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秦腔》 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2《秦腔》 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2-15 15:36: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秦腔》教学设计
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学习本文出神入化的场面描写。
思维发展与提升:把握作者对物与人之间关联的追索与思考。
审美鉴赏与创造:品味散文深层的哲思与真情。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肩负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教学重难点
把握作者对物与人之间关联的追索与思考;品味散文深层的哲思与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通过一场秦腔之旅,感受秦腔的魅力。有请我们的班长宣读一组活动通知。
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学校将举办以文化证为主题的微信公众号。评比活动要求以班级为单位,文章标题新颖,内容充实,视图精美。
我们班经过商量之后,选择了秦腔作为微信公众号的主题内容,并且命名为醉秦风。大家觉得一个微信公众号需要哪些种类的素材呢?
【学生回答】图、文、影音
那我们一起走进贾平凹的《秦腔》来搜集这些素材。

二、情感基调
同学们通过预习,感受到秦地人对秦腔有着怎样的感情呢?——热爱【板书:爱】文中有一段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说出了这种情感,是哪一段?
在文章的最后一段,哪些词能体会到这种情感?
广漠旷远的八百里秦川,只有这秦腔,也只能有这秦腔,八百里秦川的劳作农民只有也只能有这秦腔使他们喜怒哀乐。秦人自古是大苦大乐之民众,他们的家乡交响乐除了大喊大叫的秦腔还能有别的吗?
只有也只能有出现了2次
除了……还有别的吗?(反问);
“秦腔”前面有三个指示代词——这;
【活动:有感情朗读这一段】
这节课我们以爱为情感基调来组织我们这一期的公众号内容。其实公众号内容,图片是一个文章的封面图,可以起到一个窗口的作用。首先我们来解决第一个任务。
任务一:定图
根据课文的内容,四个小组分别推荐一个能体现秦地人对秦腔“爱”的场景,以便定格成画面;拟一个简短的标题,并赏读出画面的内容细节。
要求:小组成员把标题写在黑板上;
组内其他成员对画面进行赏读,主要赏读出内容细节。
第一组:老戏迷——墙根听戏
最可贵的是 那些老一辈的秦腔迷,他们没有力气挤在台下,也没有好眼力看清演员,却一溜一排地蹲在戏台两侧的墙根,吸着草烟,慢慢将唱腔品赏。一声叫板,便可以使他们坠入艺术之宫,“听了秦腔,肉酒不香”,他们是体会得最深。那些大一点的,脾性野一点的孩子,却占领了戏场周围所有的高空,杨树上,柳树上,槐树上,一个枝杈一个人。【从观众年龄的层次,体现秦腔是大众化的艺术】
第二组:戏前叫嚣起幕图——爱“秦”似火
表演
幕布放下,只说就要出场了,却又叮叮咣咣不停。台下就乱了,后边的喊前边的坐下,前边的喊后边的为什么不说最前边的立着;场外的大声叫着亲朋子女名字,问有坐处没有,场内的锐声回应快进来;有要吃煎饼的喊熟人去买一个,熟人买了站在场外一扬手,“日”地一声隔人头甩去,不偏不倚目标正好;左边的喊右边的踩了他的脚,右边的叫左边的挤了他的腰,一个说:狗年快完了,你还叫啥哩?一个说:猪年还没到,你便拱开了!言语伤人,动了手脚;外边的趁机而入,一时四边向里挤,里边向外扛,人的旋涡涌起,如四月的麦田起风,根儿不动,头身一 会儿倒西,一会儿倒东,喊声,骂声,哭声一片;有拼命挤将出来的,一出来方觉世界偌大,身体胖肿,但差不多却光了脚,乱了头发。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点面结合、“人的旋涡涌起,如四月的麦田起风,”,体现了秦地人的粗犷,秦腔现场的热闹。【将人与人推搡的场景拍出来会更有感染力】
第三组:排演秦腔
寺庙里有 窗无扇,屋梁上蛛丝结网,夏天蚊虫飞来,成团成团在头上旋转,薰蚊草 就墙角燃起,一声唱腔一声咳嗽。冬天里四面透风,柳木疙瘩火当中架起,一出场一脸正经,一下场凑近火堆,热了前怀,凉了后背。排演到什么时候,什么时候都有观众,有抱着二尺长的烟袋的老者,有凳子高、桌子高趴满窗台的孩子。
正侧面结合,反衬【恶劣的环境,与人们的热情】
第四组:戏时观众——共鸣图
如果是演《救裴生》,那慧娘站在台中往下蹲,慢慢地,慢慢地,慧娘蹲下去了,全场人头也矮下去了半尺,等那慧娘往起站,慢慢地,慢慢地,慧娘站起来了,全场人的脖子也全拉长了起来。他们不喜欢看生戏,最 欢迎看熟戏,那一腔一调都晓得,哪个演员唱得好,就摇头晃脑跟着唱,哪个演员走了调,台下就有人要纠正。说穿了,看秦腔不为求新鲜,他们只图过过瘾。
短句、细节描写

总结:细节描写表现了人们看戏时的专注,也是一种看戏时候的那种痴迷,就体现出来了哈。我们在这儿呢有这样的画面,在这个画面当中,其实我们感受到演员他们演的是怎么样,用文中一个词概括。
——绝了。看到了观众怎么样那份痴迷。【板书:绝】
四幅画面,我们同学会选哪一幅呢?
