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鲁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一册第三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期末复习基础(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鲁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一册第三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期末复习基础(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3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15 14:5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鲁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一册第三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期末复习基础含答案
鲁教版(五四学制)第三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一、选择题。(16题)
1、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的金属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镁盐制取的,这种镁盐是下列( )
A、MgCl2 B、Mg(OH)2 C、MgSO4 D、MgCO3
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硝酸钾在水中溶解度大小和温度有关
B. 常温下金属均为固态
C. 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D. 合金的许多性能和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
3、下列物质不能与BaCl2溶液发生反应的是( )
A. CuSO4 B. AgNO3 C. CaCl2 D. Na2CO3
4、走进化学实验室,同学们能够学会最基本的操作.以下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5、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 B. 氧气有助燃性可作燃料
C. 室内燃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风扇 D. 用过滤的方法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6、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化钠(NaI),用氯气(Cl2)从中提取碘(I2),发生的化学反应如下:2NaI+Cl2=2NaCl+I2,该化学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置换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
7、做完“CO2的制取与性质”实验后,废液缸中盛有大量的盐酸与氯化钙的混合液(不考虑其他杂质)。某同学处理废液时做了如下实验:取废液缸中上层清液40mL于烧杯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至过量,记录滴入Na2CO3溶液质量(X)与有关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图中纵坐标(y)表示生成CO2的质量
B.反应进行到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
C.C点溶液的pH>7
D.OA段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2HCl═2NaCl+H2O+CO2↑
8、下列溶液分别能跟硫酸铜、盐酸、碳酸钾溶液反应,并产生不同现象的是( )
A.氢氧化钙 B.硝酸 C.氯化钠 D.氢氧化钾
9、下列图示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加热液体
C. 滴加液体 D. 过滤
10、下列各组物质,能共同存在于水溶液中的是( )
A. BaCl2、Na2SO4、Ca(OH)2 B. MgCl2、CuSO4、NaNO3
C. AgNO3、BaCl2、K2SO4 D. CaCl2、K2CO3、NaNO3
11、目前我国已开发利用的海洋化学资源有( )
A、钾、钠、镁 B、镁、溴、碘
C、氮、磷、钾 D、钙、溴、碘
12、向一定质量的碳酸钠和硫酸钠混合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沉淀不再生成时,改为滴加稀盐酸,沉淀的质量与加入试剂总质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点时生成两种沉淀
B.b→c过程沉淀中BaCO3的质量减小
C.d点时溶液一定显酸性
D.整个实验过程中,溶质的种类一直是减少的
13、碳酸钠俗称“纯碱”,有关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纯碱”其实不是碱,它属于盐类
B.可用纯碱代替洗涤灵洗涤餐具表面的油污
C.用纯碱可除去面团发酵产生的酸
D.“冬天捞碱”可说明纯碱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大
14、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Cu(C):在氧气流中加热 B. CaO(CaCO3):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C. CO2(CO):点燃 D. MnO2(KCl):加水溶解、过滤、洗涤
15、下列操作中能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
①静置;②过滤;③煮沸;④蒸馏.
