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试题(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5-10 22:2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题
九 年 级 语 文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座次号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积累与运用(45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倜傥(tì tǎng) 臃肿(yōng zhǒng) 絮说(xù) 模样(mú)
B.辫子(biàn) 踟蹰(chí chú) 筵席(tín ) 铁锹(xiān)
C.肮脏(āng zāng) 诳语(guàng) 垂涎(yán) 啜(chuò)
D.面面相觑(qù) 庇护(pì) 褴褛(lán lǚ) 龟裂(jūn )
2. 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他最近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B.小王同志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那番话是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
C.有段时间,沪深股市指数波动非常大,有时一天上涨几百点,有时一天下跌几百点,涨跌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
D.书法史中国的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迥异的书法精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汉字之美表现的淋漓尽致。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林书豪在NBA的职业生涯正在刚刚开始,就以神奇的表现征服了亿万观众。
修改:删除“正在”
B.在上海家电博览会上,海尔推出了全球可去除PM2.5的首台空调。
修改:应把“首台”移到“可去除”之前
C.春天的兰州各大公园绽露出自然的清新和灵秀,成为人们春游的好时机。
修改:把“成为”改为“是”
D.通过持续摄入含有1073R-1乳酸苗的酸奶饮料,会使学生患流感的几率有效降低。
修改:删除“通过”
4.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洗礼 阔绰 水波粼粼 问心无愧 B.虔诚 晨曦 面面相觑 断壁残垣
C.锦嶂 萧索 忧心冲冲 鞠躬尽萃 D.拆散 头衔 芊芊细草 通宵达旦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时间都去哪儿了》在唱响我们心灵深处温存记忆的同时,也让我们思索应该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B.学校对面三、四百米处一家网吧,有的学生考完试就来到这里“减压”,一些家长颇感担忧。
C.中国有句古话:“宁为太平犬,不做离乱人“。这是亲身经历了国破家亡的人的痛切之言。
D.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6. 下列表述有错误的是( )(3分)
A.《项链》和《珠宝》两篇小说都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写的,都采用第三人称 ,两篇小说的主题是不同的,《项链》里的首饰是假的,人也是虚伪的;《珠宝》里的首饰是真的,人也是真诚的。两篇都是上乘精品。
B.表达方式是指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而写作方法指一篇文章中运用的组织材料、布局谋篇的方法,如:对比手法、卒章显志、前后照应、设置悬念、象征手法等。
C.“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这副对联歌咏的对象是宋代文学家和史学家,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的欧阳修。
D.许多成语都来自古文中,“峰回路转、觥筹交错、波澜不惊、前呼后应”等就出自课文中。
7.下面从文段中抽出的句子,原来的顺序被打乱了,照文意排列,句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仔细分析起来,形体之美更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 有许多脸型,就它的部分看并不优美,但作为整体却非常动人。
①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于直观的。
②曾经有两位画家阿皮雷斯和丢勒滑稽地认为,可以按照几何比例,或者通过摄取不同人身上最美的特点,作画合成一张最完美的人像。
③美是不能制订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
④这是一种奇妙的美。
⑤其实像这样画出来的美人,恐怕只有画家本人喜欢。
A.①③④②⑤ B.①④②⑤③ C.②⑤①④③ D.②⑤①③④
8.补充下面一段话,写出你对“生活”的理解。(2分)
生活是一杯苦咖啡,夹杂着无限的苦味;生活是一颗冰糖,含着甜美的笑意;生活是
;生活是 。
9.古诗文默写。(10分)
(1)《琵琶行》中表现琵琶女出场时迟疑不决的心情的句子是: , 。
(2)《李凭箜篌引》中用华美物象比喻、形容乐声之美的句子是: , 。
(3)杜甫在《登岳阳楼》中以“ , ”寄寓自己博大深沉的苦难感。
(4)说到洞庭湖,我们都会想起的“ , ” (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会想起“ , ”(杜甫《登岳阳楼》)。他们都以大胸襟、大手笔,写出了洞庭湖的大气象、大气魄。
10. 请你参加以“亲近书信,传承文化”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10分)
【 活动一:识书信 写汉字】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有关书信的小知识,请把其中“尺牍”“信札”两个词语规范地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2分)
书信,在古代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人们用它文流信息,传报平安,倾诉情感,畅谈人生… … 在历史的发展中,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达到了完关的结合。
【 活动二:做调查 说现状】 下面的调查图表反映了什么情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 分)
【活动三:提倡议 共参与】 针对调查结果,班委会发出欣赏名人书信、用书信交流彼此心境和生活的倡议。可你同桌对此不感兴趣,仍热衷于打电话、玩微信,你怎么劝说他呢?( 3 分)
【 活动四:写书信 表情意】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值得你感恩。请在下面的信纸上,给他写一封简短的信,表达出你的感激之情(不能出现其实的人名,100 字以内)。 ( 3 分)
11. 国民经济发展了,人们生活改善了,消费观念变化了,而奢侈浪费的行为也悄然成了一部分人的“时髦”。请你针对这一现象,拟一条公益广告词。(3分)
要求:①立意明确,能起到警醒或劝诫的作用。②用语文明,措辞得体。④不超过25字。
得分 评卷人
二、现代文阅读。(13分)
同事中易安的昆曲唱得最好。嫉妒也白搭,人家有童子功。从小就在昆剧团贴对面的弄堂里长大,背着小书包踏着咿咿呀呀的水磨腔进进出出的,熏也给熏熟了。耳濡目染。耳熟能详。更何况人家令尊大人还是曲友,大手牵小手地领着上剧场、曲社,加上小姑娘悟性好,模仿快,人家小小年纪时就堪称“曲人”了。
但真人不露相,早年还真没听她怎么唱过。
跟着易安唱昆曲,始自15年前的东京。
——东京?不是北京?
