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2023年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闷(mēn)热 嗤(chī)笑 阴晦(huì) 提(tí)防
B.糟粕(bò) 胆怯(qiè) 给(jǐ)予 袅娜(nuò)
C.狗吠(fèi) 订(dīng)正 妒(dù)忌 窸(xī)窣
D.生肖(xiào) 镌(juān)刻 拮(jié)据 溯(sù)源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阴晦 惘然 莫名其妙 迟疑不决
B.炊烟 阔绰 郑重其事 神色张惶
C.恭唯 鄙夷 十拿九稳 与日具增
D.箫索 祭祀 致之不理 朦朦胧胧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狂热的球迷们歇斯底里地在场外为自己喜爱的队员呐喊加油。
B.有专家对目前手机用户批量转发问候短信的行为提出中肯建议:问候不一定要郑重其事,但一定要真诚感人。
C.随着新一轮“归国潮”的到来,我国的“海归”数量与日俱增,但“海归”人才群体层次不均衡,高层次“海归”人才比例低是主要原因。
D.她本以为十拿九稳的事居然出了岔子,怎能不令她气愤?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父亲的弟弟于勒叔叔,那时候是全家唯一的希望。”句中加点的词依次是动词、名词。
B.“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个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而“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壁障了”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在艰苦环境中成长的曹文轩,以出色的文笔,荣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这个句子主干是“曹文轩荣获‘国际安徒生奖’”。
D.“杜小康开始想家,并且日甚一日地变得迫切。”这是一个并列复句。
5.对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神态描写)
B.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动作描写)
C.杜雍和沉着脸,绝不回头去看一眼。(动作描写)
D.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心理描写)
6.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很粗暴地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
B.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C.“啊,谢谢老天爷!”小鸭舒了一口气,“我丑得连猪狗也不咬我了!”
D.可是实在的,我家吃的东西多,连北平寄来的金丝蜜枣、巧克力都吃过,对于花生、桂圆、松糖等…已经不稀罕了。
7.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驻青高校开展、筹备、策划的“我为峰会添光彩”活动,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响应。
B.我国高铁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因市场规模巨大,还不能完全满足载客、物流货运。
C.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给人民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
D.在“经典咏流传”吟诵活动中,同学们提高了学习古诗词的热情,也增长了知识面。
8.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谈到鲁迅先生的作品,许多人议论,说他更多的是在写篇幅短的杂文,称不上是文学大师。_____可以说,没有杂文鲁迅,就没有我们今天看到的大师鲁迅。
①其实鲁迅最伟大之处恰恰就在于他的不回避。一个人的胸中充盈着正义与自信,才会有这种不回避。
②好像一个人只要写出了长篇巨文,就先自伟大了一半似的;更好像远离了现实的纷争,就一定有了更广博、更深远的思想一样。
③看起来是面对一人一事,看起来是应付了具体的挑战,实际上是面对和回答了永恒的纠缠。
④这种事业是真正伟大的,因为其中包含了鲜活的永恒。
A.①③④② B.②①③④ C.②③④① D.③④②①
9.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
B.《故乡》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作品中的“我”并不是作者,而是小说虚构的人物。
C.《孤独之旅》选自《草房子》,是一部比较有代表性的“成长小说”,作者是曹文轩。
D.《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短篇小说集《羊脂球》,作者福楼拜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章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
二、综合性学习
10.综合性学习。班级开展“走进小说天地”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让我们携手并肩,走进那一片五彩斑斓的天地。
(1)请为这次活动拟一则宣传标语。
(2)请仿照下面活动形式再写两项。
A:竞猜歌词,走进小说世界
B:
C:
D:跨越时空,驰骋文学想象
(3)本校读书现状调查表
调查项目学段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 1.5小时 1.2小时 0.5小时
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 27.8% 35.8% 45.6%