1.第四幅:描写的是那个演戏时的一个场景。这个场景不仅把那个群众对戏的热爱写出来,而且把戏的生动形象给写出来。
【直接鼓掌通过】
那我们接下来可以就这样的内容到网上搜集,作为这个板块的文章封面图。那我们的图片基本上确定了。那下面我们就要来定文。
任务二:定文
文章中除了描写性的语句作品,还有一些议论和抒情性的文字写出了秦腔在秦地人生命中的意义。请找出相关语句。
第一位:
农民是世上最劳苦的人,尤其是在这块平原上,生时落草在黄土炕上,死了被埋在黄土堆下;秦腔是他们大苦中的大乐,当老牛木犁疙瘩绳,在田野已经累得筋疲力尽,立在犁沟里大喊大叫来一段秦腔,那心胸肺腑,关关节节的困乏便一尽儿涤荡净了。秦腔与他们,要和“西凤”白酒,长线辣子,大叶卷烟,牛肉泡馍一样成为生命的五大要素。
写出了秦腔对于秦地农民的意义,他们用秦腔去发泄他们心中的苦闷,或者抚平心中的愁苦。
第二位:
他们一生最崇敬的只有两种人:一是国家领导人,一是当地的秦腔名角。即是在任何地方,这些名角没有在场,只要发现了名角的父母,去商店买油是不必排队的,进饭馆吃饭是会有座位的,就是在半路上挡车,只要喊一声:我是某某的什么,司机也便要嘎地停车。但是,谁要侮辱一下秦腔,他们要争死争活地和你论理,以至大打出 手,永远使你记住教训。每每村里过红白丧喜之事,那必是要包一台秦腔的,生儿以秦腔迎接,送葬以秦腔致哀,似乎这人生的世界,就是秦腔的舞台,人只要在舞台上,生,旦,净,丑,才各显了真性,恶的夸张其丑,善的凸现其美,善的使他们获得美的教育,恶的也使丑里化作了美的艺术。
第三位:
有了秦腔,生活便有了乐趣,高兴了,唱“快板”,高兴得像被烈 性炸药爆炸了一样,要把整个身心粉碎在天空!痛苦了,唱“慢板”,揪心裂肠的唱腔却表现了多么有情有味的美来,美给了别人的享受,美也熨平了自己心中愁苦的皱纹。当他们在收获时节的土场上,在月在中天的庄院里大吼大叫唱起来的时候,那种难以想象的狂喜,激动,雄壮,与那些献身于诗歌的文人,与那些有吃有穿却总感空虚的都市人相比,常说的什么伟大的永恒的爱情是多么渺小、有限和虚弱啊!
这里运用了夸张比喻来彰显生命的狂放和张扬,证明秦腔是秦地人民的一种抒情渠道,是他们生命力狂放不羁的外在体现。感受到秦腔是他们在这种恶劣环境下的一个精神的寄托,能够抚平心中的愁苦,能够带给他们一种充实。
第四位:
老一辈的能唱,小一辈的能唱,男的能唱,女的能唱;唱秦腔成了做人最体面的事,任何一下乡下男女,只有唱秦腔,才有出人头地的可能,大凡有出息的,是个人才的,哪一个何曾未登过台,起码不能吼一阵乱弹呢!
