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制作:陈代富
第1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程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记住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成果、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学和发明家;了解电力的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理解科学技术发展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分析科学技术发展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初步认识人类迈进电气时代的原因。
二、能力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通过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将科技成就制成图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引导学生分析生产革命的发展领域及方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科学技术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了巨大作用,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并认识到学习科学技术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一系列科学家、发明家科学贡献的介绍,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及积极探索、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科技成就和第二次工业革命:难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复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及其影响后指出:兴起于18世纪60年代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的新时代――蒸汽时代。19世纪末,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引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然后用导语导入新课。
一、电力的应用与电讯技术的兴起:
1、自己动手自制表格,将19世纪60年代的科技成就用图表开工表现出来。老师可边讲边引导学生填表。
19世纪科技成就一览表
时间
国别
姓名
科技成就
结果
意义
1831年
英国
法拉第
发现电磁感应原理
开发了电力新能源
标志着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
…
…
…
…
…
2、学生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
说一说电是如何发现的?电力是怎样进行应用的?电力作为一种新能源,与蒸汽动力相比有哪些优点?
比较使用电力生产的工厂与使用蒸汽动力的工厂,谈谈它们的区别,年年哪个更先进?
讨论、回答、小结、填表,然后得出结论(进入电气时代)。
3、仔细观察插图,结合课文,归纳讲了哪几个问题?
思考电话和无线电报的区别。梳理知识后,让学生回忆我国何时开始使用电话和电报。
二、汽车和飞机的发明
回忆第一次动力机械的革命指哪一历史事件?是谁发明的?在什么年代?观察书上的插图,想一想它们是用什么作为动力的?是用蒸汽机吗?观察早期汽车和飞机的特点?讨论:汽车的发明与广泛使用给我们的利和弊各是什么?从而理解科技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辩证地看待历史现象。
阅读教材,落实知识点在书上。并观察P115页的图对整个第二次工业革命有更宽更深的了解。
三、“发明大王”爱迪生:让学生讲关于爱迪生的故事,特别是他勤奋钻研拼博的故事。然后让学生谈感想,感受他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大声朗读爱迪生的名言,激励学生发愤学习,勇攀科学高峰。
四、小结: 用科技成就一览表
教学后记:
课件76张PPT。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的应用与电讯技术的兴起
■汽车和飞机的发明
■“发明大王”爱迪生
■课堂小结第二次工业革命设计制作:陈代富导入 19世纪晚期,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新技术、新发明、新理论层出不穷。电力广泛应用,电灯亮起来了,电话响起来了;内燃机取代蒸汽机,汽车跑起来了,飞机飞起来了。工业革命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到电气时代。爱迪生发明的电灯灯炮电力的应用与电讯技术的兴起 1821年9月3日, 30岁的法拉弟设计了一个实验,实现了以电转动磁;1822年,法拉弟希望把磁转变成电;1831年, 40岁的法拉弟设计一种装置获得了恒定电流。把磁转变成电的伟大理想终于实现。 电磁感应现象和电器的发展法拉弟法拉弟手持一个玻璃棒,在演示电磁现象(1845年)电力的应用与电讯技术的兴起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电磁感应现象和电器的发展现代发电机电磁感应现象和电器的发展发电机电磁感应现象和电器的发展爱迪生发明的电灯灯泡电力的应用与电讯技术的兴起爱迪生(1847-1931) 用电灯装饰的美国城市夜晚(1897年)电力的应用与电讯技术的兴起电灯灯座电磁感应现象和电器的发展有轨电车无轨电车电磁感应现象和电器的发展电讯技术的兴起贝尔早期法国凡尔赛宫的电话贝尔(右)和他的助手在实验室里研究电话(1877年绘画)电讯技术的兴起贝尔在研究电话中,绘画了大量的草图。这是其中的一部分。电讯技术的兴起 1876年3月9日,贝尔研制电话成功了。该图表现了它的助手(右)兴奋地冲进实验室,告诉贝尔他在电话中听到了贝尔的声音。电讯技术的兴起1877年2月,贝尔制造的一个电话实验模型。它既可用
