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4.2《扬州慢(淮左名都)》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4.2《扬州慢(淮左名都)》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5 10:18: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扬州慢(淮左名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词人姜夔及其词风。
2.学习鉴赏宋词的方法,掌握其艺术特色,提升审美鉴赏能力。
3.体味词人抚今追昔,因国家的残破及人民的不幸而极其哀痛的心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词中“黍离之悲”。
2、体会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等写法
教学方法
探讨、点拔法、诵读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扬州是一座有着二千五百年的建城史的美丽古城,留下了太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和风花雪月的浪漫。虽已错过“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时节,仍令一个个游者“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殷芸)”,悠游瘦西湖,徐园、白塔、小金山、五亭桥……走在“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张祜),看到“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王建),感叹“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徐凝)。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风月无声,兰舟留连,玉人难寻。扬州在古诗词的陪伴下,走过四季,走过岁月。 二、文本探究
1.结合预习,学生口述,认识词人姜夔——
2.读懂小序,了解背景
写作时间
所见所闻
作者心情
写作缘由
他人的评价
背景:1129年和1161年,金兵两次南下,扬州都遭惨重破坏。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大肆掳掠,“横尸二十里”,扬州几乎变成一座空城。在1176年冬至,词人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的扬州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有感而作,抒写对昔日繁华的怀念和今日荒凉残破景象的哀思。
3.反复诵读本词,我们不难发现,扬州已今非昔比,那么过去的扬州市怎样的呢?
姜夔来到扬州时,扬州已是“四顾萧条”,他并没有见过鼎盛时期的扬州。结合课下注释,我们会发现,他在词中化用了大量杜牧的“扬州诗”,或许,在他的心中,最了解扬州过往繁华的正是留下“十年扬州梦”的杜郎。
杜牧记忆中的扬州是一个怎样的扬州呢?我们可以找出词中化用杜牧诗句的部分:
①“过春风十里”化用自“春风十里扬州路”,写扬州的街市繁华、人烟阜盛;
②“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化用自“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和“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写扬州的娉婷少女,也写扬州风流缱绻、如梦似幻的市井生活;
③“二十四桥仍在”化用自“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写扬州优雅秀丽的风物和闲逸浪漫的文化氛围。大家可以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个画面:皎洁的月光之下,一架飞桥如彩虹一般落于水面,桥上美人如玉,箫声悠扬,这是一个多么闲逸而浪漫的夜晚啊!
如此看来,这真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名都佳处”啊!
然而,词人却说“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在这里,他设想了一个“时空穿越”的场景:当来自大唐的杜牧,穿越三百多年的时空,来到南宋的扬州时,他一定会感到吃惊吧!
不得不说,这一个天才的假设。作为一个从未领略过扬州的街市繁华、人烟阜盛的人,他若是直抒胸臆,感慨今昔,恐怕并没有太多的说服力;而若是借助熟谙扬州胜景的杜牧之口,这种昔盛今衰的强烈对比,这种痛失“名都佳处”的愕然之情,便足够震撼,也足够自然。
那么,如果杜牧真的“重到”扬州,他为什么一定会感到吃惊呢?因为当年的“淮左名都,竹西佳处”竟然变成了一座“空城”。
4.眼前的扬州是一座怎样的“空城”呢?请用“空”字组词,概括“空城”的特点,并结合原句进行分析。
例如:空寂、空荡荡、空欢喜等。
①空旷:与“春风十里”相对的,是“尽荠麦青青”,满目皆是茂盛的野草,廖无人烟,遑论当年熙熙攘攘的街市了。
【朗读指导】读出前后两句的落差感,“春风十里”温暖舒畅,语调上扬,语气中带有喜悦,“荠麦青青”落寞沉郁,语调下沉,语气中带有凄凉。
②空荡荡:“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荒废的城池和残存的古树,都厌倦了谈论当年的兵燹之灾。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如果连无生命的物都如此厌战,那么普通百姓在战乱中遭受的痛苦与离乱便更加难以想象了。而前面叙事一句用一个“窥”字,将敌人南下侵略比作“偷窥”之态,将敌人贪婪阴险的嘴脸和不仁不义、不忠不信的野蛮行径活画了出来,更凸显出扬州屡遭屠戮的悲惨境遇。
【朗读指导】重读“犹厌”,语调低沉,语气沉郁。……
三、课堂探究
词人在巧妙的化用中暗藏了扬州昔日的风华,在今昔的对比中展现了扬州盛衰的巨大落差,而这一切都蕴含着词人对于国势衰颓之悲,与为国忧怀之思。然而,对于这样一首格调高绝的佳作,著名学者王国维却说:
白石(姜夔)写景之作,……虽格韵高绝,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北宋风流,渡江遂绝,抑真有运会(时势)存乎其间耶
同为怀古,所谓的“北宋风流”又是怎样的呢?回顾苏轼的经典之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两首词在写景抒情上有何不同?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北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节选)
苏词读来气势磅礴,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都表现得直率、坦荡,便是落魄失意,也要纵情歌哭,酣畅淋漓。对比之下,《扬州慢》让人感受到一种情郁于中的压抑与克制。是什么样的“时势”造就了这种差别呢?或许,正是“胡马窥江”,是“犹厌言兵”,是“名都佳处”变“空城”。在这样的语境里,人们无处诉说,也无力诉说。如此看来,被胡马铁蹄践踏的,不止是扬州的繁华过往,更是江南士子的自信与尊严。或许,这也是一种“黍离之悲”吧。
四、课堂检测
1.《扬州慢》描写诗人向往历史名城,于是下马驻足望扬州的诗句是: , , 。
2.《扬州慢》中虚写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况的诗句是,实写现在扬州的凄凉情形的诗句是 , 。
五、板书设计
昔日:名都——“竹西佳处”“春风十里”“青楼梦好”
今日:空城——“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
虚实相生 对比鲜明 化用诗句 情景交融
昔盛今衰的感伤——“黍离之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