A. 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16、下列对海洋化学资源利用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多级闪急蒸馏法淡化海水
B、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
C、利用像海水或卤水中加入石灰乳的方法将海水中的Mg2+富集沉淀出来
D、利用海底蕴藏的大量“可燃冰”作燃料,因为它燃料不会加剧温室效应
二、填空题。
17、蓝色的大海拥有丰富的资源,“进军海洋”已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国家战略.我国的海洋测量部门对南海某区域的海水进行抽样测量,其中海水中常见离子含量如下表:
离 子 Cl﹣ X SO42﹣ Mg2+ Ca2+ K+
g/1000g海水 19.10 10.62 2.66 1.28 0.40 0.38
(1)经分析,上表中常见阳离子X的离子符号是________。
(2)海水中镁元素主要以MgCl2和________(填化学式)两种形式存在。
(3)取这种海水500g,其中所含Ca2+的质量相当于________g贝壳(假定其中成分全部为CaCO3)中所含钙的质量。
18、现有①稀盐酸 ②浓硫酸 ③食盐 ④碳酸钙 几种物质,将其成分的化学式填在横线上:
(1)可用作气体干燥剂的是______。
(2)常用作厨房调味品的是______。
(3)可用作建筑材料的是______。
(4)可用作除去铁表面锈的是______。
19、如下图是海水“制碱”的部分简单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__;
(2)制氨盐水的过程中要先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如果反过来,二氧化碳的吸收率会降低,这是因为____ __;
(3)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首先析出的物质是:
,原因是 。将氯化铵溶液和碳酸氢钠固体分离的方法是过滤,滤液中的溶质有:

20、为满足人体的正常需要,每人每天约需3﹣5g食盐.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是由离子(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粗盐经提纯后还含有CaCl2杂质,要证明它的存在可以将样品配成溶液,再向其中滴加________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21、现有①氮气、②钛合金、③食盐、④石灰石,请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
(1)可用作保护气的是________;
(2)可制造“人造骨”的是________;
(3)用作调味剂的是________。
三、简答题。
22、几位同学理化生实验考试中做了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实验,考完后对两者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的组成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甲同学猜想溶液中只含有氯化钠;乙同学猜想可能含有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稀盐酸。
①两位同学中有位同学的猜想是不正确的,请你帮他分析原因。
②你再提出一个正确的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四、实验题。
23、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开展了系列实验探究活动,同学们按如图1的操作进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③的名称是________;
(2)如图2折叠纸的情形中错误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操作④中给蒸发皿加热时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垫陶土网;当观察到蒸发皿内________ 时,停止加热。
(4)在计算精盐产率时,发现产率偏低,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
2023—2024学年鲁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一册第三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期末复习基础含答案
鲁教版(五四学制)第三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一、选择题。(16题)
1、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和飞机制造业的金属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镁盐制取的,这种镁盐是下列( )
A、MgCl2 B、Mg(OH)2 C、MgSO4 D、MgCO3
【答案】A
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硝酸钾在水中溶解度大小和温度有关
B. 常温下金属均为固态
C. 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D. 合金的许多性能和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
【答案】B
3、下列物质不能与BaCl2溶液发生反应的是( )
A. CuSO4 B. AgNO3 C. CaCl2 D. Na2CO3
【答案】C
4、走进化学实验室,同学们能够学会最基本的操作.以下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5、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 B. 氧气有助燃性可作燃料
C. 室内燃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风扇 D. 用过滤的方法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答案】A
6、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化钠(NaI),用氯气(Cl2)从中提取碘(I2),发生的化学反应如下:2NaI+Cl2=2NaCl+I2,该化学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置换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
【答案】B
7、做完“CO2的制取与性质”实验后,废液缸中盛有大量的盐酸与氯化钙的混合液(不考虑其他杂质)。某同学处理废液时做了如下实验:取废液缸中上层清液40mL于烧杯中,逐滴滴入Na2CO3溶液至过量,记录滴入Na2CO3溶液质量(X)与有关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图中纵坐标(y)表示生成CO2的质量
B.反应进行到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
C.C点溶液的pH>7
D.OA段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2HCl═2NaCl+H2O+CO2↑
【答案】A
8、下列溶液分别能跟硫酸铜、盐酸、碳酸钾溶液反应,并产生不同现象的是( )
A.氢氧化钙 B.硝酸 C.氯化钠 D.氢氧化钾
【答案】A
9、下列图示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加热液体
C. 滴加液体 D. 过滤
【答案】D
10、下列各组物质,能共同存在于水溶液中的是( )
A. BaCl2、Na2SO4、Ca(OH)2 B. MgCl2、CuSO4、NaNO3
C. AgNO3、BaCl2、K2SO4 D. CaCl2、K2CO3、NaNO3
【答案】B
11、目前我国已开发利用的海洋化学资源有( )
A、钾、钠、镁 B、镁、溴、碘
C、氮、磷、钾 D、钙、溴、碘
【答案】B
12、向一定质量的碳酸钠和硫酸钠混合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沉淀不再生成时,改为滴加稀盐酸,沉淀的质量与加入试剂总质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点时生成两种沉淀
B.b→c过程沉淀中BaCO3的质量减小
C.d点时溶液一定显酸性
D.整个实验过程中,溶质的种类一直是减少的
【答案】D
13、碳酸钠俗称“纯碱”,有关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纯碱”其实不是碱,它属于盐类
B.可用纯碱代替洗涤灵洗涤餐具表面的油污
C.用纯碱可除去面团发酵产生的酸
D.“冬天捞碱”可说明纯碱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大
【答案】D
14、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 Cu(C):在氧气流中加热 B. CaO(CaCO3):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C. CO2(CO):点燃 D. MnO2(KCl):加水溶解、过滤、洗涤
【答案】D
15、下列操作中能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
①静置;②过滤;③煮沸;④蒸馏.
