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期末试题一
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
1.(2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诗句中提到的使江水变绿的生物是( )
A.被子植物 B.藻类植物 C.苔藓植物 D.蕨类植物
2.(2分)下列动物与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A.蜗牛呼吸器官是肺
B.蝴蝶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C.水螅一身体呈两侧对称
D.蚯蚓运动器官是足
3.(2分)玉米的体细胞中有20条染色体 ,它的一个体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后,形成的子细胞数目和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
A.2个,5条 B.2个,10条 C.4个,20条 D.8个,40条
4.(2分)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
A.新冠病毒 B.生石花 C.木马病毒 D.珊瑚虫
5.(2分)如图为双目显微镜。该显微镜的镜筒不能移动,可以通过旋转准焦螺旋上升或下降载物台,来调节玻片与物镜之间的距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放大倍数是①和②放大倍数的乘积
B.上升载物台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物镜
C.观察时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上升
D.转换到高倍镜后,视野中细胞数目变多
6.(2分)“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诗被央视《经典咏流传》播出后,广为传唱。诗中的“苔花”指的是苔藓植物,下列有关其描述错误的是( )
A.苔藓植物体内无输导组织
B.苔藓植物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
C.苔藓植物属于绿色开花植物,苔花是苔藓植物的花
D.苔藓植物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7.(2分)下列关于动物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不相适应的是()
A.青蛙皮肤湿润,有利于辅助呼吸
B.河蚌的外壳具有保护作用
C.蛔虫消化管结构简单,适应寄生生活
D.蚯蚓的刚毛主要起保护作用
8.(2分)下列哪种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 )
A.菌痢 B.艾滋病 C.脚癣 D.肺结核
9.(2分)如图表示屈肘动作。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①为肱二头肌,呈舒张状态
B.②为肱三头肌,呈收缩状态
C.①与②都受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
D.①两端的肌键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10.(2分)草原上,一只羚羊发现猎豹在身后迅速追击,便紧张而迅速地奔跑。羚羊的这种行为体现了生物( )
A.具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B.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性
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11.(2分)兔和狼的牙齿出现明显分化,观察如图所示的结构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为狼的牙齿,图乙为兔的牙齿
B.哺乳动物牙齿分化提高了摄食和消化能力
C.③主要用于切断食物
D.①为犬齿,作用是磨碎食物
12.(2分)从人体结构层次上分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心脏 B. 胃
C. 泌尿系统 D. 脑
13.(2分)如图为三种微生物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③可用来制糕点和酒
B.②都是单细胞微生物
C.①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
D.①、②、③用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到
14.(2分)如图圆圈表示生物本身具有的特点,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Q可以表示生态系统的消费者 B.F可以表示以植物为食
C.P可以表示用肺呼吸 D.E可以表示体内有脊柱
15.(2分)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 )
A.调查法和文献法 B.观察法和实验法
C.统计法和推理法 D.干扰法和刺激法
16.(2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与诗中“荷花”的“红”相对应的色素存在于细胞中的( )
A.细胞质 B.细胞核 C.叶绿体 D.液泡
17.(2分) 绘制细胞结构示意图时,较暗的地方应用( )
A.用铅笔涂黑 B.用铅笔画斜线
C.用钢笔打细点 D.用铅笔打细点
18.(2分)下图表示骨、关节和肌肉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9.(2分)关于细菌和真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为单细胞个体
B.都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体内
C.都靠孢子繁殖
D.制泡菜要用乳酸菌,做馒头要用酵母菌
20.(2分)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多细胞生物体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
B.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C.细胞分化后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D.同一个受精卵经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所产生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
二、读图理解题(共5题;共60分)
21.(5分)下图是A、B两种微生物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1分)与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相比,图A的细胞内没有 (填细胞结构名称),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2)(2分)图A和图B两种微生物与细菌相比,它们的细胞里都有成形的 ,所以它们都属于 (填“原核”或“真核”)生物。
(3)(1分)通常情况下,图B利用 进行繁殖。