当然,一次秦腔演出,是一次演员亮相,也是一次演员受村人评论的 考场。每每角色一出场,台下就一片嘁嘁喳喳:这是谁的儿子,谁的女子,谁家的媳妇,娘家何处?于是乎,谁有出息,谁没能耐,一下子就有了定论。有好多外村的人来提亲说媒,总是就在这个时候进行。
秦腔给人一种尊严,给人存在的价值。
第五位:
戏台是全村人的共同的事业,宁肯少吃少穿也要筹资集款,买上好的木石,请高强的工匠来修筑。村子富不富,就比这戏台阔不阔。一演出,半下午人就找凳子去占地位了,未等戏开,台下坐的、站的人头攒拥,台两边阶上立的卧的是一群顽童。那锣鼓就叮叮咣咣地闹台,似乎整个世界要天翻地覆了。
凝聚人心,这是秦腔的魅力,这是传统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我们当下弘扬传统文化的一个根本的原因。这也是我们这一次开启文化之旅所要寻找的文化密码,凝聚人心。所以作者在第九章的开口说到秦朝,在这片土地上有着一种什么样的地位?
有一种神圣不可动摇的基础的这样一个地位在。【板书:神】
好,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一段视频资料来感受一下《秦腔》的魅力。
从他们的表情来看,他们看秦腔,不求新鲜,图的是什么呀?
过过瘾,何以过瘾?唯有——秦腔。
任务三:
在文中,作者他其实不遗余力的来展示了对秦腔的爱。那作者仅仅是在展示爱吗?透过爱的背后,你还能否感受到那份深情吗?
根据课文内容,简要概括行腔的特点(唱腔特点、观演方式、情感内容等)。透过这些特点,结合当下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你认为秦腔在传承上存在哪些危机?
唱腔特点:高亢浑厚
观演方式:聚集观演
情感内容:苦中作乐
【学生回答】
首先秦腔它的唱腔是非常的高亢激昂的。
然后从他们的观演形式上,他们观演形式也是露天的,就是露天摆了一台戏,然后人们就坐在那里看,他有一个非常宽阔的区域,可以让秦腔来发挥出他的特点。
然后再从他们的情感表达上,他们这种创新其实不只是就是为了过瘾。因为是他们大苦中的大乐,主要是为了触发自己内心中的一些情感,就是痛苦,还有一些困乏。
我们感受到了秦腔的特点,也感受到他们是通过这种方式来传递他们的苦乐。通过这些特点,再结合我们当下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你觉得秦腔有没有存在危机吗?
信息化发展,导致受众减少;
民营剧团生活困难,越来越少;
戏曲创新不够;
文化差异,难以接受;
外来文化冲击;
职业的多样化
……
我们要看到这个秦腔的价值也应该看到他眼角的一滴泪,看到他的忧。【板书:忧】正如他谈到他的小说,同一小说《秦腔》说,你慢慢的读,你会读出我的迷茫与青春。所以我们这个微信公众号的文件呢,就可以围绕爱与忧组织材料。
那既然秦腔存在的危机,那我们如何去传承呢?

其实,习总书记在不同的场合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一起来把它读一下,要挖掘一二。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任务三:定题
传统文化的传承任重而道远。传统文化的创新也是千姿百态。那我们这节课的传承方式呢就是通过公众号来推广秦腔,来传承秦腔。那我们来完成这节课的最后一个任务——定题。
根据以上两个活动搜集的资料,从“爱秦腔”、“忧秦腔”“传秦腔”三个角度,确定文章的内容,分别拟一个生动活泼、有吸引力的标题,不超过十八个字。
【学生润色标题,并上台展示】
PPT展示:
必修下册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善用媒介”
——使用网络公众号发布文章所要注意的内容的可读性以及标题的吸引力,并选择与之匹配的图片和视频。
我们这节课其实就是在完成这样一个任务。其他没有上黑板的组呢,你们也不要给自己留遗憾,然后看看他们的这个标题。你觉得怎么样呢?可以站起来点评一下,抓住最后的机会。
学生点评

【教师展示】
第一个人山人海,看秦腔
第二个:千年吼声的飘散。
第三个呢:谭维维和华阴老腔等于最过瘾的中式摇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