A. 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C
16、下列对海洋化学资源利用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多级闪急蒸馏法淡化海水
B、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海水中提取食盐
C、利用像海水或卤水中加入石灰乳的方法将海水中的Mg2+富集沉淀出来
D、利用海底蕴藏的大量“可燃冰”作燃料,因为它燃料不会加剧温室效应
【答案】D
二、填空题。
17、蓝色的大海拥有丰富的资源,“进军海洋”已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国家战略.我国的海洋测量部门对南海某区域的海水进行抽样测量,其中海水中常见离子含量如下表:
离 子 Cl﹣ X SO42﹣ Mg2+ Ca2+ K+
g/1000g海水 19.10 10.62 2.66 1.28 0.40 0.38
(1)经分析,上表中常见阳离子X的离子符号是________。
(2)海水中镁元素主要以MgCl2和________(填化学式)两种形式存在。
(3)取这种海水500g,其中所含Ca2+的质量相当于________g贝壳(假定其中成分全部为CaCO3)中所含钙的质量。
【答案】Na+ ;MgSO4 ;0.5
18、现有①稀盐酸 ②浓硫酸 ③食盐 ④碳酸钙 几种物质,将其成分的化学式填在横线上:
(1)可用作气体干燥剂的是______。
(2)常用作厨房调味品的是______。
(3)可用作建筑材料的是______。
(4)可用作除去铁表面锈的是______。
【答案】H2SO4 NaCl CaCO3 HCl
19、如下图是海水“制碱”的部分简单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__;
(2)制氨盐水的过程中要先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如果反过来,二氧化碳的吸收率会降低,这是因为____ __;
(3)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首先析出的物质是:
,原因是 。将氯化铵溶液和碳酸氢钠固体分离的方法是过滤,滤液中的溶质有:

【答案】(1)2NaHCO3Na2CO3 + H2O + CO2↑
(2))氨盐水呈碱性,更容易吸收二氧化碳
(3)碳酸氢钠 相同条件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铵的溶解度小
氯化铵和碳酸氢钠
20、为满足人体的正常需要,每人每天约需3﹣5g食盐.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是由离子(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粗盐经提纯后还含有CaCl2杂质,要证明它的存在可以将样品配成溶液,再向其中滴加________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答案】碳酸钠 ;CaCl2+Na2CO3═CaCO3↓+2NaCl
21、现有①氮气、②钛合金、③食盐、④石灰石,请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
(1)可用作保护气的是________;
(2)可制造“人造骨”的是________;
(3)用作调味剂的是________。
【答案】(1)① (2)② (3)③
三、简答题。
22、几位同学理化生实验考试中做了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实验,考完后对两者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的组成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甲同学猜想溶液中只含有氯化钠;乙同学猜想可能含有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稀盐酸。
①两位同学中有位同学的猜想是不正确的,请你帮他分析原因。
②你再提出一个正确的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答案】①我们可以做出三种猜想:猜想一,溶液中可能只含有氯化钠;猜想二,可能是NaCl和HCl;猜想三,也可能是NaCl和NaOH;但是不可能含有氯化钠、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因为NaOH和HCl会发生反应,不可能共存。故答案为:乙同学猜想不合理; 因为NaOH和HCl会发生反应,不可能共存。
②验证猜想二的方法是: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石蕊试液,若试液变红,证明猜想成立。验证猜想三的方法是: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酚酞试液,若试液变红,证明猜想成立。故答案为:可能是NaCl和HCl(也可能是NaCl和NaOH);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石蕊试液,若试液变红,证明猜想成立(或即证明溶液呈酸性)
四、实验题。
23、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开展了系列实验探究活动,同学们按如图1的操作进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③的名称是________;
(2)如图2折叠纸的情形中错误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操作④中给蒸发皿加热时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垫陶土网;当观察到蒸发皿内________ 时,停止加热。
(4)在计算精盐产率时,发现产率偏低,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
【答案】(1)过滤 (2)D (3)不需要;出现较多固体
(4)蒸发时液体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