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6.1《大堰河--我的保姆》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6.1《大堰河--我的保姆》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5 11:42: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教学目标:
1.诵读分析,理解把握大堰河典型形象。
2.合作探究,把握诗歌的艺术表现力及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
3.引导思考,理解作者对劳动人民深深的爱和对不公社会的憎恶。
4.涵咏诗情,传承优秀文化,厚植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把握大堰河典型形象和作者的爱憎。
2.理解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
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问题引导、合作探究、辩证思维
教学过程
一、艾青简介
艾青(1910—1996)中国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1928年就读于杭州西湖艺术学院,次年留学法国。1932年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不久被捕,在狱中开始写诗,以《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成名。
1937年后辗转于武汉、山西、桂林、重庆等地,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41年到延安,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主编《诗刊》。1949年后任《人民文学》副主编等职。建国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副会长等职。
艾青的诗作把个人的悲欢融合到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之中,表现出对光明的热烈向往与追求,富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感情深挚,风格独特,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
二、艾青代表诗作欣赏:
1.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点评:这首诗写于抗战初期,它集中展现了艾青对土地的一片赤诚之爱。在个体生命的渺小、短暂与大地生命的博大、永恒之间,诗人为了表达自己对土地最真挚深沉的爱,把自己想像成是“一只鸟”,永远不知疲倦地围绕着祖国大地飞翔,永远不停歇地为祖国大地而歌唱,既唱出大地的苦难与悲愤,也唱出大地的欢乐与希望;即使死了,也要将整个身躯融进祖国的土地中,以表示自己对土地的深沉之爱。全诗的感情是强烈而内在的,基调是深沉而忧郁的。可以说,时代的投影与真实的感受相结合,使得这首诗的感情显得极为真诚,更有感染力,更能拨动读者的心弦。

2.盼望
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点评:一首好诗,能给人以启迪、遐想,而且往往是读者意会到的要比诗人字面上写出的还多。艾青的《盼望》就是这样一首好诗。它一共只有六句,描述了海员在“起锚”和“抛锚”时的喜悦心情和两种“盼望”:一种是“盼望出发”,因而便喜欢看到“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一种是“盼望到达”,因而就很高兴听到“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至于海员们为什么喜欢“盼望出发”,又为什么高兴地“盼望到达”,诗人没有说,留给读者去思考。  
诗中描述海员的两种“盼望”,实际上是对新中国海员乐观、豪迈的性格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的赞扬。因为对于海员来说,“盼望出发”就是企盼与惊涛骇浪作斗争,“盼望到达”就是期待与向往胜利地到达目的地。没有出发,就无所谓到达;没有战斗,也就谈不上胜利。因此,海员们的两种盼望正是表达了对战斗与胜利的渴望。推而广之,出发与到达——战斗与胜利,岂只是海员们的两种盼望 每一个革命者在人生的征途上不也常常在脑海里涌现这两种盼望么?船在海上,会不停地遇到风浪:人在世上,会不断地碰到困难。一个真正的革命战士,就应该象英雄的海员那样,对困难的回答是战斗,对战斗的回答是胜利。这就是《盼望》一诗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三、《大堰河——我的保姆》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大堰河——我的保姆》,粗步感受情感
提示:难以忘怀的养育之思;深深的怀念之情;情不自禁的赞美。
2.划出直接表达诗人对大堰河的情感的诗句。
提示:第12节,“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第13节最后两句,“我敬你,爱你”。
四、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诗中有一个表时间的词在开头、结尾都出现了,是那个词 据此你能说说诗作的行文思路吗
提示:“今天”在第3节、12节都出现。
行文思路:现实——回忆——现实
2.“回忆”部分,行文有序吗
提示:以时间为序。
养育我(第4节)——我回到了父母家(第5、6节——她劳动之余,还关爱我(第7、8节)——她凄惨的死了(第9、10节)——大堰河死后家人的悲惨(第11节)
五、文本细读
这是一首抒情诗,但也有叙事的成分,叙事时,诗人特别重视细节的描述,试从“细节描写、细致的修饰”等角度,赏析诗人情感的传达。
1.第一节:“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向名字”“她是童养媳”这两句有什么特别的内涵?
