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第I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古代《禽经》多次提到鸟类形态结构与习性的关系,如“搏则利嘴”“物食喙长”“谷食喙短”(注:“搏”是指靠猎捕动物为食的鸟类,“物食”指在水上寻食的鸟类,“谷食”指以种子为食的鸟类)。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为适应不同的环境,鸟类产生了“利嘴”“喙长”“喙短”等变异
B.“利嘴”“喙短”“喙长”鸟类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搏”与其所猎捕的动物之间存在协同进化
D.不同喙型的鸟类之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2.某种螳螂的体色褐色对绿色为显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对某一螳螂种群调查中发现,绿色约占38%,褐色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2:5。第二年对该效螂种群进行调查,发现绿色上升至40%,杂合子则占45%。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第一年螳螂种群中绿色基因频率约为30%
B.环境直接对螳螂的基因型进行定向选择
C.第二年褐色基因的频率较第一年明显下降
D.螳螂其它基因的改变不可能影响体色基因频率的改变
3.稳态揭示了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生命活动及其功能调节的基础;适稳态是指人体可适应外环境的持续改变而建立新稳态以维持健康,强调机体同时具有稳定性和灵活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适稳态是机体的一种适应和保护性调节机制
B.适稳态现象表明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C.稳态与适稳态的调节过程都存在反馈调节机制
D.移居高原后人体血氧处于较高水平是机体适稳态调节的结果
4.(原创)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的含量有关
B.人体代谢的主要场所是内环境,受内环境的pH、温度等影响
C.某种激素与激素受体结合时一定发生在内环境中
D.激素、乳酸、纤维蛋白原、尿素、O2都可以在血浆中存在
5.(改编)内环境为细胞提供相对稳定的生存条件。如图为某人肝组织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a、b、c都属于细胞外液,a、b、c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B.为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除了需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下进行
C.正常人饥饿状态下体液流经该组织,乙侧的尿素、CO2、葡萄糖浓度比甲侧更高
D.恶性肿瘤细胞侵入并堵塞淋巴管、缺铁性贫血患者体内的血红蛋白减少都会引起组织水肿
6.(原创)2023年10月31日,在中国空间站出差5个月后,四度飞天的航天员景海鹏、中国首位圆梦太空的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中国首上太空的载荷专家桂海潮终于回家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某校中学生集体观看了这个令人激动而伟大的时刻,此时学生的自主神经系统不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有利于内环境中的物质运输
B.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促进呼吸,加快内环境与外界气体交换
C.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通向心脏、肺和眼等部位的血管收缩
D.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进而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
7.(改编)图1是某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①~⑤是反射弧组成的相关部分。若将离体神经标本置于适宜的培养液中,向其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X后,对其进行适宜强度的电刺激并测定其膜电位,结果如图2所示。图3所示为某一神经元游离的一段轴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图中反射弧包含3个神经元,结构⑤中不可能发生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
B.图1中若②被刺激,⑤肌肉收缩属于非条件反射
C.推断图2中化学物质X的作用机理是增强神经元对K+的通透性
D.图3中刺激C处,兴奋在C上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甲、乙电流表指针均可发生两次偏转
8.(改编)近年来我国有关部门加大了对酒驾的查处力度,但有极少数人仍抱着侥幸心理酒后驾车,如图是人脑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醉酒者常常表现出走路不稳、语无伦次的现象,原因是酒精麻痹了②
B.酒驾者容易遗忘部分记忆,长时记忆可能与海马体及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
C.酒驾者看到交警屏住呼吸过程有①③参与,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D.酒驾者在交通事故中腿部受伤感到疼痛,痛觉形成部位是①,①②③构成中枢神经系统
9.(改编)下列关于激素、酶、抗体和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都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
B.激素、酶和抗体都是在细胞内合成的
C.促胰液素是由垂体分泌的,与神经递质都属于信息分子
D.酶和抗体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激素不一定是蛋白质
10.(改编)Bear Grylls主持写实电视节目《荒野求生》,模拟探险家在极为恶劣的环境下为脱离险境,设法寻找回到文明社会的路径。有关人体在不同环境中生理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在寒冷环境下机体的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此过程皮肤血管、骨骼肌、肾上腺等是效应器
