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下历史第二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9节《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参考教案(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八下历史第二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9节《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参考教案(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5-11 21:36:54

文档简介

第9课 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
一、激情引趣(导入):展示联合国的徽标,学生介绍徽标的寓意
二、导读导学:历史回眸:介绍中国加入联合国和常任理事国的身份,及其中国在处理世界问题上发挥的大国作用。
中国和美国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这平衡世界局势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接下来我们就共同展望一下中美关系。
三、点拨释疑:
今年是建国60周年的大庆,也是改革开发30周年,同时也是中美建交30周年,今天我们在这里共同回顾中美关系就显得意义重大。
活动一:30年珍贵瞬间:图片展
30年大事记:发展进程表
高端访问:深入探究
活动二:经历风雨,携手未来——展望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正常化是本课的重点。从三个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让学生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意义,达成预设的情感目标。一是回顾70年代的国际局势,体味“乒乓外交”所蕴含的卓越外交智慧。二是尼克松访华成为“改变世界的一周”。运用尼克松访华视频和访华期间的细节体现尼克松总统对中美关系的重视,体味他为中美关系正常化所作出的贡献。三是透过《中美联合公报》和《建交公报》体现出的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及灵活的外交策略。分别以合作学习、教师讲授、课堂讨论等方式进行,通过对中美关系正常化背景、过程和意义的掌握,学生初步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意义,认识到只有交流才会增加了解,才是走向和平的有效途径,从这个角度树立学生和平的意识,战争往往是最坏而又最后的解决之道,告诉学生和平不仅仅是没有战争,而是如何避免战争。
1、70年代的国际局势
这部分内容课本上介绍的非常简单,但不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之前的中美关系就没办法认识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意义。所以,我选择了两个细节,一是第一次日内瓦国际会议期间杜勒斯下令不同周恩来率领的代表团握手的傲慢行为,一是中国铺天盖地的反美宣传画面。
问:以上两个图片反映了中美之间怎样的关系?这种关系持续到什么时候?
中美隔绝了20多年,双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缺乏彼此沟通的通道。如何沟通?由此引入“乒乓外交”。乒乓外交中毛泽东、周恩来以乒乓作为媒介,运筹帷幄,在中美关系的和缓方面显示出卓越的外交智慧。
2、改变世界的一周
这样的尼克松!一是尼克松身边的工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员为他准备了一些塑料筷子和一些塑料球,并告诫他的同僚,如果你不断练习,并能用筷子夹起这些球,那你就不会在宴会上出丑了。二是在尼克松抵达北京机场时,刻意纠正第一次日内瓦国际会议期间杜勒斯下令不同周恩来率领的代表团握手的傲慢行为,特安排其他人员暂缓下机,为稳妥起见,还派了一个高大的警卫把守机舱口。通过以上细节,引导学生试着用几个词语来概括出现在中国大地的第一位美国总统-----尼克松。
3、《上海联合公报》。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美关系史上有三个联合公报是构成两国关系的基本框架,第一个就是《上海联合公报》,它是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开始。如何处理这个重要内容,我主要强调了台湾问题和反霸权主义。利用双方在措辞上的争议来处理。
对台湾问题的解决,中方的措辞是“希 ( http: / / www.21cnjy.com )望”争取和平谈判解决,美方的措辞是“关心”它的和平解决。关于台湾的美军,中方要求表述为“美军全部撤走”,而美方则提出“逐步削减”。最后双方妥协,定为,“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识到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它重申它对由中国人民自己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关心。考虑到这一前景,它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在此期间,它将随着这个地区紧张局势的缓和逐步减少它正在台湾的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的症结,也是讨论的焦点。毛泽东说,“台湾是小问题,世界才是大问题”。所以,在关于台湾问题的某些措辞上有所妥协,目的是为了尽早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在反霸权主义一条,把“双方”改为:“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通过阅读上述材料,让学生找出中美双方在措辞上的不同,这种不同反映了什么?《公报》能够通过又反映了什么?