(4)(1分)图A、图B所表示的两种微生物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在蒸馒头时离不开图 (填“A”或“B”),因为它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使面团膨大和松软。
22.(9分)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春水澄清,游鱼嬉戏,长空万里,秋雁远去…都曾引发你 无限的遐想。下面是某中学生物小组的同学收集到的部分动物图片(①涡虫、②蚯蚓、③鲤 鱼、④青蛙、⑤喜鹊、⑥家兔、⑦水螅、⑧鳄鱼),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助他们解决下列问题:
(1)(1分)将上述动物①②⑦分为一类,③④⑤⑥⑧分为一类,分类的依据是身体内有无由脊椎骨组成的 。
(2)(1分)上述动物有口无肛门的是 (填序号)。
(3)(1分)③和⑤的身体呈 型,有利于减少运动时产生的阻力。
(4)(2分)④的成体生活在水中和潮湿的陆地上,用 呼吸,兼用 辅助呼吸。
(5)(1分)⑥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是 ,保证了⑥比其他生物的后代有较高的成活率。
(6)(1分)从生殖和发育特点来看,⑧摆脱了对外界水环境的依赖,与此相适应的特点有体内 受精,陆地上产卵,卵内养料较多并含有一定的水分,卵表面有坚韧的 。
(7)(2分)恒定的体温可以减少动物对环境的依赖,增强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生活范 围。图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有 (填序号)。
23.(12分)如图中,A﹣﹣﹣﹣﹣﹣﹣﹣﹣E示意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2分)整个人体都是由A细胞发育而成的,A细胞是 .
(2)(4分)A细胞通过 形成B.在此过程中, 复制后形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
(3)(2分)B通过 形成C.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
(4)(4分)在上图的结构层次当中,人体具有而植物没有的是[ ] .
24.(22分)如图为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4分) 图所示为动物细胞结构, 图所示为植物细胞结构。
(2)(10分)动物细胞没有,而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 、[ ] 和[ ] 。
(3)(4分)结构[ ] 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4)(2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现象主要决定于图中的 填字母代号)。
(5)(2分)给农作物喷洒农药可以杀死害虫,但是不会杀死农作物的细胞,这是因为细胞中的 可以将农药阻挡在细胞外。
25.(12分)西瓜以其独特的自有的风味特色,夏天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请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2分)西瓜的一生需水较多,其吸收的水分主要通过叶片上的 散失到体外。
(2)(4分)西瓜果实肉质嫩甜,爽口解渴。如图一是它的一个叶肉细胞,果肉中的糖类等有机物最初都是在图一中的[ ] 中合成的。
(3)(2分)种植西瓜需合理密植(如图二),这主要是为了提高 效率。
(4)(2分)农民要把西瓜的种子晒干,低温贮藏,其原理是 。
(5)(2分)将幼小的“圆”西瓜套上方形筐,培育出了“方形”西瓜(如图三),从生物的结构层次上看,它属于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解答】A.被子植物生存环境是陆地或者是在水中,但是被子植物不能使水变绿,A不符合题意。
B.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叶绿素,池塘中富含有机物,使得藻类植物大量繁殖,使得湖水呈现出绿色,其中主要是单细胞的绿藻等,B符合题意。
C.苔藓生活在潮湿环境中,没有生活在水中,C不符合题意。
D.蕨类植物生活在湿润环境中,没有生活在水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各类植物的比较:
类 别 主 要 特 征 生活环境 繁殖方式 举 例
孢
子
植
物 藻 类 植 物
(低等类群) 单细胞或多细胞,
无根、茎、叶的分化。 大多数生活在水中 孢子 衣藻(单细胞)、海带、紫菜、水绵等。
苔 藓 植 物
(原始高等类群) 多细胞、有茎、叶的分化和假根,靠叶片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植株矮小) 大多数生活在阴湿的地方 孢子 葫芦藓、地钱、小墙藓等
蕨 类 植 物
(高等类群) 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这是蕨类植物植株较高大的原因) 多数生活在阴湿的陆地 孢子 蕨、贯众、卷柏、桫椤等。
种
子
植
物 种 子 植 物(最高等类群)
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1、体内有维管组织
2、能产生种子 裸子植物 种子裸露,外面没有果皮包被着;有发达的根、茎、叶和种子;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植株高大) 陆地生活 种子 银杉、水杉、银杏、雪松等。
被子植物 种子不裸露,有果皮包被着;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植株高大) 陆地生活 种子 水稻、花生、大豆、西瓜等。
2.【答案】B
【解析】【解答】A、蜗牛属于软体动物,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外套膜常在足部或内脏团间,形成一个与外界相通的空腔,称为外套膜腔,外套膜腔会在壳口处形成一个开口,称为呼吸孔,这是气体进出的地方,A说法错误。
B、蝴蝶属于节肢动物,身体和足均分节,体表有外骨骼,B说法正确。
C、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C说法错误。
D、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靠刚毛和肌肉运动,D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熟知: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身体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足的形状各具特色,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节肢动物蝗虫靠气管进行气体交换。
3.【答案】C
【解析】【解答】细胞的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一个细胞经过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新细胞。两次分裂后,形成四个新细胞。如果一个细胞分裂n次,每次都是以2的倍数增长,那么n次分裂后的个数就是2n个。如一个细胞2次分裂后,可以形成新细胞的个数是22=4(个)。
