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_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文档属性

名称 4.4_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5-10 20:05: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2张PPT。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一、控制人口规模思考:漫画“不堪重负”说明了什么问题?不堪重负一、控制人口规模控制人口规模的原因人口增长基数庞大增长率较高人口压力大生态恶化环境问题控制人口规模人地协调发展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思考:什么是可持续的人口发展模式?物质需求超过环境供给能力废物排放超出环境自净能力一、控制人口规模可持续的人口发展模式
——合理的人口数量
它应该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人口的增长能够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人口的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人口的增长与活动环境、生态变化相统一。●2005年1月7日中国大陆第13亿个人在北京降生;●我国每年出生人口超过2000万,净增人口1000万左右;●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和水资源分别是世界人均的1/3和1/4;●我国自然环境面临着极大的危机,城市以大气、水体、垃圾、噪声为重点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农村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在扩大。根据以上材料及课本P102-103材料讨论、说明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人口问题和采取的措施有哪些。中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人口问题有人口众多、人口素质较低、人口结构不合理以及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等问题。
应采取的措施有:一方面,要严格控制人口的数量,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人口素质,充分发挥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要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减轻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为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基本国策:计划生育
内容:
控制人口数量,
提高人口素质
措施:
提倡晚婚晚育,
提倡少生优生二、转变发展模式1.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生活质量思考:生活质量的提高是财富和产品越多越好吗?二、转变发展模式1、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特征: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结果:形成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产生资源和环境的危机P103页2、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 糖厂的工业废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若直接排放流入河中,废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污染河流,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使河流中的鱼类和其他生物因缺氧而死亡,水质明显恶化。(1)这些废水如果不经任何处理就排放到河流中,会对环境造成哪些危害?(2)在制糖废水的处理过程中,产生了哪些新的产品和效益?谈一谈你的看法。 制糖废水经处理,产生了两种新物质:①甲烷,这是清洁能源;②动物饲料。提取这些新物质,即提高了工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又变废为宝,减少了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排放,保护了环境,产生了环境效益。二、转变发展模式(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特征: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结果:清洁生产、文明消费及生态、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二、转变发展模式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特征: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陷入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活动:漫画揭示了当今社会存在的什么问题?ABCD退耕还草,防治土地荒漠 化退耕还林,治理水土流 失植树造林,保 护森林节约、保护水资源,防 治水污染,
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减少废弃物 的排放禁止滥捕,实行 休渔制度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分组讨论:下列是我国在自然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南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北方:“春雨贵如油,夏雨遍地流”针对我国北方地区的缺水状况,有何解决方法和途径?◇修建水库、水利工程;
◇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
◇雨季雨水回灌地下;
◇发展节水型农业;
◇污水净化,循环利用;
◇节约用水,(3)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3)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人口增多经济发展需水量大
水污染工业废弃物
农药和化肥
洗涤剂杀
虫剂修水库、跨流域调水
农业采用喷灌、滴灌等
水资源短缺
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水浪费
节约、合理用水,减少浪费
工业及生活污水净化处理、循环利用等
保护水源、防止和治理水污染
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海水淡化
合理开发地下水
2010年4月20日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活动:海洋资源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哪些?为了海水澄净,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新能源的利用建立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四、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  作为高中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为协调人地关系,保护环境方面,做些什么……?反思自己的行为有哪些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四、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我们倡议: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对废品进行回收利用节约用水、用电、用纸绿色消费,选购环保产品珍爱生灵,万物共存做一个环保志愿者…四、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积极参加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积极购买环保标志的商品;实行垃圾分类;减少过度包装;倡导简朴生活;拒食野生动物;少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等。公众在行动—选购带环境标志的产品环境标志表明该产品在生产、使用和处理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节约资源等优点。中国环境标志北欧委员会环境标志加拿大环境标志保护环境 从我做起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
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
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减少空气污染75%,减少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
1.造成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有(  )①华北地区多为半湿润半干旱区,降水集中在7~8月,而冬春季持续干旱,降水年际变化也较大。 
②人口众多且增长较快,工农业发展迅速,加剧了水资源的紧张状况。 
③水资源综合利用率低,污染和浪费严重。 
④生态环境恶化,干旱频率加大。?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课堂练习D2.目前缓解华北地区春旱用水紧张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措施是(  )?
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
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3.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有( )
①控制人口增长 ②开发南极大陆为旅游区 ③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④大力开采和使用热带雨林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协调人地关系就应协调好( )
①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③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 ④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DCD5.世界城市垃圾处理的最优方式应为 ( )
A.以掩埋为主
B.以焚烧为主
C.用垃圾作为能源发电及综合处理
D.用巨轮运到大洋中投入深海 C6.下面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中,不正确的做法是
( )
A.控制人口规模
B.转变发展模式
C.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D.环境问题太大,与我没有关系D7、 读“世界人口、资源、环境污染相关曲线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三条曲线表示20世纪的人口曲线呈 状,资源曲线呈 状,环境污染曲线呈 状。下降上升上升(2)三条曲线的发展趋势说明,当前世界上人口与环境、资源的主要矛盾是:
(3)要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降低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我们必须走 的道路。
可持续发展人口增长快,资源和环境受到的压力过大,生态系统有失去平衡、导致恶性循环的危险。拓展: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 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的主要特征    注重理性消费。在现实生产和生活消费中,应该对需要和条件、消耗和收益、直接结果和间接结果、现实作用和长远影响等进行全面系统的理性考察,瞻前顾后,精打细算,有目的、有计划地自觉调节与降低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消耗。如果在消费中一味跟着感觉走、乘着兴头做,无所顾忌、毫无节制,不仅会造成严重的浪费,而且会给不法分子提供可乘之机。特别是在重大生产消费和公共消费决策之前,必须进行严谨科学的论证,决不能拍脑门、凭兴致、随风潮决策。   拓展: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 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的主要特征 讲求消费效益。所谓消费效益,是指一定量的资源财富消耗对促进生产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所起的积极作用。消费效益的高低,既取决于消耗资源财富的多少,又取决于对生产和生活所起作用的性质及其大小。衡量消费效益,应该进行综合考察、全面衡量,既考虑由此产生的积极效果,又考虑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既考虑对自身需要的满足,又考虑对社会、对他人可能产生的影响;既考虑对满足眼前需要的作用,又考虑可能带来的长远效应,力求在总体上趋利避害。一句话,就是努力以最小的消耗换取最大的效益。   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的主要特征
倡导适度消费。适度消费是指量力而行、从长计议、把握分寸的消费。消费的“度”,就是为满足特定生产或生活需要而消耗资源财富的数量界限。如果消耗的资源财富达不到一定的度,就无法满足正常合理的生产或生活需要;但如果消耗的财富超过了一定的度,则会“过犹不及”。做到适度消费,应综合考虑三个有机联系的因素:一是适合特定需要。制造和选用消费品,无论品种、类型还是质量、数量,都应适合特定的生产或生活需要,不能用主观愿望代替客观需要。 拓展: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二是现实条件允许。除了治病救命、抗灾等特殊情况不得不争取社会和他人援助,一般不应超过自身条件所能允许的限度,包括信贷消费,也要全面考虑偿还能力。否则,不仅会给自己带来诸多后遗症,还可能给社会和他人造成危害。三是着眼长远发展。无论生产消费还是生活消费,都应当“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要通过节约为自己和后人的长远发展留余地、打基础,而不能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只顾自己、不顾后人,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特别应指出的是,有的领导干部一味追求在自己任期内多出政绩,采取对资源“取光用尽”的做法来谋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这既会削弱持续发展的后劲,又会加重未来发展的负担。 拓展:健康文明、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