B.人在饥饿难耐时,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都会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进而升高血糖
C.人体产生的激素通过特异性载体运输给相应靶器官、靶细胞
D.人长时间不喝水、不休息,其体内抗利尿激素增多
11.(改编)人体不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睾丸细胞含丰富的核糖体,有利于雄性激素的合成
B.巨噬细胞含丰富的溶酶体,有利于消化分解侵入的病毒和细菌
C.记忆B细胞含丰富的高尔基体,有利于抗体的分泌
D.神经细胞含丰富的突起,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运输
12.(改编)最新研究发现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生与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有一定的关联。科研人员通过对100位患有抑郁症的青少年志愿者进行实验,并服用抗抑郁类药物进行治疗,检测治疗前和痊愈后志愿者体内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水平,T3和T4都属于甲状腺激素,结果如表所示。在正常人体内,当T3达到一定含量时会发生如图所示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分析表格可知,青少年抑郁症与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有关
B.分析表格可知,可通过检测T4含量作为判断抑郁症的依据之一
C.图中所示的细胞位于人体的垂体中,T3进入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D.据图可知,正常人体内T3达到一定含量时可与核内TRs受体结合,抑制TRH基因的转录
13.(改编)研究发现,CAR-T细胞疗法可有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该疗法是把患者的T细胞提取出来,在体外安装能特异性识别肿瘤靶点并能激活T细胞的嵌合受体,这种T细胞被称为CAR-T细胞,该细胞在体外进行扩增后,回输到体内,可精准高效地杀伤肿瘤细胞,其治疗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AR-T细胞疗法利用的原理是免疫监视和免疫自稳功能
B.外周血T细胞在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均能发挥重要作用
C.与传统的化疗相比,CAR-T疗法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更为精准
D.CAR-T细胞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并使其裂解死亡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
14.(改编)下图为人体内几种免疫细胞参与机体免疫机制的图解,其中①表示抗原,②③表示某种物质,④⑤⑥⑦⑧⑨⑩代表某种细胞。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抗原呈递细胞膜表面一般只含有一种抗原识别受体
B.细胞⑤增殖分化出细胞⑥和⑦,细胞⑥能够识别抗原并分泌能特异性结合抗原的物质②
C.⑥在抗原作用下细胞周期缩短,核糖体活动增强
D.在整个特异性免疫中起关键作用的细胞是图中的细胞④
15.下图表示植物生长单位长度所需时间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曲线Ⅱ表示生长素对植物根的作用,则曲线Ⅰ可表示生长素对该植物茎的作用
B.若植株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A对应的浓度,则同一枝条侧芽的可能为B对应的浓度
C.将植物体水平放置,若茎部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为 C对应的浓度,则远地侧的可能为D对应的浓度
D.在单侧光作用下,若胚芽鞘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 D对应的浓度,则背光侧的可能为C对应的浓度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改编)(每空2分,共10分)一万多年前,某地比现在湿润得多,气候也较为寒冷,许多湖泊(A、B、C、D)通过纵横交错的小溪流连接起来,湖中有不少鳉鱼。以后,气候逐渐干旱,小溪流渐渐消失,形成了若干个独立的湖泊,各湖泊生活的鳉鱼形态差异也变得明显(分别称为a、b、c、d鳉鱼)。下图为该地1万多年以来湖泊的变化示意图。
(1)现今,D湖中的 称为鳉鱼种群的基因库;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 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
(2)有人将现在四个湖泊中的一些鳉鱼混合养殖,来自C、D两湖的鳉鱼(c和d)交配,其后代具有正常生殖能力,且后代之间存在一定性状的差异,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3)比较不同种鱼的DNA序列,可以确定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如图为编码甲、乙、丙三种鱼呼吸酶的部分基因片段、DNA单链及DNA单链中的碱基序列。
如果让c'链和b'链分别与a链混合,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测:与甲的亲缘关系较近的鱼是 ,上述研究为生物进化提供了 证据。
17.(改编)(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2分)学习、记忆是动物适应环境、使个体得到发展的重要功能。通过电刺激实验,发现学习、记忆功能与高等动物的海马脑区(H区)密切相关。请分析回答:
(1)如果在H区的传入纤维上施加100次/秒、持续1秒的强刺激(HFS),在刺激后几小时之内,只要再施加单次强刺激,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都会比未受过HFS处理时高2~3倍,研究者认为是HFS使H区神经细胞产生了“记忆”,下图为这一现象可能的机制。
如图所示,突触后膜上的N受体被激活后,Ca2+会以 方式进入胞内。Ca2+与
共同作用,使C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C酶被激活,最终使突触后膜电位变为 。图示过程中,下列需要消耗能量的是 (填对应的序号)。
