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 课件(共25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 课件(共25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2-16 11:27: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
一、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
阅读教材概括古希腊文化成就?
哲学:三大哲人;
文学:《荷马史诗》、悲剧喜剧;
雕塑与建筑:《掷铁饼者》、帕特农神庙;
史学:希罗多德《历史》;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古希腊哲学
泰勒斯:万物由水而生;
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
亚里士多德: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自然

美德知识
理性思维
自然→人
自然人→理性人
人文主义:一种人类的自我关怀,对生命、尊严、价值的高度重视,对人格与道德的不懈追求。
苏格拉底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柏拉图
“知识是精神的食粮”
亚里士多德
“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成长于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普通公民家庭,通过自学和主动求学成为雅典城邦代表智慧的人物,以“无知”而自豪,重视道德真理,主张专家治国。一生未曾著述,后因不信神、蛊惑青年被城邦判处死刑。
出生于奴隶主贵族家庭,在苏格拉底去世后外出游学12年,返回雅典后创办柏拉图学院,特别重视数学,写作《理想国》,其主张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哲学王治国,反思与沉思是达到理性的途径。
出生于奴隶主家庭,家族与马其顿宫廷联系紧密。其在柏拉图学院求学20年,其后回到马其顿担任亚历山大的老师,之后在雅典创办学院。其主张为立足现实,主张法治和历史的理性,更是一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古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都取得了辉煌成就的原因
(1)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推动了海外贸易和殖民活动的发展,繁荣的工商业为其提供了经济基础。
(2)雅典民主的城邦制度为哲学家、史学家等的活动提供了宽松的政治环境。
(3)古希腊从周边国家汲取了许多优秀文化成果。
(4)古希腊各城邦执政者重视文化教育。
①希罗多德的《历史》开创了叙事体的撰史体裁,记述公元前6~前5世纪波斯帝国和希腊城邦之间战争的一部历史名著。
②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讲述了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与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联盟之间的一场战争,几乎涉及了当时整个希腊世界,是西方史学的经典之作。
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 ——修昔底德陷阱
古希腊在公元前5世纪前半叶的希波战争中取得胜利,开创了希腊世界的“古典时代”,但在公元前5世纪下半叶爆发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却将古希腊拖入黑暗的深渊。公元前4世纪下半叶,希腊世界被深受希腊文化影响的亚历山大征服,伴随着亚历山大帝国的扩张,地中海东部进入希腊化时代,直到30BC,罗马共和国征服托勒密王朝,环地中海地区进入罗马时代。
阅读教材概括古罗马文化成就?
法律:《十二铜表法》
史学:李维《罗马史》,塔西佗《编年史》
历法:儒略历
政府部门或某一组织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 ——塔西佗陷阱
三个阶段 发展原因 作 用
习惯法—成文法 (BC5世纪)
市民法—万民法 (BC3—AD3世纪)
民法大全 (AD6世纪)
贵族随意解释习惯法;
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
限制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
平民利益得到一定保护。
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适应罗马帝国扩张的需要。
巩固帝国统治,
促进帝国繁荣。
法学繁杂,多有冲突,使用不便。
查士丁尼主持,法学家编纂。
罗马法系统化体系化最终完成。
希腊具有较多的民主色彩,崇尚自由,积极地、理性地、乐观地面对人生,面对现实。相信和歌颂人的力量,成为希腊古典时代文化的重要特色。这个时代人的作用、才能、智慧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人的自身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人们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光辉灿烂的文化反过来使人们生活得更充实、更美好。而在世界上古历史中,东方国家的文化虽然也曾放射过灿烂的光芒,但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造成文化传播的隔绝,限制了文化影响的扩大,而且在专制统治政体下,人们的自身才能并未像雅典那样得到充分发挥,公民的总体素质也远未达到雅典公民的水平。
与东方文化相比,古希腊文化具有怎样的特征?
