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诵读涵咏,体会语淡情浓。
思维发展与提升 梳理探究,感受章法之妙。
审美鉴赏与创造 披文入情,发现细节之美。
文化理解与传承 分享表达,共品人间至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作品通过平常琐事表达内心深沉感情的技巧。
2.品读亲情,理解作者对家道衰落的感伤和对故居亲人的眷恋深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座房子因为有了人才有了故事,因为有了故事才让人心存感念。项脊轩也是一样,小小的轩内,承载了归家太多的往事,也寄寓了归有光太多的情感。学习被誉为“明文第一”的《项脊轩志》,走近归有光孤独的内心世界。(投影):震川(归有光)为明文第一……余读震川文之为女妇者,一往情深,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涕。——黄宗羲
二、百年老屋多悲喜
1、项脊轩是一间怎样的书房?“方丈”“渗漉”“北向”“无可置者”。由于可见这百年老屋的——狭小、破漏、昏暗。
2、对于这样一个旧书房,作者进行了怎样的改造,结果如何?作者修葺、辟窗;垣墙以当日,杂植兰桂竹木,室始洞然,栏楯增胜。狭小,破漏,昏暗的旧貌,一改而为明亮,清幽,雅致的新颜。一个“旧”字,可见其破败。一个“老”字,可见其百年之历史,而“顾视无可置者”则可想见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因为雨天里无处安放的书桌而满面的愁容。然而,少年的哀愁总是易于解脱的,面对困苦,归有光亲自动手,葺顶、辟窗、砌墙、植木,阴暗狭小的屋子因之变得明亮幽雅,连那平平常常的栏杆也增加了无限光彩,那些从《诗经》《楚辞》里步入小小庭院的兰桂竹木,更可见归有光深切悠远的情怀。
3、修葺后的项脊轩,这个特殊的生活场所,给归有光的生活带来了什么特殊的内容呢?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这里有“庭阶寂寂,小鸟啄食;明月半墙,风移影动”的自然环境,也有“偃仰啸歌,冥然兀坐”的自由生活。面对这样一幅生活画面,让人不由联想起熟知的几位前辈文人来。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陶潜《归去来兮辞》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陶渊明的园田,刘禹锡的陋室,归有光的项脊轩,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在这样自由天地中,他们有着共同的生活感受:远离尘嚣,怡然自得,恬然自安。只是归有光的这片小天地,在带给他无限的欢喜的同时,也让他体会到了人间悲情。
4、是什么让他感到内心伤悲呢——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禽,已为墙,凡再变矣。
作者通过这段描述,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呢——这个庭院,原先是一个“通南北为一的整体”,现在“墙往往而是”。而且,“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原先完整、和谐、井然有序的一个大家庭,如今已经分崩离析,变得混乱不堪了。从“先是”到“迨”,从“始”到“已”到“再”,这些变化的背后是归氏一族的家道中落。
5、面对家道中落的事实,长期接受传统思想教育的归有光,内心有着怎样的感受呢?——投影“家庭”
归氏至于有光之生,而日益衰。……率百人而聚,无一人知学者;率十人而学,无一人知礼义者。——归有光《家谱记》
家族的败落,往往内起于人而外显于事。在传统文化下,人们崇尚多代同堂,其乐融融。而如今的归家门墙既小又多,往往而是,完整的家族建筑被拆得七零八落。建筑群中作为社交核心的“厅”,已经成为鸡鸭散步的公园。作为建筑群中交通枢纽的“庭”,却建造起了篱笆,随后又变为土墙,防范等级随之提高。少年简洁安静地勾勒出建筑群落的大致线条,语气平淡自然,似乎没有一丝情感介入。而分崩离析、万物颓靡的悲哀,就从那篱墙败庭、断壁颓垣、鸡犬客影中一丝一丝透露出来,弥漫开去。
三、轩中少年怀壮志
就是在这样的大家庭中,少年归有光依然表现出他不同凡响之处,他的少年壮志在文中处处可见。