①Ca2+与N受体结合进入海马细胞
②谷氨酸的释放
③A受体的磷酸化
(2)为验证图中所示机制,研究者开展了大量工作,如:
①对小鼠H区传入纤维施以强刺激HFS,休息30min后,检测到H区神经细胞的A受体总量无明显变化,而细胞膜上的A受体数量明显增加。该结果为图中的 (填“I”、“Ⅱ”或“Ⅲ”)过程提供了实验证据。
②为验证T(A受体胞内肽段)的磷酸化能增强神经细胞对刺激的“记忆”这一假设,将T的磷酸化位点发生突变的一组小鼠,用HFS处理H区传入纤维,30min后检测H区神经细胞突触后膜A受体能否磷酸化。该实验方案存在两处缺陷。请加以完善:
第一 ,第二 。
18.(改编)(每空1分,共12分)下丘脑是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中的重要枢纽,下图所示为下丘脑参与人体的体温、血糖、水盐平衡等调节过程(其中大写字母表示结构,小写字母表示物质,序号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人的血糖浓度为 mmol/L,在血糖调节过程中,激素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同时,某种激素作用的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该激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叫做 ,它的意义是 。
(2)当受到寒冷刺激时,皮肤中的 受到低温刺激产生兴奋,兴奋沿传人神经传递到位于 (填图中字母)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的分析、综合,使支配血管的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外周血管收缩,皮肤和四肢血流量减少,以减少散热。由图中可见,E分泌激素的多少,受到A和D的调节,即存在 调节机制,其中D是 激素作用的靶器官。
(3)临床上可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变化,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 。
(4)一次性大量饮水后人的尿量会增加,此时图中 (用字母表示)的含量会变化,它能改变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该激素除了能调节尿量外,还能使全身微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升高血压。这说明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
(5)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注射某种药物前后小鼠症状作为观察指标,则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应该是:先注射 溶液,出现相关症状后后注射 溶液。
19.(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1分)内环境稳态由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共同调节实现。如图甲表示埃博拉病毒侵入人体后,免疫细胞作出应答的部分过程(埃博拉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具有极强的感染性);图乙表示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相关机制。
(1)图甲所示过程为病毒未侵入人体细胞内时所引起的免疫反应,一旦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内,就需要通过 方式共同将其清除。图甲中细胞②可以通过产生 来促进细胞④的增殖、分化。
(2)图甲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 (填序号),细胞 (填序号)在抗原刺激和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其细胞周期会缩短,进一步增殖、分化为能产生抗体的浆细胞。
(3)由图乙可知,对免疫细胞或免疫器官的调节,既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 进行调节,也可通过内分泌腺细胞分泌有关激素进行调节。免疫细胞能接受这二者的调控,是因为其细胞上具有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由乙酰胆碱受体减少的自身免疫病,药物A可抑制乙酰胆碱的合成,药物B可抑制乙酰胆碱的水解。临床上可以选择药物 (选填“A”或“B”)进行治疗。
(4)人体感染埃博拉病毒后,体温维持在39 ℃,此时人体产热量 散热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此外还会出现呼吸速率加快等临床症状,调节此过程的中枢位于 部位。
(5)某男子感染了埃博拉病毒,康复一段时间后,还有可能再次感染埃博拉病毒而患病,其原因可能是 (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
20.(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0分)对植物向光性产生原因的解释有两种:学说一认为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引起的;学说二认为是由于抑制物质(如MBOA)分布不均匀引起的。研究人员以玉米胚芽鞘为材料利用下图A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表1和图B。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表1 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mg
时间处理 0h 1h 2h 3h 4h 5h
甲 0 0.20 0.24 0.28 0.29 0.29
乙 0 0.21 0.25 0.27 0.29 0.29
丙 0 0.22 0.27 0.29 0.29 0.29
丁 0 0.22 0.28 0.29 0.30 0.31
(1)实验中云母片插入胚芽鞘的切段不宜太深,其原因可能是 。
(2)本研究结果支持学说 ,依据是单侧光处理后, 。
(3)为进一步验证第(2)题中的结论,可设计如下实验:将玉米胚芽鞘随机均分成a、b两组,a组用含一定浓度MBOA的羊毛脂涂抹胚芽鞘一侧,b组用 ,并将两组胚芽鞘同时置于 中。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胚芽鞘弯曲情况。预期实验结果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