强调个人,注重民主,闪烁人文主义与理性的光芒。
希腊文化缔造了伟大的社会,而强烈的英雄价值观念又激励着罗马人在生活中,挑战自我,在奋斗中实现个人价值,提升生存质量。这种精神,造就了一代代历史伟人:苏拉、庞培、恺撒、安东尼、屋大维、哈德良等。同时罗马人在现实中,受希腊努力向上的科学探索精神和深沉强烈的求实思想影响,创造了几近完美的古罗马广场、以弗所图书馆、竞技场、既实用又壮观,解决了罗马百万人用水,历经2000多年风雨仍巍然屹立的加德桥三层引水渠、跨越时代的阿尔坎塔拉桥,以及总长达78000千米条条通罗马的大道,至今仍像君士坦丁堡凯旋门一样熠熠反射着落日的辉煌。
希腊人是放大了的个人,希腊文化是一种非常具有诗意的文化……希腊文化因此也是英雄主义、理想主义和理性主义的一种浓缩。希腊文化是罗马文化的酵母。但是罗马文化是剑的文化,是实用与功利的文化,因此也就是“放大了的国家”的文化。罗马人特别强调制度和法律,罗马文化取代了希腊文化,对于内心的探讨也就转变成为对于外部秩序的研究。
实用与功利,是放大了的国家文化。
欧洲文化的源头——古典希腊文化与罗马文化
自由观念和人本精神等
民主、法制传统
思想方式和知识系统
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学、艺术、史学对欧洲的人文精神传统和文化载体风格产生较大影响;现今欧洲文学、建筑、史学、历法等各个方面均能从古希腊罗马中找到源头。
古希腊哲学思想和对自然现象的探究奠定了欧洲科学知识系统的基础;也为为现代科学与现代哲学铺设了道路。
古希腊民主政治与古罗马维护私有财产的法律体系是欧洲法制演进的起点;为近代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奠定基础,成为理论源头。
二、中古西欧文化——基督教文化
阅读教材概括基督教文化形成的背景和表现?
背景:
①野蛮的日耳曼人灭亡西罗马帝国后,建立众多封建王国。
②封建王国为巩固统治借助基督教力量。(克洛维皈依、丕平献土)
③世俗君主在与教权的斗争中处于劣势。
表现:
①以《圣经》和神学为载体。
②控制欧洲的社会生活及精神生活。
③西欧文学艺术的素材多取自《圣经》。
在“蛮族”大入侵所造成的“黑暗时代”,基督教会无可争议地扮演了一个文化接力手和文明教化者的角色。它一方面用变异的方式传承着古典文明火种,另一方面用基督教信仰洗涤蛮族的野性。事实上,日耳曼各部最初的文明教化过程是与其皈依罗马大公教会的过程相同步,他们从一开始所接受的文明化世界观和价值观就是基督教的,当那些凶悍的日耳曼人冲入罗马帝国,他们最初都是听着基督教的赞美诗和忏悔词开始摆脱野蛮状态、走向文明教化的。
在中世纪的西欧社会,从王公贵族到平民百姓都把基督教信仰当作至高无上的真理来加以维护…在内心深处对于上帝创世、亚当堕落(“原罪”)、基督救赎、末日审判、灵魂不死等基本信条深信不疑……基督教会和修道院一方面通过忏悔和祷告来引导人们的灵魂超越苦难的现实生活,向往光明圣洁的彼岸世界,另一方面也使得宗教活动成为平淡无味的现实生活中的惟一调味品。
新柏拉图主义是希腊文化末期最重要的哲学流派,并对西方中世纪中的基督教神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被认为是以古希腊思想来建构宗教哲学的典型。托马斯·阿奎那是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他从基督教神学的角度去解读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将中世纪独具特色的基督教文化渗透进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中,同时,又根据自身需要把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纳入神学政治理论体系内,使其服从与基督教神学政治观。
①在黑暗混乱的中世纪,基督教深刻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维系基本的社会秩序;
②保存古典文化,发展教育文化事业,为欧洲文明的传承做出巨大贡献;
③禁锢人性,强化基督教对人们的精神控制。
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反映了封建时代和城市复兴时期的社会生活,对教会禁欲主义的挑战和对教士贪婪的抨击。
托马斯·阿奎纳把理性引进神学,用 "自然法则"来论证"君权神圣"说,被评价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神学家,是西欧封建社会基督教神学和神权政治理论的最高权威,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部分思想如下:①世界是上帝从虚无中创造出来的,断言世界的创造是有时间开端的;②教会的权力至高无上。认为如同神高于人,灵魂高于肉体一样,教会高于世俗的国家;③尘世生活的幸福并非最高幸福,最高幸福是对上帝的静观,从而使灵魂得救。因而为争取现实生活的幸福而进行斗争就是恶就是犯罪,最大的犯罪行为是异端或异教行为。
