劳动力。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2)煤产量迅速增加;火车。
(3)珍妮机的发明;瓦特改良的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改良型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4)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0.(1)为人类的幸福而献身(为人类解放而不懈奋斗) 与恩格斯联合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或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出版了《资本论》,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武器等;指导并领导了国际工人运动。
(2)A:③ B:① C:② D:②④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