1、寂寞少年,大类女郎。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束发,大致相当十五岁的年纪,和我们今天刚入学的高中生大抵相同,和我们有同学不同的是,归有光从那时一人默默于轩中读书——竟日默默,大类女郎。一直没有找到有关归有光父亲的资料,只知道在归有光八岁的时候,母亲就离开了人世。在这个大家族里,没有人注意他,也没有人看重他,更没有人对他有什么期待。他一个人躲在家族庞大建筑的小小角落里,无声地生活着。没有鼓励,也没有肯定,他在一片寂静中独自成长,像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女孩子安静刻苦的读书。“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作者平平常常的叙述,总让我想起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一句,这八个字中蕴藏着一个少年的多少梦想和壮志。
2、扃牖而居,足音辨人
“扃牖”即关上窗户的意思。百年老屋本就狭小,可供一人居,如果再关上窗户,这项脊轩中的寂寞更为深切。如果说“大类女郎”相当于对少年归有光的一个自画像,那么“扃牖而居”“足音辨人”的细节则更可见他的努力程度。在归有光所处的时代,想要振兴家族,改变现状,最有效的途径便是刻苦读书,参加科举考试。所以,他“扃牖而居”,整天默默地呆在项脊轩中,足不出户,时间一长,甚至“能以足音辨人”。可以想像这是一个怎样孤独的少年,又是一个怎样刻苦的少年。
3、借书满架,偃仰啸歌
古人云书非借不能读也,归有光不止借书,并且书借满架,这满架的积书,也是满架的希冀。冥然兀坐,偃仰啸歌,这里的啸歌是长啸低吟的意思,是少年深藏于寂寞里的凌云壮志。小小的项脊轩中,桂影如佳人,随风窈窕;月色如醇酒,让人沉醉。然而,真正让他沉醉和骄傲的却是心中默默的志向。他于旧屋破窗之下,明月为伴,诗书为友,容膝之居易安,书窗之旁傲然自得。
4、独处败屋,扬眉瞬目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这是《项脊轩志》选入教材后,原文中被略去的一段文字。但这段文字相当重要,我们可以从中真切地把握住归有光的心灵脉搏。归有光为什么会联想到蜀清与孔明这两个历史人物,他们两人之间有何共性——
蜀清守丹穴
孔明居陇中
有光处败屋
昧昧一隅——功成名就
写这段文字的时候,归有光并没有“功成名就”,不过年轻的归有光,对自己的未来依然有着高远的预期,哪怕周围的人都将他看成“井底之蛙”,他本人却觉得,虽然目下的自己身处“败屋”,“昧昧一隅”微不足道,却完全可以像蜀清与孔明那样,最终功成名就,扬名天下。
日本心理学家河合隼雄在《幸福的条件》中有这样的观点——
人想要感知幸福的条件有许多,但我最近感到有两点非常重要,它们分别是:
(1)能够对未来抱有希望;
(2)能够感觉到与超越自己的存在保持联系或者得到其支撑。
人想要幸福,一是无论怎样的环境,都能对未来和自己葆有一份期许。二是这份自信与自我的期许要有人理解,爱护和支持。置身一间小小败屋里的归有光在把目光投向自然清风明月的同时,也投向千载之外的历史,在蜀清和孔明身上找到了寄托,当初“昧昧于一隅”的两位,恰如此时区区败屋之中苦读向学的自己的一样,他们可以传名天下,自己也可以以文章名扬当世。这是少年的信仰,是他对未来的自我期许,也是最有力的心理支撑,正是有了这样的信念与期许,这老屋苦读的孤独时光里便多了一些乐趣与幸福。然而,对于十几岁的少年来说,仅有这样的自信还不足以支撑他完全战胜孤独,这时,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位女性一一出场。
四、三位女性寄深情
1、先妣尝至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当老妪告诉我有关母亲的往事后,作者是否有感触?——余泣,妪亦泣。是什么拨动了两人感情的琴弦?——细节——儿寒乎?欲食乎?这样一位善良、慈爱的母亲形象,却要通过别人之口来转述,怎不让人悲伤至于泣下。这段文字始终采用母婢“转述“的角度,母亲的形象被包裹在母婢的视野和言语之下,却深深触痛了少年的心。归有光的母亲16岁出嫁,到26岁身亡,十年间生下7个孩子。她似乎总是处于“怀孕-生育-哺乳-再怀孕”的过程中。她在孩子还不能表达、回馈自己的爱的时候,就匆匆离去。用史铁生的话来说,是神灵不忍心看着她那样辛苦,于是早早地将她召回天堂了。独留下一个来不及长大的孩子,依靠着母亲给与他的依稀记忆获取一些温暖和坚强。
2、大母过余
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在祖母的三句话中,我们读到了什么——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无限怜爱、欣赏
“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伤感、欣慰
“此吾祖太常公……他日汝当用之!”——激励、期许
困顿的家境让年幼的归有光过早的体味人世艰难,所以发奋攻读,九岁成文章,弱冠通六经、三史、七大家之文。20岁中秀才,名列第一。然而,之后的科考却连连落第。如果说“竟日默默,大类女郎”是祖母对归有光的理解,而“则可乎待”和“他日汝当用之”的背后则更多寄寓着祖母对孙儿的一份沉甸甸的期待和激励。可以说祖母身上所凝聚的符号,是多层次的,既有家族振兴的期待,也有祖母对孙子的怜爱疼惜,更有家族长辈对子孙的肯定和赞许。因此,怀念母亲的时候归有光只是说“泣”,情感是压抑而内敛的。但怀念祖母的时候,却“长号不自禁”,情感喷薄而出,不可遏止。