三、拜占庭、俄罗斯文化
中世纪西欧文化是汲取了古希腊哲学思维、融合了日耳曼文化而出现的典型的基督教文化,而拜占庭文化是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文化,融入了基督教文化和周边异域文化产生的崭新的东欧文化,东正教教会文化与世俗文化是其两大主流文化。
拜占庭文明是亚欧中世纪文明中一支独具特色的奇葩。首先,它立足于东方希腊化地区文化的肥田沃土之上,从其产生的那一时刻起就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其次,它又是典型的基督教文明……最后,拜占庭文明还具有明显的罗马因素。在许多方面,特别是在政治法律体系及官僚统治体系方面,拜占庭几乎全面继承了罗马帝国的传统,使之成为中世纪拜占庭政治制度的骨架。
——徐家玲《走进拜占庭文明》
(1)具有鲜明的传统特征。拜占庭直接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文化遗产,兼收并蓄了早期基督教文化和来自西亚、北非地区的东方文化,表现出多元文化交汇的特征,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拜占庭文化。
(2)具有开放性特征。表现在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宽容和对发展相对落后的民族的开化启蒙。
(3)具有宗教性和世俗性结合的特征。教会文化和世俗文化作为两大主流文化,走上了共同发展的道路。
①深受拜占庭文化的影响。由于在地理位置上接近拜占庭帝国,基辅罗斯在与拜占庭帝国交往中接受了东正教信仰,并以希腊字母为基础创造了自己的民族文字。
②受蒙古亚洲文化的影响:由于在13—16世纪受蒙古统治,俄罗斯在文化上急剧地向亚洲靠拢,强迫接受了蒙古亚洲文化,高度统一的中央集权制是蒙古人统治的典型特征。这一模式在以后的俄罗斯国家政治体制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③总体特点:在俄罗斯文化的构成中,有来自本民族的欧洲东部文化和来自蒙古的亚洲文化因素,受到东方和西方的交互影响,并把这种影响融合到自己的文化之中。因此,俄罗斯文化具有典型的欧亚接合部文明的特征。
古典希腊与罗马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源头;
中古西欧形成了以基督教为特征的地域文化;欧洲东部形成了东正教文明区域。
知识补充:东正教和基督教的区别?
①教堂样式不同:东正教主要的建筑特征有圆顶的屋顶,是拜占庭风格,比如圣索菲亚大教堂,不过在土耳其人攻占了拜占庭后把他改成了清真寺。天主教堂和新教堂则是尖顶有十字架。
②耶稣或上帝存在形式不同:东正教堂中耶稣或上帝的形象往往以画像的形式存在,而天主教则多为雕塑。
③教义不同:东正教主张圣灵只来自于圣父,不同意天主教关于圣灵既来自于圣父又来自于圣子之说。天主教一般规定一切神职人员不能结婚,而东正教准许除主教以外的一切神职人员结婚、离婚、再婚。
④祈祷方式不同:天主教用整个手掌划十字,而东正教在改革以前是用两个手指划十字,现在则是用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指头划十字。
从传承和发展的角度看:古希腊的哲学思想和对自然现象的探究奠定了欧洲科学知识系统的基础;古罗马的法律体系是欧洲法律制度演进的起点;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学、艺术、史学对欧洲的人文精神传统和文化载体风格产生了较大影响。
从时间、空间和类型特征的角度看:民族迁徙和融合及欧洲地缘政治的变化、基督教会地位的上升及王权和教权的并立、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城市的复兴等因素,使中古时期的欧洲文化呈现基督教文化和封建文化并存的特征。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复兴,中古时期的西欧也产生了与古希腊罗马文化不同的城市文化。
宗旨:西方主要是记载和解释;东方主要是探究天人关系、古今变化,成为一家的言论。
异同:
相同:都是为了记载历史;都有一定的私心,想形成一家言论。
不同:
目的:西方记载历史是主要记载原因和功绩,为后代提供启示;东方主要是为了探究历史。
内容:西方记录人;东方记录人和天。
材料一 拜占庭文明是亚欧中世纪文明中一枝独具特色的奇葩。首先,它立足于东方希腊化地区文化的肥田沃土之上,从其产生的那一时起就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其次,它又是典型的基督教文明…最后,拜占庭文明还具有明显的罗马因素。在许多方面,特别是在政治法律体系及官僚统治体系方面,拜占庭几乎全面继承了罗马帝国的传统,使之成为中世纪拜占庭政治制度的骨架。
——摘编自徐家《走进拜占庭文明》