分析上表,你得出的结论是:
三、名著导读
11.某班同学对梁山好汉在白粉墙壁上题字产生了兴趣,开展了“白粉壁上的故事”的研读活动。请结合《水浒传》相关内容,填写下列任务单。
《水浒传》——“白粉壁上的故事”研读任务单
人物 题字地点 题字内容 后续事件
林冲 酒店 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江湖驰闻望,慷慨聚英雄。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他年若得志,威镇泰山东! 酒店掌柜朱贵送林冲上梁山,并为他仗义执言。
宋江 浔阳楼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1)
(2) 家中 卢花滩上有扁舟,俊杰黄昏独自游。义到尽头原是命,反躬逃难必无忧。 被管家李固告发题反诗,被捕后屈打成招。
武松 (3) 杀人者,打虎武松也。 武松经张青夫妇介绍投奔二龙山落草。
四、诗歌鉴赏
12.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问题。
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写词人在秋色中倚西楼而眺望,视野宽广,气魄宏大,进而引发感慨。
B.“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用日落和逝水象征南宋的国势日渐衰微,苍凉感伤。
C.“中原乱,簪缨散”中的“簪缨”,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喻指南宋的达官贵人。
D.整首词由登楼入题,从写景转到直言国事,继而抒情,格调由舒缓变为高亢激越。
(2)这首词蕴含了词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五、文言文阅读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王舆,合淝人。舆初为小校,从周本攻危全讽①。临战,本视贼水栅②,部分诸将,指旁山头一小营,谓舆曰:“尔往为我取彼。“舆唯唯③而色不欲行。本曰:“尔惮往耶?”舆曰:“公必不以舆为不武,请得此栅破之,舍而趋彼何为?”本大喜曰:“尔亦知此为必争之地耶?吾本自行,今为尔功,劳而遣之。”舆乘轻舟,袭破其前锋,遂排栅入,诸军继进,贼大溃。
与监军甄廷坚不相得,会廷坚被诬告有贰志,烈祖④遣使械⑤廷坚。舆刺知之,密告廷坚,因为谋曰:“今独可即日乘轻舟,归阙待罪,毋与中使⑥遇。”廷坚恐惧,不暇为他谋,即从其计。至金陵,遇赦得免。
舆少从军攻润州,为巨弩所射,中右耳。矢自左耳出,又中旁一人,犹立死。舆扶归营,卧百余日复起耳至老不聩亦无瘢痍⑦。攻颍州,倚营门,仗剑驱士卒登城。城上机石发,中营门及铠之半,皆糜碎,而舆不伤,莫不异之。
(选自陆游《南唐书》,南京出版社,有删节)
【注释】①周本、危全讽:均为人名。②栅:设置水寨时插在水中的木桩。③唯唯:应答声。④烈祖:指南唐皇帝李昪。⑤械:特指枷锁、镣铐一类的刑具。此处作动词。⑥中使:皇帝派出的使者。⑦瘢痍(bān yí):创伤后留下的瘢痕。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3处。
卧 百 余 日 复 起 耳 至 老 不 聩 亦 无 瘢 痍。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尔惮往耶
②会廷坚被诬告有贰志
③不暇为他谋
④莫不异之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公必不以舆为不武,请得此栅破之,舍而趋彼何为?
②舆少从军攻润州,为巨弩所射,中右耳。
(4)文中王舆个性鲜明,请结合选文简析其形象特征。
六、现代文阅读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谁的微信
蒙福森
那天,老高在上班。近来单位的事特别多,特别烦。老高正忙着,突然,口袋里的手机振动了一下,老高拿出手机一看,有一条微信,儿子发来的。老高的儿子在外地读大学,已经大四了,还有几个月就毕业了。
“老爸,下班了?”
老高回复:“没有,正忙着呢。”
“您和老妈还好吗?”
老高蓦然一怔,回道:“好,都好。你呢?好吗?”
“我啊,很好,我每天跑步,打球,上课……过几天我要参加学校篮球比赛……”
老高看着手机里大段大段的文字,心想:今天儿子咋回事了?太阳打西边出来啦?
老高有些茫然。
儿子继续发微信,一条接一条,老高读得眼花缭乱,一条还没有看完,没来得及回复,另一条又来了。老高懵了。
老高去了一趟卫生间,洗了一把脸,好让头脑冷静下来。洗过脸后,老高思维清晰多了,脑海里突然间跳出一个念头来——接下来,他该问钱了吧。
“老爸,我想买台电脑用来学习。给我打三千块钱,好吗?”
老高在心里窃笑了一下,回道:“好啊。你什么时候要?”
“当然是现在啦。”
“可我正上班呢,忙得很,没空。下班再打给你好吗?”
“好。你什么时候下班?”
“十二点。”
手机终于像一匹奔跑了很久的马,暂时安静下来了。
下班后,老高刚回到家,儿子的微信又来了:“老爸,怎么还没打钱啊?我在街上,等着买电脑呢。”
老高立刻回了一句:“等等。”老高对老婆桂芬说:“儿子来微信了,要钱买电脑呢。”
桂芬说:“那赶紧打给他呀。”
老高说:“可我怀疑这不是咱们儿子。和我微信聊天的,应该是一个骗子,他捡到了咱儿子的手机,想敲诈一笔!”
桂芬大吃一惊:“这、这是怎么回事啊?你咋知道是骗子?你打儿子电话啊!”
老高说:“打了,没接。和他微信聊天,他就聊。”
桂芬说:“打儿子辅导员的电话,跟儿子联系。”
辅导员的电话打通了,联系上儿子后,儿子说,手机丢了,正在上课,本想放学后再打电话告诉你们。
老高说,有人捡到你的手机了,想诈骗一笔钱。
儿子哦了一声,没说几句就挂掉了。老高说:“看见了吧,这才是咱儿子。”
桂芬觉得奇怪,问老高:“你咋知道那不是咱们儿子?”
老高打开儿子的微信给桂芬看:“这几年儿子在上海读大学,你什么时候见过他主动问候我,并和我聊这么多话——每次,无论我说什么,写了多少字,苦口婆心,语重心长,他都草草地简单回复几个字:'嗯’'哦’'知道了’等等。我第一次见到这么热情的儿子,跟我聊了这么多,心里就嘀咕:这是我儿子吗?该不会是骗子吧?你看看,果然是骗子!”
桂芬叹息:“谁让你和儿子有代沟有隔阂啊!从小到大,你和儿子说过多少句话?”
老高沉默下来,有些伤感。
桂芬安慰他:“唉,现在的年轻人都这样,你别往心里去。”
老高很不高兴:“年轻人就是这样吗?”
