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篮球 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篮球 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3-12-15 11:41: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学段 初中 学科 体育与健康
学校 年级 七年级
上课教师 导师
使用教材版本
课题
课型
1.单元学习内容分析
篮球运动具有集体性、对抗性、时空性、综合性等特点,包含跑、跳、投等身体活动,教学与训练涉及体能、技术、战术、心理、和智力等方面。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课堂教学,更新观念,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严格按照身心发展的要求,同时结合技战术进行教学,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增强其心理素质。
2.本课时学习内容分析
本次课的教材是初中篮球运动的行进间运球技术,运球是篮球运动中主要的基本技术。运球是全队进攻的基本保障,是篮球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其他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所以要引导学生重视学习和掌握这一技术。因此,本课重点解决学生低头运球技术学习的问题。为以后的教学打好基础。运球接力和小组竞赛主要是为培养动作协调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而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3.学习者分析
七年级学生对篮球运动具有一定的基础及了解,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很浓,因此,我注意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注重学生在运球时运球高度和运球时的节奏的掌握。但他们对于运球的技术基础不是太好,学生在练习运球时动作太随便,因此形成运球时动作不规范,不协调及控制球的能力较差的状态。
4.学习目标确定
1、基本掌握行进间运球的方法,体验行进间按拍球和控制球的方法,学会行进间运球技术。2、在各种运球练习中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发展速度、灵敏等体能。 3、培养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增进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5.学习重点难点
本次课的学习要点与重难点是:行进间控制球的技术和能力。要求运球时手腕要放松,向下挤压动作拍球,而不是抽打动作;运球时应该抬头,时刻观察场上情况。难点:运球的正确手型和运球姿势。
6.教学准备
篮球场一块、篮球48个、标志杆8根
7.学习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开始部分 1、课堂常规 师生问好、检查裝备、安排见习生、宣布课的内容和要求 体委整队、检查人数 加强组织纪律,明确课的内容和目的
准备部分 慢跑 自由玩球 夺球游戏 讲解练习方法 学生练习 提高学生兴趣,活跃气氛,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做好准备,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
基本部分 复习原地运球 行进间运球 原地运球与行进间运球的部位有什么不同 行进间运球~球的落点、高度 学生评价 运球接力游戏 教师示范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练习,教师纠错 讲解行进间运球的注意点 引领学生找答案 指导学生进行评价 讲解游戏要求 学生有组织的练习 学生练习行进间运球,展示 注意纠正动作 互相评价 进行游戏 为行进间运球做准备 找准球的落点 学生享受学习成果,增加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成果
结束部分 集合队伍 放松 总结本科内容 整理器材 宣布下课 让学生跟着音乐一起放松 组织学生交流 对本课进行评价 组织整理器材 师生再见 调整呼吸,充分放松 归还器材 师生再见 使学生的生理、心理都得到放松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左右手原地拍球各20次 每只手各50次低运球
9.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为主要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互相合作、共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初一学生对体育运动有良好的参与意识,尤其喜爱上球类项日的课,但有部分女生对球类特别是对抗性较强的篮球运动却羞于出手或是心存顾虑,运动技能一般,但学生的理解力强,对动作的认识有自己的分析。因此,我将在以后教学中采用少讲解,多提示,降低难度的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