材料二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拜占庭皇帝们始终缅怀罗马大帝国的光荣,特别是在拜占庭帝国早期,皇帝们无不以恢复和重掁罗马帝国昔日辉煌为已任。拜占庭帝国所在的特殊的地理位上,使它不仅在经济上独享东西南北商业汇集的便利,而且使它能够比容易地进行多种文化的交流活。活跃的商业和频繁的军事活动成为拜占庭文化与其他文化交流的媒介。应该说,拜占庭文化的开放性也是其历史演化的必然结果。
——摘编自陈志强《论拜占庭文化的独特性》
(1)特点:包容性、开放性;与宗教密切联系;融汇东西方文化。
成因:特殊的地理位置,促进了多种文化间的交流;活跃的商业和频繁的军事活动;统治阶层的重视和努力。
(2)影响:架起了东西方文明交往的桥梁;是古典文明和中世纪文明传承的纽带;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保存延续了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促进了近代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材料一 在罗马法司法体系中,万民法是比较成熟和发达的部分。它是继公民法之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罗马司法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万民法的发展给契约法律制度带来的影响就是,为了使外邦人的常识和社会实践能够接受契约双方当事人合意成为判断契约效力是否合法的唯一标准,原有的烦琐形式上的要求被逐步放弃。万民法契约法律制度最终发展为以契约当事人的合意为归宿,并对其他地域的习惯和法律兼容并包。
——摘编自赵融《西方契约法理论研究》
材料二 公元125年,爱建筑、狂热地尊崇希腊文明的哈德良皇帝亲自设计并重建了万神殿。从外面看,万神殿显得非常朴素,而且像堡垒一样笨重,甚至可以说有些俗气。但是,当你穿过那精美的三角门,走进内部时就会立刻被它宏伟壮观的气势和精美的装饰而深深折服。
——金文《极简罗马史》
(1)优点:简洁性:包容性(广泛的适用性)。积极作用:较好地理顺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巩固了罗马政权;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2)古希腊文化:崇拜的天神中包括希腊的诸神;采用希腊柱式结构、三角门。主要建筑结构:正殿的圆顶圆形大厅,没有任何支撑物,在世界建筑史上,如此大跨度、大空间的建筑首次出现;大厅屋顶正中有一个巨大的圆孔,用于正殿采光,还可俯视苍穹;正殿内墙上有八个拱券,其中7个充作供奉神像的壁龛前都有一对柱子,衬托整个殿堂势恢宏。
材料 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主要源头,古希腊与古代中国哲学思想对宇宙自然和社会人伦有着类似的观点和看法,只是在后来的发展中,古希腊在哲学、政治思想体系不断完善的同时发展了自然科学,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泰勒斯的天文学、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等这些从哲学中过渡派生出来的科学思想,为构筑一个宏大的科学体系提供了必备的思想要素。而中国的哲学家们却或远或近地疏离了自然科学,他们不像古希腊的哲学家同时是几何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而是肩负政治家的角色。他们关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伦理胜过关心自然本身,而且善于从自然的规律反躬自省,寻找社会的和谐之本。
——摘编自黄谊《浅析古希腊和古代中国哲学思想与科学的关系》
(1)不同:古希腊哲学的发展推动了自然科学的诞生;古代中国哲学的发展疏离了自然科学孕育了社会政治学。
古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发达的工商业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保障;古希腊先哲关注自然,理性精神的发展;自由、民主的氛围。
古代中国:哲学家关注人与社会的关系,重视社会伦理道德,强调积极人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顺应自然,天人感应;“大一统”的政治局面促进了思想的统一;稳定的农耕经济使人们更加关注政治对自身的影响;统治者出于统治的需要对哲学的改造促进了社会政治学的发展。
(2)共同影响:古希腊和古代中国的哲学发展方向虽然不同,但都推动了各自社会的发展,都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