“发什么火,你不也是这样——你跟你父母一年到头聊过几句话?你关心过他们吗?你有多久没去看望他们了?有多久没和他们一起吃饭了?”桂芬瞪了老高一眼。老高的心突然痉挛了一下,像被子弹击中一样。
黄昏时,电闪雷鸣,大雨滂沱。老高的心里,像被雨水浇湿了似的,湿漉漉的。
老高冒雨来到一栋旧楼,提着大包小包,上到五楼,昏暗的路灯下,老高望着那扇熟悉而又陌生的门,百感交集,稍顷,轻轻地敲了一下,一下,又一下。
“谁呀?”屋里,一个苍老的声音传出来。
那是老高年近八旬的老父亲的声音。
“爸,是我……”老高靠在门框上,不由自主地,脸上泪水肆意流淌。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改动)
(1)小说开头部分老高看到“儿子”发来的一连串微信后,内心也产生一系列反应,请从文中找出描述老高反应的词语并填到下列横线上。
① →② →③ →冷静
(2)请简要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黄昏时,电闪雷鸣,大雨滂沱。
(3)小说结尾处写到老高“脸上泪水肆意流淌”,请说说老高流泪的原因。小说到这里戛然而止,请简要分析这样结尾的好处。
(4)这篇小说折射出什么社会现象?作为一个孩子,你觉得可以为改变这种现象做出哪些努力?
七、写作题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常听有同学说:我很烦恼,因为妈妈总是唠叨;我很孤独,因为同学不喜欢我;我很焦虑,因为学习总是让我倍感压力……成长的路上,难免有一些不良心绪。如果你尝试着不断反思自己,调整自己,改变自己,你就会走出阴郁,心中充满阳光。同学们,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和感悟呢?
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紧扣主题,内容具体充实;(2)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4)不少于600字; (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2023年单元测试卷(4)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选题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闷(mēn)热 嗤(chī)笑 阴晦(huì) 提(tí)防
B.糟粕(bò) 胆怯(qiè) 给(jǐ)予 袅娜(nuò)
C.狗吠(fèi) 订(dīng)正 妒(dù)忌 窸(xī)窣
D.生肖(xiào) 镌(juān)刻 拮(jié)据 溯(sù)源
【分析】本题考查基础字词的字音。解答此类题型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打好字词基础,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仔细辨析。
【解答】A.有误,“提防”的“提”应读作“dī”.
B.有误,“糟粕”的“粕”应读作“pò”,“袅娜”的“娜”应读作“nuó”。
C.有误,“订正”的“订”应读作“dìng”。
D.正确。
故选:D。
【点评】字音是基础部分常考的知识点之一,平时要做好字词积累,答题时认真辨析。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阴晦 惘然 莫名其妙 迟疑不决
B.炊烟 阔绰 郑重其事 神色张惶
C.恭唯 鄙夷 十拿九稳 与日具增
D.箫索 祭祀 致之不理 朦朦胧胧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错别字的辨析
【解答】A.正确;
B.有误,“神色张惶”应写作“神色张皇”;
C.有误,“恭唯”应写作“恭维”;“与日具增”应写作“与日俱增”;
D.有误,“箫索”应写作“萧瑟”;“致之不理”应写作“置之不理”。
故选:A。
【点评】回答此题时,要细心辨析词语,遇到把握不准的词语,细心查找资料,熟练掌握。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狂热的球迷们歇斯底里地在场外为自己喜爱的队员呐喊加油。
B.有专家对目前手机用户批量转发问候短信的行为提出中肯建议:问候不一定要郑重其事,但一定要真诚感人。
C.随着新一轮“归国潮”的到来,我国的“海归”数量与日俱增,但“海归”人才群体层次不均衡,高层次“海归”人才比例低是主要原因。
D.她本以为十拿九稳的事居然出了岔子,怎能不令她气愤?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解答】A.使用有误,“歇斯底里”指情绪的失控,举止失常等情况,用来形容球迷呐喊加油不恰当。
BCD.正确。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辨清词语的感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父亲的弟弟于勒叔叔,那时候是全家唯一的希望。”句中加点的词依次是动词、名词。
B.“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个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而“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壁障了”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在艰苦环境中成长的曹文轩,以出色的文笔,荣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这个句子主干是“曹文轩荣获‘国际安徒生奖’”。
D.“杜小康开始想家,并且日甚一日地变得迫切。”这是一个并列复句。
【分析】本题考查词性、复句、修辞和句子主干。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根据平时积累,结合选项内容,逐项研读解答即可。
【解答】ABC.正确。
D.有误,这是一个递进复句。
故选:D。
【点评】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这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5.对下列各句运用的描写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我父亲脸色早已煞白,两眼呆直。(神态描写)
B.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动作描写)
C.杜雍和沉着脸,绝不回头去看一眼。(动作描写)
D.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心理描写)
【分析】本题考查人物描写方法的正确判断。认真阅读题干结合自己积累作答。
【解答】ABD.正确。
C.有误,“沉着脸”是神态描写。
故选:C。
【点评】人物描写方法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判断时候要仔细区分。
6.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连忙去抢父亲的担子,他却很粗暴地一把推开我:不要你凑热闹,我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吗!