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因此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的染色体与原细胞中的染色体相同。故水稻体细胞中有20条染色体,其经过两次分裂后所产生的新细胞的染色体仍然是20条。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分裂的具体过程是:细胞核首先由一个分裂成两个,然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动物细胞是在原来细胞中央的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细胞;植物细胞是在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和细胞膜,细胞分裂中最重要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因此保证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4.【答案】C
【解析】【解答】A、新冠病毒具有生命,寄生在人体细胞内获取营养物质,能够通过自我复制增殖,具备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A不符合题意;
B、生石花具有生命,需要营养,能够生长和繁殖,具备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B不符合题意;
C、木马病毒没有生命,不具备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C符合题意;
D、珊瑚虫的生活需要营养,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征,具备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的特征包括: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5.【答案】D
【解析】【解答】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①目镜和②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A正确。
B、该显微镜的镜筒不能移动,可以通过旋转准焦螺旋上升或下降载物台。所以,上升载物台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物镜,为避免物镜压碎标本或损坏镜头,B正确。
C、观察时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载物台上升,直至有物像出现。需要时,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为清晰,C正确。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数目越多。所以,转换到高倍镜后,视野中细胞数目变少,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显微镜的结构由光学部分、支持部分及调节部分三部分组成。光学部分由镜头(目镜和物镜)和反光镜组成。支持部分包括镜筒、镜臂、载物台、镜柱及镜座等。调节部分由转换器、遮光器和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2)图为双目显微镜。该显微镜的镜筒不能移动,可以通过旋转准焦螺旋上升或下降载物台,来调节玻片与物镜之间的距离。图中:①是目镜、②是物镜。
6.【答案】C
【解析】【解答】苔藓植物有茎、叶的分化,但是无根,只有假根,体内无输导组织,植株矮小,产生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很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使苔藓植物的生存受到威胁。因此人们通常把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故答案为:C。
【分析】藻类、苔藓、蕨类植物:
植物类型 生活环境 形态结构特点 生殖方式 用途 代表植物
藻类 多数生活在水中、少数在陆地 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孢子生殖 药用和食用 衣藻、水绵、紫菜、海带
苔藓 阴湿的地面或背阴处 假根,只有茎、叶分化 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墙藓、葫芦藓
蕨类 阴湿的环境 有根茎叶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 形成煤的主要植物 满江红、桫椤、贯众、卷柏
7.【答案】D
【解析】【解答】A.青蛙的皮肤裸露且能分泌黏液,湿润的皮肤里密布着毛细血管,也可以进行气体交换,以辅助肺呼吸,A不符合题意。
B.河蚌属于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外壳具有保护作用,B不符合题意。
C.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的半消化的食糜生活,所以蛔虫的消化管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组成,可消化小肠中的食糜,C不符合题意。
D.蚯蚓的腹面大多数体节中间有刚毛,用手指来回触摸蚯蚓的腹面,感觉有些粗糙不平的小突起,它们是刚毛,有利于协助运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蚯蚓的身体呈圆柱形,身体由许多基本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因此,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靠近前端有一个较大且滑的体节称为环带。用手触摸蚯蚓的体壁,体表有黏液,腹部有刚毛,与运动有关。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白天穴居土壤里,以泥土中的有机物为食,夜间爬出地面,取食地面上的落叶。
8.【答案】B
【解析】【解答】菌痢是由细菌类生物引起的,艾滋病是由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脚癣一般是由真菌引起的,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一种细菌)引起的肺部感染。
故答案为:B.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即 依靠自我复制繁殖后代。根据侵染的对象可以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
9.【答案】C
【解析】【解答】AB.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至少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屈肘时,①肱二头肌收缩,②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AB不符合题意。
C.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所以,①与②都受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C符合题意。
