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历史 七上期末《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复习专题
专题一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
【时空定位】
【知识梳理】
时间 概况
史前时期 北京人 旧石器时代 使用打制石器,会使用火、保存火种,以采集、狩猎为生
山顶洞人 使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懂得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会捕鱼,会缝制衣服(骨针);有爱美意识
原始农耕时代 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粟和黍均发现于中国
河姆渡人 新石器时代 长江流域;住干栏式建筑;使用磨制石器、骨耜;种植水稻;家畜以猪、狗和水牛为主;制作陶器、玉器和乐器;会雕刻,懂得使用天然漆
半坡居民 黄河流域;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使用磨制石器、制作骨器、角器等生产工具;种植粟、黍;饲养猪、狗等家畜;打猎捕鱼;制作彩陶和乐器;会纺织、制衣
夏商周时期 商、西周 青铜工具;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代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春秋战国 铁犁、牛耕(春秋时期开始使用,战国时期广泛使用)
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集防洪、灌溉、水运于一体,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秦国商鞅变法鼓励耕战。
秦汉时期 秦朝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和车轨,促进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西汉 西汉时期出现新的播种工具——耧车
西汉初期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
汉武帝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尤其是兴修水利,曾多次开挖水渠,还对黄河进行治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开辟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加强中外经济交流。
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苜蓿等植物传入中原——丝绸之路
东汉 光武帝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等,出现了“光武中兴”
魏晋南北朝时期 江南地区的开发 原因:北方人大量南迁,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根本原因);北方战乱,而南方社会比较安定;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等。 影响:江南经济逐渐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精选例题
【情境探究】
1.看今朝,忆往昔,回顾中国古代历史,对我们中国梦的实现,具有巨大的借鉴意义。
任务一:【图片识读】
材料 如图
(1)观察材料中四幅图片,谈谈工具、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答: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中国农业的发展。
任务二:【以史带论】
材料 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连通亚欧非的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骞出使西域起到的作用。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一带一路”倡议的现实意义。
答:作用: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现实意义:“一带一路”可以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任务三:【材料研读】
材料一 东晋政府……给予南迁人民免除税役的权利,加上这一地区战争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江南经济迅速发展……——摘编自《六朝的时代特征与“六朝文化”之形成》材料二 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从东汉末年开始,许多人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逃往南方地区。西晋后期以来……更多的北方人迁到江南。南迁的人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3)材料一中江南经济出现了什么情景 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这种情景出现的原因。
答:迅速发展(或:得到开发)。原因:南方政权采取了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措施;江南地区相对和平稳定;北方人南迁补充了劳动力,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经验;南方自然环境比较优越等。
任务四:【以史为鉴】材料
党的二十大报告站在民族复兴和百年变局的制高点,从战略全局上对党和国家事业作出规划和部署,科学谋划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提出一系列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擘画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人民网(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
答:生产工具的革新;统治者的政策(或适当的改革);安定的社会环境;劳动力因素。(任答两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