B.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C.“啊,谢谢老天爷!”小鸭舒了一口气,“我丑得连猪狗也不咬我了!”
D.可是实在的,我家吃的东西多,连北平寄来的金丝蜜枣、巧克力都吃过,对于花生、桂圆、松糖等…已经不稀罕了。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要牢固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及使用方法,其次要善于仔细分析题中语段的语境,最后运用平时积累的标点符号的作用去解答题目。
【解答】A.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B.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C.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D.“等”和省略号都是表示省略的意思,不能连用,应该把“等”或省略号去掉。
故选:D。
【点评】了解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是最基本的策略。平时读书时要注意关注各种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多结合语境理解标点符号的作用,如本题易错点为D项,如不结合仔细分析,就不能发现“等”和省略号连用,就容易出错。
7.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驻青高校开展、筹备、策划的“我为峰会添光彩”活动,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响应。
B.我国高铁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因市场规模巨大,还不能完全满足载客、物流货运。
C.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给人民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
D.在“经典咏流传”吟诵活动中,同学们提高了学习古诗词的热情,也增长了知识面。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确定最后选项。
【解答】A.语序颠倒。应该为:驻青高校策划、筹备、开展的“我为峰会添光彩”活动,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响应。
B.成分残缺。在“货运”后加“的需求”。
C.正确。
D.搭配不当,“增长”和“知识面”不能搭配,所以修改时把“面”去掉。
故选:C。
【点评】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8.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谈到鲁迅先生的作品,许多人议论,说他更多的是在写篇幅短的杂文,称不上是文学大师。_____可以说,没有杂文鲁迅,就没有我们今天看到的大师鲁迅。
①其实鲁迅最伟大之处恰恰就在于他的不回避。一个人的胸中充盈着正义与自信,才会有这种不回避。
②好像一个人只要写出了长篇巨文,就先自伟大了一半似的;更好像远离了现实的纷争,就一定有了更广博、更深远的思想一样。
③看起来是面对一人一事,看起来是应付了具体的挑战,实际上是面对和回答了永恒的纠缠。
④这种事业是真正伟大的,因为其中包含了鲜活的永恒。
A.①③④② B.②①③④ C.②③④① D.③④②①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解答】②承接文段开头,谈一些人认为鲁迅称不上文学大师的原因,是第一句;
①与②形成转折关系,转入自己的观点,是第二句;
③④进一步解说自己的观点,后者的“这种事业”即是上句所举事例。可据此排列为三四句;
由上分析,可排序为:②①③④
故选:B。
【点评】此题可通过理解句段,抓关键词,依据逻辑关系排列。
9.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
B.《故乡》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作品中的“我”并不是作者,而是小说虚构的人物。
C.《孤独之旅》选自《草房子》,是一部比较有代表性的“成长小说”,作者是曹文轩。
D.《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短篇小说集《羊脂球》,作者福楼拜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文章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等,结合选项内容来分析作答即可。
【解答】ABC.正确。
D.有误,《我的叔叔于勒》是莫泊桑的作品。
故选:D。
【点评】解答这道题,要有比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这要求我们要养成多读书、多积累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厚积薄发,提高解题的准确率。
二、综合性学习
10.综合性学习。班级开展“走进小说天地”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让我们携手并肩,走进那一片五彩斑斓的天地。
(1)请为这次活动拟一则宣传标语。
(2)请仿照下面活动形式再写两项。
A:竞猜歌词,走进小说世界
B: 讲述故事,畅谈独特感受
C: 评说人物,神游人物画廊
D:跨越时空,驰骋文学想象
(3)本校读书现状调查表
调查项目学段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 1.5小时 1.2小时 0.5小时
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 27.8% 35.8% 45.6%
分析上表,你得出的结论是: 初中生随着年级的增长,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逐渐减少,但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宣传标语要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作答要围绕“小说”拟写,可以使用名人名言,最好使用对偶句的形式。
(2)本题考查设计活动形式。要围绕活动主题“走进小说天地”,仿照示例的格式来写,活动形式不唯一,符合要求即可。
(3)本题考查获取表格信息的能力。解答表格试题,主要看图表的标题和图表的数据,把数据的对比结果与标题内容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对象+特点(变化趋势)”方式进行概括作答。从此表可看出从七年级到九年级,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逐年递减,而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逐年递增。
【解答】答案:
(1)示例:插上想象的翅膀,遨游小说天地。
(2)示例:B:讲述故事,畅谈独特感受;
C:评说人物,神游人物画廊。
(3)初中生随着年级的增长,每日可供自由阅读的时间逐渐减少,但经典书籍在阅读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点评】综合读写题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名著导读