4、《建交公报》和邓小平访美。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关系正常化在美国方面还是有阻力的,关于中美建交的谈判是极其秘密地进行的,《建交公报》一发表,美国国会炸开了锅。美国国内反对中美建交的势力相当强大,许多美国人即使不反对建交,但中美对抗隔绝了20多年,他们对中国非常不了解,对于两国建交的意义也认识不足,对于广大的美国民众需要加强沟通。本来卡特总统以为邓小平会在1979年6月访问美国,但考虑到所有这些因素,小平同志在建交后不到一个月就出访美国。设问:中美关系正常是否是一帆风顺的?从中美关系的曲折历程你有什么看法?
5、情感的升华。我借鉴了《红舞台》(李健著)中的一段内容(有删减)作为情感的升华:
(学生看着屏幕有感情的朗读)
空军一号徐徐降落……
尼克松向周恩来伸出手来……
中美《上海公报》在签字……
尼克松在祝酒……
打开中美大门,是毛泽东、周恩来、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的外交遗产,当然还有外交智慧。
小球推动大球。
隔绝是暂时的,交流才是永久的。有了交流,才使中美关系越来越好。
乒乓外交,曾经为伊朗、朝鲜使用,只不过项目不同,他们是“摔跤外交”、“篮球外交”。
中国人在和平事业上启发了世界。
朗读完后,然后思考讨论: 你如何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待由乒乓球开始的中美外交?有前面的教师讲解为基础,有这里的情感强化为依托,学生有很多话可以说。让学生认识到,我们不仅要反对霸权主义,还要加强交流,有交流才会增加了解,才是走向和平的有效途径,使学生认识到和平不仅仅是没有战争,也是如何避免战争。
拓展迁移:
睦邻合作,造福后代——中日关系发展与展望(不过多展开)
总结升华:
[视频]【共和国部长访谈录】中国外交: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坚 ( http: / / www.21cnjy.com )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的建交国已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8个增加到现在的171个,“我们的朋友遍天下”的局面已成为现实。
外交部部长杨洁篪:“ ( http: / / www.21cnjy.com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外交工作要努力使我国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我想这不仅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外交提出的要求,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对外交工作的期望。在世界进入21世纪的新形势下,我们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展望未来,我对中国外交事业充满了信心。”
如果掐断历史的联系,单纯看70年代的外交,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或许会自豪。但我们应该知道,70年代初正是文革最狂热而混乱的时候。70年代的中美关系的转折同国际局势密不可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对新中国的孤立已经有20个年头了,由于中苏关系的持续恶化以至于剑拔弩张,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也从建国初期的“一边倒”政策到广泛的国际交往。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了苏联的严峻挑战,自身又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中苏关系的恶化,苏联在中苏、中蒙边境陈兵百万,中国的国家安全受到直接威胁。所以,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共同的愿望。
从建国初期美国及其追随者对新中国的遏 ( http: / / www.21cnjy.com )制,到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是中国独立自主外交的胜利,也是国际局势带给中国的一个机遇,更是中国实力不断提升结果。我们不要给学生这样的错觉,“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是胜利者,而美国是失败者!”前段时间温家宝总理在谈中美关系时曾说,“我们是朋友,不是对手”。我们希望的是共赢。
想更理性的理解新中国外交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以参考布比尔·沃拉的观点,他把西方的扩展引起不发达国家的反抗归纳为五种形态:即抵抗、屈服、趋同、反叛、协调。回顾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我们发现中国经历了以上五种不同反映,即抵抗(1840-1860年),屈服(1860-1919年),趋同(1919-1949年),反叛(1949-1971年),协调(1971年以后)。这里我们只关注建国后的情况。反叛不仅指反对现有国际社会,还意味着奋力挣脱之,并且力图建立一个在基本价值观念、规则和体制与之不同的心血国家社会,争取最终取而代之。协调则显得较为折衷,即一方面置于国际社会之中,并且尽可能避免与之抵牾,另一方面也不全盘接受其现状,试图对自身和国际社会的歧义加以协调,以便两者达到互容,并且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改造自己,同时促进改造国际社会。
从“反叛”到“协调”,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国外交开始大踏步的往前走。70年代出现的建交热潮就是证明。所以,“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的含义应该是包含从“反叛”到“协调”的转身-----回归国际社会、置身于国际社会而又力图逐渐改造自己和国际社会。自然,新中国外交要完全从建国初期的那套模式中走出来还尚需时日,转变不是一时三刻就会完成的。直至80年代,思维才从“战争与革命”转到“和平与发展”,国家利益成为制定和实施对外政策的出发点和最高准则(之前是“一切以无产阶级利益为前提”),也抛弃了中国是“世界革命的中心”的观点,强调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第9课 新中国走向世界舞台
〖课程标准〗
讲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联合国的相关知识(溯源、宗旨、职能、作用等)。
2.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过程及意义。
3.中美关系从恶化到缓和。
4.中美关系的症结(台湾问题)。
5.尼克松访华和《联合公报》的发表。
能力目标