D.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骨骼肌两端是白色肌腱,由结缔组织构成,能跨关节附在不同的骨上,有固定作用。所以,①两端的肌键附着在不同的骨上,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图中:①肱二头肌,②肱三头肌。
运动的形成: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躯体运动,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形成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相互配合,共同协作完成的。
①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②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③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或体操中“十字支撑”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双手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
10.【答案】D
【解析】【解答】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如植物的向光性、向水性等)。一只羚羊发现猎豹在身后迅速追击,便紧张而迅速地奔跑。说明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特征 概 念 举 例
应 激 性 指生物体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规律性的反应。【植物和低等动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应激性,而高等动物和人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称为反射。】 向日葵的花盘朝着太阳转;草履虫避开食盐、吃酸梅分泌唾液,听说酸梅分泌唾液等。
生 长 指生物体由小变大的过程。其特点是:使体重增加,体形增大。 小树长成大树;
小狗长成大狗等。
繁 殖 指生物体发育成熟并产生新个体的过程。 植物产生孢子或种子;蜻蜒点水、大猫生小猫等。
新陈代谢 指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从外界不断地获取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它是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新陈代谢也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
除以上特征以外,还有呼吸、排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并具有严紧的结构等都是属于生物的基本特征。
11.【答案】B
【解析】【解答】A.狼的牙齿有门齿,臼齿,犬齿之分与图乙相同,而图甲是兔的牙齿,A不符合题意。
B.哺乳动物的特征是体表被毛,体毛的主要作用是保温;哺乳胎生;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牙齿分化提高了哺乳动物的摄食和消化能力,B符合题意。
C.③臼齿有宽大的咀嚼面,适于咀嚼食物作用,C不符合题意。
D.①门齿适于切断植物纤维,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哺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门齿长在上下颌的中央部分,形状像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长在上下颌的两侧,有宽阔的咀嚼面,适于磨碎食物;犬齿尖锐锋利,适于撕裂肉食,虎属于肉食性动物,犬齿的作用是撕裂食物,而家兔、家猪、牛属于草食性动物则没有犬齿。
12.【答案】C
【解析】【解答】心脏、胃、脑都是器官;泌尿系统属于系统。
故答案为:C。
【分析】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人的八大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
13.【答案】D
【解析】【解答】制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③酵母菌,酵母菌是一种真菌,A正确。
②是细菌,细菌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都是原核生物,都是单细胞的,B错误。
①病毒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C正确。
②细菌和③酵母菌都很小,肉眼无法看到,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这些微生物,①病毒形态微小,必须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细菌、真菌和病毒比较:
名称 结 构 特 点 营 养 方 式 生殖方式
细菌 单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无成形的细胞核构成。(无完整的细胞结构) (1)寄生,如: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
(2)腐生,如:枯草杆菌和乳酸菌等 。
(3)自养,如:硫细菌和硝化细菌等。 分裂生殖
真菌 少数单细胞,多数多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成形的细胞核构成。
(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1)腐生,如:酵母菌、霉菌(青霉、曲霉、根霉和毛霉)、蘑菇等。
(2)寄生,如:头癣、灰指甲等。 多数孢子生殖,少数出芽生殖
病毒 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和遗传物质(DNA)构成的核心所组成。(无细胞结构) (1)寄生,(离开寄主就失去生命活动。)如:流感、口蹄疫、艾滋病、花叶病等。 增殖
(复制)
14.【答案】C
【解析】【解答】A.青蛙、蝗虫和家兔都属于动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生活方式为异养,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消费者,不符合题意。
B.家兔和蝗虫都是生活在陆地上,都是植食性动物,不符合题意。
C.青蛙是变态发育,青蛙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而蝗虫用气管呼吸,符合题意。
D.青蛙和家兔的体内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E属于脊椎动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是恒温动物;哺乳;胎生。
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翅和足是运动中心,胸部有发达的肌肉,附着在外骨骼上,牵动着运动器官。昆虫有3对足,其中足包括前足、中足和后足,均分节,后足发达。蝗虫胸部有翅和足是运动中心,胸部有发达的肌肉,牵动这些运动器官。昆虫有3对足,其中足包括前足、中足和后足,均分节,后足发达,有2对翅,翅分为前翅和后翅各一对,前翅革质、狭长,覆盖在后翅上起保护作用;后翅薄膜状,柔软而宽大,适于飞翔。在蝗虫的胸部和腹部有排列比较整齐的小孔为气门,是气体进入蝗虫体内的门户,和蝗虫体内的气管相通,在气管处进行气体交换,因此,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蝗