是东京。那年,我和她同住昭和女大“绿声舍”,她住四楼“枫寮”,我住五楼“椿寮”。每当吃饭时间,约好一起前去,或她用长竿捅捅天花板,或我跺两脚。当然是跺脚容易,可在我记忆中,都是她捅,我似乎一次也没跺过——我这个人没有时间概念。异国清闲,便常在一起聊天,渐渐的,言之不足则歌之,唱起昆曲来。易安带有录音带,放了听,听到耳熟的就跟了唱,【皂罗袍】唱了【好姐姐】,【好姐姐】唱了我闭了嘴——下面的不会了。可人家易安不然,【山坡羊】【小桃红】,一路一路唱下去,“惊梦”了后还能“寻梦”,唱了小旦还能唱小生。真让我佩服得五体投了地,一冲动就要拜她为师,差点儿在榻榻米上跪下向她叩三个响头。
故此,那时节“绿声舍”长长的走廊里,总有悠扬的昆曲声流荡。有时候唱了一小会儿,开出门去,总会发现有日本女孩在侧耳静听,或学生,或寮监,她们诧异地问:“这是什么声音?这么好听!”
跟着易安,也算在异国弘扬了一把中华传统文化。
近两年昆曲大有复苏、发扬之趋势,学校每有联欢,主持人总会动员易安和我唱曲,易安的杜丽娘,我的春香。
“春香——”“有——”“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便是——”
真所谓“四两唱千斤白”啊,等易安“如许”的“许”字最后一拐袅袅落定,观众席必然掌声四起。易安现如今是市政协常委,开会忙,事儿多,有时联欢与“两会”时间冲突,她也会从对面的党校礼堂逃出来几分钟,与我“如许”完了,再溜回去。当然也有实在溜不出来的时候,发来短信,要我代为致歉。我捧读手机,杜撰道:“我家小姐说了:春香,不到两会,怎知提案如许!”全场哄堂。上一个迎新联欢,易安又花样翻新,那段“如许”,昆白过后行苏白,又用宁波话、苏北话各来一遍,用她的话说,杜丽娘也可能是苏州人、宁波人或者苏北人的呀!
易安有部文化随笔《女娲的眼睛》。她的眼睛确乎独特,一动脑筋就骨碌碌地转。易安的歌喉宽亮醇厚,唱起曲来昆乱不挡。故我这篇文字以“女娲的歌喉”为题。女娲光有眼睛还不够,还得有歌喉。
12.开头“嫉妒也白搭,人家有童子功。”一句的言外之意是什么?(3分)
13.画线句描写日本女孩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4.画曲线句写易安花样翻新用多种腔调唱昆曲,表现了什么?(3分)
15.本文作者也是以为喜欢昆曲的人,是从文中找出依据(不少于两处)。(4分)
得分 评卷人
三、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20分)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未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1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朝晖夕阴 晖: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观:
(3)日出而林霏开 开: ⑷山间之四时也 时:
17.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前人之述备矣。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18.根据提示,用课文原句填空。(6分)
⑴联系《岳阳楼记》全文,作者对滕子京在贬谪生活中积极治理政事,做到 ,
是极为赞赏的。(2分)
⑵[乙]文中描写“山间四时”的句子是 、 、
、 。(4分)
19. [甲]写登楼所见,[乙]写登山所见。除此之外,两段文字所写的景物还有哪些不同 (2分)
20.“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和“饮既不多,缘何能醉;年犹未迈,奚自称翁”分别是题岳阳楼和醉翁亭的名联,请根据对联内容联系课文,说说范仲淹和欧阳修的忧乐有何不同?(4分)
得分 评卷人
四、古诗文阅读。(12分)
21.选出对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有误的一项( )(3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丽句诗用梨花满树的神奇想象,描绘奇异的雪景,为寒冷的边塞增添了无限春意。
B.诗中用“狐裘…‘锦衾”“角弓…‘铁衣”这些边塞将士身边的用品来衬托气候的寒冷,同时也写出了边塞将士生活的艰苦。
C."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表达了诗人送友人归去时的依依不舍和思乡之情。
D.全诗虽然内容错综变化,但以“送别”为线索写景抒情,显得不枝不蔓,章法严谨。
阅读《相见欢》(李煜)回答下列问题。
相见欢(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22.“锁”在句中的意思是指( )(3分)
A.锁头B.金锁C.锁住D.开锁
23.下列对本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上片写景,西楼、月色、梧桐、深院、清秋,画面冷寂。
B.“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一句,写栽着梧桐树的院落很寂静,渲染了清秋气氛。
C.下片转入抒怀,写出了作者隐忧生活中难以排遣的感情。
D. 全词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形象化,抒发了作者离乡去国之苦。
24.结合全词理解“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中“一般滋味”的具体含义。(3分)
得分 评卷人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学习,我们需要完成一次次的知识答卷;成长,我们需要完成一次次的人生答卷……
请以“答卷”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个人真实信息。
200
400
600
700
MACROBUTTON AcceptAllChangesShown [请单击此处编辑年级、科类、科目] 第3页,共6页 MACROBUTTON AcceptAllChangesShown [请单击此处编辑年级、科类、科目] 第4页,共6页
初三语文期中试题· 第3页·共8页 初三语文期中试题·第4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