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孤独之旅》课件(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孤独之旅》课件(共1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5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5 20:45: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第17课 孤独之旅
曹文轩
1.剖析杜小康成长中的心理变化,领悟孤独之旅的深刻内涵
2.赏析文中环境描写,并分析其作用
晓常识
曹文轩,1954年1月生于江苏盐城农村。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后留校任教。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
  代表作品:《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等长篇小说。本文节选自长篇小说《草房子》。
知背景
故事发生在1962年一个叫油麻地的农村地区,小学六年级学生杜小康家原来家境富裕(因他祖上和父亲一直经营杂货铺),但他父亲因一次撞船事故而破产、生病。杜小康只好辍学,帮父亲去治病。父亲病好后,借钱买来了500只苗鸭,要杜小康一道乘小船到三百里外的芦苇荡去放鸭,那里有活鱼虾,鸭子吃了长得快,还能产出双黄蛋。节选部分就从这里开始。
夯基础
1.掌握下列字音字形。
眺望( ) 嬉闹( ) 撩逗( )
纯粹( ) 撅断( ) 犬吠( )
兴致( ) 旧茬( ) 掺杂( )
tiào

liáo
cuì
juē
fèi
xìng
chá
chān
mì 食 ( ) xiù觉( ) máng然( )
肥shuò( ) 锤liàn( ) qū 除( )






2.解释下列词语。
撩逗:
厚实:
疲软:
置之不理:
歇斯底里:
寸步不离:
挑逗,招惹。
丰富,富裕。
因疲惫而身体发软。
放在一边,不予理睬。
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形容一步也不离开。寸,形容极小。
夯基础
识文本
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杜小康是怎样逐渐成长起来的?找到相关语句,概括他的心理变化。
2.你认为杜小康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3.怎样理解题目“孤独之旅”的含义?
4.找出文中描写环境(鸭群、芦苇荡、暴风雨)的语句或段落,并分析其作用。
1.杜小康是怎样逐渐成长起来的?找到相关语句,概括他的心理变化。
时间 语句 心理
①行程最初
②途中
③到达放鸭地点
④放鸭初期
⑤放鸭中期
⑥经历了暴风雨
⑦八月的一天清晨
我不去放鸭了;带着哭腔
占据他心灵的全部都是前方
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有一种永远逃不走了的觉;紧紧地挨着父亲
做梦看到母亲,哇哇大哭起来
不会再忽然地恐慌起来
又想起母亲……但他没有哭
惊喜地跑过去
拒绝去放鸭
茫然
恐惧、胆怯
寂寞、孤独、想家
仍然寂寞,逐渐习惯
安定、从容
欣喜
2.你认为杜小康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他是一个敢于面对、坚强成熟的孩子。
他是一个能理解父亲苦衷,能为家庭分忧的孩子。
他是一个不忘求学上进、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孩子。
3.怎样理解题目“孤独之旅”的含义?
  孤独之旅不仅指杜小康与父亲一起远离村庄,到荒无人烟的芦苇荡放鸭的这一旅程,更是指杜小康心灵成长的过程。
  离家的孤独、离别母亲与伙伴的孤独、 空旷浩茫的环境的孤独、单调乏味的生活的孤独、心灵寂寞的孤独都让杜小康感到恐惧和无助。但最后他在孤独中长大了,坚强了。孤独之旅,正是杜小康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蜕变,是他获得心灵成长的成长之旅。
4.找出文中描写环境(鸭群、芦苇荡、暴风雨)的语句或段落,并分析其作用。
鸭群
呈扇面形奋力向前推进
它们觉得自己成了无家的漂游者
将主人的小船团团围住
嘴插在翅膀里;拔出来;重新放回
羽毛鲜亮,稠密
[恐惧]
[不情愿]
一路觅食,有时朝天空叫几声
[漂亮]
[长大]
[寂寞]
衬 托
杜小康
以鸭群的恐惧感衬托主人公的恐慌,它们的成长,衬托了主人公的成长过程。
下蛋了
芦苇荡
宁静美好
广阔无边
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
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
青森森一片 浩浩荡荡
空气中满是芦叶清香
掺杂一缕一缕香草香
芦叶边飞着无数萤火虫
①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②营造一种空旷寂静的氛围; ③衬托了杜小康的孤独与恐惧。
[害怕、胆怯]
[恐慌]
反衬
烘托
暴风雨
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
雷声如万辆战车 暴风雨歇斯底里 天昏地暗
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
①渲染暴风雨的可怕,为主人公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背景。
②可怕的暴风雨让本来孤独恐惧的主人公更加陷入恐慌之中,但也正是有了这暴风雨,让杜小康体验了真正成长的过程,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学习目标回顾:
1.剖析杜小康成长中的心理变化,领悟孤独之旅的深刻内涵
2.赏析文中环境描写,分析其作用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1.下列标蓝字词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跌(diē)落 雍(yōng) 撩(liáo)逗 狗吠(fèi)
B.万重(chóng)山 蹲(dūn) 掺(cān)杂 聚(jù)集
C.扎(zā)成把 给予(jǐ yǔ) 稠(chóu)密 抠(kōu)
D.旋(xuàn)风 回应(yìng) 肥硕(shuò) 白嫩(nèn)
B
解析:B项“掺杂”的读音应为“chān zá”。
2.文章结尾写“鸭们也长大了,长成了真正的鸭”,“下蛋了”,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
  这是写鸭群同主人一起经历风风雨雨成长起来,并承接了上文杜小康所经受的磨炼、坚强和成熟,来暗示人物杜小康的成长、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