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如青蛙、蟾蜍等。
15.【答案】B
【解析】【解答】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些问题单凭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这时就需要通过实验来探究。实验当然也离不开观察,但与单纯的观察不同的是,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观察法和实验法是人们研究动物行为所采用的主要方法。
故答案为:B。
【分析】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
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最重要的方法。哈维用结扎和剖切血管放血的方法,研究血液的流动方向,这种研究方法就是实验法。
16.【答案】D
【解析】【解答】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各种蔬果汁中含各种有味道的物质以及丰富的营养物质,就是来自于细胞中液泡的细胞液。故色素存在于液泡中。
故答案为:D。
【分析】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起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起保护作用并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细胞质:液态的,可以流动的,从而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植物细胞的细胞质里面有叶绿体、液泡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分);带甜味、酸味的汁液--来自于液泡中的细胞液;
线粒体: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呼吸作用的场所,化学能转换成其他能量。
17.【答案】D
【解析】【解答】 生物图中的阴影部分不能涂黑,要用铅笔(不是钢笔)打细点来表示,而且越暗的地方细点越密,但不是打斜线或涂阴影或留下空白。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图的画法是图的大小要适当,一般在稍偏左上方,以便在右侧和下方留出注字和写图名称的地方;一般用3H的削尖的铅笔;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点细点来表示,不能涂阴影表示暗处;字尽量标注在右侧,用尺引水平线,然后注字;在图的下方写所画图形的名称。
18.【答案】C
【解析】【解答】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骨和关节本身没有运动能力,必须依靠骨骼肌的牵引来运动。C图的两组肌肉跨越了关节,符合骨、关节和肌肉的结构。
故答案为:C。
【分析】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骨骼包括骨和骨连接;骨连接包括关节、半活动连接和不活动连接,关节是骨连接的主要形式,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是肌腱(属于结缔组织),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能够收缩和舒张。
19.【答案】D
【解析】【解答】A、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真菌少数为单细胞个体,大多为多细胞个体,A错误;
B、细菌和真菌有的营腐生生活,有的营寄生生活,B错误;
C、细菌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大部分真菌靠孢子繁殖后代,C错误;
D、 制泡菜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做馒头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暄软多孔,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细菌、真菌、病毒的比较:
名称 结 构 特 点 营 养 方 式 生殖方式
细菌 单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无成形的细胞核构成。(无完整的细胞结构) (1)寄生,如: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
(2)腐生,如:枯草杆菌和乳酸菌等 。
(3)自养,如:硫细菌和硝化细菌等。 分裂生殖
真菌 少数单细胞,多数多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成形的细胞核构成。
(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1)腐生,如:酵母菌、霉菌(青霉、曲霉、根霉和毛霉)、蘑菇等。
(2)寄生,如:头癣、灰指甲等。 多数孢子生殖,少数出芽生殖
病毒 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和遗传物质(DNA)构成的核心所组成。(无细胞结构) 寄生,(离开寄主就失去生命活动。)如:流感、口蹄疫、艾滋病、花叶病等。 增殖
(复制)
20.【答案】C
【解析】【解答】A、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多细胞生物体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A不符合题意;
B、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除一小部分保持分裂能力,大部分丧失了分裂能力,在生长过程中形态、结构、功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这就是细胞的分化。经过细胞的分化,可以形成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细胞群叫组织。所以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组织,B不符合题意;
C、细胞分化后,细胞的遗传物质不会发生改变,C符合题意;
D、在受精卵的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经过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使新的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与亲代细胞保持一致,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胞分裂: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其分裂过程是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细胞质分成两份→形成新的细胞膜和新的细胞壁(植物细胞).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X→2X→X.