3、吾妻来归
19岁的归有光,写成《项脊轩志》之后,带着长辈们的殷切期望,伴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他继续在“轩”中闭门苦读圣贤书。同时,他的生命也恰如一部书,一页一页地向后翻开。
投影“生平”——
7岁 入塾就学
8岁 母亲亡故
15岁 束发读书轩中
19岁 写《项脊轩志》
20岁 考中秀才
23岁 与魏氏结婚
28岁 妻魏氏亡故
32岁(?) 续《项脊轩志》
35岁 考中举人
①20岁,他考中了秀才;后来,他结婚了,再后来,年轻的妻子离他而去……我们都想知道,事隔多年之后,归有光为何又拿起笔来,补写了后面两段文字,这两部分文字,前后写作时间相隔了几年?5年加6年加2年,至少是13年。此时的归有光,已过而立之年。回首往事,审视自己走过的路,他心里又会想些什么。
②生活细节,琴瑟之和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归有光和妻子一起生活只有短短的六年,却让人一生回忆;尽管是几个片断,却刻下深深的印记。生活细节——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温柔)归宁,述诸小妹语(可爱)与妻子的婚后生活,归有光只用了十四个字——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这看似波澜无奇的日常生活中不难发现他们夫妻琴瑟相合,情意相融。妻子尽管没有读过什么书,但是对知识充满好奇和崇拜。回家对姐妹们谈起自己的婚姻,不说饮食起居,不说劳作缠绵,只说那一间看似与女人毫无瓜葛的书房。她对学识渊博,写得一手好文章的夫婿,充满了崇敬之情。她肯定他、鼓励他,并断定他和他的文章,必然流芳百世。这个女人,用她自己的方式,爱着这个读书人,在盈盈笑语中给予他从未感受过的温柔和谅解。“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短短十二个字里,可以想见他们夫妇二人的生活场景,世间还有什么能够超越温情脉脉的红颜知己所给予科考失意的读书人以心灵的快乐与慰藉。
(先妻)尝谓有光曰:“吾日观君,殆非今世人。丈夫当自立,何忧目前贫困乎?”(归有光《请敕命事略》)这是妻子给予他的最大安慰和鼓励。
③亭亭枇杷 绵绵深情
前面两位亲人逝去,直接抒发内心感受,妻子的逝去,作者是如何表达的——“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也。”怀念母亲是“泣”,念及祖母是“长号不自禁”,到了妻子只写了“庭有枇杷树”一句,“亭亭如盖”的枇杷树将作者全部情感寄寓其中,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钱基博评价此句说,“睹物怀人,此意境人人所有,此妙笔人人所无。”此句妙在两个场景的交错回环——回想妻子当年亲手植树的场景,一切如在昨日;看眼前“亭亭如盖”的枇杷树,往事恍如隔世。看眼前枇杷树亭亭如盖,如同昨日,方才种下。回想妻子亲手植树的场景,往事依稀,恍如隔世。所谓如在昨天又恍如隔世;恍如隔世又如在昨日。
小结:投影生平——
(35岁) 中举人。徙居嘉定,读书,讲学
(60岁) 中进士,任湖州府长兴县令
(65岁) 任南京太仆寺丞(管理皇家车马)
(66岁) 去世
自幼苦读,九岁能文,颇具才华;
仕途不利,35岁中举,八试不第;
迁居嘉定,收徒讲学,尊为先生;
花甲及第,授县令职,颇不得志。
归有光仕途颇为不顺,然而他少有壮志,一直相信有朝一日会功成天下。如今,他的文章满天下,为后人称颂,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这足以让他以及人生旅途上一直默默鼓励支持他的三位女性得到心灵的慰藉!
五、作业设计:
《我生命中的三个女性》是作家余杰的一篇文章,第一次读它的时候,内心深处的那种感动与思考还历历在目。我们的一生中,一定会有祖母(外祖母)、母亲的爱陪伴在身边,男同学将来也会有妻子,请阅读下面的文章,写写你生命中的女性。
西谚云:“好女人,好学校。”《圣经·雅歌》中说:“才德的妇人,谁能得着呢?她的价值远胜过珍珠。”这也是我对人类怀有的最基本的信念之一。
女性的本性是纯洁的、善良的,女性是为了爱而产生的。正如诺贝尔和平奖者特蕾莎修女所说:“爱缘于家庭,爱在家庭中成长。今天的世界,人们缺乏的就是这份爱,这也正是人类痛苦和悲伤的根源。……能够彼此相爱的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而我在最贫困的人身上看到这份爱。他们爱自己的子女,爱自己的家庭,他们虽然贫乏,甚至一无所有,但他们生活快乐。”今天的我成长为一个幸福而快乐的人、一个健康而单纯的人,因为在我的生命历程中,幸运地遇到了三个曾经给予、并依然在给予我甘泉的女性。
这三位女性就是我奶奶、我的母亲、和我的妻子。--余杰《我生命中的三位女性》