11.某班同学对梁山好汉在白粉墙壁上题字产生了兴趣,开展了“白粉壁上的故事”的研读活动。请结合《水浒传》相关内容,填写下列任务单。
《水浒传》——“白粉壁上的故事”研读任务单
人物 题字地点 题字内容 后续事件
林冲 酒店 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江湖驰闻望,慷慨聚英雄。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他年若得志,威镇泰山东! 酒店掌柜朱贵送林冲上梁山,并为他仗义执言。
宋江 浔阳楼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1) 宋江被黄文炳告发题反诗,打入死牢。
(2) 卢俊义 家中 卢花滩上有扁舟,俊杰黄昏独自游。义到尽头原是命,反躬逃难必无忧。 被管家李固告发题反诗,被捕后屈打成招。
武松 (3) 鸳鸯楼 杀人者,打虎武松也。 武松经张青夫妇介绍投奔二龙山落草。
【分析】《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它生动地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108条梁山好汉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描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揭露了封建朝廷的腐败和官吏豪绅的罪恶,热情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为,是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解答】(1)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掌握。根据《水浒传》内容可知,宋江在浔阳楼写下“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还留下姓名,被黄文炳发现后,告到蔡九知府处,蔡九下令捉拿宋江,宋江装疯未遂,被打入死牢。
(2)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掌握。根据《水浒传》内容可知,卢俊义被管家李固告发题反诗,被捕后屈打成招,下了死牢。
(3)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掌握。根据《水浒传》内容可知,武松醉打蒋门神后,在张都监处做工时被诬陷为贼,发配恩州牢城。途经飞云浦时,武松发现,原来一切都是蒋门神和张都监的奸计,是张都监受蒋门神指使而诬陷他。武松在鸳鸯楼遇到他们二人,便杀了个精光,还写下“杀人者,打虎武松也”。
答案:
(1)宋江被黄文炳告发题反诗,打入死牢。
(2)卢俊义
(3)鸳鸯楼
【点评】阅读名著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四、诗歌鉴赏
12.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问题。
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开头两句,写词人在秋色中倚西楼而眺望,视野宽广,气魄宏大,进而引发感慨。
B.“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用日落和逝水象征南宋的国势日渐衰微,苍凉感伤。
C.“中原乱,簪缨散”中的“簪缨”,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喻指南宋的达官贵人。
D.整首词由登楼入题,从写景转到直言国事,继而抒情,格调由舒缓变为高亢激越。
(2)这首词蕴含了词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分析】《相见欢 金陵城上西楼》是宋代词人朱敦儒所写的一首词。全词由登楼入题,从写景到抒情,表现了词人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国精神,感人至深。
【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
ABD.正确;
C.有误,“簪缨”是指贵族官僚们的帽饰。簪用来连结头发和帽子;缨是帽带。此处代指贵族和士大夫。是借代的修辞手法。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情感的理解。根据词中的“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过扬州”进行分析。全词由登楼入题,从写景到抒情,直言国事。“中原乱,簪缨散”的局面何时才能结束呢?表现了作者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对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表现了词人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国精神。
答案:
(1)C
(2)表达了词人渴望早日收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表达了对朝廷苟且偷安、无心抗战的愤慨和抗议。
译文:
在金陵城(今南京)里独自登上西楼,倚楼观看清秋时节的景色,看着万里的大江在夕阳下流去。
中原大乱,达官贵族们纷纷逃散,什么时候收复国土?请与我一同悲伤的风把我的泪吹到扬州吧。
【点评】鉴赏诗歌表达效果题的答题思路:一、结构上,作用有照应上文、引出下文等;二、手法上,从描写手法、抒情方式、修辞手法等入手,准确地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述这种手法,阐述此手法有效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五、文言文阅读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王舆,合淝人。舆初为小校,从周本攻危全讽①。临战,本视贼水栅②,部分诸将,指旁山头一小营,谓舆曰:“尔往为我取彼。“舆唯唯③而色不欲行。本曰:“尔惮往耶?”舆曰:“公必不以舆为不武,请得此栅破之,舍而趋彼何为?”本大喜曰:“尔亦知此为必争之地耶?吾本自行,今为尔功,劳而遣之。”舆乘轻舟,袭破其前锋,遂排栅入,诸军继进,贼大溃。
与监军甄廷坚不相得,会廷坚被诬告有贰志,烈祖④遣使械⑤廷坚。舆刺知之,密告廷坚,因为谋曰:“今独可即日乘轻舟,归阙待罪,毋与中使⑥遇。”廷坚恐惧,不暇为他谋,即从其计。至金陵,遇赦得免。
舆少从军攻润州,为巨弩所射,中右耳。矢自左耳出,又中旁一人,犹立死。舆扶归营,卧百余日复起耳至老不聩亦无瘢痍⑦。攻颍州,倚营门,仗剑驱士卒登城。城上机石发,中营门及铠之半,皆糜碎,而舆不伤,莫不异之。
(选自陆游《南唐书》,南京出版社,有删节)
【注释】①周本、危全讽:均为人名。②栅:设置水寨时插在水中的木桩。③唯唯:应答声。④烈祖:指南唐皇帝李昪。⑤械:特指枷锁、镣铐一类的刑具。此处作动词。⑥中使:皇帝派出的使者。⑦瘢痍(bān yí):创伤后留下的瘢痕。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3处。
卧 百 余 日 复 起 耳 至 老 不 聩 亦 无 瘢 痍。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尔惮往耶 害怕。
②会廷坚被诬告有贰志 恰逢,正赶上。
③不暇为他谋 空闲,闲暇。
④莫不异之 对……感到惊异。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公必不以舆为不武,请得此栅破之,舍而趋彼何为?