提示:说明她没有自己的名字;地位低下,身份卑微
2.第二节:①诗人说他“是大堰河的儿子”,他是吗
提示:不是,也是。
②前两节,十行诗,有三行属反复,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难忘养育之恩,托出浓浓的思念之情。
3.第三节:诗人为我们描绘了四幅画面,语言是否啰嗦?中间的修饰语是否可册掉
提示:不能删,这是细节,这些修饰语营造了一种悲惨凄凉的气氛。人亡物非,暗示了大堰河生前的贫困和死后的凄凉,浸透着诗人的伤痛怀念之情。
4.第四节:①为什么突出厚大的手掌”?是否多余?
提示:不是多余,表明大堰河是勤苦一生的劳动妇女,
②“在……之后”八个排比句,其实就是八个细节,有什么作用
提示:八个细节,既铺叙了大堰河的极度贫穷和繁重的家务劳动,也表明大堰河无时无刻不在关心照料乳儿。
(注:苦难中的善良,最能打动人)
5.第五节:“我被生我的父母领回到自己的家里”,“自己”前可否加个“我”字?
提示:不能,“自己”可以指“父母自己”,家是父母的,不是艾青的,艾青不认同父母的家,他认同的是大堰河的家。
6.第六节:“家”与“客”的说法矛盾吗?类似关系的词还有没有?该如何理解?
提示:还有,“不认得”的“天伦叙乐”;“不熟识”的“妹妹”
①在矛盾对比中,表现了“我”在父母家里的陌生感、拘束感,得不到亲情;
②表现了一种复杂的心酸,反衬诗人对大堰河的依恋;
③也反映了诗人的叛逆性格和反抗精神。
7.第七节:①哪几句表明了大堰河在我家身份的变化?
提示:本节前三句后三句,交代了大堰河由“乳母”变成了“佣工”。
②诗人连用六个“她含着笑”有什么作用?
提示:生活沉重,劳动繁杂,大堰河却非常乐观,善良,她对生活的要求卑微,对生活也有着憧憬。
8.第八节:①这一节用了哪几个细节来表现大堰河对乳儿的深爱?深到什程度
提示:5个细节,表现大堰河体察乳儿的心理,把乳儿完全当成了自己的儿子,付出了伟大无私的母爱
②大堰河的梦,为什么不能对人说
提示:在那个年代,封建思想浓厚,长幼尊卑不可逾越,这个“梦”在当时的人看来,是非分之想。
9.第九节:①“平时打骂她的”这个定语可删掉吗
提示:“平时打骂她的”这个定语不能删,说明大堰河虽然地位低下,却是家里的顶梁柱。
②重复“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是要突出强调一种什么情感?
提示:强调没能为大堰河送终的愧疚之情。
10.第十节:数字的运用是强调多还是强调少?有何作用
提示:“四十几年”“数不尽”强调苦难之多;
“四块钱”“几尺长方”“一手把”强调大堰河从这个世界带走的少。
生前辛劳,死后凄凉,悲惨一生。
11.第十一节:“醉酒的”这个定语可删吗?“在师傅和地主的叱骂声里”这个状语可以删吗?
提示:“醉酒的”这个定语不能删。她丈夫什么时候开始酗酒?是在大堰河死后还是一开始就是个酒鬼?一开始就是个酒鬼,更能突出悲剧性,呼应“平时打骂她的”。
大堰河一死,这个家就崩溃了。“在师傅和地主的叱骂声里”这个状语不能删,突出儿子们也地位低下,得不到尊重。但是,我尊重他们。因为大堰河的影响,大堰河把我当作亲儿子,我也把她的儿子们当作亲兄弟。
可以说,大堰河传递了一份善良,一份爱。
12.第十二节:“紫色的灵魂”如何理解?
提示:艾青的诗喜欢用大量的颜色词。用暖色调的词代表光明、温暖;用冷色调的词代表苦难、忧郁。
紫色,是古代官服的颜色,故宫就叫紫禁城,是高贵的象征。
“紫色的灵魂”是艾青对大堰河的赞美,赞美她因苦难而显高贵的灵魂。
六、专题探究——对比手法
①大堰河家的贫困与父母家的奢华
②生前的勤劳与死后的凄凉
③丈夫生前的打骂与在她死后的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