1.通过讲述中国从被拒绝在联合国大门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外到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席位,及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引导学生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中美关系演变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从纵向、横向、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展示相关影视资料、图片(周恩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访亚非14国,毛泽东接见斯诺、乒乓外交、尼克松访华等),培养学生根据资料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理解、说明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20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始终坚持自己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增强学生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情感。
2.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以崭新的姿 ( http: / / www.21cnjy.com )态走向世界舞台,打破了从20世纪50年代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中国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通过台湾问题的讲述, ( http: / / www.21cnjy.com )强化台湾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领土主权的民族意识,增强学生努力学习,奋起直追,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早日实现两岸统一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联合国的宗旨,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尼克松访华和《联合公报》的发表。
难点中美关系缓和的原因,中美关系的症结 D D台湾问题。
〖整体感知〗
一、新中国初期外交环境的恶化
1.美国的孤立、封锁、遏制。
2.中苏关系的恶化。
二、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迈向世界舞台的重要两步
1.重返联合国。
(1) 大力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关系,提高了国际影响力。
(2) 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及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中美建交。
(1) 原因。
美国方面: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认识到中国的作用。
中国方面:打破苏联的威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
(2) 成就。
中美关系正常化。
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
〖教具准备〗
纪实影片:“周恩来出访亚非14国”“美国孤立新中国”“毛泽东接见斯诺”“乒乓外交”“尼克松访华”“台湾厅”“于右任的思乡之情”。
1.图片:联合国徽章、五星红旗飘扬在联合国大厦前、尼克松。
2.自制多媒体课件。
〖学生活动设计〗
1.学习竞技场。
将学生分组,设计不同类型的题目, ( http: / / www.21cnjy.com )采取知识竞赛的方式,反馈教学内容,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整合知识、互助协作的精神。通过及时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在游戏中学习:找朋友。
本课内容分为两个部分,重返 ( http: / / www.21cnjy.com )联合国与中美建交。将相关内容(如阿尔及利亚、安理会、上海、尼克松、乒乓球等)做成纸板发给学生,让学生找到自己归属的组别,并说明理由。通过活动,加强学生对本课知识点的理解、渗透、整合。
3.历史探寻:中美关系中的“握手”真相。
将民间津津乐道中美“握手”话题引入课堂,留下悬念,培养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考证历史事件真相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重返联合国
1.联合国的宗旨和作用。(出示联合国徽章)
联合国是一个全球性的国际组织,《联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国宪章》规定了联合国的宗旨: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在宪章上签字的51个国家被称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1945年10月,《联合国宪章》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至今为止,联合国已拥有成员国191个,成为当今一个重要的全球性国际组织。
不同性质的国家,在联合国内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20世纪70年代以前,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强国和军事强国,因此美国控制和操纵了联合国,使之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如印巴分治、巴以冲突、朝鲜问题都是美国利用联合国造成的。70年代以后,由于中国的加入,联合国成为以中国为代表的亚非国家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的主要论坛,联合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职能作用,就连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也不能否认联合国的地位及职能。
2.中国重返联合国。(播放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纪实片段)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1949年,中国人民推翻蒋介石的反动统治之后,理应由新中国的代表占有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席位,但是美国执行敌视新中国的政策,阻挠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致使台湾当局得以非法窃据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达20多年。
