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2.3《物质的量》练习题(含解析)-人教版(2019)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2.3《物质的量》练习题(含解析)-人教版(2019)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2-15 15:46: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物质的量》含答案
一、选择题(单选择,共14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1、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摩尔”和“摩尔质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物质的摩尔质量等于其相对分子(原子)质量
B.“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单位
C.1 mol 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为NA
D.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原子
解析 A选项二者的单位不同;B选项物质的量是基本物理量,不是单位;D选项1 mol任何物质都含阿伏加德罗常数个该物质的微粒,但不一定是原子,如水。
答案 C
2、下列关于摩尔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为40 g
B.1摩尔氧原子的质量就是氧的相对原子质量
C.H2SO4的摩尔质量为96 g·mol-1
D.1 mol CO2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CO2的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 摩尔质量的单位是 g·mol-1,1 mol任何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或相对原子质量,A、B错误,D正确;H2SO4的摩尔质量为98 g·mol-1,C错误。
答案 D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 mol水的体积是22.4 L
B.1 mol任何气体体积均为22.4 L
C.在标准状况下,0.3 mol N2和0.7 mol O2混合气体总体积约为22.4 L
D.通常状况下,1 mol N2的体积约为22.4 L
[气体摩尔体积问题解题思维模型]
明晰聚集状态 明确气体状态 易错防范、智能储备
A项,水在标准状况下为液体,B、C、D三项中的物质均为气态 B项未指明为标准状况;D项通常状况 (1)审题时注意是否注明标准状况 (2)常见易混物质,以下物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H2O、SO3、Br2、HF、CCl4、乙醇 (3)气体可以为单一气体、混合气体(各成分间不能相互反应)
答案 C
4、1 mol·L-1硫酸溶液的含义是(  )
A.1 L水中含有1 mol硫酸
B.1 L溶液中含1 mol H+
C.将98 g硫酸溶于1 L水所配成的溶液98 g H2SO4+1 L水≠1 L溶液
D.从1 L溶液中取出500 mL后,剩余溶液的浓度仍为1 mol·L-1
答案 D
5、下列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说法错误的是(  )
A.44 g CO2所含的原子数为NA
B.0.5 mol 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A
C.1 mol H2O含有的H2O分子数目为NA
D.0.5NA个O2的物质的量是0.5 mol
[有关NA的计算解题思维模型]
明确物理量 选计算公式 易错防范
A项,mCO2为44 g B项,原子数目为1.5NA C项,分子数目为NA D项,0.5NA个O2 n= n= (1)M的值要计算准确,单位为g·mol-1 (2)要注意对应物质的化学式,明确对应研究对象的个数
答案 A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分子的大小决定
B.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气体的物质的量的多少决定
C.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 mol 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为 22.4 L
D.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等,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相等
解析 一定温度和一定压强下,气体的体积由分子数多少决定,故A项错误;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 mol 任何气体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所占的体积,22.4 L是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故C项错误;对于不同的气体,气体体积不等,它们所含的分子数有可能相等,故D项错误。
答案 B
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的CCl4中含有的CCl4分子数为NA
B.标准状况下,22.4 L空气含有NA个单质分子
C.常温常压下,2.24 L 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NA
D.常温下,23 g NO2含有NA个氧原子
解析 CCl4在标准状况下为液态,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A错误;空气是由氧气、氮气和CO2等组成的混合物,B错误;C项为非标准状况下,不能使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该体积的气体物质的量小于0.1 mol,错误。
答案 D
