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1第一章至第三章第二节。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太阳系外行星“K2一18b”的质量约是地球的8.6倍,距离地球约120光年,绕着红矮星
K2一18运行,位于其宜居带内。行星“K2一18b”大气中可能存在二甲基硫醒。地球大气中的大
部分二甲基硫醚由海洋中的浮游植物排放产生。据此完成1一2题。
1.下列天体系统中,行星“K2一18b”所处的最低一级是
A.河外星系
B.银河系
C,红矮星K2一18恒星系
D.可观测宇宙
2.如果证实行星“K2一18b”大气中存在二甲基硫醚,并且是由生物产生的,由此推测该行星应
具备的条件有
①与恒星的距离适中②质量巨大③大气中含有高浓度的二氧化碳④存在液态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标本馆内,存放着一块名为“中华龙鸟”的化石(如图
1)。这块中华龙鸟化石最初被发现时,因为羽毛特征的存在,曾经被专家误认为是原始的鸟类。
中华龙鸟并非鸟类,而是一种生活在1.4亿年前的恐龙。据此完成3~4题。
3.中华龙鸟繁盛时期,地球的环境特征为
A.气候寒冷干燥
B.气候温暖湿润
C.大气含氧量极低
D.陆地湖泊沼泽极少
4,下列选项中,与中华龙鸟同时期达到繁盛的物种是
图1
A,哺乳动物
B.海生无脊椎动物
C.被子植物
D.裸子植物
2021年5月,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再创新高,为1400万年以来的最大值,这引起了全
球的广泛关注。据此完成5~6题。
5.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A.是参与有机物腐败的必需物质
B.能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
C.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D.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高一地理第1页(共4页)】
·24-195A2·
6.二氧化碳浓度上升会导致
A.全球气温上升
B.全球降水增多
C.地表紫外线辐射增强
D.植物大量死亡
弥漫于大气中的烟尘,犹如地球的一把“遮阳伞”,被称为“阳伞效应”。“阳伞效应”与“温室
效应”正好相反。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7~9题。
大气辐射
大气上界
FFFFFF7FFFF7777777
72z722222z
地
面
图2
7.图中与“温室效应”直接相关的过程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阳伞效应”出现,将会引起当地
A.①变弱
B.②变强
C.①变强
D.②变弱
9.“阳伞效应”对人类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有
①影响农作物生长
②太阳紫外线辐射更强烈
③地质灾害频率增多
④太阳能发电站效
率降低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图3为我国某地某时高空500hPa等压面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0~12题。
等压面
③
500 hPa
②
①
甲
地面
北
南
图3
10.图中
A丙地气温日较差小于甲地
B.甲地气温较丙地高
C.甲地为上升气流,天气晴朗
D.气压状况①>②>③
11.此时乙地的风向为
A.西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12.若此图表示夜晚山谷风,则下列有关地势与山谷走向推断正确的是
A.地势北高南低,山谷呈南北走向
B.地势南高北低,山谷呈南北走向
C.地势北高南低,山谷呈东西走向
D.地势南高北低,山谷呈东西走向
【高一地理第2页(共4页)】
·24-195A2·高一地理参考答案
1.C2.B3.B4.D5.C6.A7.D8.D9.C10.A11.D12.C13.A14.A
15.D16.C
17.(1)①表示地壳和地幔,X表示古登堡界面,甲表示横波。(6分)
(2)横波突然消失: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4分)
(3)同:纵波速度都始终大于横波速度:横波、纵波都可以穿过地壳、地幔和月壳、月幔。
异:纵波、横波在月壳和月幔的传播速度小于在地壳和地幔的传播速度:地震波在地幔中的
传播速度变化较大,而在月慢中的传播速度比较稳定。(答出三点,6分)
18.(1)平流层臭氧该层中的臭氧吸收大量太阳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命免受过多紫外线的
伤害(6分)
(2)③电离层(4分)
(3)特点:气温逐渐变低。(2分)原因:①层是对流层;地面长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主要
的、直接的热源;海拔越高,离地面越远,气温越低。(6分)
19.(1)①环节是蒸发(蒸腾),②环节是降水,③环节是水汽输送,④环节是地表径流,⑤环节是
下渗,⑥环节是地下径流。(6分)
(2)海陆间循环Ⅱ(每空2分,共4分)
(3)降水强度大,降水量多;下游汇水面积大,有多条河流汇入,上游来水量大;平原区地势低
注,排水不畅:连续多日的强降水导致土壤水分饱和,不易下渗。(8分)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1页)】
·24-195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