②舆少从军攻润州,为巨弩所射,中右耳。
(4)文中王舆个性鲜明,请结合选文简析其形象特征。
【分析】参考译文:
王舆是合淝人。王舆起初担任小军官,跟从周本攻打危全讽。临近战斗,周本查看敌军的水栅,部罢安排各位将领,指着旁边山头的一座小营地,对王舆说:“你前去替我攻下那里。”王舆唯唯应答,但从脸色上看不想前去。周本说:“你害怕前去吗?”王舆说:“您一定不认为我不勇武,请允许我前去攻破这个水栅,舍弃这样做却去攻打山头为了什么呢?”周本大喜说:“你也知道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吗?我本来是自己前去攻打,现在就把它作为你的功劳,劳烦派遣你前去。”王舆乘着轻便船只,于是排除水栅进入敌营,各路人马相继进军,敌军大败溃逃。
王舆和监军甄廷坚关系不和,恰逢甄廷坚被诬告有反叛之心,南唐烈祖李昪派使者用枷锁把甄廷坚抓回去。王舆探询知道了这件事,秘密告诉了甄廷坚,趁机为他谋划说:“你如今只有在今天乘坐轻便船只,回到朝廷等待治罪。”甄廷坚感到害怕,没有闲暇制定其它谋略,就听从了他的计策。到了金陵,遇到赦免得以免罪。
王舆年少时跟随军队攻打润州,被巨大的弓弩射伤,射中右边耳朵。箭从左边耳朵射出,又射中旁边一个人,尚且立刻死去。王舆被搀扶着回到营地,躺了一百多天,又起来,耳朵到老了也不聋,也没有留下瘢痕。进攻颍州,王舆倚着营门,拿着剑驱使士兵登城。城上发射石块,射中营门以及一半的铠甲,都碎烂了,而王舆没有受伤,没有人不对此感到惊异。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此句句意为:躺了一百多天,又起来,耳朵到老了也不聋,也没有留下瘢痕。“卧”字的主语是“王舆”,“百余日”是补语,结构完整,其后应断开;“复”为状语修饰“起”,其后应断开;后句转换主语为“耳”;“亦”字为明显的断句标志,其前应断开。据此正确的断句应为:卧百余日/复起/耳至老不聩/亦无瘢痍。
(2)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①句意为:你害怕前去吗?惮,害怕。
②句意为:恰逢甄廷坚被诬告有反叛之心。会,恰逢,正赶上。
③句意为:没有闲暇制定其它谋略。暇,空闲,闲暇。
④句意为:没有人不对此感到惊异。异,对……感到惊异。
(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
①重点词语:必,一定;舍,舍弃;而,表转折,却。句意:您一定不认为我不勇武,请允许我前去攻破这个水栅,舍弃这样做却去攻打山头为了什么呢?
②重点词语:从军,跟随军队;中,射中;为……所,表被动。句意:王舆年少时跟随军队攻打润州,被巨大的弓弩射伤,射中右边耳朵。
(4)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根据第①段“公必不以舆为不武,请得此栅破之,舍而趋彼何为”“舆乘轻舟,袭破其前锋,遂排栅入,诸军继进,贼大溃”的内容可知,王舆发现水栅重要性,并乘舟袭破,敌军大败溃逃,从中可见其勇武有谋略;根据第②段“与监军甄廷坚不相得,会廷坚被诬告有贰志”,“舆刺知之,密告廷坚,因为谋曰:‘今独可即日乘轻舟,归阙待罪,毋与中使遇’”,“至金陵,遇赦得免”的内容可知,虽然王舆与甄廷坚不和,但是得知对方被诬陷,还是坚信他是清白的,并帮助他出谋划策,助其脱罪,可见他明辨是非、胸怀宽广。
答案:
(1)卧百余日/复起/耳至老不聩/亦无瘢痍。
(2)①害怕。
②恰逢,正赶上。
③空闲,闲暇。
④对……感到惊异。
(3)①您一定不认为我不勇武,请允许我前去攻破这个水栅,舍弃这样做却去攻打山头为了什么呢?
②王舆年少时跟随军队攻打润州,被巨大的弓弩射伤,射中右边耳朵。
(4)示例:①勇武有谋略:王舆发现水栅重要性,并乘舟袭破。②明辨是非、胸怀宽广:王舆虽然与甄廷坚关系不和,但依然坚信他的清白,并为他献计脱险。
【点评】文言文翻译方法:
对,即对译法。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
增,即增添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
删,即删减法。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删去。
移,即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
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
换,即替换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
六、现代文阅读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谁的微信
蒙福森
那天,老高在上班。近来单位的事特别多,特别烦。老高正忙着,突然,口袋里的手机振动了一下,老高拿出手机一看,有一条微信,儿子发来的。老高的儿子在外地读大学,已经大四了,还有几个月就毕业了。
“老爸,下班了?”
老高回复:“没有,正忙着呢。”
“您和老妈还好吗?”
老高蓦然一怔,回道:“好,都好。你呢?好吗?”
“我啊,很好,我每天跑步,打球,上课……过几天我要参加学校篮球比赛……”
老高看着手机里大段大段的文字,心想:今天儿子咋回事了?太阳打西边出来啦?