20世纪70年代,在美 ( http: / / www.21cnjy.com )苏争霸的过程中,美国处于守势。由于美国霸权地位衰落,亚非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大为加强。中国积极展开外交活动,至1971年,已有65个国家同中国建交,而与台湾当局维持“外交关系”的国家只有55个。随着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赞成新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国家也逐年增多。1971年,毛泽东点将乔冠华为团长率中国代表团出席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中国代表团抵达纽约时,机场上有一些国家的外交官员和联合国的官员前来迎接。早有200多名记者等待在那里,尽管有美国警察的阻挡,但中国代表团立即被团团围住、拍照、采访,忙得不亦乐乎。关于中国代表团的消息随即被各家电视、广播、报刊作为头号新闻,队员由谁陪同、穿着怎样都做了详细报道,宛如看见了一群“外星人”,其中有家报纸甚至用半版篇幅登载了中国的中山装,并称之为“毛泽东服”。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就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个国家提出的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并立即驱逐台湾的提案进行了投票表决,结果该项提案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获得通过。当大会主席宣布“提案通过,立即向中华人民共和国通告”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持续两分钟。不少亚非国家表示热烈欢呼,甚至跳起舞来,场面之热烈,情绪之高涨,令人惊叹。同一天,台湾当局宣布台湾“退出”联合国。中国重返联合国标志着“一个中国”的原则在联合国得到了确立。此外,世界上所有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和所有重要国际组织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承认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一个中国”的原则已为国际社会所普遍认同,成为世界各国与国际组织发展对华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前提。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恢复了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成为安全理事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1971年11月1日,五星红旗第一次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联合国总部前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联合国组织内为实现联合国宪章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各国友好合作,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二、中美建交
1. 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中美关系。
(1) 新中国成立以前美国的态度:支持蒋介石打内战。
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军事及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济强国。为实现霸权主义,美国制定了全球扩张的战略计划,中国是亚洲的重心,也是美国称霸世界无法逾越的中间地带。蒋介石正好满足了美国扩张需要。于是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出钱出枪支持蒋介石打内战。
(2) 新中国成立以后美国的态度:孤立中国。(播放抗美援朝片段)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美国采取了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对华政策,企图将新生的中国扼杀在摇篮里。50年代,美国派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阻止新中国解放台湾,发动了朝鲜战争,不久又发动越南战争,从东北和南部威胁中国安全,中美两国直接在战场上兵戎相见。
2.中美关系的缓和。
(1) 中美关系缓和的原因:
从美国方面来看:
第一,由于新中国积极发展同亚非等国家的关系,和中国建交的国家越来越多,致使美国一贯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
第二,70年代以后,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美国想通过改善同中国的关系,增加对付苏联的筹码。
从中国方面来看:
第一,可以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
第二,60年代,苏联推行霸权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义和强权政治,企图控制和操纵中国,遭到拒绝后,苏联单方面撕毁中苏合作协议,并在中苏、中蒙边境部署重兵,从北面威胁中国安全。和美国建立外交关系,可以牵制和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播放中苏关系恶化片段)
第三,对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重要作用。
(2) 乒乓外交。(播放毛泽东接见斯诺、“乒乓外交”和尼克松访华片段)
尼克松上台后,为确保美国的霸权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位,美国政府对华政策做出了重大调整。尼克松主动表示“想和中国对话”,并在美国的《时代》周刊上公开表示想来中国的意愿,在公开场合首次使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称,同时在贸易、旅游等方面采取了具体的行动。
中国领导人注意到美国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接二连三的引人注目的姿态,及时做出了反应。毛泽东在接见美国记者斯诺夫妇时表示,欢迎尼克松访问北京。1971年,第31届乒乓球锦标赛在日本举行,中美运动员进行了友好的接触,毛泽东当机立断,决定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国,这是中国采取的松动中美关系的重大步骤。尼克松迅速批准美国运动员赴华邀请,中国利用小小的乒乓球使中美关系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打开了两国友好交往的大门,被世界誉为“乒乓外交”。