作听筒,又可用作话筒。电讯技术的兴起贝尔制造的一架早期的电话1877年末,人们在用话筒与听筒分
开的电话通话。电讯技术的兴起 这是最早的电话操作交换台。
1880年至1889年,在挪威投
入使用。 1904年的法国巴黎电话总局,图中为女
接线员在工作。电讯技术的兴起 电话发明以后,首先被用到处理紧急事件中。该图片是1907年的急救服务广告。电讯技术的兴起马可尼与其母亲合影。在早年的科学研究中,
他母亲给了他始终不渝的支持。青少年时代的马可尼。当时他
正在研制一种无线电装置。电讯技术的兴起马可尼马可尼在实验室电讯技术的兴起 马克尼的简陋实验室。在这里工作时,他才20岁;世界上第一台实用的
无线电装置就是在这里诞生的。电讯技术的兴起1871年的英国伦敦电报总局。图中的收报员正在接收、翻译
纸带上的数码信息。电讯技术的兴起爱迪生发明的电报机电讯技术的兴起无线电穿越大西洋实验电讯技术的兴起为敷设横穿大西洋海底的电缆,“伟大的东方”号汽轮正在
载着长度惊人的电缆在进行敷设工作。返 回返 回电讯技术的兴起汽车和飞机的发明狄塞尔(1858—1913年) 汽车和飞机的发明1893狄塞尔获得的内燃机设计专利证书狄塞尔在美国申请的内燃机专利文件首台用于试验的狄塞尔内燃机(1893年) 19世纪90年代,德国工程师狄塞尔
设计发明了以柴油为燃料的自动点火内燃机。内燃机的发明是继蒸汽机之后的又一重大成就。他为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和改进提供了条件。汽车和飞机的发明1906年应用的单缸狄塞尔内燃机内燃机工作原理
(四冲程)现代发动机工作原理(四冲程)卡尔·本茨卡尔·本茨和他发明的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车 汽车和飞机的发明德国 奔驰专利1号车(1886)奔驰专利1号车后部结构亨利·福特和他发明的四轮汽车亨利·福特汽车与飞机年轻时的亨利·福特汽车与飞机亨利?福特和他发明的四轮车福特于1903年成立工厂着手生产的汽车1905年,福特公司在底特律的第一个汽车工厂福特汽车厂部件装配生产线(1913 年)福特汽车厂内景(1913 年)装配线上的汽车(1913年)1908年福特生产出世界上第一辆属于普通百姓的汽车-T型车1913年,福特公司一天生产的汽车维尔伯·莱特 奥维尔·莱特1901年进行的试飞实验莱特兄弟制造的1号样机靠军人用人力将飞机拉到试飞场地1903年12月7日的第一次飞行对莱特兄弟试飞的报道在飞机上操作的威尔伯·莱特1908年9月17日莱特兄弟为美国军方进行的飞行表演为纪念第一次飞行美国发行的邮票穿戴着传统飞行员皮装的晚年奥维尔·莱特汽车和飞机的发明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飞机汽车和飞机的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发明示意图返 回返 回“发明大王”爱迪生爱迪生与电器爱迪生的出生地——美国俄亥俄州米兰镇 1847年2月的一个雪夜,爱迪生出生在这个房间里。 14岁时的爱迪生。这一年他离开了学校,在从休伦港到底特律的火车上做小报童谋生。年轻时的爱迪生爱迪生的实验室。他的许多电器发明都是在这里诞生的。 爱迪生的化学实验室。这里一排排的化学试剂是爱迪生进行大量实验的见证。爱迪生在实验室里连日连夜的工作累坏了,爱迪生在实验室的长椅上打盹。 爱迪生在经过他改进的留声机旁打盹。为了改进这架留声机,爱迪生一连五天没有睡觉。(这张照片拍摄于1888年) 这是一张作于巴黎一次展览会上的速描。从小孩到老太太都在排队听爱迪生新发明的留声机。爱迪生发明的耐用灯泡和里面的钨丝英国伦敦首批用上电灯的马路 1894年由w?狄克孙在爱迪生的摄影室里拍摄的显示一个男人打喷嚏的一组特写镜头。一次喷嚏的记录 晚年的爱迪生。他正在使用自己改进的电话(把听筒和话筒分开的电话)。返 回返 回1.19世纪晚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2.法拉第提出电磁学理论
3.电磁学理论应用于生产实践,电气产
品先后问世
4.电力的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进入电气
时代
5.贝尔发明电话和电话通讯事业的发展
6.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电力的应用与
电讯技术的兴起1.内燃机的创制为新交通工具的发明提
供了条件
2.汽车的发明和汽车工业的出现
3.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试飞成功,迈出
了人类航空技术的第一步汽车和飞机
的发明1.爱迪生被称为“发明大王”
2.电灯的发明是爱迪生最重要的发明
3.爱迪生是“打开电气时代的领袖”“发明大王”爱迪生课堂小结学习活动故事会:发明家的故事法拉弟贝尔马可尼年轻时的爱迪生史海拾贝电磁感应原理的发现法拉弟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学习测评1. 发明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的是( )。
A.卡尔·本茨 B.狄塞尔 C. 亨利·福特 D.莱特兄弟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结合课文中介绍的科学发明谈谈你的看法。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从本课所学的知识来看,科学技术的发展,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作为新能源被人类所利用,标志着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电讯技术的兴起,汽车飞机的发明,极大地提升了人类战胜自然的能力,大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类之间的联系更加方便、快捷和密切,崭新的电气时代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因此,无数的历史事实已经证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结 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