老高有些茫然。
儿子继续发微信,一条接一条,老高读得眼花缭乱,一条还没有看完,没来得及回复,另一条又来了。老高懵了。
老高去了一趟卫生间,洗了一把脸,好让头脑冷静下来。洗过脸后,老高思维清晰多了,脑海里突然间跳出一个念头来——接下来,他该问钱了吧。
“老爸,我想买台电脑用来学习。给我打三千块钱,好吗?”
老高在心里窃笑了一下,回道:“好啊。你什么时候要?”
“当然是现在啦。”
“可我正上班呢,忙得很,没空。下班再打给你好吗?”
“好。你什么时候下班?”
“十二点。”
手机终于像一匹奔跑了很久的马,暂时安静下来了。
下班后,老高刚回到家,儿子的微信又来了:“老爸,怎么还没打钱啊?我在街上,等着买电脑呢。”
老高立刻回了一句:“等等。”老高对老婆桂芬说:“儿子来微信了,要钱买电脑呢。”
桂芬说:“那赶紧打给他呀。”
老高说:“可我怀疑这不是咱们儿子。和我微信聊天的,应该是一个骗子,他捡到了咱儿子的手机,想敲诈一笔!”
桂芬大吃一惊:“这、这是怎么回事啊?你咋知道是骗子?你打儿子电话啊!”
老高说:“打了,没接。和他微信聊天,他就聊。”
桂芬说:“打儿子辅导员的电话,跟儿子联系。”
辅导员的电话打通了,联系上儿子后,儿子说,手机丢了,正在上课,本想放学后再打电话告诉你们。
老高说,有人捡到你的手机了,想诈骗一笔钱。
儿子哦了一声,没说几句就挂掉了。老高说:“看见了吧,这才是咱儿子。”
桂芬觉得奇怪,问老高:“你咋知道那不是咱们儿子?”
老高打开儿子的微信给桂芬看:“这几年儿子在上海读大学,你什么时候见过他主动问候我,并和我聊这么多话——每次,无论我说什么,写了多少字,苦口婆心,语重心长,他都草草地简单回复几个字:'嗯’'哦’'知道了’等等。我第一次见到这么热情的儿子,跟我聊了这么多,心里就嘀咕:这是我儿子吗?该不会是骗子吧?你看看,果然是骗子!”
桂芬叹息:“谁让你和儿子有代沟有隔阂啊!从小到大,你和儿子说过多少句话?”
老高沉默下来,有些伤感。
桂芬安慰他:“唉,现在的年轻人都这样,你别往心里去。”
老高很不高兴:“年轻人就是这样吗?”
“发什么火,你不也是这样——你跟你父母一年到头聊过几句话?你关心过他们吗?你有多久没去看望他们了?有多久没和他们一起吃饭了?”桂芬瞪了老高一眼。老高的心突然痉挛了一下,像被子弹击中一样。
黄昏时,电闪雷鸣,大雨滂沱。老高的心里,像被雨水浇湿了似的,湿漉漉的。
老高冒雨来到一栋旧楼,提着大包小包,上到五楼,昏暗的路灯下,老高望着那扇熟悉而又陌生的门,百感交集,稍顷,轻轻地敲了一下,一下,又一下。
“谁呀?”屋里,一个苍老的声音传出来。
那是老高年近八旬的老父亲的声音。
“爸,是我……”老高靠在门框上,不由自主地,脸上泪水肆意流淌。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改动)
(1)小说开头部分老高看到“儿子”发来的一连串微信后,内心也产生一系列反应,请从文中找出描述老高反应的词语并填到下列横线上。
① 一怔 →② 茫然 →③ 懵了 →冷静
(2)请简要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黄昏时,电闪雷鸣,大雨滂沱。
(3)小说结尾处写到老高“脸上泪水肆意流淌”,请说说老高流泪的原因。小说到这里戛然而止,请简要分析这样结尾的好处。
(4)这篇小说折射出什么社会现象?作为一个孩子,你觉得可以为改变这种现象做出哪些努力?