8、已知Q与R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在反应X+2Y===2Q+R中,当1.6 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 g R,则参与反应的Y和生成物Q的质量之比为(  )
A.46∶9 B.32∶9
C.23∶9 D.16∶9
解析 设Q、R的摩尔质量分别是9a、22a,根据化学方程式及1.6 g X生成4.4 g R,可以求得X的摩尔质量是8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得Y的摩尔质量是16a,所以参与反应的Y和生成物Q的质量之比为其摩尔质量之比。
答案 D
9、下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的是(  )
A.将40 g NaOH固体溶解于1 L水中
B.将22.4 L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1 L溶液
C.将1 L 10 mol·L-1的浓盐酸与9 L水混合
D.10 g NaOH固体溶解在水中,配制成250 mL溶液
解析 A项NaOH固体溶于1 L水所得溶液的体积不是1 L,故NaOH溶液的浓度不是1 mol·L-1;B项22.4 L HCl气体所处的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不确定,其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 mo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不一定是1 mol·L-1;C项混合后溶液体积并不是10 L,则浓度不是1 mol·L-1;D项中c(NaOH)===1 mol·L-1。
答案 D
10、下列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A.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2和C2H4
B.等温等密度的CO和C2H4
C.等温等体积的O2和N2
D.等压等体积的N2和CO2
解析 N2和C2H4的摩尔质量相等,故质量相等,则物质的量相等。
答案 A
11、偏二甲肼(C2H8N2)是一种高能燃料,燃烧产生巨大能量,可作为航天运载火箭的推动力。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偏二甲肼的摩尔质量为60 g
B.6.02×1023个偏二甲肼分子的质量为60 g
C.1 mol偏二甲肼的质量为60 g/mol
D.6 g偏二甲肼含有NA个偏二甲肼分子
解析 偏二甲肼的摩尔质量为60 g/mol;1 mol这种物质的质量为60 g;6 g偏二甲肼含有0.1NA个偏二甲肼分子。
答案 B
12、下列溶液中,氯离子浓度最大的是(  )
A.100 mL 1 mol·L-1的NaCl溶液
B.150 mL 1 mol·L-1的MgCl2溶液
C.10 mL 1 mol·L-1的AlCl3溶液
D.200 mL 1 mol·L-1的HCl溶液
解析 氯离子浓度大小与溶液体积无关,从各物质浓度及NaCl、MgCl2、HCl、AlCl3组成可知,各溶液中Cl-浓度分别为:1 mol·L-1、2 mol·L-1、1 mol·L-1、3 mol·L-1。
答案 C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322 g Na2SO4·10H2O溶于1 L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B.将1 L 2 mol·L-1 H2SO4溶液加水稀释到2 L,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C.将1 L 18.4 mol·L-1的H2SO4溶液加入到1 L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9.2 mol·L-1
D.将336 mL HCl气体溶于水,配成300 mL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 mol·L-1
解析 A项错误在溶剂体积为1 L;C项溶液浓度大于9.2 mol·L-1;D项,未指明气体所处状况。
答案 B
14、两份体积相同的某植物营养液,其配方分别如下:
(注:“-”表示营养液中不含该物质)
则两份营养液的成分(  )
A.K+的物质的量相同 B.Cl-的物质的量相同
C.完全相同 D.SO的物质的量不同
解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①②共有的离子为K+、Cl-和SO,计算出①中n(K+)=0.3 mol+0.4 mol=0.7 mol,②中n(K+)=0.1 mol+0.6 mol=0.7 mol。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共44分)
15、(共10分)下列6种物质:①H2 ②C2H4 ③H2O ④PH3 ⑤CHCl3 ⑥H2SO4
(1)当它们含有的分子数相同时,含原子最少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当它们含有的分子数相同时,含氢原子最少的是________。
(3)当它们含有的原子数相同时,含分子最多的是________。
(4)当它们含有的氢原子数相同时,含原子最少的是________。
(5)当它们含有的氢原子数相同时,含分子数目相同的是________。
解析 分析时要注意是“原子”还是“分子”,是“最多”还是“最少”,如(1)分子个数相同时,含原子数目分别为2N(H2),6N(C2H4),3N(H2O),4N(PH3),5N(CHCl3),7N(H2SO4),则含原子最少的是H2,同理可得其他各小题的答案。
答案 (1)① (2)⑤ (3)① (4)① (5)①③⑥
16、(10分)(1)3.01×1023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2)1.5 mol Na2SO4·10H2O中所含的Na+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所含的SO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所含H2O的数目是________。