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21.【答案】(1)叶绿体
(2)细胞核;真核
(3)孢子
(4)A
【解析】【解答】(1)图A为酵母菌,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核,③是细胞质,④是液泡,⑤是细胞膜,可以看出,酵母菌细胞和绿色植物的细胞结构相比,酵母菌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生活方式为异养。
(2)图A为酵母菌,为单细胞的真菌,图B为霉菌,属于多细胞的真菌,它们的细胞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可见,真菌细胞内含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3)霉菌属于真菌,菌体有许多菌丝组成,营养菌丝深入营养物质内吸收营养,直立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顶端产生孢子囊,孢子囊内有大量的孢子,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形成新个体(菌丝体),霉菌的这种繁殖方式叫做孢子生殖。
(4)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所以,在蒸馒头时离不开图A,因为它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使面团膨大和松软。
故答案为:(1)叶绿体;(2)细胞核、真核;(3)孢子;(4)A。
【分析】此题考查酵母菌和霉菌的结构、生殖方式,为基础题,比较简单,熟记即可,真菌有单细胞的,如酵母菌,也有多细胞的,如霉菌等,真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为真核生物,霉菌和蘑菇菌等大多是由大量的菌丝组成的,菌丝上面能产生大量的孢子,孢子可以发育成新个体,多细胞真菌大都靠孢子来繁殖后代。
22.【答案】(1)脊柱
(2)①⑦
(3)流线
(4)肺;皮肤
(5)胎生、哺乳
(6)卵壳
(7)⑤⑥
【解析】【解答】(1)根据动物的体内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而无脊椎动物没有。故将上述动物①②⑦分为一类属于无脊椎动物,③④⑤⑥⑧分为一类属于脊椎动物,分类的依据是身体内有无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故答案为:脊柱。
(2)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故上述动物有口无肛门的是①涡虫、⑦水螅。
故答案为:①⑦。
(3)③鱼的身体分头、躯干和尾三部分,体形呈流线型;⑤鸟的外部体形呈现出流线型,减少飞行时的阻力。所以③和⑤的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运动时产生的阻力。
故答案为:流线。
(4)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是: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故④青蛙的成体生活在水中和潮湿的陆地上,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
故答案为:肺;皮肤。
(5)哺乳动物在繁殖期间雌雄交配,雄性的精子进入雌性的体内,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在雌性动物的子宫内发育形成胚胎,胚胎在母体的子宫内,通过胎盘和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发育成胎儿,胎儿从母体生出来,这种生殖方式叫胎生,刚出生的幼体身上无毛,眼睛没有睁开,不能行走,只能靠母体的乳汁生活,叫哺乳。哺乳为幼仔成长提供优越的营养条件,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增强了对陆上生活的适应能力。故⑥兔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是胎生、哺乳,保证了⑥比其他生物的后代有较高的成活率。
故答案为:胎生、哺乳。
(6)在陆地生活的动物都具有与陆生环境相适应的特点。爬行类具有较为发达的肺适于呼吸空气中的氧气,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干燥的陆生环境;爬行类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保护,爬行动物用肺呼吸,因此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故答案为:卵壳。
(7)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是恒温动物。恒温动物只有两类:鸟类和哺乳动物。故图中属于恒温动物的有⑤⑥。
故答案为:⑤⑥。
【分析】⑴①涡虫是扁形动物;②蚯蚓是环节动物;③鱼;④青蛙是两栖动物;⑤喜鹊是鸟类;⑥家兔是哺乳动物;⑦水螅是腔肠动物;⑧鳄鱼是爬行动物。
⑵根据体温是否恒定,动物可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体温不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是恒温动物,如鸟、哺乳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是变温动物,如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
23.【答案】(1)受精卵
(2)分裂;染色体
(3)分化
(4)E;系统
【解析】【解答】解:(1)如图可知,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是有一个受精卵发育来的,A受精卵分裂形成很多细胞B,使细胞数目增多.(2)A受精卵分裂形成很多细胞B,使细胞数目增多,在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首先染色体要完成复制加倍,复制后形成形态、数量完全相同的两等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使新形成的细胞内的染色体和原来细胞内的染色体保持不变.(3)B中的细胞一部分具有分裂能力继续分裂,而另一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停止分裂,开始分化,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形成了不同的C组织.(4)分析A﹣﹣E表示的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可知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A细胞→C组织→D器官→E系统→人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可见人体具有而植物没有的是E系统.