【分析】本文从老高收到“儿子”不寻常的微信写起,再写老高识破骗局并在与妻子的对话中自我反省,最后写老高雨夜回家探望父母,故事反映出子女与父母之间沟通少,有隔阂,有代沟的社会现象。文章告诉我们:作为孩子,应当多主动找父母沟通,听取父母的意见;多理解父母,多主动从情感上关心父母;应常回家看看,多与父母团聚。
【解答】(1)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筛选。根据“老高蓦然一怔”“老高有些茫然”“老高懵了”,可以概括出“一怔、茫然、懵了”的情绪变化。
(2)本题考查语句赏析。首先,明确这是环境描写,写出了黄昏时候的电闪雷鸣和滂沱暴雨;其次,这也是老高内心“在反思之后内心凌乱与悔恨”的表现,这就为老高发现自己的问题,冒雨去看望老父亲做下铺垫,从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3)本题考查小说结尾作用。小说的结尾,老高冒雨来看望父亲,任泪水在脸上流淌,这是“微信诈骗”事件的后续,是老高从这件事中反思到了自己身为人子的不足,并主动改过的表现,这样深化了小说主题。其次,在写到“泪水肆意流淌”就戛然而止,运用了艺术留白的手法,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4)本题考查阅读探究。通过“微信诈骗”事件引出儿子与老高、老高与其父亲平时沟通很少的事实,体现了“子女与父母之间沟通少,有隔阂,有代沟”的社会现象。作为一个孩子,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主动与父母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换位思考,理解他们的心情。
答案:
(1)一怔;茫然;懵了
(2)环境描写。表面上写黄昏时候的电闪雷鸣和滂沱暴雨,实际上写老高深刻反思之后内心的凌乱与悔恨,为后文老高冒雨去看望父亲作铺垫,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3)“老高冒雨来看望父亲,任泪水在脸上流淌”是在妻子的启发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主动改正的表现,是“微信诈骗”事件的后续影响,深化了文章主题。写到老高“任泪水肆意流淌”就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从而使文章产生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4)子女与父母之间沟通少,有隔阂,有代沟。作为孩子,应当多主动找父母沟通,听取父母的意见;孩子应多理解父母,多主动从情感上关心父母;孩子应常回家看看,多与父母团聚。
【点评】赏析句子,首先要找准赏析的切入点(从哪个角度入手),句子赏析可以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词语运用、句式的结构特点等方面入手,落脚点在于分析句子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怎样的情感或主旨。
七、写作题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常听有同学说:我很烦恼,因为妈妈总是唠叨;我很孤独,因为同学不喜欢我;我很焦虑,因为学习总是让我倍感压力……成长的路上,难免有一些不良心绪。如果你尝试着不断反思自己,调整自己,改变自己,你就会走出阴郁,心中充满阳光。同学们,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和感悟呢?
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紧扣主题,内容具体充实;(2)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4)不少于600字; (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分析】本篇作文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在每个人的成长路上,都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成长的烦恼,并且产生许多不良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及时地反思自己,对自己的这种不良情绪进行适当地调整,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它们,这样就能改变自己,让自己对前行的路更加充满信心,才能最终走向成功。在遇到成长中的各种不良情绪时,千万不要只知怨天怨地,让自己深陷不良情绪的泥潭中,不能自拔,最后一事无成。根据以上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可以得出本则材料的立意:正确应对不良情绪;要学会反思自己,调整自己等。文体选择记叙文或是议论文都可,结合自己的经历,写出自己对这一主题的感悟和认识。
【解答】
学会控制情绪
人生百态,在成长的道路上,喜怒哀乐像是一种魔法,左右着我们的思维和行为。常常有人因为一气之下铸成大错,余生都在自责中度过,埋怨自己为什么如此愚蠢。很多时候,不能让不良情绪掌握我们,要让我们掌握不良情绪,掌握了情绪,就能掌握一半的命运,能让自己在成功的道路上不至于走错太多的弯路。
情绪是一把双刃剑,控制得好便能成功,若控制得不好,伤己又伤人。比如一代霸主项羽,何等意气风发,俯瞰群雄,却因为在一次与刘邦的争霸中,大败而归,手下众多精兵,尽数灭亡,而项羽也因为不能接受这样的事实,无法面对江东父老,给后人留下“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悲叹。又如名人安徒生,他从小酷爱写剧本,在一次面对王子的时候,他给王子唱歌,朗诵剧本,希望王子能让他写剧本并在皇家剧院演出。可是回复他的只有王子的冷嘲热讽,对于年仅十几岁的他,他很好地克制住了伤心及各种不良情绪,并坚持自己的梦想,他到各地去流浪,去学习,他写的众多故事文章,没有一个人看得上。终于,在他三十岁的时候,他随意写的文章引起了小孩子们热烈地追捧,于是安徒生这个名字逐渐被人们关注,到现在,《安徒生童话》已经陪伴了许多的小孩子走过童年,陪伴孩子们健康成长。这两则事例便是能否控制不良情绪的差别。
也许你是一个很刻苦的学生,你刻苦努力,为了自己的梦想不断奋斗,可是有的时候也要学会适当地停下来,放松一下。近年来,不断叠加的学习作业和复习难度,不断压住我们的神经,我们的神经不能得到有效的放松,长期以来的劳累使我们的神经处于崩溃半崩溃的边缘,聚集了许多不良情绪在心里,平时很难看出,不过只要我们遇到一点失败或不如意,这些不良情绪就会直接暴发,承受不住打击,直到铸成悲剧。所以每次学习完之后,请停下你那无止境的复习吧,不管你是浑身热血还是充满动力也好,请停下来,调整一个自己的不良情绪,好好地喝一杯茶,品尝一下其中的味道。
所以,不要怀疑,不要疑惑,把握住自己的情绪,一旦遇到什么伤心或愤怒的事情,请不要让它憋着,让它尽情释放吧,仰面对着天空大吼一声,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全部释放出来,不要让不良情绪支配我们。相信这么做,不久的将来你一定能把控好自己的不良情绪,做到收放自如。那么恭喜你,又离成功近了一步。
【点评】本篇作文开头就对“控制情绪”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同时得出了本文的观点:不能让不良情绪掌握我们,要让我们掌握不良情绪,掌握了情绪,就能掌握一半的命运。接着运用项羽与安徒生的事例进行对比论证,然后再用身边的学习事例进一步论证观点。用身边的事例来论证观点,使论据真实可信,更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