(3)一定量的Na2CO3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4)0.5 mol NaOH中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在________mol Na2CO3中所含Na+数目与上述0.5 mol NaOH所含Na+数目相等。
(5)12.4 g Na2R含0.4 mol Na+,则Na2R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含R的质量为1.6 g的Na2R,其物质的量为________。
解析 (1)n===0.5 mol。
(2)每个Na2SO4·10H2O含有Na+、SO、H2O数目分别为:2、1、10,故1.5 mol Na2SO4·10H2O所含Na+、SO物质的量分别是:1.5 mol×2=3 mol、1.5 mol,含H2O的数目为:1.5 mol×10×6.02×1023 mol-1=9.03×1024。
(4)每个NaOH所含电子数目为20,故0.5 mol NaOH中含10 mol电子。
(5)1 mol Na2R含有2 mol Na+,题目中有0.4 mol Na+,则应有0.2 mol Na2R。M(Na2R)===62 g·mol-1。Mr(Na2R)=62,求得Mr(R)=62-2×23=16。已知m(R)=1.6 g,根据n=,得n(R)=0.1 mol,则n(Na2R)=0.1 mol。
答案 (1)0.5 mol  (2)3 mol 1.5 mol 9.03×1024或15NA (3)1∶3 (4)10 mol 0.25  (5)62 g·mol-1 16 0.1 mol
17、(13分)(1)在标准状况下,CO和CO2的混合气体共39.2 L,质量为61 g,则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和为________ mol,其中CO2为________ mol,CO占总体积的________,混合气体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2)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甲烷(CH4)和二氧化碳中,所含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原子数之比为________,质量之比为________,密度之比为________。
(3)在标准状况下,4 g H2、11.2 L O2、1 mol H2O中,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________,原子数最多的是________,质量最大的是________,体积最小的是________。
解析 (1)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和为=1.75 mol。设混合气体中CO的物质的量为x,CO2的物质的量为y,则有x+y=1.75 mol,28 g·mol-1 x+44 g·mol-1 y=61 g,解得x=1 mol,y=0.75 mol。CO的体积分数即为物质的量分数,即×100%≈57.1%。M(混)==≈34.9 g/mol。
(2)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CH4、CO2的物质的量相同。
(3)n(H2)==2 mol,n(O2)==0.5 mol,再转化为其他的相关的量进行比较。
答案 (1)1.75 0.75 57.1% 34.9 g/mol
(2)1∶1 1∶1 5∶3 4∶11 4∶11
(3)H2 H2 H2O H2O
18、(11分)把18.0 mol·L-1的浓硫酸稀释成100 mL 1.80 mol·L-1的稀硫酸,实验操作如下:
(1)请在下列操作步骤中填写有关的空格:
①用量筒量取________mL的18.0 mol·L-1的浓硫酸;
②将________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盛有少量________的烧杯中;
③将已冷却至室温的硫酸溶液沿玻璃棒注入________mL的容量瓶中;
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也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
⑤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直至液面接近刻度线________cm处;
⑥改用________逐滴加蒸馏水,使溶液凹液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⑦盖好容量瓶塞,反复颠倒,摇匀;
⑧将配好的稀硫酸倒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
(2)由于操作不当,会引起实验误差。下列情况对所配制的H2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用“偏大”“偏小”无影响”填写)
①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残留有少量的水________。
②摇匀后,发现溶液的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至刻度线________。
(3)容量瓶上标有________(选填下列编号)
①温度 ②浓度 ③容量 ④压强 ⑤刻度线
解析 (1)设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V,则V×18.0 mol·L-1=0.1 L×1.80 mol·L-1,解得V=0.01 L,即10.0 mL;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缓慢加入水中;因所配溶液体积为100 mL,故所选容量瓶容积应为100 mL;定容时,当加蒸馏水至刻度线下1~2 cm处时,改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
(2)分析实验误差的依据是c=,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可由n或V引起。容量瓶中残留少量水,不改变n、V,对实验结果无影响;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则V偏大,c偏小。
答案 (1)10.0 浓硫酸 蒸馏水 100 1~2 胶头滴管 (2)①无影响 ②偏小 (3)①③⑤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