故答案为:(1)受精卵(2)分裂;染色体(3)分化(4)E;系统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人体的结构层次,识图、分析解答.
24.【答案】(1)A;B
(2)4;细胞壁;6;叶绿体;8;液泡
(3)6;叶绿体
(4)7
(5)细胞膜
【解析】【解答】解:(1)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对比A图和B图的各个结构可知:A细胞只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没有细胞壁和液泡等结构,因此是动物细胞;图B所示为植物细胞结构。(2)动物细胞没有,而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④]细胞壁、[⑥]叶绿体和[⑧]液泡。(3)结构[⑥]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4)⑦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因此“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现象主要决定于⑦细胞核。(5)给农作物喷洒农药可以杀死害虫,但是不会杀死农作物的细胞,这是因为细胞中的细胞膜可以将农药阻挡在细胞外。
【分析】(1)动植物细胞的异同:
( 2 )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从细胞核的结构可以看出,细胞核中最重要的结构是染色质,染色质的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分子和DNA分子,而DNA分子又是主要遗传物质。当遗传物质向后代传递时,必须在核中进行复制。所以,细胞核是遗传物储存和复制的场所。(3)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能量转换器,都有双层膜、基质和基粒,都含DNA。叶绿体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换为化学能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储起来。
25.【答案】(1)气孔
(2)③;叶绿体
(3)光合作用
(4)抑制(降低)呼吸作用
(5)器官
【解析】【解答】(1)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体外的过程,主要器官是叶片,通过叶片上的气孔散失到体外的,气孔是蒸腾失水的门户。 (2)植物细胞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通过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所以,西瓜果肉中的糖类等有机物最初都是在图中的[⑤]叶绿体内合成的。 (3)植物细胞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通过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课件,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在农业生产中,合理密植可以使植物更好的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增加产量。 (4)呼吸作用是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所以在贮存种子时,要抑制种子的呼吸作用,贮藏种子的最适条件是干燥、低温和缺氧,在这样的条件下,种子的呼吸作用比较微弱,种子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最少。 (5)西瓜属于果实,在结构层是上属于器官,西瓜的皮起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内部红红还的西瓜瓤属于营养组织,可见西瓜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形成的器官。 故答案为:(1)气孔;(2) ③ 、叶绿体;(3)光合作用;(4)抑制呼吸作用;(5)器官。 【分析】此题考查植物细胞基本结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为基础题,难度一般,因为此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平时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基础扎实,是解答此题的关键,熟记: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制造有机物,贮存能量;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登陆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xxx学校2015-2016学年度4月同步练习答题卡
(
条
码
粘
贴
处
(正面朝上贴在此虚线框内)
)
试卷类型:A
姓名: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
缺考标记
考生禁止填涂缺考标记
!只能由监考老师负责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涂。
) (
注意事项
1
、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
、
请将准考证条码粘贴在右侧的[条码粘贴处]的方框内
3
、
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
4
、
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内作答,超出范围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卷上作答无效。
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6
、填涂样例
正确
[
■
]
错误
[
--
][
√
] [
×
]
)
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16 17 18 19 20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非选择题(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21.1.答:
21.2.答:
21.3.答:
21.4.答:
22.1.答:
22.2.答:
22.3.答:
22.4.答:
22.5.答:
22.6.答:
22.7.答:
23.1.答:
23.2.答:
23.3.答:
23.4.答:
24.1.答:
24.2.答:
24.3.答:
24.4.答:
24.5.答:
25.1.答:
25.2.答:
25.3.答:
25.4.答:
25.5.答: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 自动生成 - 1 -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