(3) 尼克松访华。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毛 ( http: / / www.21cnjy.com )泽东、周恩来会见了他,双方进行了会谈。全球都对这一历史性事件进行了密切关注。这一周被西方新闻界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
3.中美关系的症结 D D台湾问题。(播放课件出示地图)
众所周知,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敏 ( http: / / www.21cnjy.com )感、最重要的问题。尽管台湾问题不能够完全决定中美关系发展的大势与总体格局,但制约与牵制着中美关系的发展。中美双方不得不十分重视台湾问题,对之谨慎处理。中国历代领导人都始终坚持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处理台湾问题,这是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
台湾问题之所以重要,在于台湾对于双方的重要性与敏感性。
(1) 对中国而言:
政治上,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回顾历史),台湾是中国主权和领土的组成部分。
经济上,台湾海峡是连 ( http: / / www.21cnjy.com )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交通枢纽,是“大陆中国”走向“海洋中国”的战略要地,对21世纪中国的崛起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军事上,台湾是东海海域与南海海域军事防御的重要纽带。
(2) 对美国而言:
美国为实现太平洋地区的战略需要,建立了大东亚军事包围圈。
东北亚: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驻军韩国,支持亲美的韩国政权。
日本:美国拥有军事基地。
东南亚:美国发动了越南战争,占 ( http: / / www.21cnjy.com )领了南越和柬埔寨的部分地区,从南面威胁中国的安全。1950年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使之成为进攻中国大陆的前沿阵地。
菲律宾:美国拥有重要的军事基地。
从东北亚到南亚,美国对中国构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一个军事包围圈,而台湾就是这条军事链条上的一把锁,控制台湾就可以控制中国沿海的港口,控制了沿海港口,就能够控制中国。
因此对于双方而言,台湾问题都必须谨慎处理,否则就会使之成为影响中美关系的“拦路虎”。
那么,尼克松访华期间,双方是如何协调和解决台湾问题的呢
4.《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中美双方经过反复磋商,在上海签署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中美联合公报》,双方表示坚决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在台湾问题上,美国承认,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上海公报》大概是国际法上最奇妙的一个公报,各说各话,互不反驳。
不管美国当时怎么狡猾地使用文字,从19 ( http: / / www.21cnjy.com )45年支持蒋介石打内战,1949年企图扼杀新中国,此后执行一系列孤立敌视新中国的做法到主动访问中国,发表《联合公报》,美国毕竟做出了让步,使中美关系得到了一个回旋的余地,得到了一个继续发展的空间。
在《中美联合公报》中,中国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重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解放台湾是中国内政,别国无权干涉,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美国方面声明,美国承认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双方同意在科学、技术、文化、体育等方面进行人民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5.中美正式建交。
1978年12月,中美双方发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建交公报》。1979年元旦,两国正式建立起外交关系,两国关系进入正常化发展阶段,至此,美国成为世界上第117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
6.知识拓展。
中国历代领导人的台湾情结。(播放课件:“台湾厅”“于右任的思乡之情”,根据时间取舍该内容)
国民党元老于右任老先生,思念大陆的妻儿无法释怀,写下了感天撼地、泪迹斑斑的民族长恨歌: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有国殇。
张学良人生的三分之一是在乡愁中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的,他在金门参观时用高倍望远镜贪婪地眺望大陆。他说,我还是想念我自个儿的大陆故乡,和平统一是我此生的最大愿望。
播放课件:《七子之歌》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世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7.研究性学习。(根据时间自己取舍该内容)
结合史实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属于中国的领土。
揭示:三国、隋唐、元朝、明清时期台湾与大陆的关系。
三、课堂反馈与跟踪
1.学习竞技场。
(1) 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有多少
(2) 联合国今天的成员国有多少个
(3) 下列哪一位没有任过联合国秘书长
 A. 吴丹 B. 安南 C. 加利 D.鲍威尔
(4) 你知道三个联合国城吗
(5)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联大是第届。
(6)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标志是。
 A.乒乓外交       B.尼克松访华
  C.《上海公报》的发表   D.毛泽东接见斯诺
(7) 乒乓外交与哪一事件有关 ()
 A.中苏关系   B.一国两制   C.中美关系   D.统一
2.在游戏中学习:找朋友。
请将下列有关的事件、时间、地名、人物按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组成两组朋友,并说明你的理由。
中美关系 联合国
琉球 阿尔及利亚 尼克松 周恩来 26 日内瓦
《上海公报》 乔冠华 乒乓球 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