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拉手说课稿
一、说教材
《手拉手》这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课时内容,这一课主要是使学生体会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验到学有价值的数学的态度观。
教学目标:
1、体会整数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律在小数中仍然适用,并能根据所学 的运算顺序和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能够自己分析解决简单的小数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提升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在学习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认真、耐心计算和有错就改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选择合理的算法使小数混合运算计算简便。
学情分析:
本节课本着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已有经验的原则,淡化教师教的痕迹,突出学生学的过程。教师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情境和机会,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验证等多种学习方式认识到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体会到整数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在小数中同样适用,从而更好地掌握小数乘法以及实际应用。
二、 设计理念。
这节课中,我从解决问题入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将教学课堂延伸到课外,学习现实的有意义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探究,交流,总结概括本课的知识点。学生进行了两次比较,第一次学生进行比较,归纳得出小数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的相同,并猜想得出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也适用;第二次比较,验证了第一次的结论是正确的,最终得出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也适用。通过这两次比较,使学生在类比、迁移中适时延伸知识的应用,达到本节课的技能目标,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突破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本课中,我采用导---探---练三步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重点分析研究问题中的等量关系,让学生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以多种形式巩固练习,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学法:观察,比较,探究,交流,总结概括,应用等加深对本课知识的理解。
四、说教学流程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激活旧知:让新旧知识衔接起来
复习学习过的整数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对知识进行疏理,为学生学习打下良好的铺垫,让学生学习新知水到渠成,并提出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第二环节:学习新知 ,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观察情境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对每一问题的解决,我都是让学生自己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最后集体反馈,师生共同总结处发现的规律。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学生活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本环节中,我安排了两次探究活动,让学生在高度的学习热情、探究欲望的活动过程中亲身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探究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让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同时掌握和体会学习数学的方法。
第三环节:强化练习,让学生把知识运起来。
在这部分我安排了三个层次的练习,通过层层深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课知识,形成技能,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并遵循了巩固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乐趣。
第四环节:畅谈收获,让学生乐起来。
请学生说说学习这一课的收获和感想。
课尾,我让学生谈谈本课的收获和感想,即是对本节课的回顾和整理,让学生对知识的产生与发展有一个清晰的线索,有利于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表达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整堂课设计,我始终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观察、操比、演示、比较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脑手口,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